第528章 教育變革百花齊放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第528章教育變革,百花齊放!
啪啪啪!
在一陣子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中,京城第一學堂的建造,也是正式開始施土動工了。
徐樂自然是帶著百官,親自來到現場觀摩。
那些文武百官,皆是非常的高興,一個個興高采烈的。
他們的願望自然是希望學堂早日建成,這麽一來,就能很快在學堂門前的石碑上留下名字了,隻要能夠刻下名字,他們的錢就沒有白花。
說實話,現在這些文武百官,甚至比徐樂還要迫切的期待著學堂快點建成。
不過。
建造學堂,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雖然資金充足,又招攬了很多工匠和苦力。
但是要想迅速建成學堂,絕對是癡人說夢。
作為京城第一學堂,學堂的建造工作,自然是不能馬虎輕視,必須要以最高規格去對待,除了要建造幾座校舍,還要建造幾座教學樓,甚至還要弄出一個校場,以方便學子們可以進行一些鍛煉活動,這些工程加起來,估計少說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夠建造完成。
徐樂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他並不著急。
在徐樂的心裏,他的推算時間,就是用一年時間建造完工,然後便可以開始招收學生了,或者說,各地的小學堂已經如雨後春筍一般建立起來了,等到一年過後,就能挑選其中的優秀學子進入大學堂了。
京城第一學堂,將會迎來第一批優秀學子,到時候又將是激動人心的時刻。
當然了。
那時候,已經是一年之後了。
所以徐樂現在的目光,放在了眼前。
他的變革,已經進行到了一多半了。
接下來的變革,徐樂已經想好了,便是教育變革。
坦白來說,徐樂的教育變革,早就已經是開始了。
大學堂和小學堂的建立,以及添加許多課目,便是教育變革中的一點。
至於教育變革中的其餘幾點,徐樂也已經考慮的差不多了。
趁著觀摩施工現場的時機,徐樂指著那些工匠,對身邊的宰相雲飛章說道:“相爺,我打算開啟下一條變革,即是教育變革,咱們大康現如今的教育,還是太過於僵硬死板,拘泥於古法,不知變通,以至於埋沒了許多人才。”
雲飛章頷首道:“王爺打算如何做?”
其實所謂的教育變革,雲飛章顯然是早就料到了,所以直到現在徐樂提出來的時候,他一點也不驚訝,畢竟他也知道,學堂的建立,更多的還是偏向於教育,而非是培養出官吏。
徐樂說道:“大學堂的創立,可以培養出許多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在生活當中是很少能夠用到的,所以咱們應該著眼於百姓的生活,從百姓當中,發掘出可用之才。”
雲飛章有些糊塗了,他問道:“王爺此言是何意?”
徐樂微笑道:“相爺請看,那些木匠,泥瓦匠,都是能讓百姓養活自己的手藝,倘若咱們專門開設一間學堂,以木工,泥瓦工等作為課目,豈不是能夠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手藝人?”
雲飛章恍然大悟:“原來王爺是這個打算,不得不說,這倒是一個好點子,那些木匠或是泥瓦匠,一般來說是師徒相傳,需要拜師之後,才能學到手藝,而且每個師父,一般隻收兩三個徒弟,絕不會收太多,以免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但是現在,若是將這些手藝放在學堂中,再請幾位技藝嫻熟的老師傅來,就能教導出更多的徒弟。”
“妙啊,實在是妙。”
雲飛章越想,就越是想到了其中的好處。
他立即是高興撫掌,讚歎不已。
對於徐樂,雲飛章確實是服氣,換做是他,顯然是想不出來這麽妙的主意。
雲飛章乃是大儒,他最專業的事情,便是他的淵博學識了,他自然是不清楚百姓間的生活,更不可能替百姓考慮到養家糊口的事情了,所以他壓根想不出這種主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徐樂十分服氣,徐樂上能知曉朝堂大事,下能洞察百姓之事,確實是讓人佩服。
顯而易見,百姓們養家糊口的方式有很多種。
比如說種地,織布,養牛羊,賣菜等等,這些都能養活家人,不過若是想要豐衣足食,那麽除了做生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門手藝了。
隻要學會了一門手藝,那麽不僅可以養活一家老小,還能讓家人過上相對豐裕的生活,所以對於手藝人,很多百姓都是又敬又羨慕的。
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許多手藝人是輕易不外傳手藝的。
隻有通過拜師學藝的方式,才能夠學到先輩的技藝。
如此一來,民間的手藝人,數量並不多,一些熱門手藝,在很多地方都是屬於急缺類型的。
但是現在。
徐樂這個主意,若是可以實現的話,那麽就可以培養出無數的專業人才了。
這就相當於是職業技術學院,徐樂的想法也正是源自於此。
建立一個專門的學堂,來培養木工,泥瓦工,獵戶等等這樣的專業人才,那麽不僅僅可以讓這些學子養活家人,還能夠解決手藝的稀缺,從而是給各地帶來便利,這就是既解決了就業,又解決了百姓難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百姓之中,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擅長讀書,那麽就讓他讀書,有些人則是對念書不感興趣,那麽就讓他學習感興趣的技藝,這麽一來,就能培養出多方麵的人才,這也是教育變革的初衷,讓百姓們都學有所成,才有所值,這樣就能出現百花齊放的盛況。”
徐樂緩緩說道:“我打算在大學堂的旁邊建立一座學堂,取名為京城技藝學堂,專門招收那些不喜歡念書的少年人,至於籌辦學堂所需的銀兩,倒是可以縮減,這座學堂不必多麽富麗堂皇,隻需要蓋一些屋舍即可。”
“最多的花費,大概就是請那些技藝嫻熟的老師傅了。”
徐樂儼然是想好了一切。
京城技藝學堂,能省則省,不需要華麗,要注重實在。
相信這座學堂的建立,速度會很快,建好校舍後,就能招收學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