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開設紡織工廠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第549章開設紡織工廠!
    洛水河畔,戰事焦灼。
    京城之中,同樣也是異常繁忙。
    這幾日,不論是徐樂,還是宰相雲飛章,皆是忙的焦頭爛額。
    他們不僅僅要請聖旨,下令調動南方的兵卒,前往洛水河畔,同時還要規劃好一切,比如兵卒們的行進路線,路上所需要的軍糧等,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徐樂這幾日,連家都沒有回,就住在了內閣衙門。
    每日,他們都是從早忙到晚,直至深夜,才能躺下睡覺。
    至於吃飯,每一頓飯都是潦草對付,勉強吃飽而已。
    所以徐樂幾人的臉色,肉眼可見的憔悴了不少。
    公房之中。
    爐火旺盛,倒是頗為溫暖。
    徐樂幾人正在激烈的討論著。
    參與討論的人,有徐樂,雲飛章,還有參知政事蘇文德,以及薛二郎。
    雲飛章率先憂慮的說道:“時值變革之際,相當於是百廢待興,方方麵麵都需要用錢,國庫裏的銀兩,消耗了太多了,恐怕已經承擔不起軍費了。”
    徐樂蹙眉道:“這確實是一件麻煩事,若是沒有錢,如何能讓兵卒們打仗?”
    蘇文德建議道:“不如募捐?向京城的大富商,還有那些權貴們募捐,那些家夥手裏可是有不少錢。”
    雲飛章搖頭道:“這不妥,若是這麽做了,恐怕會徹底激怒那些富商和權貴們,引起不必要的動亂,眼下正是關鍵時期,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了。”
    變革,無疑是需要難以想象的銀兩。
    所以國庫空虛,也是在情理之中。
    現在讓徐樂幾人頭疼的,是如何解決軍費問題。
    蘇文德的提議,顯然是不可行的,大康已經不能再出現叛亂了,所以還是不要激起那些富商和權貴們的反心最好。
    這麽一來,錢從哪裏來呢?
    徐樂想了想,說道:“南方富庶,可不缺錢,不如咱們請個聖旨,讓南方各地的官府,承擔軍費?”
    雲飛章撫須頷首道:“這倒是一個解決之策,南方那些地方官府可是存了不少銀兩,充作官府用度,從其中抽出來一些銀兩,想必也不會引起什麽麻煩,再者說了,軍費由地方官府分擔了,平攤下來,也不是太多。”
    徐樂這個主意,確實是可行的。
    南方富庶,南方的官府,當然也是財大氣粗了。
    分擔一點軍費,無疑還是在那些官府的承受範圍內。
    如此一來,軍費的問題就解決了。
    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徐樂幾人的心裏,都是稍稍鬆口氣。
    這時候。
    薛二郎突然間說道:“少主,相爺,還有一個問題,急需要解決。”
    “南方氣候溫暖,那些抽調過來的兵卒,都沒有過冬的棉衣,這該如何是好?總不能讓他們穿著盔甲去打仗吧,那是要凍死人的。”
    此言一出。
    徐樂幾人的臉上,都是露出了思索之色。
    不得不說,薛二郎這個問題,提的真是太及時了。
    徐樂他們確實是險些忘記了這一點,這是十分致命的。
    要知道,北方和南方不一樣,南方氣候相對暖和些,冬天壓根不需要棉衣,但是北方就不行了,若是沒有棉衣,壓根就撐不過去,所以那些南方兵卒們,並沒有準備棉衣,隻是穿著盔甲過來,這是一個極大的麻煩。
    那些兵卒們,一旦到了洛水河畔,就要麵對著極其寒冷的天氣了,倘若沒有棉衣,估計會凍死大多數人,到時候別說打仗了,連走路都費勁。
    因此,解決棉衣的問題,是重中之重。
    “王爺,相爺,京城裏有幾家紡織作坊,但是如果讓他們做棉衣,這不僅要花費一些時間,而且所需的銀兩,也不是小數目啊。”蘇文德沉聲說道。
    雲飛章也說道:“從南方抽調過來的兵卒,足足有十萬之眾,這就需要十萬件棉衣啊,這短時間內,如何能做出來?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方兵卒數量很多,所需要的棉衣也是極多。
    光憑京城裏的幾個作坊,自然是很難完成製作任務的。
    所以徐樂幾人都是皺起了眉頭,認真思考起來。
    忽然間。
    徐樂的腦海裏,靈光一現。
    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徐樂正色的說道:“能不能,讓那幾家紡織作坊合並?開設出一家工廠,然後再招收京城的無業之人,以及婦人。”
    “工廠?”
    “王爺的意思是,幾家作坊合並為一家?”
    雲飛章幾人都有些驚訝,顯然被徐樂的天馬行空給驚到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工廠這個詞。
    蘇文德思索道:“那幾家紡織作坊,可都是祖傳的基業,恐怕不會願意合並。”
    徐樂說道:“給他們好處,允許他們的後代子弟為官,再加上還有皇帝親自頒發的牌坊,我就不信他們不動心。”
    蘇文德輕笑道:“如此一來,那幾家作坊絕對會樂意合並了。”
    徐樂所給出的好處,還是極大的。
    首先第一點,允許他們的子孫後代為官,因為他們是商賈,所以後人基本上無法做官,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痛,現在徐樂幫他們解決了,他們絕對會高興的跳起來。
    還有第二點,皇帝的牌坊,有了牌坊,可就是有了響亮的名聲,以後麵對任何人,都是可以直起腰來,再也不需要討好官吏貴族了。
    所以有了這兩個好處,那些作坊主人細細權衡之下,一定會同意合並的。
    “合並之後,便在京城郊外,開一家大工廠吧,就取名為京城紡織廠。”
    “紡織廠的廠房,不需要多麽華麗,相信用不了幾天,就能蓋起來,至於那些紡織機,那幾家作坊應該存有不少,足夠用了。”
    “還有缺少的工人,除了原先的匠人外,還可以大量招收工人,教會這些工人織布,那麽隻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做出無數的棉衣了。”
    徐樂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讓雲飛章幾人的眼睛,也是變得明亮起來。
    如果徐樂的計劃能實現,那麽絕對是可以產出大量棉衣。
    以京城紡織廠的能力,在招收大批工人,相信不出十天半月,就能製作出十萬件棉衣了。
    還有之前創立的京城技藝學堂,也是增設有一門課,叫做紡織。
    雖然時間還短,不過應該也有不少學子學會了紡織,正好是可以進入京城紡織廠,這不僅僅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可以打響京城技藝學堂的名號。
    隻要進入京城技藝學堂,出來就有工作。
    這若是傳出去,估計會有不少人,擠破頭也要進入學堂。
    這麽一來,就能讓京城技藝學堂的規模,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