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佛還是魔?(新年快樂!)

字數:8330   加入書籤

A+A-


    半盞茶後,兩人已然來到那寺廟所在的山腳下。
    一條青石鋪就的台階,直通山頂。
    眾多虔誠的信徒,一步一叩首的朝著山上跪拜過去,就算是腳步踉蹌,也絲毫沒有停歇,反倒是神情越發的亢奮。
    也有一些如楚歌他們一樣,步行上山的。
    這些大多數是遭遇絕望,無計可施,來這寺廟中尋求最後一絲希望。
    畢竟從佛門中,也有一些人,是確實得到了佛陀的「眷顧」,走出絕望的。
    而這蕃洲之中,如今顯然不缺少絕望之人。
    楚歌與紅袖並行在石階上,這青石階足有五六米寬,再加上信徒們克製守序,沿著一側跪行,所以倒是不顯擁擠。
    石階一路蜿蜒,直抵山頂。
    綠樹掩映間,能朦朦朧朧看見巍峨佇立的寺廟。
    明黃色的牆,金色的瓦麵,山間攏著一層煙霧,如獨立一景,莊嚴似世外之物。
    一聲聲肅穆的誦經聲,伴隨著清脆的木魚敲擊聲,籠罩著整座山峰,偶爾還有晨暮鍾撞響的聲音,悠然傳遞開來。
    楚歌眉頭微蹙,這些聲音中似乎便蘊含著某種暗示,讓人情不自禁的崇敬佛門,願意為之付出一切也心甘情願。
    不過,長生道胎發出的朦朦青光,將這些暗示輕鬆的阻擋在外,讓楚歌絲毫不受影響。
    而身邊的紅袖,作為四品巫蠱師。
    巫蠱師可是和道門一樣,對神魂研究最深的修煉體係,自然也不會輕易中招。
    若是隨便一座佛門寺廟,便能輕鬆蠱惑四品強者,那佛門就是天下第一宗門了。
    兩人順著蜿蜒的石階一路來到山頂的寺廟。
    寺廟的入口處,有著一座巨大的牌坊,掛著「桑迦寺」的匾額。
    桑迦寺?喪家寺?
    啥起名鬼才起的這吉利名字。
    這種山門處的牌坊又被稱之為三門,因為其由一大兩小,三扇並列的門組成,中間的大門名為空門,東麵為無相門,西麵為無作門,總稱為「三解脫門」。
    楚歌從中間的空門進入寺內。
    寺廟的前院裏有著四方蓮池,由於此時是冬季,所以池內顯得有些蕭索。
    兩人的到來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寺內朝拜之人極多,香火鼎盛,前院中隻有兩名小沙彌,引導問路的香客信徒。
    楚歌與紅袖裝作禮佛的香客,順著前院中間的石板甬道,繼續往裏行去。
    穿過蓮池後,便到了天王殿,殿兩邊是對立的鍾,鼓二樓。
    樓前立著高高的經幢,似三級寶塔,幢身上刻著經文,對佛門了解不多的楚歌,自然是認不出這上麵刻的是哪一部。
    兩人走進天王殿內。
    楚歌掃視一眼,除了跪拜上供的信徒,居然沒有見到一個僧侶。
    看樣子是絲毫不擔心有鬧事的。
    有這麽多忠實的信徒在,普通人鬧事,單是信徒便不會放過他,根本不用寺廟動手,若是事後現身製止,度化了對方,還能得個慈悲美名。…
    真不愧是佛門。
    楚歌帶著紅袖,在天王殿中逛了一圈,與一般的寺廟一樣,殿裏供奉著彌勒佛,四大天王,以及韋陀菩薩。
    但楚歌體內的長生道胎和氣運之力,則是隱隱有著感應。
    這些佛像之中,似乎隱藏著什麽東西。
    來到天王殿後身。
    楚歌看了一眼麵相大雄寶殿的韋陀菩薩雕像,這位菩薩是四大天王座下的三十二將之首,降魔伏鬼,保護佛法。
    而且楚歌以前看過的一篇雜記中,有記載了一個細
    節。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而楚歌麵前的這座韋陀菩薩像,手中的降魔杵正是拄在地上。
    看來這間看起來不小的寺廟,在佛門裏,隻能算是一座小廟,那便更加不可能有什麽高手了。
    楚歌看向身邊的紅袖,雖然麵罩輕紗,穿著簡單的粗衣,但還是難掩其風華,單看那一雙顧盼生情的誘人眸子,便猜這肯定是位難得的傾城美人。
    楚歌道:「走,我們去正殿看看。」
    紅袖輕點螓首,在她的神魂感知中,這座看起來莊嚴肅穆的寺廟,卻給她帶來一種難言的森冷之感。
    仿佛這些泥身佛像的麵孔之下,還藏著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恐怖存在。
    雖然目前這種感覺未讓她感覺到威脅,但是卻極為不自在。
    兩人走出天王殿,來到後麵大雄寶殿前的寬敞院子。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寶殿前大院正中擺放著一個大寶鼎,刻著桑迦寺的寺名。
    其北則擺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爐,裏麵香火鼎盛,眾多信徒再次焚香祁拜。
    正殿前各有旗杆一對,旗杆頂部各有一個幡鬥,設一對雕龍柱。
    兩人穿過院落來到大雄寶殿外,便見大殿前排著長隊,殿門內坐著幾名僧人,看模樣隻有其中領頭的一位是西域人,其他的都是大離本土人。
    楚歌見到。
    每一名想要進入大殿祈願的百姓,都要上供足夠的財富,若是給的好處不夠,那便入不了主殿,最多隻能去往一旁的偏殿。
    而那些已經被佛門深度蠱惑的信徒,為了進入主殿,願意掏空自己所有的家財。
    對他們來說,為佛陀貢獻,那是無上的榮耀,哪怕自己食不果腹,也要為佛陀鑄造金身。
    看到這斂財的場麵,楚歌不由回憶起前世的西遊記中。…
    唐僧師徒抵達大雷音寺後,卻拿了一些無字假經返回,猴哥回去討要說法,可佛祖卻笑道:
    「你且休嚷,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平安,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當時楚歌就吐槽這佛門真是棺材底下伸手死要錢,一副慈悲的模樣,行事卻更像是黑心的商人。
    而且誦了一遍經,便要了三鬥三升黃金,還嫌少了,當時便讓楚歌對佛門的觀感大降。
    沒想到到了這個世界,這佛門做派居然跟那書中差不多,似乎還更加變本加厲。
    大離禁佛,可真是一項明智之舉。
    楚歌與紅袖老實的排在入殿的隊伍中。
    沒一會兒,便輪到了兩人。
    已經看明白了大概「物價」的楚歌,從懷裏取出一錠銀子,遞給了記賬的和尚,而後順利帶著紅袖進了大殿。
    二人注意到,那名主事的西域和尚,在看到紅袖時,眼中分明流露出垂涎的y邪之色。
    而在楚歌二人入殿之後,那名和尚便叮囑了一聲其他人好好做事,自己往寺廟後麵匆匆行去
    。
    不對勁。
    不過,對自身實力有信心的二人也並不在意,對方若是主動有所動作,那自己可能還更加方便一些。
    進到殿內。
    入眼便是一尊一丈多高的莊嚴佛像,佛像盤坐於金色蓮台之上,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直伸下垂,寬額大耳,麵像慈悲。
    當楚歌看到這座佛像之時,其體內的長生道胎忽然青光閃爍了一下。
    緊接著楚歌眼中便看到,在這座佛像內,聚攏著一絲絲與氣運之力有些相似的金光,隻是這些金光之中,似乎還帶著一抹血色,使得原本神聖的氣息,變得有些詭異起來。
    楚歌眨了眨眼睛,異象消退。
    那是信仰之力?
    佛門大肆蠱惑信徒,收集信仰之力十分正常,但是那帶著血色的信仰之力,顯然沒那麽簡單。
    聯想到之前在城中看到的衙役收殮的屍體,死後枯槁的樣子,楚歌不由暗道:
    這些妖僧,真是比邪道還邪道。
    楚歌看了一眼身旁的紅袖,其微顰的眉頭,顯然也是察覺到了異常的氣息,隻是可能沒有楚歌借助長生道胎,看的這麽真切。
    看過正中的金身佛像之後。
    楚歌朝著殿內其他地方看去,在大殿兩側,還供奉著十八羅漢的金身。
    他們有的拈須而笑,有的扇著圓扇,有的仰麵朝天,有的閉目養神,有的盤腿而坐,還有頑皮的猴子玩耍……
    楚歌一座座的看去,長生道胎並未有反應,但楚歌的直覺還是感覺到這些佛像並不簡單。
    裏麵肯定另有布置。
    可當楚歌轉到大雄寶殿內側時,卻是眉頭輕皺。…
    那中間的巨大佛陀金身背後,居然空空如也。
    正常正殿佛像的背後,都會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龍。
    而這座大雄寶殿的佛像背後,卻是空的。
    正在楚歌著腦內為數不多的對佛門的了解,思考這有沒有什麽特殊含義之時,先前離開的那名西域僧人,卻是又帶著一名麵容方正的中年和尚,朝著楚歌二人走來。
    喲,送人頭的來了?
    兩名僧人走到楚歌與紅袖麵前,那名剛剛過來的中年和尚,雙手和尚誦念一句佛號,而後道:
    「兩位施主是外地人吧,剛來蕃洲?」
    楚歌裝作受到寺內影響,對佛心生崇敬的香客,也是雙手合十的謙聲道:
    「大師,我與家妻從蜀州來,剛剛入蕃洲數日,今日來貴寺參觀,本是懷著好奇之意,但是自從進了寺廟之後,感受到我佛慈悲浩瀚,不禁心生向往。」
    「這才是我等生民應該信奉的神明,大離居然禁佛,違背神意,遲早要遭受神罰。」
    紅袖聽到楚歌說自己是他妻子,不由的蛾眉挑了挑。
    而對麵兩名僧人聞言,卻是眼中露出得意之色,眼底的那種存粹的惡,也變得更加明顯。
    楚歌看著眼前的二人。
    心中暗罵:這是踏馬是和尚?
    自己之前也了解過一些西域佛門,雖然聚集信徒,收斂信仰,但是表麵上還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正派作風的,而且克製。
    畢竟佛修九品入門,便是需要受戒,三年不破戒,方能進階。
    楚歌之前在大離境內見到的一些西域佛門的苦修者,他們身上的氣質,與這蕃洲寺廟裏的僧人,感覺截然不同。
    楚歌之前看到蕃洲的景象,隻是以為蕃洲是大離地界,所以佛門對敵國百姓放下憐憫之心,利用非常手段,在大離反應
    過來前,快速收割信仰,強大己身。
    而今天看到這寺內的和尚,楚歌感覺佛門該不會是內部出問題了吧?
    還是說搞分割了?
    都說佛有兩麵,一麵為佛,一麵為魔,善惡隻在一念之間。
    現在自己眼前的這兩個,絕對可以稱得上魔了。
    如果這進入蕃洲的不是佛,而是魔,那這蕃洲的慘狀,似乎便更加合理起來了。
    瑪德,情況似乎越來越複雜了。
    中年僧人麵露微笑道:「施主能夠大徹大悟,果然是有大智慧之人,而且與我佛有緣,兩位施主請隨我來,佛度有緣人,自當要贈兩位施主一場造化。」
    大殿內朝拜的其他信徒,聞言紛紛露出深切的羨慕之意。
    楚歌心頭冷笑,嘴上卻是道:
    「謝佛祖慈悲,謝兩位大師指點。」
    中年僧人道:「兩位施主請。」
    楚歌帶著紅袖,跟著兩名魔僧出了大雄寶殿,繼續往寺廟後方行去。
    幾人來到後山。
    紅袖忽然悄然道:「前方有結界。」
    楚歌不動聲色的微微點頭,其眼底亮起一抹青金之色,清晰的看到不遠處的後山,被一個倒扣的金色碗狀薄膜覆蓋。
    有結界保護,看來裏麵應該藏了見不得人的東西。
    二人假裝不知結界,以楚歌和紅袖的修為,不出手時收斂氣息,這些不過後天境界的和尚,自是感應不出,將二人當作了普通人。
    為了保險起見。
    在經過結界之時,楚歌還將長生鄰域縮小放出,覆蓋自己和紅袖身上,防止那結界有什麽識別之效。
    好在一切正常,二人經過結界薄膜,並未引發任何變故。
    兩名魔僧繼續在前麵引路,將楚歌帶進了一處院子。
    剛剛進去,便聽到院子裏傳來低沉的經文誦讀聲,以及痛苦的嘶吼聲和憤怒的叫罵聲。
    楚歌雙眼微眯,眼中閃過殺意。
    這是在強行給被帶來的人洗腦,看院中的模樣,這些被洗腦的人中,應該有和他們一樣,第一次來寺廟裏的普通人,還有一些應該是反對寺廟的反抗者。
    此時都被集中在了此地。
    喵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