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天下七國,趙國除名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盈盈,還不趕緊拜見自己的義父?”趙姬將心中那份突然間升起的倫理糾纏給壓下,對身邊的‘女兒’說道。
不管怎麽說,盈盈若是能夠明麵上拜秦王政為義父,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隻有她在這件事情中莫名其妙地長了一輩,但終歸是好事嘛,趙姬還是很容易想開的。
“楊盈盈拜見義父。”自幼就沒少跟在趙姬身邊的盈盈對於趙姬的話自然是言聽計從,而且,說起來,她也的確希望自己也有一位義父了,免得那個叫做羋漣的隻不過比自己大了一點點的家夥在自己的麵前炫耀。
看著麵前似模似樣,也是更加真誠的拜在自己麵前的楊盈盈,秦王政一時間竟然突然間想到了楊明。
對於楊明,秦王政的感覺是很奇怪的,哪怕楊明跪在他的麵前之時,秦王政也能感覺到楊明並不是真正的臣服於自己,楊明所拜的隻是秦王,而不是秦王政,那種感覺雖然很沒有理由,但秦王政卻很篤定自己的判斷。
此時看到楊明的女兒楊盈盈卻是真心實意的拜自己為義父,因為楊明,秦王政竟然生出了一種小小的滿足感,而能夠讓誌在天下的秦王政感覺到這份滿足,哪怕這份滿足感很小很小,但終究還不錯,所以看著麵前因為跪倒更顯得小小一團的楊盈盈,秦王露出了連他的長子扶蘇都很少見到的笑意,說道:“你應該叫寡人父王才是。”
“父王?”楊盈盈錯愕的抬起頭,這個成分似乎有著別致啊。
“父王?”趙姬聽著連忙別過了頭去,不行了,再看下去說不定就忍不住了要笑了,在這一方麵,她可不怎麽專業。
秦王政又想到似乎這個時候應該送上見麵禮的,於是摸索了一下自己的身上,隻是除了一塊玉佩外什麽也沒帶,但終歸還有一塊玉佩,於是將玉佩摘下,放在了楊盈盈的手中,說道:“在寡人這裏,是要叫父王才是。”
見有禮物可得,楊盈盈自然樂意配合,於是再次恭恭敬敬地拜倒道:“盈盈拜見父王。“
“好,好。”秦王政這才撫掌而笑道。
看著‘父慈女孝’的一幕,趙姬終究還是忍下了一下了一切,隻是到底是父慈女孝,還是兄友妹恭,那就隻能看趙姬自己的理解了。
不過這樣也挺好的,雖然怪異了一點,但對盈盈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若是哪一天我不在了,除了楊明之外,也能有人保護盈盈。趙姬的心中想到。
在秦王政走出甘泉宮的時間,遠在千裏之外的趙都城中,同樣有著一位王走出了王宮,隻不過相對於秦王政這個勝利者,在趙都的王宮走出來的王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被趙太後拉著趙王遷褪去了身上的王袍,隻著一身白色的單衣,捧著一個裝著玉璽的盒子和趙國全境輿圖的木匣,顫顫巍巍地走出了趙王宮。
他雖然還不太明白亡國之君的身份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麽,但他能夠看到王宮外那一個個殺氣騰騰的秦軍,尤其是那站在王宮前,雖沒有多餘的動作,卻卻將所有人的目光盡數吸引到他身上的那人,在炙熱的陽光下,趙王遷依舊從那鎧甲間感受到了一陣深深的冷意。
不過好在,在趙王遷的身邊還有著趙太後的存在,倒是勉強讓這個小趙王不至於太過失態。
在趙太後身後一人念完漫長的降書之後,楊明上前一步從趙王遷手中拿過了王璽丟給了身邊的一個親衛,說道:“將他連同趙國的降書送回鹹陽去。”
楊明說罷,目光投向了趙太後,這就是雪女的母親嗎?倒也不愧是能一步步成為趙國太後的人,但有些賬終究是要算的,不為其它,隻為那些枉死的人。
“既已投降,就不再是趙王了,王宮自然是不能住了,以後,隨我住在軍營吧。”楊明上前一步拉起趙遷道。
被楊明拉去的趙遷瑟瑟發抖中,一句話也說不出,隻能求助般地看向了自己的母後,隻是此時她的母後又能幫到她什麽?
“我曾經無數次想象過見到你時的場景。”握住趙遷手掌的趙太後看向楊明道。
“我倒是沒有想象過見到你時的場景,來人,請趙王母子進軍營。”楊明懶得理會這個女人,獵物已經入手,又何須急於一時。
在趙遷母子被帶走後,秦軍正式接管了趙王宮,當然也僅僅隻是外宮而已,至於內宮,秦軍都是壯年男子,就不適合進入了。
而且,趙都雖然已經被秦軍完全占領,雖然趙王也已經投降,但趙國卻並未被秦軍真正的占領,楊明隻是大敗了趙軍,隻是占領了趙都城,但趙國的千裏江山的大部分城池秦軍卻並未占領,王翦的二十萬秦軍還被南境長城的趙軍擋在南境長城之外,秦軍想要徹底占領趙國,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
不過,隨著趙王的投降,哪怕趙國還有大部不在秦軍的控製之下,但趙國再想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卻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說,秦軍所過之處,趙國諸地望風而向的事情將會變成常態,不過在此之前,必須迫使還在南境長城抵抗的趙軍投降。
所以在將趙都的事情安排妥當後,楊明甚至沒有顧得上郭開的事情,就率領兵馬朝著距離趙都城不過一百多裏處的南境長城而去。
“大王已經投降了,我們再抵抗已經沒有意義了。”南境長城之上,身為主將的顏聚對著左右的部將說道。
“但是我們要向誰投降?是王翦,還是即將從趙都趕來的楊明?”在一陣沉默中,一個將領提出了問題。
“王翦更近,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應該向王翦投降。”顏聚道。
“將軍,自開戰以來,我們與王翦所部的秦軍大戰這麽久,死在我們手中的秦軍可不少,向王翦投降會不會被報複?“另外一員部將提出質疑道。
隨著這員部將的話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齊齊看向了顏聚,這個問題也正是他們擔心的,秦軍在對付俘虜這點的信譽,可是從來都不怎麽好。
在雙方已經鏖戰許久的情況下再向王翦投降,他們是要考慮到被清算的可能。
“楊明也是秦國大將,他與王翦並沒有什麽區別。”也有人提出了質疑道。
“大將軍都投降了楊明,大將軍的決定總不會錯吧?”不知是誰突然間說道,一時間,整個議事大廳中齊齊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趙軍上下商議著該向誰投降之時,南境長城之下的秦軍大帳中,秦軍上下也在是否對趙軍繼續發起進攻的事情陷入了討論之中。
“上將軍,趙都已經被我軍攻入城中,南境長城上的趙軍軍心已經發生了動搖,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繼續發起進攻,進而一舉南下南境長城,為何要在此時停下攻勢?“王賁對王翦停止進攻的決策提出了質疑,當然,在這座大帳之中,也隻有既是副將也是兒子的王賁敢對王翦的決策提出質疑。
“因為沒有必要,隻要北路大軍能夠徹底拿下趙都,逼迫趙王投降,南境長城就可傳檄而定,我們又何必去進攻,難道進攻是不死人的嗎?”麵對王賁的質疑,王翦直截了當地說道。
“但是……“
王賁還想說下去,卻直接被王翦打斷了話,隻聽王翦說道:“為將者,不能隻考慮自己的軍功,還要憐惜士卒的性命,眼下趙國敗局已定,我們隻需要等就是了,再去發起進攻,除了增加傷亡之外,沒有絲毫的意義。”王翦道。
“上將軍,此次大王給了我們二十萬兵馬,但我們一直到現在卻是寸功未立,反而是北路秦軍那裏,先是擊敗李牧軍團,又是攻入趙都,與之相比,我們這邊實在是……”王賁道。
北路秦軍隻有十五萬兵馬,卻取得了一連串的大勝,甚至可以說已經覆滅了趙國,但他們這二十萬人卻受阻在趙都城下,兩相對比之下,實在是太過難看了。
“我們這邊怎麽了?難道我們就沒有功勞嗎?王賁,天下很大,並不僅僅隻有趙國,這樣的軍功,不是一個人能夠吃下的。”看著一臉不服之色的王賁,王翦耐心地解釋道。
他這個兒子在什麽都好,唯有一點,太看重功業了,甚至有著急功近利的傾向。
王翦不知道的是,在未來,正是他這個有著急功近利嫌疑的兒子,為了軍功做了一件影響極為惡劣的事情,不過,這並不妨礙王翦在此時對王賁言傳身教。
“楊護軍擊敗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趙國邊騎,換做是你能夠做到嗎?僅僅隻是這一點,滅趙的首功就屬於他,至於別的,你的目光要放的長遠一點。”王翦語重心長地說道。
滅國的軍功太大了,總想著占太多可未必是好事,水滿則溢,月滿而虧的道理,王翦還是很清楚的,隻有年輕人才會想著一個人將好處給占盡了。
推薦語:穿越東京,三十歲的靈魂十八歲的身體,本以為自己賺了,直到拿到疑似原身的日記,以及耳邊響起不對勁的旁白……
【嘖嘖,美豔的太太,高冷的禦姐,孤僻的優等生,可愛的蘿莉,知性的大姐姐,憂鬱的女作家,誰會成為日記主人目標?亦或是藏在暗處等待迷途羔羊落網的獵人?】
本書又名《我和我的女鄰居們》
【東京】+【戀愛】+【懸疑】+【旁白】+【反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