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戰爭與和平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軍隊未動,情報先行,在羅網投入巨大資源的秦王政顯然比大多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當馮去疾與王賁率領三川郡的郡兵前往南陽受降之時,來自韓國的應對已經出現在秦王政的書案上了。
“放棄全境,聚精兵於新鄭,依托新鄭的堅城和山川地勢抵抗寡人大軍的進攻,蓋先生的這位師弟的確不俗,不愧是鬼穀傳人。”秦王政看著趙高呈送上來的情報,不由笑了。
韓國,從來都沒有被秦王政視為對手,所謂的掙紮在秦王政這裏更是如同玩笑一般,因此,哪怕知道韓國眼下的選擇是他們能夠做出的最好選擇,但秦王政卻還有心思調侃韓國的掙紮。
“小莊他的能力不在我之下,隻是他這一次恐怕已經不再是為韓國而戰了。”聽著秦王政半真半假的玩笑,蓋聶的神色間卻盡是凝重之色。
曆代鬼穀傳人雖然彼此間都是競爭的關係,但正所謂最了解你的可以是你的親人,也可以是你的敵人,曆代鬼穀弟子,既是師兄弟,又是對手,彼此之間絕對算得上是最了解對方的人,對於衛莊眼下的選擇,蓋聶如何能看不到其背後真正的用意。
韓國在秦國麵前確實沒有多少抵抗的力量,但那是韓國,不是他衛莊,韓國會敗,會亡,但失敗的不是衛莊,在這場戰場中,衛莊會讓世人記住他的名字。這是衛莊真正的目的,他要用秦國與韓國之間的戰爭,他要用秦軍士卒與韓國軍民的鮮血來證明自己。
蓋聶看到了這一點,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蓋聶才會擔心,因為他了解衛莊,他知道當衛莊要不惜一切鑄就自己的名聲之時,他所漠視的不僅僅是秦軍士卒與韓國軍民的生命,同樣也是自己的生命。
對此,蓋聶雖然有著擔心,但卻也無可奈何,因為衛莊不僅是他口中的小莊,更是鬼穀門下的當代傳人,更是韓國的大將軍,當他在做出選擇時,就已經決定了承擔自己所做出選擇的背後的所有代價,那是他自己的性命。
“那是為誰?”秦王政顯然還不太了解蓋聶、衛莊這般存在的心思,在秦王政的視線中,更多的還是各種利弊得失,他還不太明白信念、理想這樣的東西對於一個人來說到底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為了他自己。”蓋聶道。
“為了自己?”秦王政詫異道。
秦王政十八年七月末,韓國南陽郡歸附秦國,秦王政以禦史大夫暫行南陽郡守事,總覽三川郡、河東郡、河內郡、南陽郡四郡政務,配合上將軍王翦統領四十萬大軍同時對韓魏兩國發起進攻。
韓國新鄭韓王宮的一處宮殿之中,已經過了雙十年華的公主紅蓮看著遠方的落日餘暉,少了幾分嬰兒肥,多了幾分嫵媚的臉上浮現出悵然的神色。
秦軍已經從南北西三個方向殺向了韓國,整整十萬大軍,根本不給韓國哪怕一絲的機會。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紅蓮看著手中的竹簡,視線轉動間移向了潛行進王宮的殺手墨鴉,情報正是由墨鴉送來的。
當年在楊明與雪衣侯的支持下,紅蓮她們這些人成功拿下姬無夜,徹底粉碎夜幕,在那次爭鋒中,從張家再到衛莊,都分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在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紅蓮也在鸚歌的幫助下從中分得了一部分戰利品,那就是曾經夜幕的殺手集團百鳥。
由鸚歌出麵,再加上紅蓮的公主身份,以及兩人身後的武力震懾,百鳥很容易就被紅蓮收入了囊中,這些年來,百鳥殺手集團已經很少在韓國活動了,而是慢慢轉移,轉移到了諸國交集的淮泗之地,紅蓮雖然對殺手組織的興趣並不大,但她卻要為自己的親人謀一條後路,畢竟她在她的名字紅蓮之前,還有著一個韓字。
“四哥的那幾個子女都安排好了嗎?“紅蓮收起煩亂的思緒,轉身對墨鴉問道。
當年紅蓮與韓非的四哥韓宇與姬無夜相鬥,最終棋差一招,被姬無夜逼迫韓王安將其賜死,韓宇的幾個子女則在門客家將的保護之下逃脫了性命,但卻要無時無刻麵對夜幕的追殺,最終那幾人都被夜幕查出來了,好在就在夜幕動手之時,姬無夜覆滅,而夜幕的殺手組織又落在了紅蓮的手中,這才讓紅蓮的那幾個侄子侄女逃過一劫,並將其庇護在公主府。
如今秦國大軍壓境,韓國已經難以存續,其他的韓國王族嫡係成員早已經在秦國那裏掛上了號,若是有太多的人消失,隻會讓秦國緊追不放,反而是曾經被不算追殺的韓宇子嗣,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身份,倒是可以在百鳥的安排下,離開新鄭、離開韓國。
“已經安排好了,因為秦國即將來攻的消息,國內有不少人逃走,正好可以將幾位公子女君混在其中。”墨鴉道。
“有勞了,這一次任務完成後,你們就徹底自由了。”紅蓮承諾道。
“自由嗎?”墨鴉默念著,這件東西他想了那麽久,終於要得到了嗎?隻是世間真的有自由嗎?
在逃脫了這個鳥籠的同時,就真的不會再落入另外一個更大的鳥籠嗎?
在大河之南戰爭的陰雲已經席卷而來之時,千裏之外的燕地則在一片歲月靜好之中。
經過這麽長的時,楊明以左丞相為核心所構建的新的統治體係已經徹底在燕地鋪展開來,兵部在燕地全境範圍內田宅為利,挑選勇武之士組成燕地府兵一萬兩千人,又讓一萬秦軍士卒落戶燕地,在此成家立業,又有一萬來自趙地的士卒被編入府兵之中,在燕地,除了楊明直屬的軍隊之外,另外三萬精銳駐守各地,這三萬人將會構成未來燕地主要的軍事力量。
兵力雖然相較於原來的燕國來說少了太多太多,但若是有更大規模戰爭的爆發,以此三萬精銳為核心,隻要召集燕地青壯,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組成一支規模超過十萬人的大軍,而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除非是造反,已經能夠應對來自北方草原狼族的威脅了。
而隨著荀況帶領一眾儒家弟子來到燕地,並在楊明的遊說之下出任禮部長史,官學以及初級的科舉製也已經推行開來。
在燕地的權利構建中,楊明所采取的策略是抓核心權利,放棄邊角權利,將秦人、燕人以及前來燕地謀取出路的之諸子百家的弟子納入到新的統治體係之中。
六部之中,兵部所代表的兵權,為秦人所掌握,戶部之中的稅賦征集權利也被秦人所掌握,而戶部的其它權力,比如戶口田籍的管理等方麵的權力,則由燕人或是諸子百家的弟子所掌握。
以荀況為核心的禮部雖然掌控著文化教育方麵的權力,但掌管官吏職位任免權的吏部則全是秦人,禮部與吏部之間的平衡體係被楊明搭建起來。
在刑部之中,楊明用的更多的則是燕地之人,因為這些人更熟悉燕地的習俗,但刑部之中最核心的部門巡察司,楊明卻將其交給劉季掌管,其中自然也有著另外一篇文章。
在燕地新的權力遊戲中,楊明在收權的同時,也在不斷分權,他從未想過將所有的權力都抓在手中,他正在嚐試著以自己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去構建一套談不上更完美,但卻相對完美的製度。
隻不過,製度的搭建十分容易,但在運行的過程中卻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謂完美,隻能存在於竹簡之中,在現實中……
此刻,擺在楊明麵前的就是一件由劉季的巡察司傳回來的一道竹簡,上麵記載了一件事情,一個負責征收易縣地區稅賦的官吏為圖省事,直接將易縣諸區的征稅公務給承包出去了,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就能得到不少的回扣的,而那些得到收稅權的人,則會在征稅的過程中做出各種手腳以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匯報。
最終的結果是,易縣送到薊城的賦稅並沒有減少,但易縣的百姓卻多繳納了三成的賦稅。
“治國易,治人心難啊。”楊明看著手中的竹簡,對大廳中的荀況說道。
“人性之複雜,本就難以把握,易縣之事固然令人不齒,但能夠及時發現,不也正說明了巡察司存在的必要嗎?”知曉易縣發生了什麽的荀況道。
來到燕地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對於燕地的變化,荀況不僅是看在眼中,更是親身參與其中,那繁複而又環環相扣的各種施政之策,讓荀況看的是歎為觀止,隻覺得自己此次的燕地之行實在是不虧。
“既然不能根除,那就去約束,不過這還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楊明道。
“真的有所謂的根本方法嗎?”荀況問道。
諸子百家之中,對於社會秩序的構建,各家祖師所設想的方案不少,但每一種都有問題,哪有所謂的方法
“還是有的,一切製度的構建還要落在……”楊明說話間卻停了下來,不能再說了。
“對了,秦軍已經攻向韓魏了,這個天下又要熱鬧了。”楊明主動錯開話題道。
(本章完)
http://oin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