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府城之行(十九)
字數:4092 加入書籤
“娘知道,就怕你會一時感情用事丟了理智。”
就如,明明知道親爹是個什麽德性。偏有好事的時候還是犯糊塗,想讓他也跟著沾光。
幸好,還沒糊塗到底,自己還能夠點醒她。雖說這一點醒貌似是又把人給點的有些過頭了。但是總歸也是個能聽得進話的好孩子。
可往後呢
怕就怕萬一出大事的時候,身邊沒人能點醒她,她會因此犯下大錯。
偏她的命格,一步錯……
不會的。道長都說了,淑娘隻要過了這一次的生死劫,往後就都能夠順順當當的了。
可是哪怕是這樣想著,董氏依然犯愁。除了想著往後再盡力些的教導淑娘之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麽
她不由得歎了口氣。
“娘親,我真知道錯了,一定不會再犯。您就別擔心了。”
淑娘心裏有愧,尤其是看到董氏歎氣,那愧疚更甚,忙再度保證道。
董氏瞥了她一眼:“你如今還不懂。兒活一百歲,母憂九十九。娘怎麽可能不擔心”
好吧。
淑娘摸了摸鼻子不敢再勸。
當夜,淑娘陪著董氏歇下沒回自己的院子。次日大早,兩人很快就知道不論是田福娘還是趙果兒都沒有泡藥浴。
趙果兒沒泡藥浴是在兩人的預料之中,畢竟如今她還沒長成,不到要泡藥浴的時候。
但田福娘沒泡藥浴就有些奇怪了,也不知道是什麽緣故
不過哪怕是心裏覺得奇怪,等趙果兒和田福娘來主院用朝食時,董氏和淑娘都沒有主動詢問,隻當什麽都不知道的把兩人泡藥浴的過程和效果說了一遍。
用完了朝食,兩人還特地卸去妝容讓趙果兒和田福娘看。
董氏就不說了,雖然看著更顯年輕好看了些,總算還是原本的模樣。
淑娘卸妝之後卻不僅僅隻是變白了,看起來還比上妝的時候好看的多的多。
用國色天香來形容都不為過。
田福娘:“……”
趙果兒:“……”
兩人都是奇怪的看淑娘,看的淑娘沒扛住隻能主動說了:“我是早產,出生的時候我娘恰巧回我外祖家,便留在了外祖家做月子。那時,有與我外祖父是忘年交的道長上門來看過我的麵相。說是等我七歲之後嫁人之前,不宜常以真容示人。不然於自己家人皆不好。所以我外祖父外祖母就叮囑我娘讓我扮醜。這些年來見過我真正容貌的,連著你們還不足十人呢。”
“原來如此。”
田福娘聽得點頭,恍然說道:“難怪先前我見過淑娘笑起來的模樣,就覺得她不該長一副那樣平平無奇的容貌才是。”
“與你外祖父是忘年交的道長”
趙果兒好奇的點有些與眾不同,問淑娘:“那道長有什麽與眾不同的特長麽怎會年紀輕輕的就讓姐姐的外祖父那樣信重”
“嗬嗬嗬……”
趙果兒沒有想到自己的話一問出來,淑娘沒有回答倒是先笑開了。
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
趙果兒:“……”
“不是那道長的年紀比我外祖父小,而是我外祖父的年紀比那道長小。”
等笑夠了,眼看趙果兒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在笑什麽的模樣,淑娘才好心解釋道:“那道長的年紀誰都不知道。他在我祖父小的時候,直到我祖外父的年紀大了,他的模樣都始終不曾變過。我娘說,當年那怕是我外祖父小時候,他也已經在道觀中不知多少年了。他同我外祖父投契,替我外祖父避開過許多危險。我外祖父能夠步步高升,從一個沒有靠山的農家子到如今高官厚祿,道長的指引功不可沒。當初我出生時他也是掐算出來不妥當,才特地到京城替我看的麵相。”
“是呢。”
董氏也是在一邊補充道:“淑娘其實不知道,當初道長還說若是不如此,孩子就隻有送走一途。我爹知道我舍不得,也舍不得我落入兩難的境地中。這才把道長的來曆同我說了。讓我切不可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也幸好我聽了,不然淑娘隻怕也遇不上你們,度過她命裏的死劫,如今還因禍得福了。”
“幹娘,那道長如今還在京城嗎”
挺有意思的道長。若是還在京城,趙果兒以後還真想會會他。
“早就不知道雲遊到何處去了。”
董氏惋惜的搖搖頭:“他來去無蹤,特地去找是不容易找見的。不過他倒是說過若是淑娘能度過此劫,往後大家還有見麵的時候。隻是不知道這見麵的時候又是何時”
“哦。”
好吧,若是有緣,他們也能碰見。若無緣……就不用太強求了。
趙果兒點點頭,很快就沒空多想那讓她起了點好奇心的道長,忙著同田福娘和董氏、淑娘出門去看宅子、鋪子,一下就把人給完全拋之腦後了。
董氏送的那三進的“小”宅子離的最近。
趙果兒和田福娘跟著董氏和淑娘,還有兩人的貼身丫鬟等乘坐馬車出了門。馬車走了還沒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地方。
宅子確如董氏說的一樣,同宋府比起來隻能算是個小宅子。不過布局精巧,該有的亭台樓閣小花園,甚至荷花池九曲橋,架在水上的小戲台都不缺。如果住的人少,倒是能住的挺舒服的。
看了一圈,不論是田福娘還是趙果兒都挺滿意。
至於兩個鋪子,趙果兒從掌櫃那得知,胭脂鋪一個月有大約八十兩銀子上下的盈利。
酒樓比胭脂鋪大許多。有兩層樓,底層的鋪麵就比胭脂鋪子大了兩倍有餘。盈利也多了三四倍,一個月至少能賺三百兩銀子。
雖說大多人都習慣了每日隻有朝食和哺食兩頓飯。但是府城不乏有錢有閑的人。通常中午原本隻是拿著點心墊肚子的那頓,去了酒樓也會正兒八經的點幾個菜。
趙果兒一行去了自然也不會例外。也不管特色不特色的,讓掌櫃的把所有有的菜都給上了,然後四人一個菜一個菜的慢慢品嚐點評。發現那菜的味道雖然不會讓人特別難忘,卻也還行,能給個中上。
對兩個鋪子,如果趙果兒有心,甚至都不用她親自參與。隻要隨便幾個建議,每月的盈利再翻個兩三倍也是輕輕鬆鬆。
但是想到之前自己已經表現的有些過火了。趙果兒暫時不想再吸引注意力。吃飽喝足了什麽都沒說的,就和淑娘並肩跟在田福娘和董氏的身後,從酒樓的二樓往下走。預備回宋府等著牙婆送人來,好好的挑幾個得用的幫手。
“銀子,我銀子怎麽丟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