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打背包’
字數:4562 加入書籤
「這一天所看到的,是城市一個接著一個的失陷,麥克阿瑟的精兵策略,北山進軍,到目前為止,隻能做最壞的打算,避免被包圍,可仍舊無法避免。」「聯合***的部隊在西北的小山和狹隘的路上拚死作戰中,損失很多人員和裝備。打得精疲力盡的美國兵一麵要撤退,一麵又要打殿後戰。」合眾社在11月28日從東京發出一則電訊,承認美軍麵臨著"軍事上的大災難",軍隊士氣陡然低落。一位美聯社記者更道出了聯合***對其在朝鮮所處的戰略形勢的悲哀,他說:「聯合***遭受了"毀滅性打擊",目前看不出來停止的希望。」華盛頓的"負責人"也無可奈何地承認:「聯合***已經喪失了對朝鮮軍事局勢的控製,並且無法再希望橫越朝鮮半島,守住任何一道防線。」《***》軍事主編鮑爾溫悲哀地寫道:「今天我們所陷入的一個戰爭,正是一個我們永遠不能打贏的戰爭。」隨著第二次戰役進入尾聲,誌願軍、人民軍希望轉變朝鮮戰局的願望徹底實現,誌願軍也由被動變成了主動,中朝人民的力量第一次震撼了全世界,它使得朝鮮戰局發生了新的變化。誌司曾在會議第二次戰役的時候,說:「此戰役勝利非常大,報銷了敵軍汽車6000輛以上,坦克、跑車數百輛。」「此戰役確定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基礎,恢複了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全部領土。」、第二次戰役是一次以小代價,取大勝利的戰役,戰役結束後,誌司副司鄧同誌召集參加西線作戰的葛軍負責人來到38軍軍部召開戰役總結會。會議是在一個天然山洞裏召開的,許多軍的領導同誌見到38軍的同誌,就喊"萬歲軍",即便是心裏高興的不行,走路腳下都帶著風,他們卻說:「實在是不敢當,讓我們同聲歡呼誌願軍萬歲!勝利萬歲!」「行了,看你樂的,就別裝了。」其他軍的同誌樂和和的說道。第一次戰役的時候,38軍因為戀戰的原因,耽擱了時間,沒能大量消滅敵人的部隊。但是在第二次戰役,他們打的可真是漂亮,一一三師一夜奔襲七十多公裏,僅和敵人差5分鍾,占領三所裏。三三五團一路牽扯敵人,誘敵深入。三三五團三連在鬆骨峰,阻擊美二師,頂著敵人的狂轟濫炸,堅守一個根本無法當做陣地的小山頭,成功把美二師堵住,給其他部隊爭取了時間,直至反攻,報紙《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國內一經刊登,迅速引起了全國的轟動。我們的誌願軍戰士打的這麽英勇,打的這麽無畏,不畏強敵,不懼犧牲。也引得國內人民紛紛響應,請求加入誌願軍,奔赴朝鮮戰場作戰。一些學子***,想要加入誌願軍文工團,給我們的戰士帶去歡樂。三三五團三連,用自己的生命,打出了國威,就連誌司都稱讚三連為英雄之連。會上氣氛異常熱烈,鄧同誌簡要明確地回顧了整個戰役進程和參加西線作戰的各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的作用。他說:「戰役的勝利說明他的戰略思想和誌司的指揮是英明正確的,我們對於具有高度現代化裝備的美***隊也是能夠完全戰勝的,我們在戰役中,充分利用和擴大敵人的錯覺,引誘於我們熟悉的區域,實施戰役迂回,瘸斷敵人退路,這對於完成此次戰役,轉變朝鮮戰局的任務,是極其重要的。」鄧同誌著重表揚了,三十八軍在執行穿插迂回和堵擊敵人南逃北援的任務時候的果斷、英勇、無畏,各軍也和三十八軍互相介紹了當時的狀況,了解了作戰的情況。三十八軍梁同誌特意感謝各軍部隊的配合作戰。會議一天就就結束了。三十八軍作為東道主,把繳獲來的餅幹、糖果、火腿、牛肉、蔬菜等各類罐頭,甚至包括美軍的威士忌.一色的美國貨,都擺到了飯桌上。大夥酒足飯飽,詼諧的說:「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嚐到了這種豐盛的美軍酒宴,應該感謝麥克阿瑟,哈哈哈哈要不是他,我們估計要嚐到這樣的酒宴,還早著呢。」大家都樂了,走的時候,三十八軍首長又贈送給他們照相機、望遠鏡、鴨絨被、罐頭.都是清一色的美國貨,也都是從戰場上繳獲來的。第二次戰役結束不久,國內最著名的報社,發表社論《慶祝平壤光複》一文中說:「中國人民誌願軍支援朝鮮人民抵抗美帝侵略的勝利,使亞洲和全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的鬥爭,得到了一次最有利的鼓勵!」「使全世界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與奴役的勝利信心空前地提高起來。」「帝國主義戰爭販子們挑動與擴大侵略戰爭的罪惡陰謀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事實證明,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出現及其偉大勝利,改變了世界的曆史,打垮了帝國主義凶神惡煞的侵略氣焰,並且使帝國主義侵略陣容內部的爭吵與分化更加激烈了。這對於全世界人民保衛和平的事業,具有極其重要的貢獻。」第二次戰役,美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沃克,在撤退的途中遭遇車禍,不幸身亡。接替他職務的,是誌願軍最強勁的對手。李奇微。屬於三連的嘉獎下來有一段時間,軍領導得知夏遠在俘管營,就把他叫到了軍部。夏遠第一次麵見首長,瞧著那道纖瘦的背影,心情莫名激動起來。他曾經,也隻是在課本上見到過他們的名字,現在看到他們的模樣,和小時候的印象裏差別太大太大。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男人,身材消瘦,膚色黯淡無光,眼睛深深陷入眼窩裏,身上披著件軍大衣,胡子剛剛刮過,還泛著青色胡茬。「小同誌,你來了,坐,我可沒少聽一一二師楊大易說起你的事情,之前在飛虎山,就聽過你的事跡嘍,是個英勇的小戰士,是剛參軍不到一年?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可沒有這樣的本事。」「在戰俘營的日子過得怎麽樣?」夏遠莫名感到親切:「謝謝首長關心,戰俘營的日子比較清閑,美軍俘虜很聽話,不需要操心,就是有點想念戰場了。」「想念戰場?哈哈哈哈,不錯不錯,你這個小戰士,比很多人都要強呢。」夏遠很謙虛的表示:「謝謝首長誇讚,他們比我強,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小滑頭,真會說話,你們三連在這次戰役中傷亡過重,我已經命人,給你們三連安排補充兵源的事宜,新補充的三連,你來做連長,怎麽樣?」「一定不負眾望!」「好!年輕有為,你先在戰俘營待一陣子,前線現在沒什麽仗了。」「聽首長安排!」離開軍部,夏遠抬頭看了眼昏沉的天空,心情莫名。又稀裏糊塗的當上了連長。想想要在戰俘營待一段時間,夏遠便覺著沒什麽太大的問題。第二次戰役應該結束了。奇怪的是,自己居然沒有回歸。夏遠心頭莫名。第一次戰役,雖然他們沒有打好,但是第二次戰役的發揮絕對出色,三連抵抗一個美軍師的進攻,把敵人堵在鬆骨峰,給後方的隊伍爭取了時間。按照常理來說,第二次戰役結束之後,任務應該就結束了。回去的路上,夏遠心頭一動。【任務:完成入朝第一戰!(已完成)、第二次戰役(已完成)、第三次戰役(未完成)】階段任務,果然要打第三次戰役。夏遠琢磨,他對於第三次戰役的記憶比較模糊,仔細想想。按照第一次戰役穩住防線,第二次戰役平壤光複,敵人退至三八線,第三次戰役怕是要乘勝追擊,越過三八線了。也正如他所想,第三次戰役便是越過三八線,攻占漢城!中國人民誌願軍連續取得兩次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朝鮮戰局,在第二次戰役的沉重打擊下,敵人從陸地、海上和空中,退回"三八線"以南,暫時轉入防禦,並且由於前兩次戰役過於輕視誌願軍,他們的士兵,乃至他們的指戰員,都在根本層次上,對誌願軍產生了恐懼。而經過第二次戰役的較量,誌願軍的指戰員也重新認識了美軍,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和與敵人的差距。勝利鼓舞了部隊的情緒,增強了戰鬥意誌,所有的指戰員對上級的指揮更加信任,對戰勝的勝利充滿信心。一向驕狂的美軍突然遭此打擊,不僅丟失大批輜重,而且士兵們的士氣一蹶不振,這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裝備起來的。在西線清川江岸和東線的長津湖畔,麥克阿瑟損兵折將5萬之眾,弄得他狼狽不堪,為了保住臉麵和掩飾聯合***統治集團之間的爭吵,麥克阿瑟下令實施新聞管製,嚴格封鎖一切關於美軍失敗的消息。並命令各部隊嚴格檢查士兵來往家信,控製美軍厭戰和失敗情緒的外泄,然而驚慌失措的聯合***和偽軍,就像是驚弓之鳥,對第二次戰役仍舊心有餘悸。甚至在美軍中廣泛流傳著一個"打背包"的故事,也是充分反映了美軍的恐懼病。路透社記者範倫汀做了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聯合***"的士兵們現在聽慣了中***隊的炮聲和軍號聲,已經對"打背包"這個簡單的詞兒過於敏感了。這個很簡單的詞兒在最近幾星期中,已經成為聯合國在朝鮮軍事失敗的幽默象征。」「美國兵和英國兵都會用這個詞兒,據傳連土耳其士兵和泰國士兵也學會了這句英語.他們的班長用不著發出一套複雜的行動命令,他隻需要把腦袋伸進帳篷裏,大叫"打背包"就行了。這樣,士兵就一點兒不差的知道要做什麽。」「現在他們在這方麵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在幾秒鍾之內,一切東西都收拾停當,帳篷也拆除了。」所謂打背包,其根本原因就是被誌願軍夜襲的過於害怕,美軍軍官常常因為誌願軍的忽然襲擊,要去通知自己的部下收拾東西撤退。但這樣的指令過於繁瑣,於是,美軍士兵隻聽到"打背包"這個單詞,就明白發生了什麽,根本不需要他們的長官發布一連串複雜的指令,就會把所有的東西收拾的妥當。不僅美軍、英軍學會了這個單詞,就連土耳其士兵和泰國士兵都學會了這個單詞。也能看得出來,敵人對於誌願軍夜襲的害怕。他們會稱那些在夜間活動的敵人為"幽靈"。範倫汀還寫道:「這次戰爭像任何其他的戰爭一樣,有許多好像故意製造大驚小怪和自命自封的玩笑專家。這些日子他們的機會可多了,他們隻消用極低的聲音輕輕說一句"打背包",這句話就像電流一樣產生效果。人和汽車就開始從地平線上消失。」「好像被木偶戲裏長長的一根線所牽走一般。這裏英軍某旅裏流傳著一個典型的故事:」「某一個英國下級軍官因為酒吧間裏擠滿了上級軍官而不能進去,於是他決定高呼"打背包",來打開一條進路。不幸他的計劃害了自己,因為當上級軍官紛紛奔出去消失在夜色中的時候,管理酒吧間的人和酒吧間也都被掠走一空。」軍用酒吧間是用帳篷臨時搭建起來,供軍官們消遣娛樂,放鬆戰爭心情的地方,它和帳篷一樣,可以隨時拆走。這側報道沒有任何誇大其詞的地方,敵人經過誌願軍第二次戰役打擊之後,美軍及其幫凶的確成了驚弓之鳥。他們無法相信,甚至覺得難以置信,在地形複雜的朝鮮,中國人民誌願軍竟然會出現在任何角落。或許是在他們的前方,亦或許是在他們的屁股後悄悄尾隨,又或者是出現在他們的中間,突然撕開一道裂縫,把他們的軍隊隔開。他們的士兵,徹底成為驚弓之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