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挖窯洞

字數:5003   加入書籤

A+A-


    半天時間,雞窩和狗窩竣工。
    接下來,王滿銀弄了些幹草鋪在裏邊當雞窩,又用檸條、酸棗枝編了個柵欄,然三隻母雞關在裏邊。
    這麽做,自然為防止這些家夥逃走,等關一段時間養熟了再撒開。
    不過挖半天黃土,倒讓王滿銀找到點感覺。
    他又冒出個念頭:試著掏一孔窯洞。
    現在自家就一孔破窯,廚房臥室客廳三合一。眼下住著沒啥問題,等結婚後就有些擁擠了。
    正好閑著沒事兒,不如趁此機會再打一孔。
    在黃土高原安家很簡單,隻要有力氣就行。不需要多高的手藝,一把?頭,一把鐵鍁,一個扁擔,再加上兩個荊條筐,隨便選道山梁挖個窯洞就能住人。
    未來的嶽父孫玉厚一家之所以守著個破窯洞,主要是沒時間。一家人幾張嘴餓的嗷嗷叫,一孔窯洞挖下來,最少需要一整冬天,耽誤在隊上掙冬工。
    另外窯洞打好還要安裝門窗,同樣要不少錢。
    對王滿銀而言,沒有這些煩惱。門窗錢大不了先欠著,等空間裏的魚養好,立馬就還上。
    自己現在沒有加入生產隊,有大把時間,總不能天天躺在崖畔上曬太陽吧。
    一般人家打土窯洞講究著呢,大都會偷偷需要找陰陽先生選址,用羅盤測風水、土脈。
    比如要選擇背風向陽、黃土厚實的地方做窯址。另外窯門對麵不能對著溝,而是應該對著山塬或者小山,這也有講究的,叫“門前有山,五穀冒尖。門前有垣,一馬平川”。
    另外動土前,還要分焚香祭土,三拜九磕。
    在火熱的年代,類似行為都偷偷進行。
    饒是如此,王滿銀從記憶裏得到的信息也有些驚訝。
    不過想到之後雙水村有年幹旱,村裏人偷偷向龍王求雨的場景,他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上千年的老傳統,短時間內沒辦法完全杜絕。
    王滿銀前世的性子就是這樣,平時懶歸懶,一旦決定做某件事情,就雷厲風行做完,不喜歡拖拖拉拉。
    第二天吃過飯,立刻開整。
    選址這一步,王滿銀算省了。不過三拜九叩倒可以做,家裏還有大半盒香煙,是前身留下的。
    他偷偷點了三根意思意思,磕了幾個頭就算了事。
    開新窯第一步就是刮崖麵子。
    通俗講,將山坡切割成豎直九十度的平麵,剝離表層鬆散的黃土。這一步同樣省了,自家窯洞原本就留有三孔的崖麵位置。
    前身父親死的太早,剩餘兩孔根本沒來得及請人挖。
    第二步是在平麵上挖窯洞。窯與窯的間距一般在六尺左右,窯洞內寬一丈或丈一,高丈一或丈二,進深二、三丈不等。
    還是那句話:對王滿銀而言,沒那麽多講究,幹就完了。
    他唯一銘記在心的是,窯洞頂部要修成拱形,這樣符合力學原理,可以將頂部壓力一分為二,不容易造成塌窯。
    前身家裏也有種地用的?頭,倒不用去村裏借。
    隻是?頭太長時間沒用,上邊都生鏽了。不過沒多大問題,用上半天就能鋥光瓦亮。
    找了個瓦片劃出大致位置後,王滿銀把破襖一脫,掄起?頭開始忙乎。
    這段時間不斷在空間裏忙乎,再加上營養跟上,他的力氣也練出來了。
    吭哧,吭哧……
    剛開始表麵黃土疏鬆,一?頭下去,土坷垃嘩啦啦掉一大片。
    不過半個小時工夫,就照著崖麵挖了二十多公分。
    再往裏邊,黃土變得無比堅硬。?頭使勁輪下去,最多刨下個土疙瘩。
    王滿銀挖窯洞沒打算請人,再加上他家距離其他人家比較遠,所以忙乎半晌,也沒有人發現異常。
    直到中午收工時,二隊隊長王連順從坡下過,才帶著驚訝上來查看。
    結果剛爬到坡上,大黃汪汪狂叫起來。
    聽到動靜,王滿銀忙探頭朝外看去,跟著打招呼:“連順叔,你來了。”
    “滿銀,你準備挖窯洞?”王連順很不可思議。
    王滿銀點點頭回答:“嗯,這不是再過倆月要結婚,就想多挖一孔窯洞。等著,我給你拿根煙。”
    說著,他轉身回窯洞。
    “不用,不用,我抽煙袋就行。”
    王連順嘴上說著不要,等煙遞過來,手卻很老實接過。
    點火抽了兩口,他湊到新窯前,嘖嘖稱讚道:“沒請人幫忙,你小子半天挖的?行呀,平時看起來爛慫一個,幹起活倒像模像樣。不過你挖的不對,裏邊進尺太快了,要慢點,”
    “連順叔,啥意思?”王滿銀有點迷糊。
    這挖快還不行?
    “挖窯這事兒有講究,千萬不能心急。新窯土裏麵水分大,進尺多弄不好容易塌。一天挖三尺深就行,晚上通通風,晾一晾,等裏邊黃土變硬再挖。另外還要刮上‘水波紋’,到時候泥窯麵的時候好弄……”
    這個王滿銀還真不知道,前身記憶裏隻知道挖窯大概,又沒操作過。也幸虧王連順提醒得早,否則窯洞挖塌是小事兒,真把自己砸到裏邊就慘了。
    王滿銀本打算大幹快趕,爭取半個月把窯洞挖好。現在看來,不能急於求成。
    王連順急著回家吃飯,又指點兩句就掉頭離開。
    不過這人是個大嘴巴,吃飯時在村裏飯場一說。
    結果,半個罐子村人都知道了。
    下午的時候,不斷有人過來看稀奇,連支書王滿囤也不例外。
    王滿囤是王滿倉的親弟弟,今天四十多歲,屬於罐子村少有的能人。
    解放前,他和雙水村金俊山一起加入民工擔架隊,跟著部隊一直打到大西北。有次戰鬥中,金俊山掛了花,被評為三等殘廢。
    王滿囤倒全須全尾的回來,解放後入了黨,在村裏擔任支書。
    他和前身同一個曾祖,還沒出五服呢。
    “滿銀,看你的樣子打算結婚收心了。以後要養活自己的婆姨,也該加個生產隊掙工分了吧?”
    “滿囤哥,還有不到倆月就過年,到時候要分錢,我這個時候加入生產隊,人家肯定不願意。要不等結了婚,開春我和蘭花再加入一個生產隊,咋樣?”
    “也行,”王滿囤想了想,點點頭。
    人家忙乎一年,馬上要分錢分糧,現在加入確實不合適。
    王滿銀一個工分也沒有掙,到時候是給他分糧食,還是不分?他手腳健全,總不能像困難五保戶那樣,給個照顧工分吧。
    真這麽做,村裏人肯定會反對。
    一下午,王滿銀啥事兒沒幹成,光應付這些人了。
    送走支書,看時間不早,他索性洗了把臉,準備做晚飯。剛生著火,就聽到大黃又汪汪叫起來。
    跟著,坡下傳來喊聲。
    “滿銀,滿銀!”
    “蘭花兒,你咋來了?”聽到熟悉的聲音,王滿銀忙從窯洞裏走出。
    “我出山上工的時候聽你們村人說了,你一個人在打窯洞,就想過來看看。”孫蘭花有些羞羞的說道。
    “是哩,我帶你看看。”
    畢竟是自己一天的勞動成果,王滿銀自然想在心愛的女人麵前顯擺一番。
    其實新窯剛挖了不到三尺,沒啥可看的。
    蘭花待了一陣子,又開口道:“我……我該走了。”
    “走啥走,吃過飯我送你。”王滿銀忙把對方拉到鍋灶前道:“你等著,我去雞窩摸幾個雞蛋,咱們炒著吃。”
    “不哩,不哩,雞蛋留著賣錢。”蘭花起身想要阻止,卻爭不過男人。
    王滿銀出了窯洞,悄無聲息進入空間,將下午的七八個雞蛋全拿出來。
    原本還想給蘭花弄條鯽魚燉湯,想想還是算了。
    雞蛋還可以說從雞窩拿的,鯉魚確實說不清楚來曆。
    接著,又掐了一大把蒜苗和曬幹的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