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字數:4592   加入書籤

A+A-


    王滿銀吃過飯聽了聽村裏的動靜,沒見大喇叭喊開會,這才帶上從供銷社買的東西,深一腳淺一腳朝村中走去。
    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尤其晚上,風象刀子一樣鋒利,刮得臉上生疼生疼。
    村道上一個人都沒有,很多人家窯洞裏連煤油燈都熄了。
    王滿銀一路走來,倒將不少人家的狗驚動。
    罐子村支書叫王滿囤,單從這個名字,也能知道和王滿銀有一點牽連。實際上按輩分算,兩人還沒出五服呢。
    他家住在村子中間,靠著崖畔三孔窯洞。接口窯麵用石料箍出來的,特別氣派。
    透過窯洞門窗,還能看到裏邊亮著光。
    王滿銀站在院外,接連喊了兩嗓子。
    “誰呀,誰呀。”窯洞裏立刻傳來支書的聲音。
    接著,很快院門打開。
    “滿囤哥,沒睡呢?”
    “滿銀,你這是有事兒?快進窯洞坐。”支書看到王滿銀提著布袋子登門,就知道對方有事兒找自己。
    等進窯洞,王滿銀給支書家婆姨打過招呼後才說道:“滿囤哥,知道你喜歡喝酒。今天我去公社一趟,正好買了兩瓶好酒。另外還給幾個碎娃子帶了點餅幹……”
    說著話,他從布袋裏拿出東西,依次擺在桌子上。
    看到兩瓶西鳳,王支書登時愣了愣。
    這酒現在可不好買,就連他也找不到門路,能買來的都是能人。
    估計這個逛鬼的事兒還不小哩,不會在外邊惹出啥亂子了吧。
    他看了看東西,開口道:“滿銀呀,你先說啥事兒。你也知道,我這個支書沒啥文化,毬字不識一個。小事兒我還能說道說道,大事兒毬閑不沾,找我也沒啥用。”
    言外之意很清楚,事情能辦的話自己再收禮,不能辦的話還讓把東西帶回去。
    “滿囤哥,你想哪裏去了。”看對方表情,王滿銀就知道想差了。
    “我沒做壞事兒,恰好有朋友在供銷社上班,得到個信兒……”
    他簡單把自己想開代銷點的事兒說了一遍。
    王支書兩口子聽完,頓時眼睛發亮。
    “滿銀,你還在供銷社認識人呢?人家同意你在罐子村開代銷點?”
    王滿囤忍不住對這個堂弟刮目相看,沒想到在外邊胡逛,還能認識供銷社的人。
    這年頭,在供銷社上班可比公社吃香呢。
    一時間,他也動了幾分心思。
    雖然在村裏開代銷點不算供銷社員工,也不給工資。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的確是個好差事。
    “也不是,可能幾個村設一個。我同學叔叔是供銷社郭主任,帶我上門求了好久,才同意在咱們村設代銷點,不然要定在雙水村。”
    王滿銀特意點明自己和劉慶立的關係,就是防止在村裏出現差錯。
    聽人家這麽說,王支書剛冒起的小心思又熄滅。人家已經把供銷社打通,自己想找關係都沒門。
    倒是他家婆姨出聲道:“滿銀,村裏有了代銷點後,以後不用再去公社買東西,去你家就行?”
    “不是,大件東西還要去供銷社,代銷點隻是幫著代賣鹽、煤油、火柴、肥皂、針線,還有窗戶紙,這些零碎的東西。價錢和供銷社裏一樣,不能加價。”
    “不加價你吃啥喝啥,起這麽大勁兒?”王支書臉上明顯不相信。
    “真不能加價,否則要犯錯誤哩。每個月供銷社根據賣出去多少東西,給百分之五的提存。要是有人賒賬啥的也算我頭上,這個人家不管。”
    王滿銀既然打算開代銷點,自然把相關政策了解的很清楚。
    現在各地開代銷點的政策不一樣,有的直接派正式售貨員駐村,一個月幾十塊工資;有的從村裏找人兼職,一個月給幾塊錢服務費;還有的像他這樣,每月給百分之五的提存。
    王支書抽了兩口煙,最後答應下來:“滿銀,你在咱們村開代銷點屬於好事兒。村裏證明可以給你開,不過有話要說明白。”
    “滿囤哥,你說!”
    “以前你瞎胡逛,咱們村裏其他人倒不說啥。現在既然打算開代銷點,也該加入一個生產隊掙工分了。不然我沒辦法和其他人交代……還有你這也算搞副業,每月要給大隊裏交點錢。一個月五塊錢吧,咋樣?”
    “行,支書,就按你說的。”王滿銀點點頭。
    對於此事,他早有心理準備。
    說起來有些搞笑,就這麽個代銷點,其實嚴格來講屬於集體的企業。如果不是自己提前打通供銷社的關係,好事兒根本落不到他頭上。
    罐子村去年年底一個工分是五分錢,也就是說,一個壯勞力在生產隊幹一天活,最多能掙五毛錢。
    五塊錢相當於每月出十天工……對此,王滿銀倒不在乎。
    有空間在,自己肯定餓不著。
    代銷點對他而言,隻是個幌子。
    正事辦完,王滿銀看時間不早,也沒有繼續逗留。
    王支書送他出門時,特意又交代了一句:“滿銀,代銷點沒開起來前,別再村裏瞎嚷嚷。弄不好有人紅眼……”
    “滿囤哥,我曉得。”王滿銀再次點頭。
    這年頭,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也是他穿越後,一直在村裏低調的原因。
    尤其前身屬於二流子一個,身上的問題實在太多。如果知道自己要開代銷點,肯定會引來有人不忿。
    隻要往供銷社舉報一下,可能就會出差錯。
    倒是加入生產隊這事兒,也算提上日程了。剛才他和王支書說過,打算加入二隊。
    現在罐子村大大小小幾百口人,共分為兩個生產隊。
    一隊隊長王滿軍,也和王滿銀是沒出五服的堂兄弟。
    二隊隊長是王連順,按輩分王滿銀叫叔。
    他之所以打算加入二隊,主要從記憶裏得知,這老爺子是個老好人,遇事兒規規矩矩,不喜歡折騰。
    而且對於社員們一些私下裏的動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隊長王滿軍則不同,他對於公社的動向抱有很高熱情,遇事非常積極,很愛在村裏出風頭。
    按照王滿銀原本的計劃,打算結婚後再加入生產隊的。
    現在要開代銷點,不得不提前。
    所以他打算明天暫停挖窯,多砍些柴存起來。
    畢竟一旦加入生產隊,就沒有這麽空閑,總不可能天天請假招人煩。
    好在窯洞大致框架已經做好,大不了以後等晚上加班收拾。
    第二天吃過早飯,王滿銀便帶著大黃離開家。
    一般人砍柴禾都是越近越好,弄個一百多斤就往家走,再多也背不動。
    王滿銀不一樣,有空間存在,理論上裝柴禾數量是無限的。
    所以這次外出他特意準備好幹糧,打算去更遠的地方。直接辛苦一天,把冬天的柴禾都準備好。
    另外,柴禾也分好壞。
    像尋常野草割起來容易,但是不經燒。一大捆還做不熟一頓飯。
    稍好點的就是山梁上長得蒿草、檸條、馬茹刺等等。這種容易打捆,也耐燒。
    最好的柴禾當然是各種灌木、枯樹木頭,罐子村附近早被打柴人砍光了。王滿銀隻能去更遠點的崖畔上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