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電視帶來的煩惱

字數:8187   加入書籤

A+A-


    不出所料,王滿銀剛打開電視時,滿屏幕都是點點雪花,聲音滋滋作響。
    “日慫的,滿銀,你不會買了個壞電視吧?”王清明疑惑地問。
    “清明爺,電視肯定沒問題。我們下午在百貨公司買電視,專門讓人家試過的,當時還能看到人影。”毛蛋連連搖頭道。
    他口中所說的百貨公司,就是原本的縣供銷社。隻是順應時代潮流,現在改了個名字,不過很多仍然喜歡稱供銷社。
    “那到底咋回事兒?”又有人疑惑開口。
    大家都是第一次看電視,對這東西的脾氣秉性完全不清楚。
    王滿銀當然門清,這種老式電視隻要啟動,天線就開始接收電磁波信號,所以才會出現雪花屏。
    想要調到清晰的頻道,需要不斷調整室內室外天線。如果位置對不上,忙乎一晚上也沒用。
    接著,他打著手電摸索著爬上山頂。
    罐子村處在黃土高原腹地,周圍到處都是溝溝茆峁,電磁信號受到的幹擾比較大。
    這也是王滿銀為啥把天線設在山峁頂上的原因。
    隨著天線緩緩轉動,終於聽到電視裏響起聲音。
    “有人影了,有了……”下邊立刻傳出歡呼聲。
    “清楚不清楚?”王滿銀探著腦袋問。
    “有點模糊……好了!”
    王滿銀重新把天線固定好後,才抹黑爬下山峁。為了能夠看上電視,自己也算夠拚的。
    “咦,跟電影布一樣,裏邊有人。你說這人到底咋鑽進去的?”
    “比電影布清楚……娃們,放的啥片子?”又有大人問起來。
    “放的《霍元甲》!”立刻有孩子回答。
    王滿銀在後世看過這部電視劇,對此自然有所了解的。它原本片名叫《大俠霍元甲》,是向港亞視八一年拍攝的,無論主題還是內容都非常的正能量,因此成為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向港電視劇。
    《霍元甲》在國內一經播出,就引起巨大轟動,創造了電視劇史上空前的神話。隨後,各大電視台紛紛進行重播,在無數八零九零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很多孩子口中都會唱幾句“萬裏長城永不倒,千裏黃河水滔滔”。和人打架時,還有人會施展出自己領悟的“迷蹤拳”。
    甚至幾十年後,隻要人們一提起“霍元甲”三個字,都會本能想起這部電視劇。
    經典就是經典,雖然大家從半截開始看的,但很快便投入其中。
    一個個盯著屏幕,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連被蚊子叮咬也沒感覺。
    尤其看到霍元甲和程天嘯兩人出招對打的場麵,無數碎娃們更連呼吸都變輕了。在這期間,仍然不斷有人過來湊熱鬧。
    整個電視機前,完全圍的密不透風。
    王滿銀粗略數了下人頭,能有一百多號。
    也幸虧場畔比較大,才能容下這麽多人。不過到底電視屏幕太小,站在最後邊的人,大概也就能聽個聲音。
    即使如此,全程沒有人願意離開。
    倒是自家三隻土狗值得表揚,它們表現始終很平靜,並沒有汪汪亂叫一通。
    直到十點半,電視屏幕上打出“再見”兩個字,看電視的人仍有些意猶未盡。
    “這就完了,不過癮,滿銀再放一段?”
    “就是,我等著看陳真尋仇呢……”
    聽了這話,王滿銀很有點無語,隻能無奈給大家解釋:“電視台不放了,我也沒辦法,明天晚上再看!”
    “走吧,回家,睡覺!”
    雖然人們戀戀不舍,卻隻能一個個扛著凳子離開。
    下了場畔,走到不遠處黑暗中,很多碎娃們直接站在路邊開始放水。剛才怕錯過精彩劇情,他們一直憋著呢。
    將所有人送走後,兩口子才催著幾個孩子洗澡睡覺。
    王滿銀白天同樣出了一身汗,渾身黏糊糊的。見孩子們房間裏燈熄滅,他也拿了換洗的衣服,下到荷塘裏洗澡。
    重新返回窯洞裏,就見蘭花半靠在蚊帳裏,手中捧著一本書翻看著。
    有了電燈,至少晚上看書方便許多。
    “啥時間了,早點睡吧,明天再看……”
    “等你呢,”蘭花說著,合上書本。
    等丈夫上炕後,她重新合上蚊帳,靠著胳膊上。
    兩人膩歪在一起,倒不覺得熱燥。尤其蘭花剛洗過澡,發間還帶著淡淡的香皂香味。
    “滿銀,你說我明天回雙水村一趟,請咱爸咱爸過來看電視咋樣?”
    自家買電視算大事兒,她想讓父母過來瞧個稀奇。
    “行呀,反正咱家有地方,讓他們帶著虎子和雅潔過來住兩天也好。”
    自從炒貨作坊搬到對麵,王滿銀家剩餘三孔窯洞裏邊除了放些糧食和雜物,大部分時間處在閑置狀態。
    隻要在地上鋪張席子,晚上就可以住人。
    “結婚這麽多年,我總感覺像做夢一樣。嫁過來吃穿不愁,現在在黃原城裏買了房子,連電視也有。咱家這日子,就是石圪節也數得著……”很多時候,蘭花都感覺自家日子好的有點過頭。
    “放心,隻會越來越好。別說電視,以後電話、摩托、甚至小轎車,咱們都可以買……等買了轎車,我就帶著你們出門旅遊。”
    “嗯”對於丈夫所說的事情,蘭花自然不會懷疑。
    隻是下一刻,她又推了下丈夫的手:“你不嫌天熱?”
    老夫老妻的,王滿銀一個動作,蘭花立刻知道他想做啥。
    “不嫌……”
    這會兒暑氣早消散,窯洞裏愈發涼快,最多二十多度的樣子。
    王滿銀是四七年生的,算起來今年三十六七歲。不過因為他天天喝空間水,身體素質依然處於巔峰狀態,至少扛起二百多斤重的麻袋依然很輕鬆。
    蘭花同樣如此,盡管今年三十四歲,但是歲月似乎並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倒是越發圓潤。
    “嗯……把燈關了。”
    新的一天,照例從蟬鳴聲中開始。
    蘭花醒來後,把丈夫的手拿開,接著起身穿衣服。
    王滿銀被驚動,又把身體附上去。
    “別鬧了,”
    在丈夫懷裏靠了片刻,蘭花下炕做飯。
    王滿銀則穿好衣服走出窯洞,神清氣爽。
    洗過臉,給院裏水池和水缸放滿水後,他開始侍弄場畔邊那片菜地。
    習慣成自然,每天起床不做點活兒,王滿銀總感覺少些什麽。
    現在正是結豆角的時候,兩排架子上成串成串的,快把架子給壓彎了。
    進地沒兩分鍾,王滿銀就摘了一大捆。
    接著茄子、辣椒、西紅柿……就這個菜園子,現在一天能摘十幾斤菜。自家根本吃不完,一般都送給幹活的工人了事。
    摘完菜,還有西瓜甜瓜。
    再接著,開始澆水……
    吃罷早飯,王滿銀先去作坊轉了一圈,跟著帶上土狗、兩隻貓咪和遊隼,前去疙瘩嶺查看瓜田的情況。
    之前遭遇洪水時,王滿銀已經對幾十畝瓜田不抱什麽希望了。
    沒有想到結果要比預想的好很多。現在放眼望去,整條崖溝都被一片碧綠籠罩,瓜秧裏還浮現出一個個碗口大小的打瓜。
    打瓜快成熟,新的煩惱隨之而來。
    前兩天王連順就登門說過,發現瓜田裏出現很多老鼠洞,另外看到有野兔、刺蝟之類的野獸。
    所以趁著今天有時間,王滿銀打算徹底清理一遍。
    給王連順打過招呼,他便帶著幾隻動物在瓜田裏查找。
    王連順本想跟著幫忙的,被王滿銀給拒絕。老爺子腿腳不好,跟著也派不上大用場,不如繼續在棚子裏休息。
    剛走不遠,就有一隻野兔從瓜秧下逃竄而出。
    三隻土狗迅速進入戰鬥狀態,汪汪叫著在後邊驅趕。這時,盤旋在空中的遊隼一個俯衝,急速下落……
    經過幾年訓練,幾個家夥的配合越來越默契了。
    不到半分鍾時間,就有一隻野兔喪命。
    正好中午加一道菜。
    很快,又找到一個黃鼠洞。
    王滿銀直接挑兩桶水灌下去,一會兒功夫就有兩隻黃鼠狼狽逃出。沒等逃遠,迅速被貓咪們追上咬死。
    王滿銀家不缺肉食,沒打算吃黃鼠,索性挖了個坑直接埋掉。
    一圈轉下來,灌有七八個老鼠洞,各種鼠類殺死不少,最大收獲就是兩隻野兔。崖溝裏的害獸,為之一空。
    對王滿銀來說,隻要有幾隻動物在,捉野兔就像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天太熱,時間長了野兔肉會變味。
    所以他沒敢耽擱,給王連順留了一隻後,自己趕忙提著剩餘那隻回家。
    到家,王滿銀隻看到幾個孩子在吃西瓜,並沒有嶽父嶽母的身影。
    他不由得問道:“咱爸咱媽呢?”
    “要招呼代銷點,說啥不來,”提起這茬,蘭花有點無奈。
    父母一直這樣的脾氣,隻要知道閨女過得好就行,輕易不願意打擾他們兩口子。
    除了逢年過節,平時很少登門。
    不出意外,天還沒黑,王滿銀家就不斷有孩子登門。
    不到八點半,場畔上已經圍滿了人,甚至比昨天晚上還要多。
    等來電時,《霍元甲》早播放超過半集了。這讓很多人鬱悶不已,不住出口問候電工家人。
    十點半節目播出結束,他們照例依依不舍離開。
    接下來幾天,一直如此。
    實話實說,王滿銀有點煩了。他總感覺這電視買的有點冒失,算搬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每天晚上他們還沒吃飯,就有一大群碎娃眼巴巴等著,簡直比上學還積極。
    其實孩子們還好說,關鍵也有大人天黑就登門聊天,專等電視開播。
    來了總不能不招待吧……而且從電視開始到結束,王滿銀兩口子都要陪著。
    直到將所有人送走,他們才能鬆口氣。
    這一天天,比幹活都累。
    另外夏天天熱,人們聚在一起看電視很容易口渴,王滿銀家院裏的水缸,一晚上能被喝掉半缸水。
    喝水也就罷了,主要現在這些碎娃們越來越大膽。看電視途中尿急了,一個個也不願意跑遠,就站在場畔邊上放水。
    早晨起來,到處都是尿騷味。
    更無語的是,還有孩子偷偷在場畔上拉屎。
    王滿銀早上刷牙時,差點踩了一腳。他特意給這些家夥挨個交代一遍,卻沒啥效果,該尿還尿。
    鄉裏鄉親的,王滿銀做不出趕人的舉動。另外都是孩子,也沒辦法斤斤計較。
    他和蘭花商量了一下,幹脆把播放電視場地挪到下邊土路上,順便讓毛蛋幫忙招呼。
    這樣既能夠讓大家看電視,又可以讓自家有些私人空間,至少不用隨時招呼人。
    挪挪位置並不費什麽事情,無非引一根電線而已。等電視播放完,順便讓毛蛋收到小作坊裏就行。
    家裏沒有擺放電視,孩子們也不會早早過來守著。
    對於丈夫的想法,蘭花同樣很讚同。她雖然沒有不耐煩,卻也明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自家總有忙的時候,不可能天天招待人吧。
    果然,改變播放地點後,自家立馬清淨許多。
    不過令王滿銀沒想到的是,毛蛋放了幾次電視後,竟然整出新花樣。
    天快黑時,這家夥跑過來道:“滿銀叔,我剛才從街上馱回來一個好東西,以後咱們不用電就可以看電視。”
    “咋地,你買了一塊蓄電池?”王滿銀稀裏糊塗的問。
    他家倒有幾塊大蓄電池,放電視肯定管用。不過這些電池白天要驅動炒貨機的,當然不能浪費在看電視上。
    所以聽到毛蛋神神秘秘的話,他第一時間想到這個。
    “不是,都說了不用電,你再猜猜?”這家夥依然賣著關子。
    王滿銀連猜幾次不中,好奇心徹底被勾起來:“到底啥東西?”
    “你過來看看就知道,自行車發電機!我剛從公社放映隊借來的,他們已經淘汰不用了,”
    等王滿銀看到這台造型怪異的自行車,直接來了一句好家夥。
    為了能夠多看一會兒電視,毛蛋也是挺拚的。
    這種自行車發電機結構並不複雜簡單,就是在車子後輪輪轂上加裝一條皮帶,另一端連接小型發電機。然後通過人工轉動腳蹬帶動電機發電。
    對這東西,王滿銀倒不陌生。
    最早,原西縣放映隊就是采取自行車發電機給下邊各公社放電影。
    每次放電影前,公社裏都會找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讓他們吃頓好飯,然後蹬自行車發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