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人族三道,古來有之!

字數:8819   加入書籤

A+A-




    “三公子,能說一說我父親的事情嗎?”
    蘇平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連忙岔開話題,“他與貴府上那位長輩,是什麽關係?”
    “我以為你會先問我到底來自哪裏,沈家又是什麽背景。”
    直到這時候,沈玉書才覺得蘇平像個少年。
    “我父親他…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蘇雲這個名字。”
    蘇平露出落寞的神色。
    “嗯,不過要說你父親,還是要先從沈家開始說起。”
    沈玉書停頓片刻後,娓娓道來。
    十六年前,蠻族趁著大慶東部鬧蝗災的時候大舉南下,攻城掠地,將整個中州的北方鬧得滿目瘡痍。
    當時的沈家,還隻是商賈之家,雖然在陽京定居,但距離權貴二字,還有不小差距。
    國難當頭,朝廷眼睜睜的看著北地遭受荼毒,卻無計可施。
    然而,有個人卻看不下去了,那就是沈家家主沈天南。
    年逾五十的沈天南挺身而出,向先皇自薦,願意耗盡家財募軍,北上抗敵。
    敢在這個關頭站出來的人本就這麽一個,更何況自費錢財募集軍隊?
    先皇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於是沈天南賣掉全部產業,包括房屋、田地這些祖產,將妻女、兒媳全部送回娘家,帶著三個兒子,一路募軍募糧,往北而去。
    而蘇雲,就是在這時候與沈天南遇上的。
    “令祖真乃不世英傑!咦?不對啊!”
    蘇平感歎,轉而又疑惑道:“令祖自陽京一路北上,但安平縣在陽京以南,我爹怎會與令祖遇上?”
    “家祖說,令尊是單人單騎,從南方一路追到北方,堪堪在與蠻族交戰前夕才追上他的隊伍。”
    沈玉書看了蘇平一眼,心道父子就是父子。
    蘇家的血脈,不賴。
    “家祖並沒有說太多細節,我隻知道你父親在最危險的時候,以命抵命,救下了家祖。”
    “後來,家祖在整理你父親的遺物之時,不見了一枚魚形玉佩,便料想是寄回了家中。”
    “可家祖問了一圈,也隻知小河村,不知安平縣……你知道整個大慶,叫小河村的地方有多少嗎?”
    “直到去年臘月,你典當出去的玉佩輾轉流落到了國公府,我們便一層層順著線索,終於找到了安平縣。”
    沈玉書一邊說著,一邊暗中觀察蘇平的表情,“離京之前,家祖交代我一定要帶你回去,還說沒有你父親,就沒有他這個定國公。”
    國公?
    而且封號還是一等公的定國,隻在皇帝和皇室血脈才可封的王爺之下。
    有點厲害啊。
    蘇平略微咋舌,不過並不感到意外。
    在他心裏,更厲害的是那個連原身都素未謀麵的父親。
    千裏走單騎,就為了參軍報國。
    甚至還救下了抵抗蠻族的領軍人物。
    可以這麽說,大慶能有如今的太平,有蘇雲一份功勞。
    唯獨可惜的就是戰死了。
    “怎麽了?”
    見蘇平神色有異,沈玉書開口問道。
    “呃……我隻是沒想到,那個從未謀麵的父親居然這麽厲害。”
    蘇平搖了搖頭,回答道。
    “哦?”
    沈玉書有些不解。
    “能在國家危難之際跨千裏參軍,當為男兒楷模,更何況,他還救了令祖定國公。”
    蘇平笑了笑,道:“不難想象,在與蠻族的征戰之中,令祖的位置有多重要。家父他,救的不是令祖…”
    蘇平從石頭上站起來,指了指遠處河岸。
    那裏正有一些婦人,借著河水洗菜洗衣,身邊有兒童嬉戲。
    隱約還能聽到帶著鄉土氣息的歌謠遠遠傳來。
    蘇平眼中泛著奇異的光芒:“他救的,是天下百姓。”
    經曆了上輩子那個一切追求都浮於表麵的人生,蘇平本身並不熱血,也很難熱血。
    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向奉獻者送上敬仰。
    沈玉書定定的看著蘇平所指的方向,過了很久,才緩緩吐出一口氣:“可惜家父沒能親眼看一看如今的大慶。”
    “是啊……額?”
    蘇平正要點頭,又猛地反應過來,“令尊已經……?”
    “沒什麽不可說的。”
    沈玉書回過頭笑了笑,毫不避諱道:“如今除了家祖之外,沈家隻有我與二哥兩個男丁……”
    原來,在抵禦蠻族的征戰之中,沈家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全部戰死。
    大少爺之子,也就是國公府的嫡長孫沈玉良,在得知父親戰死沙場後,居然也跑去北境參軍。
    然後……又戰死了。
    如今國公府的第三代男丁,隻剩下二少爺之子沈玉春,和三少爺之子沈玉書兩人。
    “這……”
    蘇平有些咋舌。
    二代死絕,三代也沒了一個。
    還真是滿門忠烈。
    若不是大慶有異姓不得封王的規矩,就這功勞,就這犧牲,沈天南絕不會止步國公。
    “可惜,家祖不準我與從兄參軍。”
    沈玉書有些感歎。
    “???”
    蘇平一臉不可理喻。
    都這樣了還想上戰場?
    非得把沈家香火給玩斷了才滿意是吧?
    “不說這個。”
    沈玉書擺了擺手,轉而問道:“對了,我在你屋中發現不少儒道典籍的手抄本,可是有參加科舉的打算?”
    “唔……自然是有的。”
    蘇平含糊不清的回答道,“葛員外說,若是能考上秀才,嗯……安平縣縣尊也會禮遇幾分。”
    “秀才?你就隻想考個秀才?”
    沈玉書有些驚訝的問道。
    “秀才就能生活的很好了,考舉人也沒必要啊,我又不想當官。”
    蘇平直言回答。
    “原來如此,看來……你並不理解什麽是儒道。”
    “儒道?”
    這次,蘇平終於聽清了這兩個字。
    上輩子什麽儒學、儒門、儒教、儒術都聽說過,儒道還是第一次聽,難道有什麽不同?
    “也罷,既然閑著,我便與你講講。”
    沈玉書起身,麵對河流負手而立:“上古時期……”
    上古時代,神州大陸妖邪四起。
    人族誕生於中州,在艱難之中摸索求存,開創出可與妖邪搏殺的武道,終於得以在亂世中站穩腳跟,不至於被滅族亡種。
    隨著族群慢慢壯大,創造出了文字,又有先賢創立玄道,以妖邪的血肉骨骼煉藥製符,無須經年累月的打磨肉身、習練技巧,也能與妖邪對抗。
    而此時,妖邪終於將人族當成了威脅,群起而攻之。
    種族存亡之際,一部分人族遠走西洲避禍,一部分人堅持抗爭,誓不與妖邪妥協。
    在這個過程中,儒道應運而生。
    “我們人族,可以在體內醞釀才氣。”
    沈玉書抬手,指尖有一縷淡淡的青色氣流纏繞。
    醞釀一縷才氣,代表著踏入一境儒童,二縷才氣便是二境儒生,三縷則是三境儒士。
    在這三個境界的過程中,人的五感會逐漸清晰和靈敏,記憶力也會隨之變強,更像是一種精神層麵的增強。
    而三縷才氣合一成為文氣,就是四境儒師。
    到了這個境界,儒者將迎來第一個特有的能力。
    夜視。
    聽到這裏,蘇平已經是嘴口大張,被震驚的說不出來話了。
    武道?
    玄道?
    儒道?
    還以為是低武的凡人世界,結果謀劃了這麽久,感情是個高武的玄幻世界?
    “那後麵呢?後麵會怎樣?”
    蘇平急切的問道,“是不是可以言出法隨,詩詞殺敵,一人能當百萬軍?”
    “一人當百萬……話本都不敢這麽寫?”
    沈玉書一臉怪異的看著蘇平,“據我所知,後麵的五境正儒、六境大儒、七境鴻儒,都做不到你說的這樣,再往後的半聖和亞聖,我也不太清楚。”
    “噢……好吧。”
    蘇平將口中的饅頭碎渣吞下去,短暫的失望過後,又突然興奮起來。
    就算不能以一敵百萬,那也了不得了!
    想想看,四境儒師就能夜視了,五境順風耳,六境千裏眼,不過分吧?
    若是有這些能力,還需要擔心自己活的不夠滋潤嗎?
    想到這裏,蘇平一顆心髒怦怦直跳,臉色也變得微微潮紅起來。
    沈玉書看在眼裏,總覺得蘇平有點想歪了,輕咳一聲,道:“別把儒道看得這麽容易,八歲讀書,到八十歲入土都沒能醞釀出一縷才氣的人,比比皆是。”
    蘇平:“……”
    這真是一盆冷水當頭澆下,讓蘇平心裏瞬間涼了不少。
    他是穿越者是事實,但他從沒自大到覺得自己是氣運之子。
    既然有人一輩子無法踏入儒道,那憑什麽自己就不會是其中之一呢?
    想到這裏,蘇平連忙問道:“要怎樣才能醞釀出才氣?”
    “有三種方法。”
    沈玉書耐心的解釋道:“其一,通讀儒道經典,天長日久,有一定的可能會醞釀出才氣,我的儒道一境就是如此而來,不過這個因人而異。”
    這麽說,是純靠運氣了?
    蘇平皺了皺眉頭,問:“其二呢?”
    “其二,科舉功名。”
    沈玉書笑了起來,“這就是我為什麽說你不懂儒道了。舉人、貢士、進士,這三大功名,每中其一便可增添一縷才氣。”
    嘶……
    蘇平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三大功名,一個隻給一縷。
    這麽說,即便是考中了狀元,也才隻是個儒道三境的軟腳蝦?
    “第三種呢?”蘇平又問。
    “最後一種便是六境以上的儒者賜予,這個連我都不敢想。”
    沈玉書無奈的搖了搖頭,“六境往上,都是我人族頂尖存在,人家豈肯為你損傷儒道根基。”
    “……都這麽難麽?”
    蘇平苦著臉,“上古的人族是怎麽憑借著儒道抵抗乃至掃除妖邪的?”
    “因為儒道有聖人。”
    沈玉書傲然道。
    聖人出,四海靖。
    第一位聖人,讓人族成為了神州大陸當之無愧的第一種族,被尊稱為元聖。
    此後另三位聖人,雖然同樣於人族有大功德,但境界隻有九境的亞聖,與第一聖人的‘九境之上’相差難以計數。
    “更因為,儒道對妖邪,有著無與倫比的鎮壓效果。”
    沈玉書笑了笑,又道:“就比如你說的一人當百萬,若是麵對妖邪,我儒道頂尖大能未嚐不能做到。”
    原來如此。
    蘇平略一思索,差不多徹底明白了。
    儒道,相當於就是針對妖邪應運而生,等到妖邪不再是威脅的時候,又順應時勢,往治國之道延伸,隻是那些特殊的能力被保留了下來。
    蘇平又馬上聯想到沈玉書說的‘妖邪附體’一事,不動聲色的問道:“那現在,世上還有妖邪存在嗎?”
    “自然存在。”
    沈玉書點了點頭,“玄道第一代玄尊留下了讖言,妖邪之禍無法徹底滅絕,或有再次爆發的可能。”
    “妖邪……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
    蘇平緊接著問道。
    “怎麽?怕了?”
    沈玉書好笑的看著蘇平,“放心吧,隻要能醞釀出才氣,一般妖邪難奈你何。”
    我不是怕妖邪奈我何,我是怕你們把我當妖邪給奈何了……
    蘇平心中嘀咕,不過想起方才沈玉書亮出才氣,又稍稍放寬了心。
    按正常套路,如果自己真的是妖邪,麵對才氣應該會出現被鎮壓或者心悸的感覺,可剛剛並沒有。
    “那武道和玄道呢?”
    蘇平厚著臉皮繼續提問。
    “玄道中人多隱士之輩,外人難知一二,不提也罷,武道……”
    沈玉書正說著,被另外一邊的動靜吸引。
    原來是那些騎兵們已經吃飽喝足,整裝待發了。
    “先上車,武道明日再說。”
    “蘇平,謝三公子解惑之恩。”
    蘇平退後半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規規矩矩的長揖到地。
    “嗯。”
    沈玉書坦然受了一禮,然後往馬車的方向走去。
    蘇平仰頭,深吸一口氣。
    陽京。
    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