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天基運算係統的猜想與第四次公司戰爭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沉浸在蓋亞意識中的李季緩緩蘇醒,下意識的問著:“我睡了多久?”
“將近4個小時,您需要補充營養嗎?”
“隨便來點什麽吃的吧,有點餓了。”
小莎的聲音通過機械穿出,一同到來的還有熱好的速食飯菜。
整理了下腦海中紛亂的訊息,李季開始查看自己今天的收獲。
“沒想到這個時代的尖端通訊科技,已經可以基本實現量子加密了啊!”
和上個世紀的基礎通信網絡不同,這裏的人們在經曆過初網崩潰的大事件後,有不少人都意識到,原本搭建賽博空間的做法,很可能成為流竄AI誕生的溫床。
在哪個時代,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成為了網絡的終端。
大到天上的飛船,空中的浮空車,小到每天起床洗漱用的牙具,甚至就連廁所中的馬桶,都會在你大便時來上一段治療痔瘡的廣告。
這種多如牛毛的網絡硬件,曾經在全球的數量以萬億計,所以,人類每一次在屏幕上的點擊,都成為了催化AI誕生的一部分。
所以,有沒有可能製造出一種遠超現在規模的超級計算機,使所有的交流都在一件設備上完成呢?
這樣的話,既可以達到互聯網的效果,又可以從根本上杜絕AI的出現。
經過大公司們數十年的研究,一種新的技術誕生了,那就是量子計算雲。
僅僅需要一個大型平台,便能成功支撐全球30億人的網絡需求。
這樣的技術令公司們欣喜若狂,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下一個問題:這東西,誰來建立呢?
畢竟這種研究,參與的人員當中魚龍混雜,很快,幾乎所用的大型企業和高層勢力都知道了這樣的技術即將問世,但誰也不想自己以後依靠的網絡,關閉按鈕在別人手裏。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司與政界的首腦們每隔3年在爪哇國舉行峰會,目前已經討論了十餘年。
“真是可悲的製度,這樣的東西十多年了都還沒做出來。”
當李季從蓋亞意識的深處發現這一技術成果時,一種大膽的假設在他腦海中出現。
“為什麽一定要建立在地上?依靠量子計算雲龐大的算力,完全可以讓其在太空中自行發展!”
因為當下製約李季發展的並不是基礎的技術,而是算力。
但目前的基礎計算係統,不僅搭建起來費時費力,最後的成果也隻能說是杯水車薪,除非他能不顧網絡監察和黑客,強行入侵整座城市的網絡終端,控製千千萬萬台電腦。
不過那樣的話,先不說網絡監察會怎樣弄死他,光是這種行為,就已經和公司一般無二了。
“隻要將原型係統做出來,利用火箭發射到太空,形成近地衛星,再依靠自身攜帶的機械裝置,捕捉太空中的資源進行自我升級,這樣的話……”
“不僅可以得到將近無限的算力,所謂的黑客與流竄AI,將再也無法威脅我!”
“小莎,立項!”
“收到,天基運算係統項目已建立,目前進度:0,缺乏必要原材料支撐。”
那麽就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盡快做好原型裝置,以及準備發射火箭所需要的材料和尋找發射地點了。
“錢啊,還是缺錢。不過沒關係,沒有槍炮,敵人給我造!”
“小莎,利用你的能力,分出幾段代碼,在賽博空間中尋找那些很久沒有交易的賬戶,然後轉到特定的賬戶上。”
“但是注意屏蔽掉本體和代碼之間的聯係,不要讓防禦AI和網絡黑客給發現了。”
“小莎明白了。”
這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三指的聲音傳了進來:
“老大,弟兄們都到了!”
“馬上來。”
星火的成員已經集合完畢,除了少數人還在任務中脫不開身之外,基本上都到齊了。
其中也包括最新加入的曼恩和多莉歐,以及那名自殺未遂的卡比。
“我們的目標是哪?”
“下城區的全食品工廠分部,在過去的三十天,有超過20起自殺事件,同時還有大量非法監禁,雇傭殺手,欺壓平民的舉報。”
“而最重要的是,他們似乎和城中的清道夫們,有著某種良好的合作渠道。”
“占地麵積五公頃,足夠我們接下來的發展。”
“出發!”
四輛卡車裝載著近三十名星火成員,浩浩蕩蕩的向著城外的無人區駛去。
路上都是一望無際的荒原,到處都是第四次公司戰爭留下的殘渣。
盡管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是核戰之後的廢土依然殘留著猙獰的傷口。
到處都是焦黃的土地,那上麵已經無法種植任何可以用來食用的農作物了。
在夜之城中,有錢的大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基地裏製造生態的農場,供員工享用新鮮的蔬菜。比如荒阪塔內某一層的生態區。
而平民們,卻隻能依靠廉價的合成蛋白質飽腹。
哪怕是街邊的小吃,也都是用人工纖維和糖精來模擬各種食物的口感,隻有極少數會用真正由土壤中種植的蔬菜,但無論哪種,都價格昂貴。
食品短缺已經成為了所有底層人麵臨的最大困境,在超過六成土地無法耕種後,甚至需要從月麵基地的人工生態圈補給地麵上的消耗。
在戰爭結束的十餘年中,紅色的迷霧曾鋪天蓋地,放射性的塵埃幾乎布滿了地表的每一寸土地。
最初是水源,然後是土地,最後是種子。
農民們被迫丟掉了鋤頭,為了飽腹,不得不接受公司給他們的免費義體來對抗饑餓,代價就是,從此將以公司資產的名義苟活。
而食譜,也從可口飯菜變成了各種能源。
電池可以飽腹,機油帶來溫暖,潤滑液能夠快樂……
而原本屬於人類的食物,是這種和公司簽訂勞動協議的人,做夢都想象不到的美味。
這種人就是賽博勞工,平日裏深居簡出,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他們的身影,隻是流連於一個又一個工廠之間。
這也是第四次公司戰爭後,給人們留下的一點,微不足道的改變。
而“全食品”工廠所生產的食物,不僅僅是普通人愛吃的蛋白條,更多的部分,就是供應賽博勞工們日常所需的“營養電池”。
“老大,要到了。”
三指的話打斷了李季的沉思,那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的工廠,已經近在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