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打不開的死結
字數:3338 加入書籤
葉天民還是很慶幸,盡管感覺到羅洋羽的變化,但真正需要他給出建議的時候,他還是真的盡力了。
並沒有給那些假大空的什麽加強食品安全法規的宣傳、學習培訓、教育,那些不是葉天民想要的,遵守法律法規是必然的。當初萬珍閣在西江州救災被針對,葉天民盡管訴訟到了法院,最後依然是撤回了訴訟。把這個問題交了出來,無奈的隻能把問題提出來。
那個時候的天民集團與現在的天民集團完全是不一樣的,但羅洋羽依然不認為葉天民可以改變,最多也隻是把這個問題再次提出來引起重視。
這種無奈,對於律師而言並不稀奇,甚至經常遇到。
葉天民轉身回到辦公桌前,羅婷非常默契的把自己剛才做的筆記馬上遞了過去。
女兒靜靜的站在旁邊,既不打攪葉天民,也沒有再過來招呼自己這個父親。
看得羅洋羽眼睛一陣的跳,內心又是一陣的翻滾,這熟悉的一幕曾經就是楊莫莫在做的,現在自己的女兒做的幾乎完全就是翻版。
大約10幾分鍾之後,葉天民頭一抬,看向羅洋羽說:“老羅,美食節這種事,對律師而言不是什麽難事吧?”
葉天民問的當然是法律手續的相關問題。
羅洋羽歎息了一聲,終究還是跟不上葉天民的思維,很無奈的說:“葉總,這個問題婷婷就可以操辦了,不是什麽難事。”
葉天民笑了,再次低下頭,又過了幾分鍾。葉天民才站起來,走回沙發的位置坐下,而那邊羅婷已經拿著葉天民剛才的手稿,就在旁邊一張桌子上開始整理起來。
“謝謝你,老羅。”
“哎,謝什麽啊!20年了,終究你的腦子我還是看不透。”羅洋羽搖著頭。
“你有專業就足夠了,要不是你的專業,我花的時間不知道要多久,這就是你的價值。當初如果不是我真的想休息,又恰逢天軍的工作問題,其實也不願意你去走現在的路。”葉天民說的也是實話,羅洋羽在葉天軍要去資商部的時候挑起了農業聯合協會的擔子,才會有後來成為農林農業局副局長,又被調到經貿委擔任副主任的現狀。
“其實,當初我也不知道,主要還是在民生農業公司的時候太愜意了。誰知道做了這個副主任,真的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
“世事難料!我當初也沒想過有今天的,甚至我還有些抵觸。現在不也是身不由己。”
葉天民的話,羅洋羽一點也不覺得他是矯情,葉天民的發家他是親身參與,親眼見證的,中間的變化,包括放下一切去做一個最底層的打工仔,試問又有幾人真的能做到!兩年的時間,安安靜靜的一個人在江安縣,當著工人,住著出租的小房子,除了彭軍偶爾去看看他,他就是一個人,一個世界。
“葉總,最近市裏下了個文件,還要大力發展鄉村經濟。我還是想從江安縣做起,那邊畢竟我最熟悉,而且村民也是最配合,不會有抵觸情緒的。”
“聽你的意思,是不是有一些不一樣的思路?”葉天民聽到羅洋羽說不會有抵觸情緒,就察覺到這個事應該不簡單。
“是這樣的。關市長在關於農村經濟發展的會議上,有一些想法,主任回來傳達了精神,要落實市裏的要求,具體的方案雖然是我們來定,但文件要求至少要在每個縣建設一個大型的農業產業企業。”
“這不是好事嗎?”葉天民很疑惑,如果是市裏要求的,不單是會給予一些優惠,應該還會有配套的指導意見出來的。
“想法是好的。但是市裏的要求是要招商引資,江都市個完全的工業和商業區之外,還有27個區縣,任務就算完全達標,一下子27個企業招商引資進來,沒有那麽多項目和農產品提供。而且除了深加工企業之外,別的也沒辦法引進。”
“然後呢?”
“當初咱們民生公司管理的時候就嚴格控製了農業補貼資金的使用,必須全部用到農業生產和農業合作社裏麵。可是,這個文件明顯就已經變味了,資金流向必須要轉移到企業中去。”
“為什麽一定要轉移?”
“因為,別的城市都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能提供補貼,這些企業就不會來投資。你看我們江都市原來單純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幾乎全是和合作社進行深度合作。好不容易讓這些生存下來的企業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要引進投資企業來做,無疑對原來的農業加工企業不負責,同時又改變了我們原來設定的農業口資金的走向。”
“關市長,或者說市裏的指導文件是怎麽說的?”
“沒有具體的說,大概也是因為原來我們做的方案的關係,但文件裏也沒有說從別的口子調撥資金來支持。”
葉天民算是聽明白了。
關時圩是想在農業口這一塊擴大經濟增量,這個觀點沒有錯。
但如果按照文件來執行的話,必然又將當初辛苦建立好的農業模式改變。
沒有或者減少了國家給予的農業補貼,從事農業生產的收益又要回到原來低收入的狀態,而這一改變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勞動力人口又要開始流失。
一切又回到起點。
而現在民生農業公司,已經結束了當初與江都市政府達成的協議,完成了該做的工作,現在已經完全退出了協調與管理,就像羅洋羽說的,頂多現在就是農業農村局的一個顧問單位性質了。
而這個企業的支出到現在還是靠著天民集團一直補貼著,本來可以一手把江都市農業產值大部分掌握在手中,葉天民卻放棄了。當初做這個民生農業公司的時候,就沒想過是賺錢的。基礎建設賺的錢補貼進民生農業公司,實際上是不需要天民集團額外投入的。
但現在基礎建設的大量工程都基本完成,民生農業一直還存在,本來就不符合市場規律。如果再按照現在市裏的文件來執行。這麽多年的投入又為了什麽呢?
當初就完全沒有必要費錢費力來做了。
農業產業招商可以,也應該鼓勵。但資金補貼這一塊就成了死結,避不開,必須要麵對。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