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字平叛亂

字數:5363   加入書籤

A+A-


    “太子殿下,發生了什麽事?”太子妃睡眼惺忪的。
    都四更天了。
    “誰動了我的折子?還在上麵題了字!”
    朱標的脾氣不是很好,他大呼道。
    這時太子妃才走過來,仔細一看,果然有寫了一些字。
    “剛才雄英有來過,會不會是……”
    恐怕隻有朱雄英一人了。
    “怎麽了,這是?”太子妃又問。
    “讓他過來一下!”朱標並未說原因。
    “可是現在已經晚了,孩子都睡了,不如明天早上再來?”太子妃勸說。
    “這小子……在折子寫了什麽啊!?這折子十分重要,今天就要批示下去!他這麽一寫,讓我怎麽處理?”朱標語氣之中有些不滿。同樣眼睛之中充滿著不解。
    太子妃湊過去一看。
    “這……”
    “讓他起來,過來解釋一下他的行為!”
    “是……”
    太子妃這便要去讓人叫醒朱雄英。
    可這時有太監來報。
    “太子殿下,陛下有請!陛下還說了,還請帶上雲南相關的折子!”
    這時朱元璋又有事來找了。
    這種情況這幾天一直都是。
    也讓人有些心力交瘁。
    “好,知道了!”朱標起了身。
    “等我回來了,讓他過來!”
    “是!”太子妃應說,心中在想,朱雄英不會是惹禍了吧?
    朱標說完後,便拿起了剛才的折子離開了東宮。
    他直接往著奉天殿而去。
    當他一到奉天殿之時,已經有文武百官都在場。
    大家眼睛紅紅的,應該也是沒有睡覺就被朱元璋叫過來了。
    站在大殿中的,還有朱棣等三個兄弟。
    “父皇!”朱標叫道。
    “太子,關於雲南一些的折子在你那裏對嗎?給朕一下,朕親自批示!”朱元璋說道。
    這時朱元璋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將由他來定論。
    朱標卻是遲疑了。
    他並沒有將折子交出來。
    “怎麽了?是有什麽事嗎?”朱元璋不解。
    朱樉突然問:“大哥,折子是不是丟了?”
    朱棣卻說:“父皇,不如由兒臣帶兵前往大理平定叛亂,拿下叛軍首級!至於折子什麽的,不重要!隻要父皇一道聖旨便可!”
    朱橚則說:“父皇,兒臣願意與三哥一起!清剿叛軍!”
    “再說!朕想看看折子!太子,折子在何處?呈上來!”
    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
    朱標歎了一口氣,看樣子,隻能將折子交上去了。
    於是,他從懷中取出折子,讓太監交付朱元璋。
    朱元璋接過,展開一看。
    先是看到了前方的文字,後麵又看到了朱雄英的32個字。
    隨後,整個人的表情變得極為精彩!
    “好好好!”
    他連說了三個好字。
    並且舉起了折子,眾官員納悶,這是怎麽了?
    而他接著又說:“太子,你處理國事,越來越有朕之風範了!這份折子批得好。”
    朱標大驚。
    因為這些措施不是自己的。
    自己若是要做,是以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以更加平和的姿態對待。
    用愛來感化百姓。
    因為他堅信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這就是的中庸之道。
    此道與朱元璋實際統治方式是相悖的。
    因而朱元璋對於他的一些政見是不同意。
    所以,某些時候在重大事件上會修改批示。
    這次雲南一事之所以單獨拿出來說,除了重要之外,也是因為朱標這裏的處理,可能不能讓朱元璋滿意。
    對於朱元璋的話,滿朝文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此一來,雲南一事,必能平定!
    此事一完,大家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而三個皇子則是在那裏交換著眼神。
    那麽,那折子上麵寫的是什麽?
    李善長這時站出來問:“陛下,不知太子殿下批示下什麽?可否給臣等看看!”
    既然朱元璋這麽喜愛裏麵的批示,那裏麵寫的,到底是什麽?
    藍玉跟著說:“臣也想知道太子殿下有何高見!?”
    傅友德則是說:“若是能解決雲南的問題,那大明南部可高枕無憂也!臣等也能專心於北元餘孽之清剿!”
    傅友德算是朱元璋的老戰友了。
    朱元璋曾說:“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他於元末時期,參加紅巾軍起義。率部歸順朱元璋,屢立戰功,從偏裨升為大將,多次帶兵大勝元軍,平定多地,因功冊封潁國公,加位太子太師。
    這次也是他帶領著大軍平定雲南的。
    可不想又了了叛軍一事,想要平息,將是勞心勞力。
    李文忠說:“臣等,能否聽聽太子殿下怎麽批示的?”
    朱元璋興致頗高。
    既然大家想知道,那他直接就公布了。
    “今年,應是大明強大的開始!先有皇太孫助我大明軍團,後有太子出此良策定雲南!既然你們想知道,那便由朕來讀讀太子的批示吧!你等好好學學。”
    緊接著朱元璋慷慨激昂的念叨道:
    “因地製宜,分而治之;百家爭鳴,儒學為先;留兵戍守,廣修驛道;雲漢一家,天下共主。”
    朱元璋十分激動。
    每讀一個字都是那麽有力。
    文武百官震驚。
    三個皇子隻是不語,他們表情複雜。
    太子之位是越來越堅實了。
    按著朱元璋對太子與皇太孫的肯定來說。
    將來的皇帝就是朱標了。
    這短短32個字已經說得十分明白了。
    但具體要怎麽實施,還得作細解。
    “太子,你與朕說說,你接下來要怎麽做!具體的事項要如何處理?”朱元璋又說。
    朱標這時有些尷尬。
    “父皇,其實這……”
    他也沒有想到朱雄英寫下的32個字竟然能讓朱元璋如此認可。
    同時,他有點懷疑自己了。
    明明自己不喜歡這種解決方式的。
    但朱元璋偏偏要這麽幹。
    關鍵是自己的兒子也要這麽幹。
    難道說是自己無能嗎?
    現在的他越來越不自信了。
    “太子,你慢慢說,朕在聽!”
    朱標尋思著要怎麽講。
    要說朱雄英主動去改?
    還是說自己讓他來的?
    “父皇!其實這批示並不是兒臣所為!”朱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說。
    這時,整個宮殿之中鴉雀無聲。
    什麽!
    不是太子所為?
    那是何高人?
    朱元璋的臉上頓時無光。
    剛才還有誇獎朱標,現在就被他打臉了。
    同時他的臉上出現不悅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