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一口一個大嫂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A+A-




    難不成有了這種水泥之後,大明的房子都要大改了?所有的大明房子,都是兩層以上的?
    腦海中幻想出這一幕,太子妃有點難以想象,嘴巴成了“o”型都不自知。
    兩層的房子,肯定是比一層的要好,特別是在南方,空氣潮濕,睡一樓的話,風濕就是一種常見病。
    當然,有條件的那種,地麵肯定是處理過的,比如地下有做過幹燥處理,再鋪上平整的石板等等,那就會好一些。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肯定沒有這種條件的。
    如今有了這個水泥,至少柳家村這裏,家家戶戶都住了兩層樓,這條件,在大明朝絕對是獨一村了啊!
    一會之後,太子妃回過神來,有點難以置信地問張一凡道:“你說,如果有鋼鐵來代替竹子和木料的話,這水泥修建的房子,還能修得更高?這更高是多高?不會倒麽?”
    她一連串問了好幾個問題,盯著張一凡的臉上,全是驚訝之色。
    不但她如此,包括朱鏡靜在內的其他人,也全都是一臉詫異。
    對於這個水泥,她們已經夠驚訝了,但是沒想到,張一凡在這會描述出來的前景,還是把她們再次震撼到了。
    真要按照這麽說的話,水泥比那個三和土都要厲害多了啊!
    此時,張一凡看著驚訝萬分的太子妃,隻是微笑著淡淡回答道:“如果有鋼筋水泥來修建的話,理論上你想修多高都沒問題,一百層都可以啊……”
    “這不可能!”太子妃一聽這話,下意識地打斷了他的說話。
    在她想來,張一凡說能修好多層高,那能修個三四層那麽高,都已經是極限了吧?
    結果沒想到,張一凡竟然敢說出一百層都沒問題,這怎麽可能,都鑽雲裏麵去了,撞到了天宮怎麽辦?
    真得,這超出了她的想象了!
    這一次,就連一直相信張一凡的朱鏡靜,也是一臉不可思議,沒有插嘴說“我相信他”。
    一百層那麽高啊,真得不可能吧?
    張一凡看到她們這個樣子,心中不由得默默地說了句:不要說一百層了,一百多層的,我都去過呢!
    當然,這話沒法說出來,就聽他回答太子妃的問話道:“我說得是理論上,就目前來說,肯定是做不到的。如何用水泥修建出更高樓層的房子,這裏麵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了鋼筋水泥,絕對是可以修高層的。至於多高,那就要研究實踐之後才能知道。”
    古代一般都是平層,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水泥。哪怕再有權力的人,也住不到高層去。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一類東西:抗彎構件,也就是梁和樓板。
    牆和柱子很好辦,用石頭、磚頭,甚至夯土都可以。可是古代無法把磚頭砌成懸空的板,何況還要在上麵擺家具、住人,隻能由木材來做。而適合的木材很少,這也是為什麽會有“棟梁之材”的這個成語了。
    這一次,張一凡為了趕工,並且因為隻是修建兩層而已,就用了木材和竹子而已,當然,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時候的鋼鐵可沒地方去買。
    此時,張一凡繼續回答太子妃的話道:“大嫂要是有興趣的話,你出錢出人,可以讓人研究下在當前的水平下,看到底能修多高?你可以放心,肯定不會風吹就倒,當然,如果地龍翻身的話,還是會倒的。”
    地龍翻身,那是什麽都會倒!
    對於這個問題,太子妃直接就略過了。
    此時的她,非常地感興趣,這個事情,絕對是要去試試看的。
    登高望遠,嗬嗬,以後說不定都不用爬山了,自己住的房子裏就能看到。就坐房子裏,喝著茶,看著遠景……
    想了下,太子妃覺得很美,不過她當然知道,最高的樓房,肯定是父皇住的。但是,將來太子登基了,她就可以住了的!
    不過馬上,她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就不再糾結這個需要時間來檢驗的問題,立刻就問道:“那這種水泥,造價幾何?”
    之前她就聽張一凡說過,這個水泥很便宜。可是,到底有多便宜,她還是沒有數。
    如今聽張一凡說這個水泥的用處,竟然遠超她的想象,那這個水泥的價格如何,她就又不敢相信會有多便宜了!
    張一凡聽了她的話,也沒有馬上回答,隻是伸手示意道:“大嫂,不如先去看看水泥作坊再說?”
    之前的時候,太子妃對張一凡叫她大嫂的事情是比較敏感的,就曾直接說過,得看張一凡有沒有這個能耐這麽叫。
    而如此,張一凡已經連續叫了她幾聲“大嫂”了,她卻是直接就無視,或者說默認了,因為她被震驚地壓根無法顧及這些細枝末節。
    倒是邊上的朱鏡靜,其實對“大嫂”這個詞很敏感,聽著張一凡在那一口一個叫“大嫂”的,她心中比吃了什麽好吃的都甜。那注意力也不再集中到水泥上,而是偷看著張一凡那帶著自信從容在介紹的樣子,真好看!
    此時的太子妃聽了張一凡的話,二話不說,立刻就往水泥窯那邊過去,那地方,她知道。
    不過,她之前見到的,隻是沒有開工的工地,此時再見時,就見這裏有一根很大的煙囪正在冒煙,然後被一大片圍牆圍著。
    圍牆裏麵,除了那個水泥窯之外,還有其他幾個房子和這個連著的,也不知道裏麵是幹什麽的,就聽到有嘈雜聲。
    門口很寬,不過有兩個村民站在那裏,明顯是守門的,手裏還拿著木棍。
    太子妃進去,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張一凡的陪同下,開始參觀裏麵。
    這個時候,正好是一波水泥燒製出來,都是硬塊疙瘩,送入了水力鍛錘的作坊,一個很大的錘子,有規律的一錘又一錘,再過後,是一個巨大的石磨,依舊是水力提供動力,把經過捶打的水泥疙瘩徹底磨成粉,最後是裝料進袋。
    有一個比較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在這裏幹活的人,都是臉上蒙著一塊布,像個蒙麵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