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自己拉的x自己擦
字數:6002 加入書籤
朱元璋一聽,頓時有點疑惑,朱標可是所有兒子中最聰明的,竟然一句話就被那小子打發了,沒問題?
心中這麽想著,他便帶著一點好奇問道“他說了句什麽話?”朱標當即回答道“他說,找個地方試試不就知道了?”
“……”朱元璋一聽,頓時有點無語了。還真得就一句話而已,好像確實也可以,找個地方先試試,如果做不好,事實上不是想得那樣,那影響也隻是一個地方而已。
如果影響不錯的話,那在全國各地再一樣實施,也算是穩妥之舉了!這個小子,他腦子到底是怎麽想的?
認為很難的事情,他竟然能從各種角度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是怎麽想的?”朱元璋想了一會,便問朱標道。朱標在來的時候,當然也有想過,便立刻回答朱元璋道“兒臣以為,確實可以找個不重要的地方,試試一凡的法子,可以約定一個期限看結果如何?”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之後,帶著一點疑慮說道“不過一凡的這種想法,以前可是從未有過,到底該如何做方不脫離一凡這等想法,讓誰去做這個事情,還是要好好考慮。萬一選得人不對的話,怕把好的事情都做成壞事了!”曆史上已經有教訓,比如王安石變法。
朱元璋聽朱標能想到用人方麵,心中很是有點欣慰,微微點頭,便問道“你有什麽人選舉薦麽?”聽到這話,朱標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搖搖頭說道“兒臣暫未有想到合適人選!”大明朝這個時候,科舉製已經停了,用的就是舉薦製。
隻要有才能,就可以被人舉薦,很可能就會一步登天,壓根不用一級級考試就能直接做官了。
這麽幾年來,地方上能舉薦的,差不多都被人舉薦了。或者說,自覺有才能的,也紛紛走門路,找舉薦人舉薦,已經當上官了。
這些被舉薦的人,良莠不齊。要找一個合適的人來試點張一凡的提議,確實也不容易。
朱元璋聽了之後,忽然問道“那小子在幹什麽?”朱標當然知道他問得是誰,便馬上回答道“他正在忙柳家村別院的事情,準備要動工了。”朱元璋聽了,想了下說道“這小子是閑了,自己拉的屎自己擦,就讓他去做這個事情!”
“啊……”朱標一聽,頓時驚訝了一下。倒不是說朱元璋貴為皇帝說了髒話,而是朱元璋竟然讓張一凡自己去做這個事情。
於是,他連忙說道“去地方上做這些事情,該是找個一縣之地便可,再大了萬一做不好影響太大。可讓一個駙馬去做一個縣令的事情,這……似乎沒有聽說過!”縣令隻是七品而已,而駙馬已經定下品級,那是超一品的,和公侯同等,這去當了縣令,算怎麽回事?
地方上也不好管啊,不要說上麵的知府,就是省級的布政使之類的,都沒有駙馬品級高!
他的這個顧慮,朱元璋在說出去的時候,其實已經有考慮了。此時聽到兒子提及這個,便馬上回答道“這有何難,找個偏僻的地方,不歸地方上管,就沒有這些事情了。”他這個想法,和後世的直轄市有異曲同工之妙,對了,這算是直轄縣了。
聽到這話,朱標想了下,好像這麽一來,確實能解決品級混亂的問題。
不過,朱標還是想到了一個問題,便又問道“那如果一凡在地方上有事,至少有可能和周邊地方有聯係,那這種該如何相處呢?”張一凡如果去地方,其實有點類似宰相去當個縣令,前所未有的事情,確實存在不少問題的。
不過朱元璋是開國皇帝,有的是魄力,不會拘泥於曆史上有沒有,他就做不做的。
因此,聽到朱標又一次拋出的難題,便馬上回答道“既然是做特別的事情,又不歸地方管,那就等同於朝廷衙門。隻要牽扯到特定地區有關的事情,就一律特定地區優先,除此之外,不得和其他地方有關聯。”朱標想了下,好像這樣能確保在地方上盡可能不受影響地實施新政,能保證如實驗證新政的好壞。
於是,他也就不反對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便又問道“但這偏僻地方選什麽地方合適呢?”聽到這話,這一次朱元璋倒是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下,然後才說道“北方和西邊都還在打仗,不合適。沿海地區,還有倭寇之患,就選南邊吧。你親自去一趟吏部,要廣州府香山縣的檔案,我再看看!”一聽這話,朱標便知道,他父皇比較中意這個香山縣了。
好遠!說實話,朱標有點舍不得,感覺太遠了。最開始的時候,他對張一凡感覺並不怎麽樣,甚至覺得他行為說話都有些不懂禮數。
但是,隨著張一凡才能的展現,他才慢慢地有了改觀。特別是那日比試之後,他碰巧聽到了張一凡對藍玉說得話,由此,對張一凡的好感,一下提升了好高。
知恩圖報,始終記得太子妃對他的好;能勸導藍玉,在藍玉和四弟和解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麽好一個妹夫,真舍不得他跑那麽遠,走動就不方便了。但是,既然父皇有了決定,他也沒辦法,隻能去照辦了。
張一凡這邊,壓根不知道這個事情,參照後世的特區模式,直接給了個答案過去,對他來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渾然不知道,他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此時的他,還和朱鏡靜一起,跑去了柳家村,實地再核實一次別院的設計,然後就要開工了。
這個別院,他有一部分是準備用來做實驗用的。物理實驗和化學實驗的地方,都有規劃。
南京地區的秋老虎,還是很熱的。張一凡和朱鏡靜一陣快馬跑下來,那都是一身汗。
但是,兩人的興致都很高,並沒有煩躁之類。看著前麵就要到柳家村地頭了,張一凡便勒馬緩速,然後對朱鏡靜說道“之前聽說,父皇會在比試之後給我安排活,估計快了。我們趕緊把這個別院修起來,免得耽擱了!”按照曆史經驗,朱元璋給女婿安排的活,一般都是當親信去地方上視察,這也算是個好差事,就是公費出差而已。
因此,張一凡倒也沒有多在意。說著話,他又用手一指他看中的那個小山坡說道“回頭在別院裏麵修個遊泳池,天熱了可以遊泳,也不怕別人看到,你說好不好?”朱鏡靜一聽,臉一紅道“屋子裏可以,院子裏不行!”設計圖還是她根據張一凡的意思畫得,洗澡池子變成遊泳池,還要是露天的,太羞人了!
張一凡聽了,哈哈一笑道“怕啥,又沒人能看見。”朱鏡靜臉色紅撲撲的,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對張一凡說道“聽,有讀書聲傳來,我們去看看吧?”這是柳家村的社學開了,教書先生就是鄭敬學。
而校舍,就是張一凡以前的老宅,就在村口。聽到朱鏡靜的話,張一凡被轉移了注意力,果然有興趣去看看社學。
兩人早早下了馬,把馬丟給身後的朱五等人牽著,走近了老宅子。都不用走進去,張一凡還在門口,就聽到裏麵正在教最簡單的《三字經》,聲音有稚嫩,也有粗獷,還有女聲,總之,各種聲音都有。
朱鏡靜聽得有點驚訝,便從門口看進去。就見裏麵的院子,加蓋了棚子。
一群大人也在學習。有她知道名字的,比如柳五;還有她認識,但是不知道名字的;在屋裏麵,隱約能看到,都是是小孩,男女都有。
張一凡看到她一臉驚訝,便給她解釋道“村裏就沒有一個是真正認識字,能讀能寫的,並且村社也需要能讀書識字的人,因此,村裏隻要想識字的大人,也都進了社學。他們不要求考試啥的,就隻為了能認識點字,平日裏用得到!”至於裏麵的女孩也在學習,在大明開國之初,並不算什麽。
之後的科舉,都還有女秀才的。張一凡在門口說話,裏麵的人聽到動靜一看,頓時,就都不學了,紛紛擁了出來。
不過能看出,他們明顯都比以前拘謹多了。就連教學先生鄭敬學出來,看到他們倆,那也是恭敬了不少。
張一凡也不耽擱他們,隻是叫了柳五問話,主要是問水泥作坊的事情。
從之前張一凡請旨之後,水泥作坊就已經對外開售了。按照張一凡的意見,定價每包三貫,比原本預想的價格要提高不少。
但是,就算是這樣,生產出來的水泥,還是供不應求。對此,張一凡並不奇怪。
畢竟柳家村離大明都城這麽近,最有錢的消費者都在這。並且這個時候,官方都還沒有開始賣,就水泥來說,是屬於壟斷生意。
特別是朱元璋同學還把水泥真當寶貝,用來賞賜大臣,更是提高了水泥的身價。
雖然說,柳家村的水泥作坊,皇帝規定不能擴大規模了。可在巨額利潤之下,水泥作坊是二十四小時開工,對於年底的分紅,所有人都已經在憧憬了。
也是這個原因,少了生存之憂,社學裏麵才會有那麽多人想著讀書識字。
水泥作坊的賬本,一直是柳五親自寫的。見到張一凡提起,連忙去拿賬本,說是要讓張一凡過目。
結果沒想到,張一凡還沒等來柳五的賬本呢,就被朱元璋的傳旨宦官先找到了。
“完蛋了!”張一凡雖然不知道有什麽事情,但是被朱元璋這麽遠的找,肯定沒好事,於是,他就對朱鏡靜說道,
“父皇肯定是要派我幹活,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沒了!不過,我還有個招,看看靈不靈?”看書喇
“……”朱鏡靜聽到這話,不由得無語。這個夫君,啥都好,就是早上起不來,晚上還不肯睡!
朱元璋最大,張一凡也就不管柳家村這邊的事情,先趕回去再說。雖然他快馬趕回,先回駙馬府換了朝服,再趕去武英殿,也還是用了將近一個時辰。
不過他一頭的汗水證明,確實是匆忙趕回,路上沒耽擱。武英殿內,除了太子朱標之外,還有宰相胡惟庸也在。
朱元璋看他一頭的汗,但是這麽久才過來,便沒好氣地說道“朕看你是閑到了,接下來有事讓你去做!”張一凡已經猜到朱元璋同學不會讓他吃閑飯,隻好回答道“父皇,兒臣是出去尋找靈感,說不定又能想出點什麽好東西呢!”胡惟庸本來就有點不耐煩張一凡這麽晚過來,雖然不是幹等,但也煩,此時聽到,不由得說道“駙馬還真是奇才,這樣就能想出好東西,這可是曠古未有啊!”這一次,就連朱元璋也是不信,他要故意打壓下張一凡,好讓他去好好幹活,便問道“那你倒是說說,又想出了什麽好事情來?”說到這裏,他頓了下,又補充說道“如果還沒想出什麽好事情的話,朕索性就讓你去遠一些的地方見見世麵,說不定能想出好事情來!”邊上的朱標聽了,露出一絲苦笑。
妹夫去香山縣的事情,剛才父皇已經和宰相說過了,就這麽辦的。妹夫反正還沒事,逃都沒法逃。
當然了,如果妹夫真能在這個時候,又想出了什麽好事情,那說不定父皇會改變主意也不一定。
畢竟把妹夫放到那麽遠的地方去的話,這樣想想就出好事情的好事,就沒了。
此時,張一凡聽他們的話,又豈會不知道他們其實是在出息自己,不過,要讓他們失望了。
來自後世的點子,那是多了去了。張一凡早就打定主意,能閑著就絕不幹活,天還沒亮就起床上班,誰受得了啊!
等朱元璋要他幹活的時候,他就拋個點子出來,說不定就能又悠哉一段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不,看到朱元璋和胡惟庸都看著他,那表情好像在說,你倒是說個好事出來的樣子,他便開口回答道“父皇,還真別說,兒臣今日回柳家村逛了一圈之後,還真得想到了一件事情,該是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