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有錢真好

字數:6745   加入書籤

A+A-




                      就見他用手一指麵前道“河堤垮了如此大的一截,淹掉了這一大片農田,還叫沒什麽損失?”
    聽到這話,那個老實麵相的人便立刻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風災非人力所能抗,每次風災,損失都很大,如果隻是像這種的,都不算什麽。”
    那個吏員聽到這話,立刻跟著附和道“自從駙馬來了之後,我們風災都沒死人,房子也都安然無恙,隻有偶爾被樹砸壞的,一些農田損失真不算啥,就我們這種,搶救之後,雖然對收成有所影響,但影響也不大。再說了,縣衙在災後還會根據受災情況發錢補貼災民。所以,我們香山縣的損失並不大!”
    樂韶鳳聽了,不由得驚歎道“縣衙出錢補貼給災民?看來,有錢真好啊!”
    其他官員聽了,也是一個個驚歎出聲。
    遇到這種災情的時候,地方上有錢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自己一下就搞定,人心安穩。
    比較而言,廣州那邊就已經在喊著要朝廷賑災了。並且死人,家裏被淹,房屋倒塌,比比皆是。
    真不能比啊!
    李善長聽著那些官員一個個在驚歎,便也哈哈一笑道“原來如此,看來駙馬真得是治理地方很有心得啊,那本官也是放心了!”
    這個老奸巨猾的家夥,真能演戲,心中恨不得一下找到駙馬的很多問題,可是看風頭不合適,立刻改口稱讚,好像之前的質問,確實是出自公心。
    這地方,就沒再看的必要,於是,一行人就繼續往縣城出發。沒過多久,就見到了一處村莊。
    李善長見了,便又倡議過去村子裏看了下。
    還真如外麵所見,村子裏不但全是水泥房子,就連村中道路,也皆是水泥路。
    風災過去了幾天,村中基本上見不到風災的痕跡,隻有村口堆著的樹,村中留下的樹坑,還能知道風災來過。
    有官員驚訝了,便問當地村民道“你們處理風災的速度何以如此之快?”
    “回大人,都是駙馬事先安排好的,我們村子屬於前麵百戶所幫扶的村子,出了災情之後,百戶所的軍士就立刻出動,幫我們救災了。加上我們村裏人自己,一天多點就搞好了!”
    樂韶鳳聽了,轉頭看向李善長,讚歎說道“看來駙馬真得是安排地井井有條,甚至連軍隊都有安排,那救災的效率確實就很高了!”
    軍隊是有指揮的,效率比普通民壯要高很多。
    其他官員聽了,又是跟著稱讚,李善長看著他們,也不得不讚道“不錯,不錯!”
    看了兩處地方,他已經沒興致再看了。因為他大概知道,其他地方估計也和這個差不多,看不出啥了,反而就盡是聽別人在那誇駙馬的好了。
    於是,一行人便直奔香山縣城去了。
    結果,這些人一看到香山縣城的時候,便都震驚了。
    目光所及之處,沒有城牆的香山縣,綿延不知道有多大。
    這是縣城麽?都趕上廣州這座千年古城了吧!
    並且,廣州城和這個比起來,腦海中就一個詞老破舊!
    那像眼前這座城,全都是嶄新的水泥房子,道路也都是水泥路,整個城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座煥發活力的大城!
    外圍部分,還能看到還有好多房子正在修建,一副熱火朝天的場景。
    樂韶鳳見了,有點難以置信地說道“一路上老宋給我說香山縣城有多大,我還有些不信。如今親眼得見,比老宋所說還要大。能看出來,在老宋走了之後,香山縣城的擴建就一直沒停過,真得是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啊!”
    其他官員一聽,頓時立刻附和了起來。
    “沒錯,我也聽老宋一路上在誇,沒想到比老宋誇得還要離譜,真是大開眼界了!”
    “老宋還在廣州養病呢,要是他在,估計也要驚訝了!”
    “那肯定的,就這,誰見了都要誇吧,也難怪陛下說駙馬不能離開香山縣了!”
    “……”
    “不錯,不錯!”李善長聽他們都在誇,跟著誇了一下,然後話鋒已轉,又道,“不過人多事多,刁民也就多,如果官府不作為的話,受苦的還是老百姓。陛下讓我們來看看香山縣,可不能隻被香山縣表麵上的繁華迷住了眼睛。一定要看仔細了,他日回到京師,才能如實向陛下稟告香山縣的真實情況!”
    “太師說得也是有道理!”樂韶鳳聽了,點頭說道,“人多便不好管,容易滋生亂相,回頭我們微服私訪一番,便能知道香山縣的真實情況了!”
    他們這些人,都是有經驗有資曆的官員,聽到李善長的話,覺得也是有道理的。
    想要駙馬好的人,便跟著說道“真要有問題,我們也可以提醒駙馬注意。”
    就這麽的,他們一邊交流著,一邊繼續向香山縣城進發,進入了城裏。
    護送他們的軍卒,是知道香山縣驛站在那裏的,直接把他們護送到了驛站,然後就回廣州城了。
    等他們在驛站安頓下來之後,還是沒見到駙馬出現,李善長就有點不高興了,當即問驛丞道“你們香山縣縣令呢?為何不見蹤影?”
    “回大人的話,駙馬不在城裏,去唐家村查看災情去了。”
    李善長聽了,頓時心中一動,連忙問道“不是說,你們香山縣的災情損失不大麽?為何駙馬還要親自去查看災情?”
    “大人有所不知,那唐家村靠著海邊,平時村裏有不少人是出海打漁為生的。這次的風災,有兩艘船沒回來,估計是遇難了,因此,駙馬過去看看了。”
    李善長聽了,頓時心中一喜,不過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淡淡地確認道“死人了?死了多少人?”
    “回大人,大概死了兩戶人家的四口人,反正人一直沒回來。出海打漁就是要看老天爺的,一個不小心,人就回不來了,這種事情平日都可能有,一點都不稀奇!還虧了駙馬來了之後,很多人有其他活幹,就算出海打漁也不拚命,死人就少多了!”
    李善長聽了,語氣便冷了一分道“死了四個還不多麽?這可是兩戶人家,以後他們怎麽過日子?”
    “所以,駙馬過去看情況了。反正有駙馬在,他們肯定能過日子。其實也是,他們這兩家是太拚了,想著多打一些魚賺錢,就不顧風浪大都出海了!駙馬可是有交代過的,他們自己為了賺錢不聽,那能有什麽辦法?”
    李善長感覺香山人有些沒法溝通,一個個都在為他們駙馬縣令辯解。
    或許,是因為身份敏感的原因。
    於是,李善長便有了決定,對那群官員道“駙馬正在忙,還沒時間過來。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閑著,早日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才好。你們可以在驛站先歇息,本官穿便服出去走走,該是能看到真實的香山縣!”
    他是帶隊的,並且一開口就說要早日完成皇帝交代的事情,那其他官員也不可能真得在驛站休息了。
    李善長見他們也都要出去,便對他們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用晚膳的時候會麵說說各自情況吧!”
    於是,這些官員一到香山縣,連歇息都不歇,紛紛換了便衣,和關係要好的同僚,結成伴一起出門去體察香山縣的民情了。
    ……………………
    張一凡那邊,忙完了唐家村的事情,回到縣衙之後便聽說京師的人都到了,便對跟在身邊的方孝儒說道“走,我們一起去見見,回頭你就陪著他們,給他們當向導。”
    方孝儒到香山縣不到半個月,就被香山縣的變化給震驚了,跟在張一凡的身後,算是見識了香山縣真得是每天都在發展。不管怎麽樣,確實也了解了不少香山縣的情況。
    如今他去當向導,比其他人都要合適。
    結果,張一凡帶著方孝儒到了驛站之後,發現人都出去了,跑空了一趟。
    於是,他留了方孝儒在這裏等著,自己就回去了。
    可是,到了用晚膳的時間,方孝儒又等了個寂寞,一個人都沒回來。
    他不得不找到驛丞確認道“他們真得說好了,是要回來用晚膳的麽?”
    “就是那太師吩咐的,小人可不敢撒謊!”
    方孝儒無奈,隻好繼續等著。
    一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方才看到這些京官一個個回來。
    方孝儒在門口接待,每迎到一個人,就聽到了一肚子的誇獎。
    “香山縣竟然如此繁華,還說這裏乃是偏僻之地,都趕上京師了啊!”
    “這裏的百姓真得是熱情好客,比起京師那些都要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他們的熟人呢!”
    “真是大開眼界了,魚鬆在這裏竟然這麽便宜!還有那白糖,我還以為店家把價格標錯了!”
    “哎,要不是太師吩咐晚膳要過來吃,我就在外麵解決了。那一條街上都是香氣!”
    “……”
    李善長也回來晚了,一樣的,香山縣的情況,遠超他的預估,這裏的繁華,是那種朝氣蓬勃的繁華。
    甚至他避開了主幹道,結果也沒發現一些他所想象的情況。他想找那些貧民聚集的區域,卻被告知,那是香山縣衙修建的出租房,租戶都是外地人,在香山縣打工。
    男人、女人都有找活幹,壓根沒有在其他地方見到的麻木、冷漠,每個人過得似乎都很開心,很有幹勁。
    轉著看著,看著轉著,走到每個地方,看到的都有新鮮的事情,不知不覺間,天色就黑下來了。
    還讓李善長無奈的是,他和他的隨從還迷路了。最後是雇了一輛馬車,才回到了驛站。
    回到驛站之後,他知道駙馬來過,還留了宋濂的弟子方孝儒在這裏接待。並且還說了明天中午駙馬請客,在香山居用餐。
    這不,陪坐的方孝儒,還給他們這些人介紹道“香山居可是香山縣最有名的酒樓,公主做得很多美食,都能在香山居吃到。各位大人,明天可是有口福了。並且,最近香山居還有評書可聽,很是精彩,也不妨一聽!”
    樂韶鳳是個愛美食的人,他自己就發明了一道美食,叫酥笏牌。此時一聽公主做了很多美食,便立刻追問道“可有什麽美食,真得好吃?”
    公主這塊牌子,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絕對是有震撼力的。但是,對於樂韶鳳這樣的,所謂公主做的,並不會有多少加成。因此,他才會有此一問。
    方孝儒聽了,便笑著回答道“公主做得很多美食,在京師可是沒有的,好些還是駙馬出了主意,然後公主真得做了出來。雖然說好不好吃,都因人而異,可普通人如今要去香山居用餐,稍微去晚了一點,至少要排隊半個時辰才可能輪上。”
    一聽這話,樂韶鳳頓時就大喜道“如此說來,這香山居的美食,真得要好好品嚐品嚐了!”
    其實,之前還沒有這麽火熱,但是評書的推出,在一段時間的口碑之後,就這麽火熱了。
    此時,因為有方孝儒在,李善長也不好說什麽,就聽著同僚都在誇香山縣的所見所聞。
    等到用完晚膳之後,方孝儒回去了,他們一群人在院子裏乘涼時,他才問出了早已想問的問題道“如今沒有外人,諸位也出去了半天,覺得香山縣有什麽要改進的,不妨都說說,回頭明天我們見了駙馬,也好提醒於他!”
    這個話,提起來是為了駙馬好。可是,最終還是讓李善長失望了,這些同僚互相看看,最終都是搖搖頭。
    其中,樂韶鳳的話最有代表性道“太師,半天時間太短,逛不了多少地方,還是要多等幾日,才能了解多一些,或許會發現一些不足。不過就算有不足,那肯定也是瑕不掩瑜,香山縣的一切,難怪太子殿下回去都是讚不絕口了!”
    李善長聽了,表麵上笑嗬嗬,表示同意,但是,他心中卻是在發狠,就不信了,怎麽可能找不到問題!明天繼續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