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人麻了
字數:9406 加入書籤
趁熱打鐵,說幹就幹!
張一凡在午膳一結束,就立刻開始了宣傳。
國子監司業後天上午在新建的職業書院開課,傳道授業解惑了!
禮部郎中後天下午在新建的職業書院開課,傳道授業解惑了!
…………
大明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當朝太師大後天上午在新建的職業書院開課,傳道授業解惑了!
這些消息,一個比一個勁爆!
香山縣是在哪裏?
廣東最南邊,靠海的一處偏僻縣城而已。
可能這些官員在京師很多,路上拿塊磚頭隨便一砸,都能砸到一個這樣級別的官員。
可在這香山縣,也就是駙馬公主級別高,其他人,就是不入品的典史了。
因此,消息傳開,整個香山縣就轟動了。
甚至在張一凡特意推動的消息傳播之後,番禺、東莞,乃至廣州城都轟動了。
很多人確認了消息之後,連夜往香山縣趕來。這輩子能聽聽京官級別的官員講課,特別是其中還有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講課,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就算自己聽了沒用,給子侄輩去聽聽,那也是受用無窮的吧?
番禺縣令道同,生病不見客,人卻第一個到了香山縣。
東莞何真帶著他兒子何榮,連夜坐船,冒著風浪還是比較大的風險,橫渡珠江,抵達香山縣。
其他的可以不聽,但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的課,那是絕對要聽的。
聽到這些動靜,李善長頓時鬱悶了。
這駙馬的手段,真得是再次體會到了,不按常規,天馬行空,來香山縣前,就是打死都想不到會有這麽一出戲。
此時此刻,李善長感覺自己好像被壓榨了。
這樣可不行!
必須找回場子來才行!
不能直接拒絕,那就找駙馬這邊的事情了。
於是,李善長立刻要求,讓張一凡趕緊把答應的東西送過去,如果不滿意的話,他們勢必要磨他了。
張一凡當然是已經準備好了的,當即親自把他準備的後世字典範本,以及全部的簡化字給送了過去。
對他來說,字典範本隻是根據洪武年間的情況寫了個例子而已;而簡化字,那就等於是默寫了一遍,把一些複雜的繁體字給簡化了。
驛站大堂內,一眾官員都已經在等著了。李善長看到張一凡手裏拿著的東西,便笑嗬嗬地迎過去說道“駙馬,我們醜話可說在前頭,你這個東西要是我們不滿意的話,你那些課,我們可沒空去上了,畢竟我們可要先完成皇上交代下來的事情不是?”
張一凡聽了,便看著他,笑著回道“我就怕你看了心裏說好,嘴上卻是挑三揀四,那我能怎麽辦?”
李善長“……”
如果這話是別人給他說的,那他會翻臉。
可這話是駙馬說的,駙馬都尉的級別和公侯同等待遇,這還是他牽頭定下的。
並且他已經決定,他的人設是要捧駙馬,讓他得意忘形,從而自己做那取死之道!
這次的事情中,駙馬說話好像非常有把握,皇帝交代下來的事情他能搞定,這已經是有點得意忘形的征兆,如果在這個上麵加以反駁打壓的,反而會壞了之前定下的計策。
心中這麽想著,李善長隻好按捺下心中的不快,強自笑道“哪裏,那裏,好不好大家說了算,老夫不說話總可以吧?哈哈!”
說著違背心意的話,卻還要假裝高興,也就是他能做得出來,換了他兒子,那絕對是翻臉的節奏。
其他人聽到太師這麽說話,一個個都有點驚訝,感覺太師在駙馬麵前,好像很好說話了。
既然太師都不願得罪駙馬,那他們又何必呢?
再說了,太師的俸祿是不在乎那十貫錢,可他們在乎啊!
於是,他們便一個個都是說著好話了。
“駙馬才高八鬥,能拿出來的東西肯定是不錯的!”
“皇上都讓我們來找駙馬請教,駙馬肯定沒問題了!”
“……”
李善長聽著他們的話,心中暗罵一群馬屁精,隨後便笑著接過了張一凡手中的東西,並請張一凡坐了。
大堂內,李善長和張一凡就坐主位左右,兩側便是其他官員了。跟著張一凡過來的方孝儒,還沒資格坐,就站在那等著。
所有人的目光,都一起看著李善長,因為此時的李善長,已經去看駙馬給得那份東西了。
李善長先是拿了薄一點的本子,打開一看,頓時就吃驚了一下,連忙仔細看了起來。
他看得這個,就是後世字典的範本。
當然,先是對拚音的說明,然後是按照拚音排序以及和《說文解字》一樣,也可以用部首排序,每個字都有解釋和例句。
這個隻是範本,就是說,李善長等人奉命要編撰的字典,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意思。至於真正具體的內容,張一凡也不懂,畢竟那本《洪武正韻》最終版他都拿到了沒幾天,怎麽可能根據這個《洪武正韻》就寫出了字典,超人都不可能!
他就是提供了一個思路!
不可否認,李善長確實是元末明初最有才華的幾個人之一,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成為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他隻是那麽一看,就立刻感覺到了駙馬提供這個範本的思路。雖然有《說文解字》的痕跡,但是也確實多了很多新東西。
仔細看了下,心中又在快速衡量,李善長立刻便得到了一個初步的結論。如果真得按照駙馬提供的這種思路來做這個事情,該是能讓皇帝滿意的。
想到這,他忽然想起一個問題,該不會皇帝早就知道這個,因此才讓他帶著官員要過來和駙馬商量吧?
那皇帝會是什麽用意?
該不會真正用意是讓自己帶著這些官員過來看看香山縣的政績?然後為三年之期後做一些準備?
一想到這,李善長感覺越發地有可能了。
不愧是了解朱元璋的人,雖然朱元璋沒看到這個範本,但是派他們來的一個真正用意,還真是他想得這個。
對朱元璋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穩固朱明王朝,香山縣做出了那麽高的成就,有很多東西絕對是值得全國推廣的。但是朱元璋同時也知道,這會觸及不少人的利益。要想順利推行香山縣的政策,就得讓人承認香山縣的成果非凡才好。
看到他一直在呆看著,樂韶鳳就忍不住了,便問道“太師,如何?”
聽到他這麽一呼喚,李善長回過神來,當即把這份東西拿起來,示意樂韶鳳過去拿,同時笑著說道“老夫剛才說了不下定論,由你們來決定!”
說完之後,他又是一歎道“屬實想不到啊!原來可以這樣!”
李善長覺得自己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加上他又要捧殺駙馬的打算,這話裏話外,就開始暗示他的態度了。
樂韶鳳一聽,頓時連忙接過去看。其他官員見了,他們身份差不多,便按捺不住,不顧形象,都圍了過去。
“咦,還能這樣?”
“這個拚音之法,似乎有點說道!”
“這個可以啊,如果能編撰出一套完整的標注之法,真可以自學識字了吧!”
“有點《說文解字》的味道,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改進,改良了啊!”
“……”
聽著他們在那圍著稱讚,李善長不想聽了,便伸手去拿桌麵上那份厚一些的書冊,打開一看,頓時,他又驚呆了。
就見這份書冊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都是一個繁體字,對應一個簡體字的排列。
能明顯看出,筆畫很多的字,都有一個筆畫很少的字對應。
簡化字,可不是那麽容易簡化的!
必須要考慮字的意思,字的形態,還有重複等等,簡化幾個字比較容易,但是,那麽多字都被簡化,這就有點難以置信了!
在李善長看來,這個簡化字的活,該是一群學問淵博的人,坐在一起討論,引經據典,最終確定如何簡化,簡化成什麽樣的字。
結果,駙馬這裏,直接就給出了一份簡化字,還是那麽多!
這是一個人能完成的活麽?
駙馬好像是前兩年才啟蒙的吧,這就能簡化出這麽多漢字了?
說真的,李善長有點不信,感覺張一凡這會不會是瞎編的,不知道簡化字中有很多門道的?
於是,他便認真地瀏覽了起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看這種簡化是否不妥?
李善長自然不知道,這是後世的一群有學問的人,聚在一起討論之後才有的簡化字。當然,也有一些,是在六七百年的曆史演化中就自然而然地簡化了的。
雖然張一凡不懂簡化字還有那麽多規矩,但是,他提供的這些簡化字,絕大部分肯定是符合簡化的規則。
於是,李善長這邊,推敲一個簡化字,就吃一驚,再推敲一個簡化字,又吃一驚……
樂韶鳳這邊,他們一群官員看了字典的範本,都是很興奮。這麽一來,他們如果按照這個來做事,那就是事半功倍,大大節約了他們的精力和時間,說不定,還能趕回去過年了!
高興之餘,樂韶鳳忽然發現,李善長這邊正非常認真地看著駙馬提供的另外一分文件。
於是,他就立刻想起來了,似乎另外一份工作,就是簡化漢字的活,駙馬好像也提供了,該不會就是太師正在看得那份吧?
看樣子,厚厚的一疊,該不會駙馬把簡化字的活都整理出來了吧?
雖然這個念頭有點難以想象,不過樂韶鳳還是帶了巨大的期望問道“不知太師在看得,是否是漢字的簡化範本?”
聽到問話,李善長回過神來,下意識地露出了一絲苦笑。
他坐直了身體,用手拍拍桌子上的那疊文稿說道“這怕不是範本,而是駙馬把我們的活都給幹完了!”
一聽這話,正在圍繞著字典範本討論的官員全都一驚,然後立刻轉頭看向桌麵上的那疊文稿,一個個震驚的同時,都有歡喜。
樂韶鳳有點不信,請示了李善長,便去拿了那疊文稿翻看,結果,人麻了。
其他官員圍過去之後,也分著看了起來,然後他們同樣都麻了。
至少他們初步看來,這些漢字的簡化都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幾個的話,這其實沒什麽,關鍵是他們手中厚厚的一疊啊!
他們還沒有仔細研究,但是隱隱有個感覺,該不會真得如同太師所說,駙馬把他們的這個活給幹完了!
過了好一會之後,他們一個個都是非常震驚地看著駙馬。
其中樂韶鳳震驚地問道“駙馬,您是怎麽做到的?”
這麽大一個縣都是駙馬管著的,還要抽空整理出這麽多的繁體字簡化,這個工作量,絕對非同小可。
如果隻是字典範本那樣,就是靈光一閃,出一個思路,其實費不了多少時間。但是這個漢字簡化的活,那真得是一個費工夫的活啊!
張一凡聽了,當即笑著回答道“自然是竭盡全力才做出來的。你看,我對你們可是掏心掏肺了,所有勁都使出來了。回頭我也會去聽你們講課,可不能敷衍啊!”
李善長“……”
樂韶鳳“……”
其他官員“……”
駙馬是真惦記這授課啊!
他這麽重視,這麽拚,回頭要是被駙馬聽出來,覺得他們是敷衍的,那這臉麵也沒地方擱了!
……………………
樂韶鳳是被安排為第一個上課的,張一凡親自過來,除了送字典範文和簡化字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帶樂韶鳳過去。
這個開頭,那是一定要開好的。
其他官員都在忙著研究張一凡給得資料,就都沒有跟著去。
隻有樂韶鳳隨著駙馬的馬車,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路之後,才到了地方。
樂韶鳳下車一看,就見馬車是停在了一處水泥建築的門口,抬頭看到,上麵寫有“職業書院”四個字。
就門口的這個格局,有點像縣學。此時,門口有衙役站著,倒也沒有什麽人。
張一凡下了車,笑著對樂韶鳳說道“你可是第一個來這書院講學的人,後世有人翻起我們大明書院的曆史,你可就是第一人了。
大明朝中後期,書院才開始流行,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東林書院。
不過張一凡搞得這個書院,其實還隻能算是一個大禮堂的模式。後麵還有建築,正在修建。如果不是台風耽擱了進度,都差不多要完成了。
樂韶鳳看了之後,其實心中是有點失望的。
本來他都聽說,他們的講課,已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結果到了地方之後,竟然沒看到有人!
不管怎麽樣,他肯定希望自己講課會非常受歡迎,不管他之前多不情願,也希望有人能搶著來聽。結果事與願違,竟然沒什麽人來聽他講課!
算了,反正自己是為了還駙馬的人情,順便賺個十貫錢!
樂韶鳳心中如此想著,便掩蓋了失望,裝出笑嗬嗬的樣子,和駙馬應酬著走向大門。
門口站著的衙役見到了,連忙幫忙開門,方便駙馬和這位京官走入大門。
一進大門,讓樂韶鳳意外的是,裏麵竟然站滿了人。每個人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著門口的方向,作揖迎接。
這裏麵的布置,是傾斜的布局,前低後高,座位之多,或者說聽眾之多,讓在國子監講課過的他都很震驚。
這麽多人,能聽得清他講課麽?
張一凡帶著他,上了講台,來到主席位上,然後隨手拿起放著的一個用鐵皮做好的話筒,開口介紹道“這位是國子監司業,曾任兵部尚書,做過……”
樂韶鳳發現,駙馬用手中那個東西說話,似乎能傳出很遠的聲音,好奇怪?
他在邊上聽著張一凡在說話,似乎發現,有了這個東西之後,雖然這個房子比他想象得要大多了,但是連坐在最後麵的都能聽清楚。
這時候,那些聽眾都已經坐下,樂韶鳳又發現,這種前低後高的布置,也讓後麵的人不會因為身高原因就看不到前麵。
看著這些,他轉頭看向駙馬的側麵,心中忽然非常佩服。
隻是一些細節而已,駙馬竟然都想得很周到,處理地這麽好?
這麽年輕,絕對是天縱奇才了啊!
多了這份認識之後,再加上之前的認知,樂韶鳳不敢讓人小瞧,哪怕底下人他都不認識誰是誰,可就衝著駙馬這一點,這次的講課,也必須要拿出點實力才行。
張一凡這邊,做了介紹之後,便下去第一排中間位置坐了。這是他都專座,邊上則坐著何真父子,略微點頭示意了下,沒有說話去喧賓奪主,搶講課老師的風頭。
除第一排是要照顧各地官員,比如道同和廣州那邊趕來的之外,從第二排開始,都是香山縣縣衙的官吏。再後麵,才是對其他鄉紳之類,買票進場。
有京官來講課,不管是誰,都是在認真聽著。就算聽不懂,也不敢表現自己不懂。
樂韶鳳一直到講完,全場都是鴉雀無聲。當樂韶鳳以為終於講完時,張一凡卻是站起來,宣布有關這個課程的提問環節開始,並且他自己提了第一個問題。
這個十貫錢,顯然沒有那麽好拿。
不過好在,大部分人都放不開,不敢提問。在走出書院時,樂韶鳳也拿到了十貫錢的酬勞,沒有一點拖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