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基本門道,還原古瓷!

字數:5353   加入書籤

A+A-


    三人一路走進到場館,這邊的展品陣列在櫥窗中,看起來異常的精美。
    有些是仿造的展示品,也有真正的文物。
    陳國政又問秦飛道:“你這次來了解越窯青瓷,是因為什麽。”
    “我記得你是汝窯大師,也擅長燒製建窯的建盞,怎麽又想了解越窯了。”
    聽到陳國政的問題,秦飛如實回道:“其實我主要是想了解秘色瓷。”
    “我想看看這種失傳了一千多年的瓷器,到底是什麽樣,竟能讓越窯青瓷位居唐代諸多名窯之首。”
    陳國政的眼神中浮現出一抹驚訝的色彩。
    宋朝有諸多名窯,最知名的是五大名窯汝哥官定鈞,同時也包括建窯這等有獨特特色的瓷器。
    其中,汝窯為瓷器之王,被曆朝曆代奉為最精美的瓷器。
    而唐朝瓷器種類同樣繁多,影響力最大的,就是越窯青瓷。
    而越窯青瓷中,又有一種獨特瓷器為皇家特供,甚至有規定百官和百姓都不允許使用這種瓷器,發現就是冒犯皇權,要掉腦袋的。
    這就是秘色瓷。
    製作方法、釉色配方都是不傳之謎的瓷器。
    “原來是為了秘色瓷。”
    “我這邊有幾件秘色瓷,可供你參觀。”
    “走這邊吧。”
    陳國政帶著秦飛往裏走,陳國政的助理也跟著。
    三人一路來到後麵的貯藏室。
    文物都是被保存在一個個古典的房間,房間中有很多科技儀器,也有不同的環境。
    包括避光、恒溫、恒濕等手段,不同文物保存手段都不同。
    負責文物看管和修理的工作人員跟著,先是登記了一些信息,然後才帶著三人進入到最裏麵。
    “這邊有三件完好的秘色瓷,還有一件殘破的,是我年輕時候走南闖北,靠著運氣搜集到的極品瓷器。現在想想,以前去掃貨尋古董的經曆真的有意思啊。”
    陳國政向他說道。
    沒一會兒,工作人員把三件半瓷器都取出來擺在桌子上。
    工作人員戴著手套,全副武裝,看起來小心翼翼。
    秦飛和陳國政也都戴上消毒後的手套。
    這是秦飛第一次看到秘色瓷的真跡。
    他在網上看到過秘色瓷的照片,但是那些照片大多都是隔著玻璃拍的,受到技術和燈光的影響,很多都沒有拍出秘色瓷的神韻。
    而現在親眼看到,秦飛才能清晰的體會到這種瓷器的精美。
    秘色瓷,胎質細膩純淨,氣孔小而燒,普通瓷器上常見的鐵鏽點等雜質幾乎完全看不到,施釉均勻,釉層極薄,光澤度好,有無中生水的感覺。
    “這就是秘色瓷啊!”
    秦飛感慨一聲。
    俯瞰下去,可以看到青色的瓷盤倒映著晶瑩的光,這些光在瓷盤中晃動,好似寧靜的湖水一樣。
    釉麵青碧,晶瑩潤澤,清澈碧綠,方才有這種水波蕩漾的感覺。
    像是湖麵倒影一樣。
    這一刻,秦飛才明白,為什麽越窯青瓷秘色瓷,可以和汝窯為魁的天青色汝窯相提並論。
    都是極致的單色瓷器,都展現了自然淳樸的極致審美。
    綠色的瓷器竟能倒映出湖水,這簡直不可思議!
    一旁的陳國政感慨道:“是啊,這就是秘色瓷,沒有人知道它是怎麽被燒出來的。”
    “其他的越窯青瓷,也很精美,也很漂亮,也很通透。”
    “但是,根本做不到這種水波蕩漾的感覺。”
    “能成為一個朝代皇家禦用瓷器,甚至專門下令不允許民間使用,肯定是有秘密的。”
    “但這種秘密,已經失傳了。”
    秦飛看著秘色瓷,眉頭微微皺起。
    在宋朝的時候,他負責宮廷瓷器燒製,卻並未見過秘色瓷。
    他雖然聽過秘色瓷的名頭,但是宋朝瓷器種類眾多,各大窯口的作品一個比一個漂亮,所以也沒有人關注這種瓷器。
    “應該是在五代十國那個混亂的年代,導致秘色瓷的燒製方法遺失。”
    “我記得我師父和我說過,五代十國期間,瓷器匠人們奔走逃難,很多人為了燒製方法不失傳,把瓷器的秘方偷偷藏起來。”
    “秘色瓷會不會也在宋朝,隻是我不清楚在哪。”
    秦飛開始思索。
    但他見過的瓷器太多,根本就記不得有這樣精美的瓷器。
    “館長,我能看看這個殘破的瓷器嗎?”
    秦飛回過神來,問道。
    “當然可以。”陳國政點頭回道。
    秦飛把那半件秘色瓷小心翼翼的捧起。
    他仔細看著這件瓷器斷裂的地方。
    “好薄的釉層,施釉也太薄了些。”
    “正是因為這種薄釉,才會讓秘色瓷有水潤的感覺。”
    秦飛感慨道。
    看到秦飛的樣子,陳國政眼神微微變化,然後道:“你想知道燒製秘色瓷的重點嗎?我確實知道一些。”
    聞言,秦飛頓時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我走南闖北那些年,和越窯青瓷的匠人們聊過,也看過些古籍,知道了一些信息。”
    “第一就是秘色瓷的燒製,都是在晚秋時候開窯,這個時候氣候比較幹燥,青瓷的呈色最好。”
    陳國政向秦飛講述自己的見聞。
    秦飛點點頭。
    詩中說“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燒製秘色瓷的時間,就是“奪”出來的,正是秋高氣爽時節。
    “第二點是燒製方法很特色,秘色瓷都是裝在特定的陶瓷匣子裏燒製,這樣每個瓷器都會在相對密封的環境中,受熱更加的均勻。”
    陳國政又道。
    “陶瓷匣子?”秦飛眼神微微瞪大了一些。
    這個方法對他來說,同樣是新的方法。陶瓷匣子可以確保密封的環境,是缺氧燒製極其完美的地方。
    “第三點就是秘色瓷使用了一種特殊的釉料配方,這種釉料在密閉環境中與瓷釉之間發生反應,才能燒製出這種獨特的青色。”
    “我還聽說,一旦漏氣進去,釉色就會氧化變成黃色,品質就次了。”
    “所以秘色瓷出品極少。”
    陳國政把知道的消息盡數告訴秦飛。
    秦飛本就對瓷器有超乎常人的理解,尤其是古窯係瓷器,他更是精通。
    這麽一說的話,秦飛對秘色瓷的理解就更上一層樓了。
    “館長,這些信息對我很重要,謝謝。”秦飛認真地感謝道。
    “也沒什麽,10年前慈溪市裏啟動過秘色瓷的研究複燒,據說還原度已經達到80%以上,這些燒製消息不是什麽秘密。”
    “不過現在也沒人研究古瓷了,都是專心燒製現代越窯青瓷。”
    “想燒出秘色瓷,幾乎不可能!”
    陳國政很淡定的說道。
    秦飛仔細看著手裏半個瓷盤,斷裂處的瓷胎和釉層都被他看在眼中。
    “水潤之感,無中生水,怎麽有瑪瑙釉的感覺。”
    秦飛低聲喃喃。
    “哦,對了,我還想起個事。”陳國政又道。
    “據我了解到的消息,秘色瓷是以天青色釉料作為基本色調的,可能和汝窯的前身有關。”
    “或許對你有幫助。”
    聞言,秦飛神色猛然一驚。
    “天青色?!”
    他感覺到自己觸摸到了什麽。
    天青色釉料,在雨後燒製,可把“雨過天青雲破chu”的顏色烙印到瓷器上。
    在秋高氣爽的幹旱天氣,密封燒製,就是“奪得千峰翠色來”的青綠色秘色瓷。
    “不過,釉料配方一定有所變化,不會和古法汝窯的釉料一樣。”
    “但基本的門道我已經摸清,接下來就剩嚐試了。”
    “呼,這一趟,收獲不錯。”
    “我可能,真的能把這種古窯瓷器還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