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瓷母製作,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字數:5097 加入書籤
秦飛的名聲在錦德鎮越發的火爆。
最年輕的國家級瓷器藝術大師。
人們提起他,多多少少都帶著些佩服。
大家也很關注秦飛接下來的創作。
同樣,大家也知道,有些窯口私下裏還是比較嫉妒秦飛的,尤以翠青山為最。
翠青山剛推出一款鬥彩雞缸杯仿製品,純手工打造,和故宮那件頂級文物鬥彩雞缸杯幾乎一模一樣。
一時之間買家蜂擁而至。
本來售價一件十五萬,炒著炒著,一件已經達到三十萬的高價。
雞缸杯底部有“翠青山”牌子的落款,讓這瓷器頗有收藏價值。
翠青山的窯口總負責劉佳頗為高興,這款雞缸杯的推出,讓他旗下的瓷器也揚眉吐氣了一會。
售賣會上,收藏家和手藝人齊聚。
劉佳和大家介紹完雞缸杯的來曆後,又大聲笑道:
“近來單色古瓷很火,但單色瓷這東西,再怎麽變幻造型,技法上也走到盡頭了。”
“某些國家級瓷器大師,就是運氣好還原出古瓷秘方罷了,這有什麽。”
“若是我們有那釉漿的秘方,誰都能燒出古瓷。”
“再等後麵有人破譯出古瓷秘方,不過就泯然眾人,又怎麽能擔得起現在的名聲和地位呢!”
劉佳雖沒有指名道姓,但圈內人都清楚他指的是誰。
而且劉佳說的頗有道理,讓大家都以為秦飛是靠著古瓷秘方才安身立命,忽視秦飛登峰造極的手藝。
這些閑話一傳開,還真有很多人信了。
“還原出三大傳世古瓷,足以流芳百世,而且人家手藝也厲害,你們這些人啊,就是嫉妒心作祟。”
有的人很是清醒,不屑回應道。
“單色瓷雖然好,但是天花板也就在那了,沒什麽創新。”
“如果秦大師做出新的古瓷,就問你想不想買吧!”
“想買肯定是想買,我覺得劉佳說的比較有道理的一點,就是秦大師可能真的已經到瓶頸,而且不會再有突破。”
“他現在的地位,放眼國內有幾個人比得過,到瓶頸不正常嗎?”
“彩瓷和單色瓷,還是彩瓷更能體現藝術家本身的造詣。我的意思是,汝窯和秘色瓷漂亮,是因為汝窯和秘色瓷本就漂亮,更多是瓷器本身的美。而彩瓷的漂亮,是匠人藝術的表達,更多是手藝人的技巧。”
“嘿,別說,你這麽一說還真有道理!”
“秦大師的藝術造詣,也不低吧。”
藏家們紛紛議論著。
錦德鎮本就是瓷器之都,當地人對瓷器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這些大師的故事,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秦飛依然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但這份敬仰中,也多了一些人的懷疑。
花海瓷器的窯口,林燕正和旗下的瓷器大師張文林閑聊著這件事。
張文林知道這些人的議論後,對林燕說道:
“因為秦飛的起點太高了,高到讓人難以望其項背,所以,大家對他的期望就更高,期望他能做出更厲害的瓷器。”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素色瓷和古瓷,他已經做到巔峰,不可能再精進。”
“這種時候,再想一鳴驚人,恐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才會有那些閑言碎語。”
聽到張文林的話,林燕又想起秦飛在做的事情,她想說秦飛在研究瓷器之王瓷母,但是,又覺得說出來不太好。
別人還沒做出來就亂宣傳,這很不道德。
林燕點點頭,“人真的有意思,如此優秀的人才,因為不能更優秀,就受到人們的閑話。”
“真是可笑啊。”
張文林笑道:“他出現即是巔峰,這般年紀就站在瓷器領域的最高處,肯定要受到很多挑戰。”
“後續看他發展吧,若是他能再創作出極品的瓷器,成為當代瓷器第一人也有可能。”
“不過,不知道要花費多久了。”
聽到張文林的話,林燕心裏一咯噔。
不知道為什麽,林燕覺得張文林說的秦飛成為當代瓷器第一人的時間,會很短,會很近。
如果......秦飛真的製作出一件瓷母。
那麽,他將在瓷器領域加冕為王!
與此同時,別墅小院。
秦飛已經在別墅小院忙碌一個月了。
瓷母的燒製,卻還是不能完善。
“釉上彩包括金彩、琺琅彩、粉彩,釉下彩是青花。”
“有一些地方還要做成釉上彩和釉下彩結合的鬥彩。”
“所使用的的釉有仿哥釉、鬆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汝窯釉、官窯釉等。”
“其中包含至少六福寫實圖畫,還有幾十種字符、標誌。”
“同時,還有的層次結合了浮雕、掐絲琺琅的技巧。”
“這些需要全部結合起來,不能太突兀。”
“以為隻是簡單的排練組合,做起來才發現並沒有那麽容易。”
“這不愧在乾隆那個年代,也就成了這麽一件極品的瓷母孤品。”
“如果曜變天目代表極致的運氣,瓷母代表的就是極致的手藝。”
“難啊!”
秦飛坐在沙發上,呈現出葛優躺的造型,滿臉生無可戀。
喝茶賞景的時候,坐在明仿太師椅上更有格調,但是平日裏休息的時候,果然是沙發比較舒服。
此時此刻的工作間內,擺放著五六個燒製失敗的巨大釉彩瓶。
這些瓶子高86.4厘米,比一個成年人的腿還要高一些。
瓶子是厚胎厚釉。
這麽厚,這麽大的瓷胎,在大型的瓷器窯口,至少需要好兩個驚豔老道的拉坯師配合才能做起來。
但秦飛的拉坯技巧高超。
拉坯的時候,他上半身隻穿著一個白色的背心,確保手臂光滑,要把手直接伸入到瓶子底部一點一點做起來。
就連拉皮機器都是訂製的大型拉皮機器。
光是這一個手藝,就讓很多瓷器匠人頂禮膜拜。
“呼!”
“差不多了,再來!”
“我就不信,還成不了了!”
秦飛從沙發上直接彈起,精神煥發。
身體再度注入興奮和活力。
他來到工作間,把三腳架和錄像機固定好。
這是秦飛學會的新技能,視頻記錄。
雖說他也不打算傳到網上,但是留個紀念,總是有好處的。
機器開啟,秦飛看著鏡頭,道:
“新的瓷母製作,開始。”
“依然是第一步,拉坯!”
他來到儲存陶泥的房間,取出一大坨摞好的陶泥,放在拉坯機器上。
要想做出又厚又重的瓷坯,陶泥必須要多。
接著,秦飛洗幹淨手臂,就這麽一個人直接開始製作瓷母的瓷坯。
這畫麵,很誇張。
是每個瓷器手藝人看了之後都目瞪口呆的程度。
我尼瑪,一個人做這麽大的瓷坯。
這還是人嗎?
視頻清晰地記錄著這匪夷所思的一幕。
陶泥在他的手裏,很快就有了形狀。
由上到下,慢慢長高,慢慢成型。
新的瓷母製作,開始。
隻要成功,他將是華夏瓷器技藝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