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瓷母完成,瓷器領域的第一人!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A+A-


    瓷母已經燒製完成。
    秦飛把瓷母從窯爐中抱出來,放在實木桌上,細細打量。
    每一處細節都是一種瓷器工藝的精華。
    每一個地方都猶如美玉一般圓潤內斂。
    最關鍵的是,如此繁瑣,如此複雜的工藝品,釉色全部保持純正,並無半點瑕疵。
    就像是故宮博物院的那一件國寶重器。
    秦飛耗盡畢生所學,閉關三月有餘,失敗數次從頭再來,終於是燒出一件精美的釉彩大瓶。
    “好難。”
    “真的不想再來第二次。”
    “太累了!”
    秦飛已經完成一件瓷母,他內心滿是喜悅,卻由衷感慨。
    有一種高考前三個月不分晝夜的學習,終於高考完取得好成績的感覺。
    不容易啊。
    “又到了該展示的時候。”
    秦飛笑了起來,心裏琢磨著怎麽展示瓷母比較好。
    這麽辛苦創作出這件瓷器之王,自然要有收獲。
    錦衣夜行,憋著難受的是自己。
    “辦個展覽,還是參加瓷器交流大賽。”
    秦飛暗自琢磨著。
    “這下,有的熱鬧了。”
    ......
    初冬已至。
    寒氣襲來,人們更喜歡在溫暖的房間中喝茶聊天。
    錦德鎮內,收藏家們鼓弄著藏品,閑聊著收藏領域的消息。
    誰買了幾件上好的老物件,誰被人騙的血本無歸,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要過年了,今年各大窯口,也不知道要推出什麽紀念瓷器。”
    古玩市場內,金誠精品瓷器店老板劉立林抱著一個保溫杯,望著外麵還在擺攤的小販,輕聲感慨。
    店鋪的夥計趙齊應和道:“老板,我們能買到幾件紀念品瓷器嗎?年關的瓷器應當是最好的吧,買的人肯定多。”
    劉立林點點頭,“不好搞啊,各大窯口做出的春節紀念瓷器,都不夠給那些領導富商送禮的,能流到市場的就更少了。”
    “問問燕姐唄,有這層關係在,我們說不定能拿下幾件花海的紀念瓷。”
    “這個肯定要問,但今年競爭激烈,花海瓷器的市場,不一定比得過其他幾大窯口了。”
    兩人閑聊著。
    逢年過節,各大窯口自然充分把握這樣的傳統節日,會推出各種各樣的紀念瓷器。
    有的是獨一無二的單品,有的是組合精美的套裝。
    過年本就是花錢的時候,而且紀念瓷也都是上好的精品,所以藏家們也都樂意出錢購買。
    各大窯口為了這廣大的市場,自然需要宣傳。
    花海瓷器今年推出的,是一套紅底彩繪茶具,頗有春節喜慶的意味。
    這茶具有花海瓷器廠的三位瓷器大師聯手燒製,造型精美,頗為漂亮。
    紀念瓷,越是獨特,越是有多變,才越有市場。
    但宣傳活動怎麽搞得好,卻讓花海瓷器廠犯了難。
    花海瓷器是林燕家裏的產業,而且,這個窯口就是林燕一直在負責。
    雖說是林家給林燕的底牌,但林燕也想把這個瓷器廠搞好。
    “怎麽宣傳才好呢,收藏圈請明星沒用,那些大藏家有錢人都看不起明星,請來反而顯得格調低了。”
    林燕和公司內的高層商討。
    恰逢這時,秦飛給她打來電話。
    秦飛已經完成瓷母的製作,想要找個場合發布。
    這種事情,自然是找林燕和丁海最為靠譜。
    當聽到這個消息,林燕隻覺得不可思議。
    瓷母工藝,哪怕是花海瓷器廠這樣的大型瓷器廠,都無法生產出來。
    隻有乾隆時期,匯聚了當時最頂尖瓷器大師傅的錦德鎮禦窯廠,才有能力創造出這麽一件。
    而現在,居然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就複原出來了!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同時,林燕也知道,絕佳的宣傳機會來了。
    這一次,她要用花海瓷器廠的宣傳經費,辦一場精美的藝術展。
    於是,林燕先是徑直來到秦飛的別墅小院。
    當她看到釉彩大瓶的時候,滿臉吃驚。
    融合了十七種頂尖釉色的瓷母啊!
    燒製過程中不知道要經曆多少繁瑣的步驟,多少細微的細節。
    華夏曆朝曆代最高級的瓷器技藝,在這一個瓶子上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秦飛,你真的是.......太誇張了。”
    “現在消息還沒傳出去。如果傳出去的話,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麽樣的動靜。”
    “你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林燕驚歎道。
    秦飛笑道:“瓷母代表的瓷器領域的王者,獨一無二。”
    林燕回道:“我說的不是瓷母代表什麽,我說的是你,你能燒出瓷器,從現在起,就代表你是華夏瓷器的第一人。”
    “甚至錦德鎮的名聲,都會因為你而變得更厲害。”
    “你做過的所有的作品,價值都會變得更高。”
    “圍棋領域有國手的說法,說的是國內圍棋技術最高的人。現在算起來,你就是瓷器領域的國手。”
    聞言,秦飛神色如常。
    他知道林燕說的事情。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
    猶記得在他年少學藝之時,他的師父是民間汝窯最負盛名的大師,那時他師父就說過,他是天生的手藝人,一定會成為宋朝最優秀的瓷器匠人。
    這般驚才絕豔的天賦,到了現在,依然適用。
    “這件瓷母,我感覺自己隻能做這麽一次,再想做出來,我都沒絕對的把握。”
    秦飛自謙一句。
    其實也不算謙虛。
    正是因為經曆過,才知道燒製這件瓷器所經曆的驚心動魄。
    每一次的燒製都可能失敗,每一次的上釉都如履薄冰,創造的過程對意誌是極大的考驗。
    但同樣,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燒製,秦飛感覺到自己在瓷器手藝方麵,又有突破。
    現在再做瓷器,有一種融會貫通,得心應手的感覺。
    他已經掌握瓷器技藝的“神之一手”。
    再無人能出其右。
    “接下來我會為你舉辦一次瓷母展覽。”
    “禦窯廠博物館那邊,對這個瓷器應該也有興趣,我會聯係他們。”
    “還有就是我家老丁的瓷器協會,絕對全力支持,再算上我的花海瓷器廠。”
    “官方的協會、曆史的博物館、大品牌窯口,聯合為你展覽。”
    “這一次的會展,將會是錦德鎮牌麵最高的個人會展。”
    林燕仔細的檢查著瓷母的狀態,然後感慨道。
    “麻煩了,燕姐。”秦飛由衷感謝。
    “不麻煩,反而是我要謝謝你。而且你能燒製出瓷母,也應該享有這樣的待遇。”
    “提到錦德鎮的瓷器,再也繞不開你的名號了。”林燕看向秦飛,稱讚道。
    兩人商量著接下來的展會安排。
    林燕向來喜歡瓷器技藝,崇拜瓷器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所以對秦飛也越發的佩服。
    於是,接下來,林燕聯係好三方勢力。
    臨近春節,一場聲勢浩大的瓷器展席卷整個錦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