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走火入魔!?
字數:4935 加入書籤
白高成見杜濤瞪他一眼,嚇了一跳。
然後小心翼翼地說道:“領隊,徐征走火入魔了,他昨天中午吃完飯回到酒店,就開始算題,昨晚都沒有睡覺,通宵在計算著,剛剛我回來,他砍都沒有看我一眼。”
走火入魔!?
杜濤哭笑不得,這都什麽跟什麽,又不是電視劇、電影練武會走火入魔。
再看徐征精神奕奕,精神亢奮的樣子,哪裏是走火入魔的樣子。
不過聽到徐征昨晚通宵達旦,到現在都沒有睡覺,杜濤也不免有些擔心。
“這小子在計算什麽,這麽投入。”杜濤此時也有些好奇,上前拿起一張草稿紙上。
當看到草稿紙上列的的題目是:證明當2^(p有2^(n+1)-1個素數。
杜濤心中吐槽著:“小徐做什麽題不好,怎麽去做這題,這種題是他一個高中生能證明得了麽,就是他博士畢業,他也證明不了。”
看到這個算式,杜濤心中很無奈,因為他曾經嚐試著去證明這個難題,可惜用了一年多時間,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因此他很熟悉就認出來了,這就是數學界諸多難題中一個赫赫有名的周氏猜想,或者叫做周氏猜測,也是數學難題中少有的以華夏人名字命名的猜想。
他不是這個領域的,但是因為曾經嚐試過,所以他對這個方向還是頗有了解。
自從周海鍾教授在1992年提出這個猜測以來,十幾年來,全世界的數學家,隻要是研究數論這一方向的,或多或少對梅森素數、孿生素數、費馬素數這些特殊素數都有過研究,畢竟這是通往世紀難題的關鍵鑰匙。而隻要研究到了梅森素數,基本上都嚐試過對周氏猜想的證明。
然而有一個人成功過沒?
沒有!
一個都沒有!
其中不乏有著赫赫威名的數學家,功成名就的數學家,但是沒有一個解決周氏猜測這個數學難題。
杜濤不明白,徐征是什麽時候接觸周氏猜想的。
“咦?這不是這次競賽最後一道題麽?”白高成瞪大眼睛,滿是不可思議:“他怎麽還不死心,還想去完成證明?”
杜濤一怔,然後死死地看著白高成:“你說,這是競賽最後一道題?”
“是啊,這就是競賽最後一道題,我昨晚還做噩夢夢到它呢!”白高成肯定地說道。
杜濤咬牙切齒:“難怪你們一個個被打擊得不輕,原來是這道題!是哪個挨千刀的竟然出了這麽道題,他不怕死了被遺屍荒野麽!太沒有道德了,搞這種題抓弄高中生!”
白高成深有同感的連連點頭,昨天他足足在牆腳畫小圈圈詛咒了一千遍。
“領隊,你也知道這道題?知道它怎麽解答麽?”
杜濤深深吸了口氣,平息心中的怒氣,他沉聲道:“這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氏猜測,一個世界級數學難題。”
“別說你們,就是全世界很多著名數學家,都沒法證明它。”杜濤說道。
“徐征,醒醒,醒醒!”杜濤上前,用手在徐征雙眼前晃了晃。
徐征退出那種神奇的狀態,茫然地看著杜濤、白高成,不解道:“怎麽了?要吃飯了!?我不餓,你們先吃。”
杜濤的臉上,出現三條黑線。
“徐征,快去洗澡,換一下衣服,等會要參加閉幕式。”杜濤黑著臉說道。
徐征此時才發現,原來已經是晚上七點出頭了,而閉幕式是在晚上八點。
徐征連忙去浴室洗澡,換衣服。
而杜濤,則是看了起來,越看杜濤越是心驚,哪怕他對數論不精通,但是畢竟研究了周氏猜想一年多時間,基本的專業素養還是有的。
他忽然發現,看著看著,他就看不懂徐征所寫的。
莫非,他真的證明了周氏猜想?
......
閉幕晚會,正在緊張的準備中。
一間辦公室,五個中年人正拿著試卷複印件,認真地看著。
“各位老夥計,距離閉幕式還有半小時時間,我們沒時間了,現在需要你們給我一個建議,這道題該給多少分。”胡教授看了看時間,不得不催促一下:“老周,你是周氏猜測的提出者,你先說。”
胡教授口中的‘老周’,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頭頂頭發稀疏,非常鮮明的地中海,他正是周氏猜測的提出者、中山大學教授‘周海鍾’。
雖然因為周氏猜測讓他在國際數學界廣負盛名,並且拿到了國院頒發的特殊津貼,當事實上語言學才是他的本職工作,對數論的研究不過是他是他在研究信息科學時發展的業餘愛好。
從80年至今,他發表的一百多篇論文,其中一多半都是關於語言學、信息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等等。尤其是其對模糊數理語言學研究的係列論文,更是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其學術價值並不遜色與周氏猜想。
至於數論……
說實話,他已經有段時間沒有把精力放在上麵仔細研究過了。
可是今天,周海鍾忽然接到了胡教授的電話,說在冬令營中有學生解答了他的周氏猜測,周海鍾第一反應就是開什麽玩笑,根本就不相信,別說一個高中生,就是一個本科生都不可能!
可是他還是鬼使神差地來到瓊海市,親自到現場。
周海鍾看到了試卷,越看越感到震撼,他難以想象,一個高中生竟然有這麽高的數學造詣。
“哪還用說,肯定是滿分!”周海鍾毫不猶疑地說道:“雖然這裏麵的答題區寫滿了,還是不完善,可是也許正如他所說的,他已經解決了這道題,但是限於答題區域有限,所以並不完整。”
“而且哪怕隻是這些答題區域的證明,都讓我感到非常驚歎,精妙絕倫!”周海鍾說道:“如果這都無法獲得滿分,那我不知道怎樣的證明才能得到滿分。”
“老周說得沒錯,這位選手在數論上的造詣,非常的驚人,難以想象他才是高中生,就有這份造詣!”另一個中年人頗為讚同地點點頭:“老胡,這一題確實可以給滿分。”
“老張,你也這麽認為!?”胡教授頗為驚訝地看著張教授,這位張教授是華科院數學研究所的副所長,是國內很出名的數論領域的專家。
這一次最後一題,就是張教授作為出題人,胡教授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張教授大為吃驚,第一時間訂票前來瓊省。
張教授理所當然地說道:“那是自然,他在數論的造詣,我都感到驚歎。”
“說實在的,出這道題時我是靈機一動,壓根沒有想過有人會去證明,沒想到這位選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張教授笑道:“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見這位選手,他的數學天賦讓我感到吃驚,怕是比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絲毫不差。”
其他人聽到張教授的評價,紛紛露出動容。
所謂的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是指2000年左右進入燕大數學係的一批人,這一批人有許多數學天賦相當驚人,目前在各自的領域都小有成就,在國際上都嶄露頭角了。
“周教授和張教授說的沒錯,雖然從證明過程中,不是那麽嚴謹,可是要知道這是高中生,是競賽,能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複旦大學數學係劉教授也頗為讚同:“我想我獲得博士學位的時候,都還沒有他這一份造詣呢!”
受邀而來的五位教授,紛紛讚賞不已。
胡教授聞言,也有了決定,讓人將這一題給了滿分。
胡教授看了看時間,對著他們笑道:“各位既然來了,不如一起參加閉幕式,好好見識見識這群孩子,這些孩子以後可是要接我們的班啊。”
其他人同意了,反正來了都來了,參加一個閉幕式而已。
“對了,老胡,這位選手是來自京城還是魔都,或者是魯省?”周海鍾問道。
“我猜是魯省的韋冬弈,他去年imo獲得滿分金牌,在數學造詣不敵,去年就被燕大數學係錄取。”劉教授說道:“唉,好苗子都被燕大數學係給收了,長此以往距離會越拉越大。”
“不可能,韋冬弈的水平我還是了解的,去年還是我給他們開講座,我是不相信他數學水平進步這麽快。”張教授搖了搖頭。
“那應該是來自魔都,魔都在數學競賽上非常重視,每年都能湧現出人才來。”
“不不不,我猜大概率是來自京城人大附中。”
胡教授笑了笑:“你們都別猜了,等到閉幕式的時候,就知道了!”
眾人有說有笑著,開始稍作打扮,見時間已經到點了,便向著會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