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國家隊名單
字數:3894 加入書籤
六道考試題目,六堂講座,一堂講座一道題。
這些教授,展示出來的知識的淵博與深度,讓徐征感受到一種知識的降維打擊。
一開始,徐征還覺得自己已經很牛了,就是大學的教授也不放在眼裏。
可是六堂講座下來,徐征才發現,自己這是井底之蛙了。
這讓徐征的心態,徹底的放平。
轉眼之間,最後的一場考試也結束了。
所有人都不禁鬆了口氣,不管考好考差,現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誰能進入第二階段集訓,就看接下來的成績公布,以及第二階段集訓名單了!
徐征顯得很輕鬆,唯一一個像徐征這般的,也就隻有韋冬弈了。
忽然,徐征感覺好像有人在看著自己,按照感覺望過去,就看到韋冬弈眯著眼睛,麵無表情地。
“我不會被韋神盯上了吧?”徐征暗自嘀咕著。
他發現這段時間,韋冬弈總是會時不時地盯著他,讓他都有些心裏發毛著。
“聽說十幾年後,這家夥還是個單身狗,麵對美女的仰慕表白,麵無表情地拒絕,不會是......”想到這裏,徐征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他的取向,可是非常正常。
他隻對美女感興趣,至於男人......一點興趣也沒有。
3月24日早上,閉幕式上,朱華偉教授作為今年華夏國家隊領隊,宣布了國集隊二階段名單,徐征和韋冬弈的名字,出現在前麵兩個位置,除此之外還有15個人。
至於沒有出現在名單上的,都將離開。
與一階段不同,二階段集訓,隻有進入二階段集訓隊名單的人才能留下,其他人連旁聽的機會都沒有。
“徐神,一定要帶著華夏國家隊拿下團體賽冠軍!”小胖子收拾好行李,依依不舍地。
“想那麽遠幹麽,我還得經曆二階段集訓,才能知道能不能進入華夏國家隊!”徐征不置可否。
小胖子一副你別騙我的表情,“要是連你都進不了華夏國家隊,我都不知道誰能進入。”
4場考試,徐征和韋冬弈都拿下滿分,也是唯二都拿下滿分的隊員。
“嗬嗬~~”徐征輕輕一笑:“一路平安,有緣京城見!”
“京城見,希望9月份你還認我這個小弟!”江峰露出不舍之色。
徐征笑了笑,這10天江峰走到哪裏,都自詡是他的小弟,而他也發現江峰一個優點,那就是這個家夥看起來人畜無害,實際上對誰都自來熟,很容易交到朋友。
他認識的人大概隻有四分之一,但是小胖子卻已經和所有人成為了朋友,哪怕是韋冬弈那麽木訥的人,竟然也抵擋不住小胖子的魅力。
在徐征看來,小胖子有這麽牛逼的社交能力,根本就不應該從事數學專業,畢竟數學專業不需要什麽社交能力。
送走小胖子,徐征則是沉下心,檢查著自己寫的論文。
這是他第一次寫論文,為此他可是看了不少論文,按照論文的標準版麵進行寫的。
還好房間有電腦,雖然電腦的性能不怎麽樣,不過用來看論文,還是沒有問題的。
二階段集訓,則是明天才開始,也意味著今天他們都沒有什麽事情。
就這樣,徐征邊審查著論文,邊進行著第二階段集訓。
而他的室友,也從小胖子,換成了蘇鈞,剛好是半個老鄉。
甚至他們平常聊天,用閩南語全程無壓力。
蘇鈞進步很大,這一次成功的擊敗其他對手,名列第二階段集訓名單的最後一名,保住了進入華夏國家隊的希望。
整個集訓隊二階段,和一階段差不多,也是以考試、講座為主,在這樣的緊張又充實的日子下,時間過得很快,很快來到了4月2日,也就是第二階段選拔的閉幕式。
“最終成績,是根據前後考試的平均成績進行評比。”朱教授作為華夏國家隊領隊,由他來宣布成績:“接下來,將由我宣布17位集訓隊員中,最終脫穎而出的六位同學。”
此時,台下除了徐征和韋冬弈外,其他15名集訓隊員們全部都緊張地屏住了呼吸。
他們都知道,雖然華夏國家隊有6個名額,可是徐征和韋冬弈已經鎖定了兩個名額,他們15人是去競爭剩下4個名額。
“第一名,徐征,平均成績126分。”朱教授念著第一個隊員名字,難得的露出笑容:“相信你能夠在imo賽場上為我們華夏瞄準一個金牌!”
會議室中,所有師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絲毫都不感到意外,這段時間的集訓,徐征的表現有目共睹,足夠讓人驚歎。
“第二名,韋冬弈,平均成績125.5分!”朱教授念著第二個隊員名字。
可惜底下的韋冬弈,一點喜悅之色都沒有,相反是有一絲懊惱之色,他第一次考試成績是126分,現在平均分125.5分,意味著最後一次考試成績是125分,錯失1分。
要知道,經過這將近一年的學習,特別是在cmo賽場上失禮,他久違的心中充滿激情與動力,整個寒假都是沉浸在數學知識海洋之中,在一階段集訓他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徐征,可沒有想到在第二階段集訓,卻是落了下風。
朱教授可沒有停止,繼續宣布其他四位選手,分別是鄭凡、鄭誌偉、林博、趙彥霖,而這也代表著,華夏國家隊6位隊員齊聚。
其他沒有聽到名字的,不由自主地露出遺憾和不甘之色。
徐征倒是沒有絲毫的意外之色,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現在做這些題目,顯得有些得心應手,對於能否獲得imo金牌他也絲毫不擔心,因為教授們都說了,imo試題難度往往是比不上集訓隊的試題,甚至連cmo試題難度都要略微高於imo試題。
當然這也並沒有絕對,有些年份imo試題就會出現一兩題特別難的,比如1988年imo第六題,就被稱之為‘傳奇第六題’。那一屆參加imo的各國選手總共有268名,當其中在這道題拿滿分的選手卻隻有11位。
這十一位選手中,就包括了一位後來的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
而被這道題難住的人中,也不乏一些後來知名數學家,比如大名鼎鼎的菲獎得主——陶喆軒,他在這道題隻拿到了1分。
當然,這不是陶喆軒比不上吳寶珠,而是因為吳寶珠那時候16歲,正兒八經的高中生。而陶喆軒才13歲,3歲的差距,足以代表著數學知識的積累。
所以,徐征也從不會小覷imo競賽,不過他有信心,若是自己答不出來的題,估計其他人也是答不出來,對於金牌他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就如同陶喆軒,哪怕在‘傳奇第六題’隻拿到1分,照樣拿到了imo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