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國家項目(求推薦票、月票)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A+A-


    周一早上,剛剛上了兩節數學課。
    徐征被請到了一間辦公室。
    “徐征,我有一個國家的項目,缺少一個擅長數學的人,現在我邀請你加入我的項目組。”張教授直接開門見山,說明了自己邀請他來辦公室的目的:“當然,你是以研究員的身份加入,會有一份薪水,有成果的話也會掛上你的名字。”
    “張教授,我可以問一下麽,是哪方麵的項目?”徐征沉吟了一下,沒有直接答應。
    張教授點點頭:“航空發動機,確切地說是一款軍事用途的航空發動機,針對於戰鬥機方麵。”
    作為航院的教授,參加國家項目科研是很正常的事。
    每年國家都會撥付大筆的科研資金,這種是屬於廣撒網的,不見得每個項目都會取得突破或者具備實質用途,但是這樣可以鍛煉科研隊伍,同時一千個項目隻要有一個取得重大突破,那麽就不會虧。
    徐征眼睛一亮:“這可是個大項目啊!可以,我加入!”
    數學的科研項目,正常都是幾萬、十萬一年,很少能夠達到百萬級別的,因為數學與其他方麵的研究不一樣,數學研究隻需要一根筆、一疊草稿紙,更多的花費其實是去參加學術報告會,聽講座。
    可是像航院的科研項目就不一樣了,百萬級別隻是起步,正常都是上千萬科研資金,甚至是上億的科研資金。
    剛好徐征對於航空發動機,還是相當感興趣的。
    辦公室內,張教授的研究生、博士生一個個都驚訝地張大嘴巴,羨慕地看著徐征。
    國家項目掛名的都是負責人以及核心人員,跟著做項目的博士生、碩士生,一般都不好被掛名,他們參與項目的好處是,對個人的一些成果可以發表論文。
    當國家項目的核心內容,肯定不會讓普通博士生、碩士生參與的。
    而且徐征一加入項目組,每個月可以領到一萬元的補貼,而他們這些早早加入的人,每個月就隻有三千補貼,這還是張教授大發慈悲。
    果然啊,研究生沒有人權!
    隨後,徐征簽署了合同,以及保密協議,參加國家項目,保密協議是最重要的,因為這玩意兒,屬於高度保密的。
    加入這個項目,徐征除了上課之外,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負責解決項目組遇到的數學上的難題,而他也一邊學習著航空發動機的相關知識。
    張教授是國內航空發動機的專家,徐征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隔三差五地就去找張教授請教。
    張教授也不藏私,對於徐征那是傾囊相授。
    “航空發動機,其高度複雜和精密絕對是讓人歎為觀止,作為飛機的心髒,它被譽為‘工業之花’。可以說,航空發動機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
    “航空發動機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門檻非常的高,全世界能夠獨立研製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就隻有美俄英法!”張教授歎了口氣:“我們國家對於航空發動機的研究和發展起步比較晚,在這方麵還是相對比較落後,不管是峨嵋航空發動機還是昆侖航空發動機亦或者是太行航空發動機,雖然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正是因為在航空發動機上遲遲無法取得巨大突破,我們的飛機始終患有心髒病,飛機設計得再好,沒有一顆健康、強大的心髒,這飛機的性能始終是有問題的!”作為研究航空發動機一輩子的人,張教授對於華夏麵臨著航空發動機的困境,那是相當痛苦又無力的。
    太行發動機,太行,號稱‘天下之脊’,華夏第一台大推力渦輪封山發動機取名太行,其意義不言自明。從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再到2006年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前後曆時27年。它也是華夏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而它的推重比7.5,推力132kn。
    ‘昆侖’發動機,則是華夏第一台走完自行設計、試製、試驗、試飛全過程的航空發動機,是國內最先進的中等推理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其1984年立項,再到2002年批準設計定型,前後曆經19年。它的研製成功標誌著華夏航空發動機從隻能測繪仿製、改進改型跨入了自行研製的新階段,結束了華夏長期以來不能研製航空發動機的曆史。
    但是因為‘昆侖’發動機的研製背景,它是用於搭載在殲7、殲8係列飛機,也就是說它一誕生就屬於落後產品,根本無法滿足華夏的現在和未來的需求。
    ‘峨嵋’發動機,也就是ws-15渦扇發動機,這是一款為第五代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主要用於第五代雙發隱身戰鬥機殲-20。其在2006年首次台架運轉試車成功,推重比9.7,推力161.9kn。
    但是毫無疑問,哪怕是到現在,ws-15渦扇發動機依舊不是一款成熟的合格產品,依舊是問題多多。
    徐征還記得,大概是到了2022年珠海航展,ws-15渦扇發動機才算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相比起其他同類型的航空發動機,它依舊多有不足。
    比如f-135型渦扇發動機,是美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製的新型發動機,2006年飛行測試成功,最大推重比11.7,最大推力將近19噸,將裝備在f35戰鬥機上,並且具備垂降能力。
    再比如,f-119渦扇發動機,是f22戰機的指配航發,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就可以輕鬆實現超音速巡航,其最大推力達191.3kn,正是強大的推力,它讓f-22具備短距起飛的能力。也正是如此,它也被稱為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戰鬥機發動機。
    當然,說起航空發動機,肯定繞不開俄國,其al-41渦扇發動機,從1985年研製,不管是加力還是推力都要優於f-119型,當然它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壽命僅僅隻有f-119的40%左右。
    徐征了解越多,越是能夠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與美俄英法相比,華夏的航空發動機,不管在哪個領域,都相差一大截。
    哪怕現在立項設計的航空發動機,甚至還不如人家20年前研製的航空發動機。
    而這種情況,不僅僅存在於戰鬥機方麵,在運輸機、戰略轟炸機、直升機等方麵,都是同樣存在的。
    商用客機所需要的航空發動機,簡直是和汽車發動機一樣,都是屬於華夏的短板,一說起就讓人不由得直搖頭。
    而航空發動機不解決,那麽華夏空軍的心髒病問題,就始終無法得到根治。
    “張教授,我想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空軍的心髒病問題!”徐征看著張教授,說道。
    “我們都老了,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張教授笑了笑:“也許再過10年、20年時間,我們有可能研製出一款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發動機。”
    “不過那時候,我早就退休了,甚至說不定已經進土了。”張教授拍了拍徐征的肩膀:“你的天賦很好,學習速度很快,如果你能全心研究航空發動機,我想以後你會超越我的水平。”
    張教授很看好徐征,徐征這段時間在航空發動機方麵的進步,他看在眼裏。
    “我想用不了那麽久,隻要有個三五年時間,你就可以看到。”徐征說道。
    張教授笑了笑,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不年輕了,曾幾何時,他也曾經像徐征這般充滿著銳氣,以為憑借一己之力,研製出一款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可是後來不斷碰壁,他也就明白了。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之花’,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航空發動機發展到現在,其複雜性和精密性已經達到了一個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
    一款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不僅僅是要設計好,還需要製造得出來,不然的話設計得再好,都沒有用。
    雖然麵臨著很大的困難,不過徐征並沒有膽怯,後退,相反他愈加地充滿了戰意。
    有困難,不可怕,他隻會激發徐征的好勝心。
    隻有解決困難,克服困難,才能用巨大的成就感。
    徐征就如同一塊幹涸的海綿,源源不斷地吸收著各種航空發動機相關專業的知識,看著各種書籍、論文。
    而讓徐征有些無奈的是,這些書籍、論文,總是這裏、那裏存在著問題。
    這讓他有時候,都得帶著一些心眼提防著,免得掉進坑裏,怎麽爬也爬不出來。
    很多時候,他還得去尋找外文原文,去重新理解、翻譯,甚至他有時候還得一一分析、計算,然後去互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