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下戰書?

字數:5240   加入書籤

A+A-


    2006年的第25屆世界數學家大會,菲爾茲獎獲獎名單,那可是大神雲集,每一個都是真正的大佬,也被譽為近20年菲爾茲獎含金量最高的一屆。
    四位菲爾茲獎得主中,既有證明‘龐加萊猜想’的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那一年的佩雷爾曼甚至都沒有到現場出席頒獎典禮,甚至迄今為止都沒有領走那菲爾茲獎獎章。
    除了佩雷爾曼外,還有安德烈·奧昆科夫,他因為在概率論、表述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麵取得傑出成果而獲得菲爾茲獎,在他獲得菲爾茲獎前,他已經名聞世界數學界,被譽為隻要活著在40歲之前肯定會得到菲爾茲獎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是法蘭西數學家‘溫德林·沃納’,他因為對發展隨機共形映射、布朗運動二維空間的幾何學以及共形成理論的貢獻,而獲得了菲爾茲獎。
    相隔四年,除了那幾個年齡大於40歲的受邀大會一小時報告者之外,其他7位有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學者,毫無疑問顯得星光黯淡。
    而這7人之中,徐征剛年滿20歲,是最年輕的,其他6人最年輕的也已經37歲了,其中有三位是已經40歲。
    在外麵開設的盤口,徐征獲得菲爾茲獎的賠率是最高的。
    坐在人群中央,吳寶珠神色凝重,拳頭不自覺地捏緊了,他已經38歲了,一旦錯過這一屆,那麽下一屆他就不可能獲得菲爾茲獎,這一生將與菲爾茲獎擦肩而過,除非他解決了七大數學難題中的某一個。
    賽德裏克·維拉尼,同樣來自於法蘭西數學界,和吳寶珠緊鄰而坐,食指在膝蓋前輕輕地摩擦,不知道是單純的緊張,還是正在祈禱。
    他同樣也不年輕了,已經37歲的他,已經再也等不了一屆了。
    畢竟4年之後,他就41歲了,他可沒把握自己在未來四年,能夠解決一道千禧年數學難題,能夠讓菲爾茲獎破例網開一麵。
    徐征是最淡定的,他自然知曉菲爾茲獎的含金量和重要性,但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菲爾茲獎,因為到目前為止,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是1954年第11屆世界數學家大會的j.p.塞爾,那一年他28歲。
    或許是感受到了台下目光的炙熱,約翰·鮑爾麵對台下的觀眾們友好地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之後,他用莊嚴而平穩的聲音,宣讀了第一位獲獎者的頒獎詞。
    “自從朗蘭茲綱領誕生以來,它一直被譽為數學界‘大一統理論’,無數數學家前赴後繼地挖掘著這一座寶藏,他證明了朗蘭茲綱領中的自守形式理論的基本引理,讓我們在數學界‘大一統理論’上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第一位獲獎者,來自法蘭西的吳寶珠!”
    約翰·鮑爾語氣鄭重地宣布了本屆第一位菲爾茲獎得主。
    在獲獎人公布的瞬間,會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了。
    雷動的掌聲如爆發的山洪,振聾發聵。
    徐征忍不住地看向了吳寶珠,這一位越裔的法蘭西數學家。
    1967年,年僅30歲的加拿大數學家羅伯特·朗蘭茲在給美國數學家安德烈·韋伊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組意義深遠的猜想。這些猜想指出了三個相對獨立發展起來的數學分支:數論、代數幾何和群表示論,實際上它們是密切相關的。
    從此以後,朗蘭茲綱領就成了數學界研究的熱門,在過去數十年裏對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每當在朗蘭茲綱領上取得重大突破,數學家們往往得到國際大獎的青睞。
    比如2002年的洛朗·拉佛閣,便是因為證明了與函數域相應的整體朗蘭茲綱領,從而在數論與分析兩大領域之間建立了新的聯係,他憑著這一傑出成就,獲得了菲爾茲獎。
    而現在,吳寶珠又憑借著在朗蘭茲綱領上的研究,獲得了菲爾茲獎。
    徐征可以預想得到,接下來十年甚至是數十年,會有越來越多的數學家紮根於朗蘭茲綱領的研究之中。
    隨後第二位菲獎得主,是來自以色列的埃隆·林登施特勞斯,他獲獎的理由是‘遍曆理論的測度剛性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
    看著埃隆·林登施特勞斯欣喜若狂,徐征暗自嘀咕著,說實在的這一成就獲得菲爾茲獎,有些顯得牽強了。
    不過沒辦法,他也知道,並非是所有的菲爾茲獎都是世界級數學家,有時候也是會出現矮個子裏挑高個子的局麵。
    很快約翰·鮑爾便宣布第三位菲爾茲獎得主,那就是來自俄國數學家‘斯坦尼斯拉夫·斯米爾諾夫’,他證明了統計物理中平麵伊辛模型和滲流的共形不變量。
    徐征看著其貌不揚的斯坦尼斯拉夫·斯米爾諾夫,眼中不由得閃過一抹佩服,俄國數學家極具個性,研究也是別具一格,在過去百年時間,湧現了一批偉大的數學家,正是有這一批偉大的數學家,才鑄就了蘇聯的輝煌。
    而如今他們的情況可不妙,斯坦尼斯拉夫·斯米爾諾夫能夠擊敗其他對手獲得菲爾茲獎,可想而知本身實力的強悍。
    但凡實力有些不夠強,imu會毫不猶豫地將他排斥出去。
    這種事,發生的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第四位菲爾茲獎得主,是來自法蘭西數學家‘賽德裏克·維拉尼’,他的獲獎理由是證明了玻爾茲曼方程的非線性阻尼以及收斂於平衡態。
    “......這太可惜了!”和徐征坐在一塊的一個數學家,有些惋惜地說道。
    徐征搖了搖頭:“沒什麽。下一屆大有希望。”
    這位數學家看了看徐征,眼睛情不自禁地紅了起來,兩行淚水劃過臉龐。
    你是沒什麽,你還有下一屆、下下屆甚至是下下下屆,可問題我已經37歲了,我已經沒有下一屆了,下一屆已經不屬於我了。
    徐征看著淚流滿麵的鄰居,怔了怔。
    不會吧,一個大男人,就這麽哭了!
    有什麽好哭的呢!
    隨著開幕式結束,也意味著世界數學家大會來到了正菜。
    頒獎,隻是世界數學家大會的開胃菜,並未是世界數學家大會的一切。
    世界數學家大會,最為重要的還是給世界數學家們提供一個交流的舞台。
    從舉行開幕式的大廳內出來之後,徐征決定在大會現場四處逛逛。
    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的報告通常質量都很高,除了固定時間開始的1小時報告和45分鍾報告之外,還有麵向一般學者的10分鍾報告會,任何與會學者都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分組上申請。
    大會上的學科分組一共有二十多個,再細分的話可以分得更多。
    對於這種可以直觀了解到學術界最新研究動向的機會,徐征自然不會就這麽輕易放過。
    “你就是徐征,就是你證明了周氏猜想!?”就在這時候,一個瘦瘦的、有著一頭金色長發的青年出現在徐征麵前,雙眼盯著徐征。
    “我是徐征,不知道你是?”徐征一臉疑惑地看著這個金色長發青年,他不記得自己認識這人。
    “我叫彼得·朔爾策,來自德意誌!”青年充滿著堅定說道:“我一定會比你早得到菲爾茲獎!”
    彼得·朔爾策?
    徐征怔了怔,終於知道這一位了!
    imo曆史上首位獲得連續三金的傳奇人物,名震歐洲的數學天才,被譽為歐洲的‘陶喆軒’。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2018年的時候,年僅31歲的舒爾茨,獲得了菲爾茲獎!
    舒爾茨這是來幹什麽?
    下戰書嗎?
    徐征也認真起來:“那很抱歉,我想下一屆的菲爾茲獎,我已經預定了一塊獎章!”
    舒爾茨瞪大眼睛,盯著徐征。
    這人,這麽狂!?
    要知道他舒爾茨是名震歐洲的數學天才,奧賽之後就進入全德數學專業排名第一的波恩大學,3個學期就學完本科課程,兩個學期學完碩士課程。
    而現在,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了。
    他雖然也向自己的同學表示,自己劍指2014年的菲爾茲獎,可實際上還是有些底氣不足,他比較有把握的,還是2018年的菲爾茲獎。
    現在好了,比自己還年輕好幾歲的徐征,竟然在他麵前跟他說,預定了2014年的菲爾茲獎。
    你說你預定了,就真的預定了!?
    開什麽玩笑,以為imu是你家開的!
    “哼,自大狂!”舒爾茨冷哼道:“下一屆菲爾茲獎必有我一席之位,到時候我會拿著菲爾茲獎獎章在你麵前晃了晃。”
    說完之後,舒爾茨便甩了一下金色長發,頭也不回地離去了。
    徐征摸了摸下巴,望著舒爾茨離去的背影。
    那就看看下一屆世界數學家大會,是你拿著菲爾茲獎獎章在我麵前晃蕩,還是我拿著菲爾茲獎獎章在你麵前晃蕩。
    徐征如此想著,便開始在會場四處逛逛,去尋找讓他感興趣的報告會,每年這時候,這些報告會總是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本屆世界數學家大會,共有12位數學家受邀作1小時報告,有160位數學家受邀作45分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