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烏合之眾

字數:7499   加入書籤

A+A-


    兩隻兵馬屯紮在孟津之地,其中叛軍的兵力極多,多達了將近七十萬。
    他們駐紮在劉儉大軍南麵不遠處的曠野之上,既與劉儉形成了對壘之勢,同時又讓己方的兵馬阻斷了劉儉去往雒陽的道路。
    劉儉在渡過黃河之後,並未著急進兵雒陽,而是將兵馬在此築造了一座土城。
    他在這座土城之中布置了大量的霹靂車與井欄,將這座臨時的土城打造成了一所堅固的防禦陣地。
    此刻,劉儉站在他的土城之上,望著遠處那一大片的賊軍大寨,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荀彧跟隨在劉儉的身邊,他的神色不似劉儉那般凝重,相對還是輕鬆的。
    他也是望著遠處的大營,並未多言。
    隻見對麵賊軍的帳篷一片廣大,密密麻麻,不過卻是雜亂無章。
    依稀望去,叛軍的大營內雖然是人聲鼎沸,人來人往,但馬匹也少,旗幟甚少,儼然就是一支亂軍。
    與其說這是軍隊,倒不如說是難民營。
    “實在是太多了呀。”
    劉儉頗為感慨的歎了一口氣,表情頗為落寞。
    荀彧見狀,急忙耐心勸解:“主公莫要憂愁,彼軍雖眾,然皆是烏合之眾,縱然有七十餘萬,亦不足懼!”
    “大將軍可看他們的營盤,散亂無章,在看他們的士卒,幾乎都是身無甲胄,手中的兵刃亦不是正規軍械,甚至還有很多人使鋤頭,使木棒,就是這等軍隊,莫要說七十萬,就是再來七十萬,與我軍來說又能如何呢?”
    劉儉搖了搖頭,道:“你以為我是因為他們的人數而感到恐懼嗎?我並不是懼怕他們人數多,戰力強,我隻是感慨,這近百萬之眾,如今居然都在李響的手下為賊寇!”
    “這百萬黎民,理應都是我大漢朝的底層良善!若是能夠管理的好,這百萬黎民會為國家帶來多少的勞力價值?他們每年耕種的收成又會有多少?這些勞動力每年又會為大漢王朝創造多少的財富?但是現在他們不但沒法為這個國家貢獻力量!反而成了這個國家前行的障礙,但是這偏偏卻怪不得他們!”
    “若是將這將近百萬的叛軍全部擊殺,毫無疑問對大漢朝而言,又是一個不小的損傷!”
    “朝廷的弊政讓他們走向了這條道路,如今我有心匡扶朝廷之誤,還司州以清平,所以我還是希望這些流民能夠回來,能夠重新成為大漢朝的子民,安居樂業,共同使大漢太平!”
    荀彧的臉上露出了尊重,說道:“大將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想到的不是戰爭的勝利,而是這個王朝和民族的未來,這實在是讓末吏感動。”
    劉儉隨手指了指遠處的那些叛軍所建立的巨大營盤。
    “憑心而論,想要打退他們或者殲滅他們,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當年皇甫嵩功成名就,建立了京觀,可謂是聲名震天下,但是又有什麽用呢?戰亂依舊是沒有平息,反叛依舊是在繼續,黎民依舊是在不斷的反叛,繼而死亡,他皇甫義真除了得到一個屠夫的名號之外,又得到了什麽?”
    “這六七十萬的叛軍,我要是想殲滅他們,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隻是一味的屠殺並不是戰爭的目的,當然,若是不想要任何的死傷,那也是不可能的,隻是需要想辦法把死傷降到最低。”
    荀彧聞言,急忙表態。
    “末吏一定替大將軍細思此事。”
    就在劉儉和荀彧二人細研究此事的時候,突然一旁矗立在旁邊的顏良突然說了一句:“大將軍,敵軍的陣營似乎有所異動!”
    劉儉和荀彧隨即抬頭觀望。
    卻見叛軍的陣營確實開始發生了變亂,隻見那些漢軍的士兵一個個的都開始以長龍的形態向著營寨門口堆積而去,他們在遠處開始逐漸排成了陣勢,一個方陣接著一個方陣的列陣。
    看樣子,叛軍的指揮官似乎是要讓他們形成一定規模的列陣,但是其動作卻十分散漫且速度極慢。
    看的出來,這些士兵是要自發的組成一個攻擊大陣。
    至於他們想要攻擊的人是誰,那就受不言而喻。
    “這些惡賊居然想集結重兵來攻打我的土城?”
    劉儉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難道那李響沒有看清楚我們所布下的土城防禦之陣?”
    “他的兵馬是多,但是他到底懂不懂兵法?以我現在所建築的土城,還有我軍的裝備以及準備,雖然兵數遠遠不及他,但是他就這樣過來打我,豈非是自討苦吃?”
    荀彧也是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看來,這個李響並不足懼,其人雖能借勢蠱惑底層人心,但在兵略之上的造詣著實粗糙,你隻需要通過他布陣的速度,還有他們那些陣型的狀態就可知這些兵馬都是烏合之眾。”
    “就憑這樣的陣勢,豈能對我軍形成威脅?想來李響也是知道的,隻是他依舊如此行事,說明現在彼君將士心思渙散,李響已經有些控製不住底層士兵了……叛軍之中定然有很多人是想重新為良民,不想與主公為敵也!”
    “為了能夠穩定這種情緒,重新收攏人心,李響想要打一場勝仗,來挽回叛軍士氣和渙散的軍心。”
    劉儉聽到這兒,不由哈哈大笑。
    “真是一個無知鼠輩,雖然他的想法沒有錯,但是用這種方法來提升自己,無異於自取其辱!傳令各部將校,讓他們準備守護土城,咱們好好的給對方來一個回禮,讓那李響那廝知道知道,想要用我河北軍來提升他們的士氣,這是何等荒謬幼稚之事!”
    “喏!”
    ……
    ……
    隨後,準備好了的叛軍開始向著劉儉所在的孟津土城大步前進。
    多達十餘萬的叛軍先鋒部隊,踏著混亂的陣列與方圓,持著各色各樣的兵器,帶著殘缺不全的甲胄,向著劉儉的土城慢慢的推進著。
    河北軍的大將們站在土城之上,看著下方士兵身上的甲胄,心中既對他們有些憐憫,同時又有些好笑。
    敵軍的人數雖然多,但是甲胄實在是太不全了,大部分都穿著布衣。
    沒有甲胄也就算了,問題是有些人還非要硬性的給自己披上甲胄,但披的還不全。
    有的人隻帶著一個頭盔,有的人隻帶著上半身的護胸甲,有的人則是隻帶著肩甲或者臂甲。
    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拚湊而來的。
    這樣的東西掛在身上,雖然也可以說算是甲胄,但是說實話,就跟沒有是一個樣子的。
    反倒是很多人因此打扮的其貌不揚,不倫不類。
    很快,十多萬的反叛軍前部,就如同一群蜂擁的螞蟻一樣來到了土城之下。
    而後方的中軍陣中,叛軍的首領李響的是全身甲胄護體坐下,一匹駿馬在陣中往來打馬狂奔。
    李響一邊縱馬狂奔,一邊高聲呼。
    “將士們,河北劉德然乃是漢室宗親,也是大漢朝昏君的第一爪牙!”
    “他替漢皇帝南征北戰,到處打壓我們同僚,欺壓我等良民,奪取我等土地,禍害我等生活,使我們都喪失家園。”
    “今日我等齊百萬之眾集於此,就是要消滅這個惡賊,鏟除當朝昏君的爪牙,還天下以清平。”
    “將士們,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大家都能過上太平盛世,也為了能夠天補均平,也為了能夠享受黃天盛世,咱們今日無論如何都要打破眼前的這座土城,生擒劉德然,讓當朝昏君和其他的那些爪牙知道,我等萬民之怒是不可違背的。”
    “將士們,殺啊!”
    李響鼓舞將士們的說辭還是有煽動性的。
    在正常情況下,他的這些話是能夠讓這些士兵們隨著他的呼喊聲提振士氣,使戰鬥力大增。
    但問題是,現在他所麵對的是河北軍!
    河北軍的首領則劉儉。
    劉儉是什麽人?
    是那個一直在河北,為了天下萬民一直行之以改革,一直讓自己下轄所有的黎民能夠有田種,有飯吃的聖人!
    李響吹的再狠,也動搖不了劉儉的風評還有他所做的事情。
    普通人其實對於劉儉的感官還是比較好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
    在叛軍中很多中層將領也向李響提議,讓李響率領所有的將士們向劉儉投降。
    也正是因為軍心浮動,所以李響不得以,才力排眾議,組織了這次進攻。
    但是對於普通的中級將領還有底層的將軍士們來說。這次進攻是他們不情不願的。
    李響剛才說的話雖然振奮士氣,但是他的話卻抵賴不了事實。
    劉儉是一心向民的,他說劉儉是皇帝弊政的爪牙,是迫害黎民的幫凶,純粹就是放屁。
    很多叛軍心中對於他所說的話,是不服氣的。
    但是,即使很多人心中不服氣李響的決定,但他畢竟是叛軍的首領,有很多人還是在支持著他,所以公然違背李響的命令還是不可取的。
    特別是那些普通的黎庶,他們還是沒有什麽選擇權的,你想讓他們舍生忘死的來攻打劉儉的土城,他們就得來打。
    “殺!”
    隨著各部叛軍中級將官下達命令,便見數萬的叛軍敢死隊蜂擁的向著土城衝了過去。
    在土城上的河北軍卻早就有了防禦準備!
    隨著負責城頭防禦的高覽下達命令,便見在土城中早已安置好的井欄和霹靂車開始發動了威力!
    漫天的飛石和箭幾乎可遮蓋天際。
    “那是什麽?”很多叛軍不明所以的問道。
    卻也難怪,對於第一次上戰場的普通黎庶,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怎麽可能會見過霹靂車這種隻有戰場上才有的玩意?
    很快,就聽城下的哭喊連成一片。
    不時有慘呼聲響起,巨大的石頭直接砸入陣中,破開其隊伍,將叛軍如稻草一樣的轟散,被它壓製,叛軍幾乎抬不起頭來,無法組織有效的攻擊。
    “不行!這樣不行!我軍必須衝殺一番,一定要有敢死之士上前,不然的話會嚴重打擊我軍的士氣!”李響拚了命的喊著。
    問題是,現在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衝突。
    換成別的軍隊,或許會有很多人願意衝鋒陷陣,用生命作為代價振奮士氣。
    但對方可是河北軍啊。
    是那個劉儉的軍隊!
    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了,城頭之上,又有數不清的弓弩手將開始對著城下的士兵進行掃射。
    弩箭和石砲打得如暴雨一般。
    ……
    ……
    這場撕殺一直持續到午後,土城之下,到處都是橫流的鮮血,賊軍的屍體層層疊疊,到處都是。而土城頭上的士兵也有因為彼軍進攻而受傷或是死亡的,但數量有限不多。
    拋石機所能轟擊到的地方,到處都是殘肢碎肉,人的屍體,到處都是紅的,自己人是紅的,敵人是紅的,站著的是紅的,倒下的也是紅的……
    荀彧這些年久在幽州,對於戰爭也見的很多了。
    他諷刺的笑道:“本來以為蛾賊的全力一拚,能攻破咱們的城門的,想不到,最終還是這麽個結果,讓人很失望啊。”
    劉儉搖了搖頭:“叛軍最為倚仗的不是人數,而是那些底層流民對於生存的渴望,對於官軍的仇恨,但是現在叛軍的普通士卒對我並沒有這種感覺,因此他們的戰力發揮不出來,有此結果,可以理解。”
    荀彧突然說道:“主公,經過今日一戰,可知叛軍人心不穩,以我看之,不妨使人在叛軍之中散布流言。”
    “什麽流言?”
    “很簡單,就流傳李響有意自立為帝,取代漢室,並非是為黎庶請命,故而麵對大將軍安撫民眾的號召拒而不歸,隻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
    劉儉聽到這,頓時笑了。
    “我原先曾觀,賈文和出謀皆為毒者之策,今觀文若,亦是不遑多讓。”
    ……
    幾日之後,整個叛軍的營地之中開始出現了動蕩。
    李響想要割據司州之地,自立為王,取漢室天下而代之,拒不歸順的流言,開始在整個叛軍的大營中瘋起,而且這流言越傳越快,越傳越廣。
    所有的叛軍,從中級將官,到底層士卒,現在都開始對他們的大帥產生了狐疑,深深的不信任。
    另外,還是九名中級將官,暗自計較,準備帶人暗中投降劉儉,以求為自己謀求生機。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