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十年磨劍

字數:6670   加入書籤

A+A-


    袁遺哭哭啼啼的來到了劉儉的麵前,當年劉儉在雒陽的時候,也與袁遺有過幾次會麵,不過雙方並不太熟,那時候大家隻是點頭之交,袁遺知道,劉儉是袁基的小跟班,而劉儉也知道袁遺是袁基的同宗兄弟。
    時過境遷,一晃快二十年過去了,雙方也都從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步入了人生的中年。
    劉儉的兒子都已經長這麽大了。
    但是誰也不曾想到,事情竟然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從從當年雒陽的臣子,成為了今日各霸一方的諸侯。
    而且彼此身上肩負著家族與國家的危亡使命,甚至於一旦交手,就會拚個不死不休。
    果然是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呢。
    但是現在袁家想要做出調整,已經是不可能的。
    還得是同宗兄弟啊。
    這哪是同宗兄弟,簡直比同宗的爹還親呢!
    最後,劉儉又向劉璋詢問了關於南中的事情。
    劉儉見狀,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
    眾人紛紛大叫主公,並衝了上去。
    一想到這兒,袁術就渾身忍不住的哆嗦,也不難怪袁紹會當眾吐血,這當中所帶來的惡果實在是太恐怖了。
    但禍害袁紹的前提是讓日後他來幫助袁譚,奪取袁紹的基業之後,由他作為袁潭的左膀右臂來執掌袁氏與劉儉南北對抗。
    最後他將軍隊暫時駐紮在蜀郡南方,的他自己則是在劉儉使者的引領下,前往成都,向劉儉表示了歸順的誠意。
    本來是與劉儉相約共同夾擊袁遺的,結果自己在那慢吞吞的拖延了好久才過來,人家都已經把敵人擺平了。
    其實袁術在袁紹的麾下,一直是想禍害袁紹的。
    “今後,你我同為漢臣,當一起為國家效力,不再抱有私心,相信我,朝廷必然不負於伱。”
    袁遺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州牧,但他畢竟出身於高門,對於劉儉這些點人的話,他自然是明白的。
    如今益州沒了,雙方的實力天秤徹底的傾斜向了劉儉的一邊。
    原先的袁紹手下有曹操、袁遺,還有孫策這樣的精兵猛將們作為輔助,他坐鎮南麵的半壁江山,與劉儉相庭抗禮。
    本來與北方交戰的情況就已經十分不利了,但是突然在這個時候,傳出了袁遺投降,整個益州落於劉儉手中的消息。
    朝廷的軍隊拿下了益州,天下震動!
    北方的士氣大為鼓舞,而南方的士氣自然是一片衰落,局勢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越發的嚴峻了。
    劉璋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麽誌氣,如今,劉儉對他做出這樣的保證,他當然高興。
    “罪人拜見丞相,還請丞相賜死罪。”
    他這是讓袁遺離開益州,返回中原,在自己所能監控到的位置,好好過他的下半生。
    劉儉對自己這麽好,實在是讓劉璋深為感動。
    劉璋當即對劉儉千恩萬謝。
    如今他一發力,袁術才發現,南方的勢力和北方其實就是天差地別。
    自己保證讓他終身富貴,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他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變成這個樣子。
    劉儉答應他,等拿下了袁紹之後,就讓劉璋返回他的故居。
    想當年,袁紹身為天下楷模,何其榮耀。
    哪曾想,這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形勢就發生了發天覆地的變化。
    袁紹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一口鮮血噴出,就在他手下們的麵前栽倒了。
    劉儉笑著將袁遺攙扶了起來。
    見劉儉對待自己如此的熱情,劉璋心中甚為感動,他也沒不好意思,當著劉儉的麵好一番流淚,同時向劉儉闡述了自己這些年在南中所受的苦。
    劉儉答應了劉璋的要求,不過他對劉璋說,這件事可能還得需要延緩一陣,畢竟現在荊州還沒全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處於前沿戰亂地界,現在讓劉璋到那去,是對他的人身安全不負責任。
    倒不是劉璋故意來的慢,而是因為從南中往成都這段路程山水限惡,而且糧食的中轉也非常不方便。
    劉璋雖然沒有什麽政治才能,也沒有什麽軍事能力,但這些年在南中混的也算是挺熟。
    一旁的袁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驚的渾身顫抖。
    但是現在一切都脫離了袁術先前的計劃。
    劉儉對劉璋的境遇表示非常的同情,他表示願意讓劉璋返回中原。
    自己什麽忙都沒有幫上,劉儉還願意主動接應自己,而且還答應給己方的軍隊糧食,劉璋心中很是感動。
    於是就見袁遺急忙衝著劉儉作揖施禮說道“一切謹遵丞相吩咐,丞相讓我怎麽做,那我今後自然就怎麽做。”
    見到了劉璋之後,劉儉親自挽起雙手,以兄弟相稱。
    他的計劃出現了重大紕漏。
    而袁紹和袁術也將失去袁家正統的這一塊金字招牌,他們將被徹底的打成袁家的叛逆了。
    但對於荊州的袁紹來說,這壓力已經變的無比大了。
    除了劉焉,他多少年沒碰見這麽真誠的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故而劉璋才有所遷延,當他準備充足,跋山涉水的返回了蜀郡之後,才發現現在的益州已經被劉儉占領了,而且成都也已經被他攻破,袁遺投降了。
    “蜀中原先也是戰亂頻頻,馬相等人相繼謀反,導致蜀中百姓生活頗為困苦,而你自從一統益州之後,也施行了不少的仁政,使百姓可以安居,不受流離之苦,另外,聽聞你在益州仿效青州造紙一樣開設書局?雖然進步不及青州快,但是卻也為我們在南方打下了一片造紙的基礎……蜀中多竹,你用竹造紙,卻也是不失為一條妙策,於國家而言,你也算是功過相抵了。”
    袁術也開始慌張了,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他自己雖然非常的尷尬,但是劉儉卻對他非常的熱情。
    隻能是見招拆招,劉儉怎麽打他就怎麽接招。
    在這種情況下,劉璋感覺到非常的尷尬。
    他是想回長安做官,還是想回故鄉……隻要他願意,劉儉都可以替劉璋安排。
    江東的曹操,或許對於劉儉攻克荊州,尚還沒有感受到那麽大的壓力。
    汝南袁氏的大本營,如今已經被劉儉占據了,袁寵也代表朝廷的旨意,成為了袁家的家主。
    劉儉若是想讓他回中原,那麽劉璋願意將這支對南中情況非常熟悉的軍隊交到劉儉的手中,雖然人數不多,但作為大軍的先鋒向導卻是足夠用了。
    “你這些年在蜀中雖然與朝廷相抗,但是論及本心,終歸還是因是受到了袁紹的蠱惑,這一點我不怪罪你。”
    按照輩分來說,他們確實是兄弟。
    劉儉派人到劉璋這裏,告訴他不必在意,讓他盡快率兵進入蜀郡境內,自己也會派人接應他的。
    袁遺在現在袁家僅存的這些人中,地位可謂是超乎平常。
    “伯業何故如此?對朝廷而言,你雖有過,並無至死之罪。”
    南方若想與北方形成持平之勢,各方麵的綜合力量至少還要再擴充一倍。
    想要從南中向這麵出兵,非得是準備充足。
    也幸虧這益州山川之地是由他執掌,如果是換成袁紹那樣的,這益州想要拿下來,說不定可就是太麻煩了。
    他將自己所知道的南中概況都向劉儉做了表述,同時他還告訴劉儉,自己手下的軍隊中的人這些年在南中四處查探,並與南中當地的部落進行溝通,同時還做些買賣交換,可以說是對南中的情況非常熟悉。
    於是他告知劉儉,自己渴望能夠回到他荊州的故地安居,希望劉儉成全。
    袁遺聽到這,急忙謝恩。
    前提是袁氏的勢力依舊鞏固,可以與劉儉形成持平之勢。
    相比袁紹和袁術兄弟,袁遺果然是乖巧的很。
    劉璋為劉儉了這麽一支寶貝軍隊,劉儉非常的開心。
    而且,袁遺投降在側麵還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家現在已經開始落到了劉儉的手中。
    他們不再僅僅隻是朝廷的叛逆,同時還是家族的叛逆。
    你說這種時候來不是亂湊熱鬧嗎?
    劉璋此刻覺得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
    如此一來,得到了袁遺輔佐的袁寵,勢必在聲望和名義上都會壓製袁紹和袁術。
    如今袁遺投降,劉儉勢必讓袁遺輔佐袁寵對袁家進行深層次的改造。
    劉儉繼續道“伯業,你乃是中原之人,這麽長時間生活在蜀地,想必多少也有些水土不服吧?”
    袁術覺得袁紹就算是打不贏朝廷軍,但是與朝廷鼎足而立,完全是沒問題的。
    袁遺哭哭啼啼的向著劉儉作揖。
    他若是輔作袁寵,再加上袁寵本來就是袁基的兒子……沒有人可以再對袁寵提出質疑。
    而在袁遺投降了不久之後,劉璋也率領他的部隊抵達了成都。
    “今日,益州得以重新被朝廷管理,而你的職責也已經卸下來了,你還是回中原做一些有利於朝廷,有利於天下的事情吧。”
    當然,他還要讓袁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相助袁寵,安定汝南袁氏。
    劉儉要麽不發力,裝作好像雙方實力持平似的。
    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啊,差太多了。
    軍事上,現在袁紹在襄陽與趙雲作戰。
    但是在這種時刻,他也沒有辦法,他本來就不是一個特別有智慧的人,能夠做到今天,說實話已經是算是非常不容易了,屬於超常發揮。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儉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如泰山壓頂一樣的全麵向南方壓來,現在的袁家哪有餘力來重新整頓內部。
    趙雲、顏良等人的大軍咄咄逼人,已經將袁紹的軍馬打的龜縮,襄陽城現在可以說是岌岌可危,袁紹已經有了放棄襄陽的意思,準備隨時將兵馬遷移往江陵。
    他當即向劉璋保證願意給劉璋封侯,隻要劉璋先選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其他的事情就全部交給自己處理。
    保證他食邑足夠。
    劉儉這話說的還是非常明白的。
    至於回到中原的哪裏,全憑劉璋自己樂意。
    可這些年來,他卻被劉儉一層皮一層皮的扒,直到扒成了袁家的不肖子孫!
    試問他不吐血又當如何?
    他都應該吐膽汁!吐血都是輕的!
    劉德然,十年磨劍,太狠毒了!
    本章完
    喜歡我給玄德當主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給玄德當主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