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連百姓都知道

字數:8600   加入書籤

A+A-


    他還是那副嘲諷冷酷的口吻。
    好似在他眼裏群臣都成了傻子。
    可趙禎卻再也生不起氣來,因為他知道,秦為不是跋扈,而是心有成竹,他篤定結果,所以才會言辭堅決!
    趙禎說道:“去查!凡是同意六塔河改道的人都去查,查清楚!”
    秦為站在中間,目光溫和的看著趙禎沒有任何情緒。
    趙禎帶著最後的希望問道:“泥沙不是飄在水中嗎?可否被水流衝過去?隻若是能衝過去……”
    隻要能衝過去河段沒有積於,那改道就是有希望的。
    這是他最後的希望。
    秦為沒說話隻是伸手演示了一下,手掌起伏中隨著向前慢慢上浮。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哪怕是再湍流急勢的河水,一旦裏麵裹挾了泥沙,終究會不斷沉澱,就算衝的過去橫隴河道,那後麵的呢?
    總不能顧頭不顧腚吧。
    無需更多的言語,趙禎想起那些河水的流逝,和裏麵堆積沉澱的泥沙,然後衝勢之下……決口隻是時間問題。
    他看向了秦為,有些訕訕地點頭道:“你……很好。”
    張之白昂首,眼中多了痛苦,顯然他已經被這番話擊中了心中的堅持,這早已不是對錯的問題了。
    而是誰的固有觀念會被打破,那種失落的感覺隻有自己才懂。
    他上前一步,又倔強的道:“陛下,隻需三日!城外的河溝隻需三日即成挖成,到時候試試……”
    大家所學到的知識體係終究還是有差距的,古人不都愚昧,他們隻是被千年來所灌輸的固有體係所束縛了。
    所以才會持續不斷的去作死。
    大多數的成功就是在無數次的失敗中才實現的。
    可這代價也太大了些!
    三次!
    這次六塔河決口,再到後麵神宗、徽宗……他們並沒有及時地吸取教訓,直到把這個國家徹底霍霍完了都沒覺醒。
    現下的河北路對於老趙家的皇帝來看,就是一處讓他們頭疼的地方。
    若是舍棄了,好歹也算是大宋的疆域,可若是不舍,他們又怕遼人怕到了骨子裏,然後就幾次三番的瞎折騰。
    張之白知道,這事兒八成是真的了。
    可他還是不願相信,或者說,他們沒有更好的法子來抵禦遼人了。
    不到黃河心不死!
    張之白咬牙道:“陛下,臣想親自去詢問那些知曉水利的官吏,有一個算一個臣定會盡數詢問清楚。”
    趙禎雖是近兩年才慢慢掌權的,卻也隻知道張之白的壓力從何而來。
    更知道這些人一力主張黃河改道的用意是什麽。
    大宋需要一道天然防線,僅此而已。
    而那些貪官汙吏也是看準了朝廷的目的,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貪腐斂財。
    ……
    今日的汴梁城不安靜。
    以往的熱鬧全被喧囂和爭吵代替。
    抓人!
    寧可錯抓、不可漏網的淩厲手段,讓整個汴梁城風聲鶴唳!
    許多官員被拉了出來,有些甚至是在辦公的時候,被人突然闖入索拿,然後一路帶去了皇城司。
    這是出事了,出大事了!
    無數的人成了驚弓之鳥,更有許多人開始謀劃著下一場大戰的降臨。
    秦為便是在這個時候走出了皇城,剛一出門就看到趙允讓等在外麵。
    “秦兄,小弟佩服!”
    他鄭重躬身,朝秦為行了一禮。
    這一禮不是讚他的手段精妙,而是讚他不畏強權的勇氣和擔當!
    滿朝君臣都要一意孤行,唯獨他一人獨抗著所有的流言與弓箭,像個悍不畏死般的勇士,直直的走向了滿朝君臣的對立麵!
    這樣的不值得敬佩麽?!
    落日的餘暉灑在臉上,襯出點點光暈,讓人不自覺的眯起眼,享受這一份恬靜。
    秦為微微抬頭,眯眼迎著那一抹夕陽看去,隻是微笑道:“餓了,這一天都沒怎麽吃飯,全在路上跑了……。”
    趙允讓直腰,笑著攬住他的肩膀,說道:“走,某已經訂好了地方。”
    “秦為!”
    剛走了幾步便聽得身後有人呼喊,秦為站定回身看去,就見宰輔們結伴走了出來。
    張之白走到門外就不肯動了,剛想說話,卻又嘴唇緊抿。
    秦為看向一旁,原來是葉雙愁走了過來,張之白冷冷道:“陛下已經下令,今日我等將會在皇城司旁聽問話。”
    無數的官員被索拿進了皇城司。
    連帶那些知曉黃河水利的官員,也被葉雙愁派人重點監視起來。
    這是保護,否則天知道等輪到他們問話時,還能有幾個活人。
    葉雙愁深凹的眼睛裏閃動著幽光,他沒有表情,隻是喉嚨裏傳出幾聲幽森,“葉某方才已得陛下令……不過皇城司陰恐之地,諸位若是膽大,盡可去。”
    張之白不屑的道:“老夫別的沒有,膽氣卻足。”
    在他們眼裏,葉雙愁就是朝廷的鷹犬爪牙,做得都是些醃讚不堪的買賣,所以從未給過皇城司好臉色。
    葉雙愁的目光掃過眾人,說道:“皇城司恭迎諸位相公大駕。”
    他說完轉身離去,在路過秦為身邊時稍稍停頓,轉頭遞來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眼神。
    張之白也走了過來,站定後肅然道:“老夫的心中隻有大宋,這一點你要明白。”
    我和你無冤無仇不想對你出手。
    今日不管你我如何交鋒,不管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如何,一切都是了大宋,你恨也好、怨也好、老夫問心無愧!
    秦為沉默了。
    他沒想到張之白竟會跟自己解釋,更沒想到,堂堂首輔會對一個少年說出這種近乎於求和的話來。
    他本意就沒想針對我。
    可這事兒卻不能由一人說了算!
    秦為站直了身體,很認真的道:“秦某冒險反對,更不是為了自己。”
    還是那句話——黃河決口跟我有毛關係!
    秦家剛剛晉升為權臣貴胄之列,我大好的前程擺在眼前,說句不客氣的話,便是如今我什麽也不做,等上個二十年,便是妥妥的相公之列!
    如此舍命豪賭,我又為了什麽呢?
    張之白在看著他,眼中的鋒芒漸漸少了許多,最後點點頭,說道:“若你是對的,老夫與你賠禮。”
    他說的很輕,好似民間百姓在爭論一件事情很小的對錯。
    而宰輔們都不禁側目,更有些讚佩的看著他。
    張之白是首輔,大宋朝堂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首輔最看重的就是威信,今日竟然要唾麵自幹嗎?
    秦為點點頭,然後和趙允讓離去。
    ……
    什麽唾麵自幹,真也好、假也罷……權當大家都是為了保存最後一分臉麵,不至於在結果出來後麵目全非。
    兩人一路溜達著往前走,天色也漸漸暗了下去。
    夜晚的汴梁城華燈初上、錦繡蘭庭,喧鬧繁華的街道伴隨著各種聲音恍如盛世。
    不知不覺,二人已經走到了州橋下,人群愈發的密集,周圍的叫賣聲更是不絕於耳。
    “這裏。”
    趙允讓指著邊上說道。
    秦為抬頭一看,先是有些茫然,又不禁訝然道:“這不是原先的秦記美食街麽?”
    眼前這條胡同,勾起了秦為所有的回憶。
    他就是在這裏攢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是在這裏結實了趙允讓,後來……因為生意太過火爆,還被王臻誤以為他是聚眾作亂。
    還是那條熟悉的街道,裏麵就是死胡同,周圍商販比林交錯,看著比之前他在那時熱鬧了不少。
    趙允讓笑道:“是啊!一眨眼就快五年了,如今我已二十歲了,到了該立府的年紀了,現在想想還真是恍如隔世。”
    秦為笑著道:“某記得這裏原先沒那麽熱鬧的。”
    “托你的福唄……”
    趙允讓指著街口那些小攤,打趣道:“如今誰人不知你平陽侯是汴梁最有錢的財神爺,你當初發跡的地方,這些人自然向往……都想著沾沾你的福氣呢。”
    這就是名人效應啊!
    和後世那些網紅打卡餐廳的道理差不多。
    如今這裏早就成了小販們最喜歡擺攤的地點之一。
    連周圍店鋪的租金都足足漲了一倍還多,再別想用百十貫就能租下一整條街了。
    二人來到一家賣炸酥肉的鋪子,笑著走了進去。
    “二位客人請了,您上座……”
    燈火中,小二招呼著迎了上來,臉上帶著標準的職業笑容。
    “兩盤酥肉,一壺清酒,再弄幾個小菜來……”
    秦為環顧著四周坐下。
    這邊小二剛離開,卻聽得一聲驚呼:“您是秦為、秦財神?!”
    原本在櫃台記賬的掌櫃一眼就認出了秦為,趕忙跑了過來。
    秦為不認識,卻也笑道:“別說什麽‘財神’,就叫秦郎君便好,免得被人聽到本官怕是又要被彈劾了。”
    “是是是!秦郎君光臨,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啊!今日酒菜錢全免,便當是小人孝敬您的了。”
    秦為那裏會占這個便宜,搖頭道:“這不好,該給的錢不能少。”
    “秦郎君莫要見外,小人知道您不差錢,但這也是小人的一番心意,您稍待片刻,酒菜馬上就來。”
    不容得秦為拒絕,掌櫃便匆匆去了後廚,親自催菜去了。
    “這……”
    秦為無奈的笑笑。
    趙允讓卻得意的道:“這是掌櫃在感謝你呢!”
    “謝我?”
    秦為不明所以的看向他,趙允讓卻認真道:“如今外麵都在傳,說你一力阻攔了黃河改道,還有人說一旦改道就會殃及無數百姓,所以大家都承你的情……百姓在叫好呢!”
    百姓不知道什麽防線,但卻知道一旦黃河決口那就是家破人亡的災難。
    可就是連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殿上君臣卻不知道,或是說他們就甘願裝糊塗,一門心思的想要弄成此事。
    張之白多麽恪盡職守的人,也會為了這事兒拉下臉麵與自己辯駁。
    這些君臣到底怎麽了?
    開始上菜了,是各種涼菜調製的冷盤,顯然是店家特意贈送的。
    “上酒來。”
    秦為沒動筷子,隻是輕輕地按著太陽穴,腮幫子也有些鼓起,顯然是在咬牙。
    趙允讓關切的問道,“咋了這是?生病了?”
    秦為搖搖頭,說道:“沒有,隻是有些頭痛。”
    “今日和宰輔們較勁,耗費的心力頗大,關鍵是……”
    秦為鬆開手,淡淡的道:“某不爽!”
    “為何?”
    趙允讓詫異的看了眼他,然後說道:“難道是陛下?”
    他以為趙禎的態度讓秦為這個忠心耿耿的心腹心寒了,所以他才會氣憤。
    秦為卻搖搖頭,陛下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
    最大的阻力實則是來自於宰輔們。
    小皇帝權利有限,他能左右多少事情?最多是劉娥點頭後,再讓他出麵擺弄一番,讓他抉擇,那何不如直接把這事兒交給劉娥來辦。
    想到這兒,秦為又忽的苦笑一聲。
    這事兒若真是讓劉娥來辦,倒也沒這麽多麻煩事兒了,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老太太的魄力,遠要比這些君臣大多了。
    他收回思緒,舉杯輕聲道:“某在等著張之白的道歉!”
    說完他一飲而盡。
    “若是之前,我定然會勸你識時務者為俊傑,莫要與那些宰輔爭鋒,反正也挨不著你的事兒。”
    趙允讓喝了杯酒,笑道:“可自從學了你的那些套東西後,某便越來越覺得,有些事情不能妄下定論,總要親身試驗一下才好。”
    秦為點點頭,苦笑道:“可偏偏那些人就不懂。”
    趙允讓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道:“我今日命人在家中的花園裏挖了一條溝渠出來,想著試驗一下你說的那個流速、流量……”
    “如何?”
    秦為自信的仰起頭。
    趙允讓笑笑:“的確如你所說,那溝渠太窄,水流又過快,渠溝沒多久便灌滿了,然後就是淤水外流。”
    這還是隻是一條自家挖的小溝渠。
    若是換做黃河呢?
    你挖通了六塔河,等黃河改道之後,流速驟增又沒有好的輸到方式,那不是擒等著淤水麽?
    到時候黃河兩岸的百姓們怎麽辦。
    河北路地勢低,首當其衝就會被殃及,倒時又該如何是好?
    就算你能挖一條人工天河出來,可大宋現有的資源和底蘊足夠嗎?勞民傷財到底為了那般?
    黃河有了,國家卻被霍霍沒了。
    到時衣冠南渡就開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