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西夏人的野心

字數:6300   加入書籤

A+A-


    西夏到底想幹什麽?
    一時間,殿上君臣人心惶惶。
    多年來對外戰爭的失敗,這些人儼然都成了驚弓之鳥,一聽到有人來攻,第一反應不是出擊,而是擔心打不過。
    因為那地方不隻有西夏,還有遼人……
    大宋的克星,君臣心中的警世鍾,他怕連聽到開戰這詞,都不會不自覺的打個哆嗦。
    萬一到時候遼人也被西夏人搞蒙了,然後斥候四出,大軍雲集,三國戰亂頃刻間就會爆發,真到了那時,大宋怎麽辦?
    趙禎不自覺的看向了宰輔們,問道:“李德明可敢過河?”
    這話問的已然不是勝敗了。
    而是在問萬一大宋丟了麟府路,西夏人會不會直接橫跨黃河率軍進擊河東路!
    若真到了那時,大宋可就不是增援那麽簡單了,少不了就是一場國戰!
    “李德明不敢。”
    此事還是秦為來解釋,縱觀朝堂文武,也隻有他在近期與西夏人交過手,而且還是大勝,所以他的話最有分量。
    這一點張之白也不得服氣。
    沒辦法,此刻上過戰場的文官,就隻有秦為。
    反正他是文官,說便說了,對錯都可以考究……但要是換做是武將,那就別想了,你就是胸有大略,也不可能讓你施展。
    秦為淡然道:“西夏人一旦渡過黃河,不管和河東路交戰勝負如何,他們難道不擔心遼人從身後來一刀?”
    他目光炯炯的道:“所以西夏人隻能打環慶。”
    環州在後世就是環縣一代,地處陝甘,也就是目前大宋更西北的地方。以前是中原,可現在……大宋哪裏還有一個完整的中原。
    趙禎心中一喜。
    打不過來就好,隻要他們不渡河,那麽大宋就沒有危險。
    可他旋即又皺眉道:“那李德明號稱十萬大軍是什麽意思?”
    秦為恍惚了一瞬,淡淡說道:“大抵是虛張聲勢吧,畢竟上次西夏大敗,他若是沒有些舉措,國中怕是會有人不服。”
    西夏不比大宋。
    這些地方常年由各種小部族統治,大家明裏是一夥的,達成一致和宋、遼對抗,但暗裏這些部落頭領卻是誰也不服誰。
    簡單一句話——憑什麽你當老大?
    黨項部的首領現在是李德明,可自從黨項部統一了這些周圍不落後,他們的野心就開始不斷膨脹了。
    他們現在恐怕已經不甘於做一個部族頭領。
    而是想要做真正的西夏王!
    現在李德明的這個西夏王是宋、遼聯合頒發的榮譽頭銜,所以按身份來講,西夏在兩國的麵前,隻能以附庸自居。
    所以他們才會在後期立國。
    日益強盛的西夏早就羽翼豐滿了,他們不甘心隻作一個被人壓製的附庸,他們想要立國,想要西夏成為一個真正獨立且不遜於宋、遼的國家。
    張之白覺得這個分析不錯:“陛下,王權最怕的就是失去威權,一旦失去威權,王室就會四麵楚歌。”
    這個分析也不錯,群臣紛紛點頭,連趙禎都舒展了眉頭。
    在這個時刻,潑冷水的多半是傻子。
    秦為就是那個傻子,因為在他眼裏,滿朝君臣才是傻子,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
    比如,西夏什麽時候拉得起十萬人的軍隊了!
    西夏那些部族加起來也不過百萬人,十萬人的軍隊……這幾乎是全民皆兵了!他們想要幹什麽,還用想想?
    他出來說道:“陛下,臣敢請問問皇城司。”
    葉雙愁就在場,負責一些情報的提示,卻他提建議的份兒。
    趙禎點點頭,秦為問道:“臣想問問,西夏國中……那位繼任者李元昊如何了?”
    李元昊即將繼任,曆史的局勢即將改寫!
    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大宋不想重蹈三國交錯的覆轍,現在就要全力將西夏遏製在搖籃裏。
    就算最後還是不能阻止他們立國,也至少要在第一時間內將對外局勢屢清楚,以防夏、遼兩國趁勢打劫。
    當初的西夏不就這麽幹了麽。
    立國沒幾年,就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宋唯一的養馬地,河套地區盡數歸於西夏。
    可就是仰仗著這片上天賜予的寶地,西夏才能在短短十幾年裏瘋狂積蓄實力,從而在三國交錯的局麵下站穩腳跟。
    葉雙愁並沒有直接開口,而是看了看趙禎。
    等趙禎再次點頭……
    他才說道:“李德明今年初始就讓位給了兒子李元昊,不過權利大多還在他手裏,李元昊是沒有正式親政……這期間有些部族的首領不滿,李元昊命人殺了幾個與之反對頭領,又收編了不少散落部族,黨項部現在實力大增,周圍部族隻能依附,無人再敢離心!”
    這就是絕對武力下的臣服。
    殺戮永遠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辦法。
    管你什麽一心不一心,直接弄死你的心自然就歸我了!
    趙禎冷哼道:“暴君的手段而已。”
    葉雙愁點頭說道:“陛下說的正是,李元昊上來後並沒有遵循他父親之前的懷柔政策,而是極力打壓幾個勢力稍強的部族,這樣固然能夠增強實力,卻也留下了不少隱患……一旦那些部族在壓迫之下奮起反抗,西夏很可能就會分崩離析!”
    這隻是臆斷。
    葉雙愁不是朝臣,所以他說什麽隻能是建議,也正因如此,他才敢如此說話。
    群臣也都唏噓不已,也歡喜不已,巴不得西夏人自己內鬥起來,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這是要動手了!”
    秦為卻篤定的道:“內患已平,黨項部實力大增!在這種情況下用兵隻有一個可能,李元昊要掌權!他需要立威,更需要拿出更多的好處,讓這些人支持他!”
    立威需要的武力,但好處卻是需要去外麵搶奪。
    搶奪誰呢?
    “請問葉都知,統軍的可是李元昊?”
    葉雙愁有些驚訝的看了眼秦為,才點點頭。
    “是!”
    現在局勢已經明亮了!
    李元昊掌權之後對外用兵,別管是威懾還是真要開戰,這背後都是要有大動作的。
    而能撐得起這十萬大軍的謀劃,不是侵略就是立國!
    “這就是了。”
    秦為自信的道:“陛下,李元昊這是虛張聲勢,恐怕的本意不是要與誰開戰,而是想——立國!”
    “立國……”
    君臣聞言全都傻眼了。
    秦為卻很是自信。
    他又前世的記憶,更清楚曆史的大致走向,雖然今天的局勢有些不同於曆史,但大致走向是不錯的。
    西夏終究還是立國了!
    而且比原本的時間線還要提前了幾年。
    他記得真宗在位時,李德明表現的很是溫順,一心一意要和大宋交好,那幾年兩國邊境上幾乎沒有摩擦。
    誰都認為李德明是個沒有野心的守成者。
    而等到真宗一掛,西夏便開始對大宋周邊的襲擾,雖然都是小規模的試探,但這也足以說明,西夏是有野心的。
    隻不過當時的實力不允許罷了。
    現在他們有了資本,自然不會再甘願做個聽話的牧羊犬。
    於是西夏老李家都開始了他們的立國大計,而且還就這麽成功了……宋、遼兩個大國,硬是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新國家崛起在他們眼前。
    都是忌憚惹的禍啊!
    宋、遼互相忌憚,所以便宜了西夏,就這麽簡單。
    這一刻,秦為覺得自己在俯瞰殿中的君臣……
    我就是先知啊!
    至於先前譏諷他的李德明。
    此刻正在低著頭,仿佛自己的腳麵上開了朵花。
    趙禎則是在思考……
    西夏要立國?
    作為大宋皇帝,他知道目前大宋的問題很多,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外敵,大宋的軍力永遠是硬傷。
    遼人自不必說,那是頭號大敵,有宋一朝遼國就是它的終生夙敵……現在!西夏也要崛起了嗎?
    別管西夏是不是要立國,但現在李元昊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了,起十萬大軍之勢,就算是虛張聲勢,那這勢頭也不是一般人能擋住的。
    那麽此時他怎麽出兵?
    是啊!
    大家不關心西夏是否立國,反正這個二五仔從來就沒有真心臣服過大宋。
    基於這一點,再基於大宋近年來對外的一貫主張,大家心中都有了大致的方向,那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你立國也好,威懾也好,隻要不波及到我大宋,你愛幹啥就幹啥。
    雖然眼睜睜的看著當初的小弟,要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這種心理落差讓人有些不好受。
    但比起西夏依附遼國,對大宋群起而攻,這點兒落差就顯得沒那麽嚴重了。
    為何?
    因為西夏人是真的敢戰!他們是真的敢出兵,不管是大宋還是遼國,大家相安無事固然好,但你若是想欺負我、製約我,我就抽你丫的。
    他們甚至還經常和高原上的番人作戰……
    管我打不打的過你,先打了再說!
    就算輸了,也要崩掉你兩顆牙,咬掉你兩塊肉,這樣的西夏,和虎狼無異!
    也正是這樣的彪悍的西夏人,才能在宋、遼兩大國的夾擊下,硬生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出來!
    這就是西夏人。
    他們存活的時間,甚至比遼國還要久,直到金國將遼國滅了,西夏國還依然挺立在中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