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三、謝令薑:大師兄對我真好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A+A-




    約莫半個時辰前……
    燕六郎感覺自己立大功了。
    特別是當看到明府與謝姑娘從東林寺大門裏並肩走出。
    他與手下的年輕捕快們十分默契的瞥了一眼這二人手腕上那一抹“紅痕”。
    大門外亭子內,一眾捕快眼裏紛紛流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也不枉他們在大門口喝這麽久的西北風。
    還是小燕捕爺考慮的周到,沒有帶他們一起跟進去。
    捕班的一眾捕快默默交換眼神,就像心裏壓著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下了一樣。
    麵對屬下們的敬佩目光,抱刀的燕六郎不禁挺起胸膛,就差一個驕傲叉腰了。
    也不怪眾人這麽大驚小怪。
    這些日子,在龍城縣衙裏,可能除了一心全都撲在治水上、隻想抄家搞錢賑災的年輕縣令外,所有人都看出了新來的女師爺有些不對勁。
    之前有過有心的書吏統計,明府平日若是不外出,在縣衙處理公文。
    那麽頻繁過來找尋他的謝女師爺,一天最少都要問上縣衙官吏們三十多句“大師兄呢”、“大師兄在哪”。
    於是乎,某些小道傳聞不脛而走,成為了大夥茶餘飯後重點關注的八卦談資。
    畢竟郎才女貌、佳人倒追、郎君遲鈍這種橋段,放在哪都是很有流量的,不僅吸睛,還令人憧憬祝福。
    也因此,關於年輕縣令什麽時候突然腦袋靈光,能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責無旁貸舍命陪君子的解決單身小師妹婚姻難題這件事。
    便也成為了龍城縣衙裏,眾人心照不宣的共同期盼。
    此刻,東林寺大門外。
    麵對同係紅繩、迎麵走來的明府與謝姑娘,燕六郎麵不改色,心裏卻是感慨一歎。
    欸,幸虧今日是小爺跟來,若是阿山兄弟這個呆木頭在這裏,指不定就老實跟著明府進去了,插在明府與謝姑娘之間當大紅燈籠……他心道。
    隻不過等到兩夥人集合碰麵後,燕六郎發現些奇怪之處。
    明府步伐好像挺著急。
    似乎比往常更加雷厲風行一些,丟下一句話,說走就行,帶頭下山:
    “走吧,下山去接沈大人和王大人。”
    燕六郎等人一愣,連忙跟上。
    換回一身颯爽男裝的謝令薑腳步頓了頓,回頭望了望東林寺方向,輕聲道:
    “大師兄。”
    “嗯?”玉卮女仙頭不回的應道。
    謝令薑的眼眶已經沒之前那麽紅了,經曆了不久前大起大落的情緒波動,她似乎變沉默了不少。
    此時忍不住提醒:
    “裙刀你還沒取回來呢。”
    玉卮女仙暗地裏皺了皺眉,心道戀愛的女子真是麻煩,屁大點小事都放在心上。
    她扶了扶下巴,麵上春風一笑:
    “剛剛你換衣時,我通知寺裏的和尚去取了,也不怎的,還沒送來。
    “小師妹,還是正事要緊,走吧,咱們先下山去接兩位大人,等會兒寺裏的和尚會把裙刀送回鹿鳴街的,小師妹放心,掉不了。”
    “也行……”
    麵對謝令薑目不轉睛的凝視目光,玉卮女仙臉上擠出笑,心裏卻是對柳六柳七等人慢吞吞的取刀效率十分不滿。
    玉卮女仙不動聲色的瞥了眼天色。
    她每次偽裝成歐陽良翰的時間有限,靈氣修為支撐不了太久,拖延下去恐生變化。
    旋即決定不再逗留,當機立斷的走人。
    玉卮女仙公事公辦的語氣,朝燕六郎等人吩咐了幾句,轉身帶領眾人下山。
    後方,謝令薑從東林寺方向收回目光,看了眼“大師兄”袖下手腕上的紅繩,又低頭看了看她自己手上的紅繩。
    這位謝氏貴女抿了抿唇,抬首大步向前,跟上大部隊。
    眼下,謝令薑的心神感應不到裙刀。
    所以並不知道裙刀的大致方位。
    因為不久前在暗巷贈送大師兄裙刀時。
    謝令薑鎖定了大師兄的獨特氣機,再運轉那養器之術所配套的某道心訣,默默斬斷了裙刀對其心神的大部分牽引。
    溫養在裙刀內的那一縷心念隻牢牢記住了大師兄的獨特氣機。
    隻有在識別到他的氣機——也就是隻有裙刀在大師兄本人手上時,才能將與她心神搭橋,隔空傳遞玄妙反饋。
    除此之外,大師兄以外的任何人拿到裙刀,裙刀都無法與謝令薑心神搭橋。
    她都心若平湖,毫無波瀾,感應不到。
    這麽做,是因為謝令薑有挺重的心理潔癖,當然,隻對某人例外些。
    裙刀雖已贈送給大師兄,並且她也相信大師兄會妥善佩戴。
    但是以後難免可能會被他身邊的其它親近之人接觸到,例如那位一頭古怪銀發的異族丫鬟。
    總不能到時候生出了感應,還誤以為是大師兄在想她吧?
    謝令薑丟不起這人……
    玉卮女仙偽裝的歐陽戎,帶著謝令薑與燕六郎等人一路下山。
    在大孤山腳,重新登上馬車後,一行人快馬加鞭趕往城郊的十裏亭。
    距離約定的接客時辰,已經很近。
    眾所周知,水路是比陸路快的,不僅省時還省力。
    之所以沈大人、王大人等江州上官不是直接走水路來龍城。
    是因為這兩位大人此行,不單單是從江州坐船直奔龍城。
    到龍城縣參加剪彩禮隻是他們此行的壓軸一站。
    中途還會停靠兩次,在路過的其它受災縣逗留視察了會兒,最後乘馬車來到龍城縣。
    另外,這類高級官員們的行程是保密的。
    為了安全起見,傳到龍城縣衙公文,讓歐陽戎等人所得知的,也就僅僅是什麽時辰到,再安排在哪處地點迎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