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文庫版後記 在第二十年重新發售之際
字數:5212 加入書籤
長穀川圭一
“我們想重新發售《和平之星 the other》。”
當我接到oak出版社(日文原文:オークラ出版)的電話時,說實話我很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因為在寫那部小說之後已經過了二十年,這種奇跡之日的到來屬實在我預想之外。感動與混亂之中,我手裏的聽筒差點兒要掉落,但我仍假裝冷靜,自然地低下頭應道:“好的,沒問題。如果圓穀株式會社ok的話,請多多關照。”沒錯,就像在這部小說裏登場的裏中邦夫那樣。
在準備重新發售時我收到了校對原稿,為了確認內容,我真的是久違地重讀了這部小說。
首先抱著的感想是“真年輕啊”。
因為那部小說是我二十年前寫的,當時的自己肯定比現在的年輕,但我主要是覺得文章寫得粗糙且青澀。然而即便如此也有著不可思議的氣勢,能感受到那種令人懷念的“熱情”。當時我正好一邊感受著《迪迦》《戴拿》《蓋亞》現場的熾熱氛圍,一邊癡迷地寫著劇本,在協商中提出意見。因此對於那些如今重讀會覺得不好意思的台詞和表達,我沒有進行修改,隻訂正了錯字和錯誤表記。
在這次奇跡般的重新發售裏,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包含不成熟在內,將當時的氛圍或想法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讓讀者們閱讀與感受。
稍微談一下內容,二十年前的後記也寫有――啊,對了對了,其實直到重讀之前,我連自己寫過後記的事都忘了。這次接到寫後記的委托,我考慮著要寫的這樣那樣的事,其實在之前的後記裏已經全都寫過了,這讓我很焦急。即使經過了二十年,我也沒有成長,真是慚愧――言歸正傳,這部小說所描寫的《戴拿》的世界觀與電視係列作品的世界觀有一些不同,良所說的成長經曆等等完全是小說原創的。良與飛鳥的對話有時也太像夫婦相聲。我想會有人讀了覺得不協調,但這是一個稍微平行的戴拿世界,請見諒。
提起我原本為何寫這樣內容的小說,其實這部《和平之星 the other》才是電視劇版《和平之星》的雛形。
我想有些讀者已經知道,我並不是從一開始就作為編劇活躍在這個世界的。在大學畢業後約十年間,我作為導演助理或道具負責人等在現場揮灑汗水。那時不知為何在忙碌日常的間隙裏,我幾乎都是以興趣愛好的形式拚命地寫著劇本。我當時並沒有應征作品或讓誰來讀這類具體的理想,隻是以類似我過去最喜歡的賽文奧特曼後續的世界觀,寫了幾部約一小時量的作品。或許是在過於壯烈的辛勞日子裏,像那樣寫下喜歡的特攝劇本,能讓自己在無意識間取得了心靈的平衡。
不管怎麽說那些作品裏的其中一本,就是這部《和平之星》。
(順帶一提《迪迦》裏影像化的《藍色夜晚的記憶》(第29話)也是基於同樣的一小時量的劇本。)
在編寫電視劇的劇本時,因為內容量或預算的關係等無法維持原本的設定,做了幾處很大的修改。首先是以雜誌記者羽須美的視點來推進作品,使用了大量獨白營造冷酷的氛圍,不良少年也變更為翔的戀人(本作中是由香,而劇中是圓香)的視點。廢柴父親裏中的位置變成了響隊長,在工作中也加入了與敵對反目的羽須美之間的友情要素。雖然這樣看起來完全像是另一部作品,但我重新讀了小說版,確認保留了主題性的部分。
另外,在小說化時,從原來的習作劇本加寫了大量super guts各位成員的活躍片段。如今重讀這些部分,我覺得佩服自己當時捕捉到各成員的特征,進行了比電視劇更寬鬆更誇張的熱烘烘的有趣描寫。我還意識到了,自己果然非常喜歡《戴拿》的世界觀和super guts的隊員們。讀的時候,有一種像是與懷念舊友重聚的感覺湧上心頭,我的麵部表情自然而然地變得緩和。
與此成為對比的是,我現在讀到裏中父子的段落時,佩服自己當時描繪出如此尖銳的故事。電視劇版也保留著主題性,但關於不良少年們頹廢內心和放縱行為的描寫等等不是平成的味道,而是有一股昭和青春劇的臭味兒撲鼻而來。恐怕是在寫原型劇本時,我的腦海裏殘留著童年時期看的大映電視中不良少年們的鮮明形象吧。
但是奧特曼係列有著極大的包容力,就連這樣的世界觀都很容易包容進來。因此我個人以《和平之星》這樣的作品為首,寫了各種故事並被拍成影視作品。比如村子被宇宙生物占據後村民變成像僵屍一樣拿著鐮刀襲擊他人的故事(《迪迦》第22話),女吸血鬼們以像女囚蠍子一樣的打扮暗中活動的故事(《迪迦》第33話),女子高中裏出現了惡魔的故事(《戴拿》第18話)。
這部小說的重新發售是在二零一九年,正是奧特曼戴拿活躍的新領域時代(neo frontier時代)。雖然二十年過去了的今天,火星大氣改造和人工太陽都還沒有實現,但是這些作品中所描繪的世界會在我們心中繼續指示著人類總有一天會到達的夢想和浪漫。那是我小時候從奧特曼係列領受到的想象力――奧特之光本身。
最後,感謝讓這部作品複活的oak出版社的各位擔當者。二十年前的後記也寫有,如果能有更多人購買與本書同時複刻的川上英幸氏的《白狐之森》的話,那麽也許會出現奇跡,誕生出以前未實現的《蓋亞》小說或其他作家的作品,所以請大家抱著“真正的戰鬥是現在開始的!”這樣的熱情來支持我們。
小說
長穀川圭一
“我們想重新發售《和平之星 the other》。”
當我接到oak出版社(日文原文:オークラ出版)的電話時,說實話我很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因為在寫那部小說之後已經過了二十年,這種奇跡之日的到來屬實在我預想之外。感動與混亂之中,我手裏的聽筒差點兒要掉落,但我仍假裝冷靜,自然地低下頭應道:“好的,沒問題。如果圓穀株式會社ok的話,請多多關照。”沒錯,就像在這部小說裏登場的裏中邦夫那樣。
在準備重新發售時我收到了校對原稿,為了確認內容,我真的是久違地重讀了這部小說。
首先抱著的感想是“真年輕啊”。
因為那部小說是我二十年前寫的,當時的自己肯定比現在的年輕,但我主要是覺得文章寫得粗糙且青澀。然而即便如此也有著不可思議的氣勢,能感受到那種令人懷念的“熱情”。當時我正好一邊感受著《迪迦》《戴拿》《蓋亞》現場的熾熱氛圍,一邊癡迷地寫著劇本,在協商中提出意見。因此對於那些如今重讀會覺得不好意思的台詞和表達,我沒有進行修改,隻訂正了錯字和錯誤表記。
在這次奇跡般的重新發售裏,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包含不成熟在內,將當時的氛圍或想法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讓讀者們閱讀與感受。
稍微談一下內容,二十年前的後記也寫有――啊,對了對了,其實直到重讀之前,我連自己寫過後記的事都忘了。這次接到寫後記的委托,我考慮著要寫的這樣那樣的事,其實在之前的後記裏已經全都寫過了,這讓我很焦急。即使經過了二十年,我也沒有成長,真是慚愧――言歸正傳,這部小說所描寫的《戴拿》的世界觀與電視係列作品的世界觀有一些不同,良所說的成長經曆等等完全是小說原創的。良與飛鳥的對話有時也太像夫婦相聲。我想會有人讀了覺得不協調,但這是一個稍微平行的戴拿世界,請見諒。
提起我原本為何寫這樣內容的小說,其實這部《和平之星 the other》才是電視劇版《和平之星》的雛形。
我想有些讀者已經知道,我並不是從一開始就作為編劇活躍在這個世界的。在大學畢業後約十年間,我作為導演助理或道具負責人等在現場揮灑汗水。那時不知為何在忙碌日常的間隙裏,我幾乎都是以興趣愛好的形式拚命地寫著劇本。我當時並沒有應征作品或讓誰來讀這類具體的理想,隻是以類似我過去最喜歡的賽文奧特曼後續的世界觀,寫了幾部約一小時量的作品。或許是在過於壯烈的辛勞日子裏,像那樣寫下喜歡的特攝劇本,能讓自己在無意識間取得了心靈的平衡。
不管怎麽說那些作品裏的其中一本,就是這部《和平之星》。
(順帶一提《迪迦》裏影像化的《藍色夜晚的記憶》(第29話)也是基於同樣的一小時量的劇本。)
在編寫電視劇的劇本時,因為內容量或預算的關係等無法維持原本的設定,做了幾處很大的修改。首先是以雜誌記者羽須美的視點來推進作品,使用了大量獨白營造冷酷的氛圍,不良少年也變更為翔的戀人(本作中是由香,而劇中是圓香)的視點。廢柴父親裏中的位置變成了響隊長,在工作中也加入了與敵對反目的羽須美之間的友情要素。雖然這樣看起來完全像是另一部作品,但我重新讀了小說版,確認保留了主題性的部分。
另外,在小說化時,從原來的習作劇本加寫了大量super guts各位成員的活躍片段。如今重讀這些部分,我覺得佩服自己當時捕捉到各成員的特征,進行了比電視劇更寬鬆更誇張的熱烘烘的有趣描寫。我還意識到了,自己果然非常喜歡《戴拿》的世界觀和super guts的隊員們。讀的時候,有一種像是與懷念舊友重聚的感覺湧上心頭,我的麵部表情自然而然地變得緩和。
與此成為對比的是,我現在讀到裏中父子的段落時,佩服自己當時描繪出如此尖銳的故事。電視劇版也保留著主題性,但關於不良少年們頹廢內心和放縱行為的描寫等等不是平成的味道,而是有一股昭和青春劇的臭味兒撲鼻而來。恐怕是在寫原型劇本時,我的腦海裏殘留著童年時期看的大映電視中不良少年們的鮮明形象吧。
但是奧特曼係列有著極大的包容力,就連這樣的世界觀都很容易包容進來。因此我個人以《和平之星》這樣的作品為首,寫了各種故事並被拍成影視作品。比如村子被宇宙生物占據後村民變成像僵屍一樣拿著鐮刀襲擊他人的故事(《迪迦》第22話),女吸血鬼們以像女囚蠍子一樣的打扮暗中活動的故事(《迪迦》第33話),女子高中裏出現了惡魔的故事(《戴拿》第18話)。
這部小說的重新發售是在二零一九年,正是奧特曼戴拿活躍的新領域時代(neo frontier時代)。雖然二十年過去了的今天,火星大氣改造和人工太陽都還沒有實現,但是這些作品中所描繪的世界會在我們心中繼續指示著人類總有一天會到達的夢想和浪漫。那是我小時候從奧特曼係列領受到的想象力――奧特之光本身。
最後,感謝讓這部作品複活的oak出版社的各位擔當者。二十年前的後記也寫有,如果能有更多人購買與本書同時複刻的川上英幸氏的《白狐之森》的話,那麽也許會出現奇跡,誕生出以前未實現的《蓋亞》小說或其他作家的作品,所以請大家抱著“真正的戰鬥是現在開始的!”這樣的熱情來支持我們。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