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大戰瘟疫(五)

字數:5054   加入書籤

A+A-


    輾轉反側中聽到更夫喊出“寅時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體”。
    到了上朝時間,原本和珅可以不參加今日早朝,可是為了能搞清楚最近這幾日朝中動態還是決定起床出門。
    乘坐轎子到達午門外,正好聽到午門城樓鍾聲響起。
    所有官員見到和珅時全都畢恭畢敬行禮,乖乖跟在他身後穿過午門走過金水橋,整齊站在太和殿外等候乾隆駕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整齊叩首,低頭呐喊。
    乾隆掃了一眼百官,徑直走進太和殿內。
    一旁太監站在門外:“有本啟奏,無本退朝。”仰頭喊道。
    “臣劉墉有本要奏。”劉羅鍋第一個站出來。
    太監接過他的奏折遞進太和殿,交給乾隆。
    乾隆一聽又是劉羅鍋腦瓜子就疼,隻要是他的奏本最少得有一個官員被調查。
    “讓他進來吧。”
    “嗻。”
    “宣劉墉劉大人進殿。”
    劉墉來到太和殿內行跪拜禮後向乾隆表明奏本。
    殿外和珅恨不得把耳朵伸進殿內去聽他說的話,隻可惜殿門一關再加上距離夠遠,根本聽不到。
    劉墉進殿大約十幾分鍾後退出太和殿。
    太監繼續詢問是否還有本奏。
    和珅左右瞧了一眼,猶豫片刻:“臣和珅有本。”
    “宣和珅和大人進殿。”
    “和愛卿你今日不應該在祁壽縣嗎?為何又來上朝了?”乾隆質問道。
    “啟稟萬歲,奴才確實要去祁壽縣,隻是想順路帶著萬歲昨夜說的聖旨一同離開。”和珅實在是找不到別的理由,也隻能暫且用它。
    乾隆聽完眉毛一挑:“和愛卿這是怕朕忘了不成”
    “奴才不敢,隻是瘟疫之事拖延不得,奴才怕情況繼續加重,所以才鬥膽來上朝尋要聖旨,還望萬歲贖罪。”
    乾隆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直接吩咐太監把筆墨交給和珅。
    聖旨一直都是由軍機大臣來代替皇帝來寫,寫完之後皇帝審閱,確定沒問題後扣下印章便可發布。
    和珅在太監取筆墨紙硯時從袖口掏出了早已寫好的聖旨,雙手呈上:“萬歲這是昨夜奴才寫好的一份稿件,望萬歲爺親閱。”
    “和愛卿做事效率確實夠快,好好,呈上來。”
    接過稿件審閱一番後並未著急扣印,而是詢問了和珅兩個問題。
    其一,如果太醫院的人確實不能依照秘方操作該如何?這可是針灸術,並非易事,自己身為皇帝怎麽能拿著權力威脅他們去做根本不會事情?
    其二,如果情況還在繼續加重,該如何處理後續問題?
    這兩個問題和珅昨夜就已經想到了,隻見他不慌不忙給出了答複:“回稟萬歲,如果太醫院之內無人能按照秘方行針灸術,那奴才隻能鬥膽懇求萬歲同意再招考一批會針灸術的人才進入太醫院,太醫院乃是我大清最高醫術聚集地,怎麽能不會針灸術?”
    “如果情況繼續加重,奴才隻能含淚之行原本決定。”
    和珅回答的非常幹脆直接,乾隆聽完沒有點頭答應但也沒有搖頭拒絕,很多話不能從他這個皇帝嘴裏說出來。
    “取印璽給我。”
    咣,印璽一扣,這道聖旨就算是生效了。
    和珅接過聖旨,謝主隆恩,倒退出太和殿。
    乘坐馬車直奔祁壽縣。
    路途之上閉目沉思,如果孫德祥再敢跟自己玩心眼,到時候我就讓你們整個太醫院換一批人。
    “聖旨到,太醫院眾人接旨。”站在門口大喊一聲。
    孫德祥等人聽聞紛紛從房間跑出來,一個個跪在了院子之內。
    和珅高舉著聖旨看了一眼孫德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祁壽瘟疫之事望太醫院眾人全力救治,不得以苦累推脫,一切以治病救人為中心,如若發現不盡全力者,嚴懲不貸,欽此。”
    和珅幾乎用盡了全部力氣朗讀出這道聖旨。
    說完後走到孫德祥麵前:“孫禦醫接旨吧。”
    “奴才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德祥咬著後槽牙接過聖旨。
    他心中很清楚這就是和珅為太醫院專門寫的聖旨。
    “各位太醫,萬歲因瘟疫之事已經多日茶不思飯不想,本官每次回京匯報萬歲都會不斷追問瘟疫之事,你我就應該替萬歲排憂解難,該怎麽做不需要我再提醒了吧?”和珅陰著臉一字一句說道。
    “明白,明白。”太醫們低頭應承。
    “行啦,該幹嘛幹嘛去吧,這裏還有很多人在等著大家救治呢。”
    和珅繞過他們走進房間,劉全跟上瞧瞧把這幾日情況詳細做了匯報。
    和珅冷笑一聲,沒有聖旨的時候你們偷個懶,耍個滑,我不能怎麽樣,現在我倒要看看誰還敢這麽做。
    太醫們聚在一起商討起來:“我本就不會針灸之術,這讓我如何下手?”
    “是啊,我學的是識藥開方,如今卻要讓我拿著這針在人後背亂刺。”
    大家對於這件事苦不堪言。
    一直都沒有說話的孫德祥突然攔住幾人:“劉太醫你今日回京,我等下書信一封,幫我交給萬歲。”
    “這?”
    “他和珅惡人先告狀,這是要把所有罪過都推到我們太醫院身上,我們如果還沒有作為,那豈不是默認了這裏一切?”
    “好,那我就聽你的。”
    孫德祥起草一份文書,幾名太醫相互傳閱一遍,對其中不太好的句子進行修改後交給劉太醫。
    劉太醫帶著文書瞧瞧離開祁壽縣。
    夜晚乾隆正坐在養心殿中翻閱書籍,太監從門外進來跪在書桌前:“萬歲,太醫院劉太醫在殿外有事匯報。”用著不大不小聲音說道。
    乾隆合上書抬頭望向太監,心想,今日和珅剛剛宣讀聖旨,晚上就有人來找朕?這件事八成和聖旨有關。
    “讓他進來吧。”
    “嗻。”
    劉太醫進入殿內叩首行李,簡單詢問幾句後便把孫德祥寫的文書呈遞上去。
    乾隆快速掃過,最終雙眼停在“王誌遠”這三個字上。
    “王誌遠所謂何人?”開口問道。
    “回稟萬歲,王誌遠乃是一江湖郎中,他是針灸銅人王唯一後代,精通針灸之術,並且祁壽縣瘟疫也是他最開始參加治療,和大人手中秘方也是他所寫,隻是......”劉太醫停下來,他必須要時刻觀察乾隆臉色,不敢繼續說下去。
    乾隆皺著眉頭說道:“隻是什麽?大膽說。”
    “是。”
    “隻是和大人想將秘方據為己有,所以在前幾日借故將王誌遠趕出了祁壽縣,這才讓我們太醫院去繼續治療,可是萬歲針灸之術本就需要很長時間磨練才能達到熟練地步,我們太醫院會針灸術之人不過兩三個,和大人卻要求我們全都參加,這實在是有些為難。”
    劉太醫說著說著竟還流出委屈淚水。
    “那這個王誌遠所在何處?”
    “奴才不知。”
    “你們怎麽就知道這瘟疫是他所治?秘方是他所寫?”乾隆繼續追問道。
    “回稟萬歲,孫禦醫和王誌遠有過兩次接觸,王誌遠前些日子就住在吏部鄒大人家中為大小姐瞧病,就連無數郎中都無法醫治好的癲狂症他憑借針灸術都治好了,這個人的能力奴才不敢亂講。”
    劉太醫把王誌遠的名字徹底刻進了乾隆大腦。
    如果大清真有如此天才郎中,那就應該出現在太醫院。
    “你所說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明日我會派人去跟和珅交代,你先退下吧。”
    “奴才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太醫離開後乾隆拿著文書起身一邊溜達一邊看,腦子不斷回味剛剛劉太醫所說的王誌遠。
    “來人,給我宣鄒明朗。”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