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巧合的人生

字數:5946   加入書籤

A+A-


    不過,有了其他想法的將軍們,還是看了一眼老大哥的軍事顧問團一眼。
    自己是信得過老部下,可是這幫人未必能夠如此。
    “電文上不是說有照片為證嗎?讓他們明天派人把照片送回來!”有將軍開始下令,讓前線指揮部把證據送回來。
    這樣一來,顧問團看到照片後,應該不會再有任何的質疑。
    “慢著,等不到明天。讓他們現在就派人...派飛機送回來。我們在漢城不是有機場嗎?讓他們開雅克戰鬥機,把這些照片馬上送到總部,除了照片還要有詳細的戰報,快去發報...”有人根本等不急,現在就想要看到照片。
    戰場瞬息萬變,幾秒鍾就有可能決定戰役的成與敗。
    如此重要的信息,怎麽可以拖到明天。
    現在就必須要送回來,而且是開著戰鬥機送回來。
    很快,漢城前線指揮部便收到了總部發來的命令。
    當漢城前線指揮部派出飛行員,帶著照片跟戰報送回總部時,總部的那些老大哥顧問團正在享受晚餐。
    這一次,晚餐並沒有邀請北方軍的將領,甚至連翻譯都被特意支開。
    “大家對剛才的電文怎麽看?我不想聽你們的嘲笑,因為嘲笑解決不了問題。
    我想問的是,如果這是真的...”首席顧問首先開口。
    雖然在場的人都不相信,可是他相信士兵敢撒謊,那些軍官未必敢如此。
    況且,一會照片跟戰報就會送來,這代表著這事很不簡單。
    “如果這事是真的,我隻能給出一種猜想。
    美軍結束歐戰之後,很多老兵都退役了,這跟我們的軍隊情況一模一樣。一些剛剛入伍,甚至連槍都沒開幾次的新兵,就被派到了這裏參戰。
    雖說北方軍戰鬥力有限,可是畢竟他們經曆了抗日又參加了現在的這場戰爭,至少在經驗上還是值得認同的。
    因此,一股老兵遇到了一支新兵連隊,至少在理論上有可能。”既然首席顧問給出了條件限製,其他人隻能憑借經驗去猜想。
    “這個想法我認同,甚至再大膽一點,我覺得美軍的這兩架飛機不是被擊落,很有可能是機械故障。
    就算是被擊落,這也隻是胡亂開槍,加上飛行員是新手躲避不及,導致飛機被輕武器擊落。
    輕武器打飛機,這種事聽上去很不真實,可是我們的士兵也憑借輕武器打下過德戰機。即便我們不想承認,可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有人把打下敵機歸結於運氣好,甚至還拿出了自己軍隊中輕武器打飛機的事跡來佐證。
    “電文中沒有提及詳細的作戰過程,看來隻能等飛行員把照片送來,甚至是一同送來的詳細戰報看過之後才能給出準確的分析。”首席顧問也覺得這是運氣,隻是這些北方軍把運氣當成了實力而已。
    這種想法最好不要蔓延,否則那可是要有大損失的。
    40分鍾後,飛機降落在了離總部不遠的機場。
    又過了大半個小時的汽車顛簸,30張照片出現在了總指揮部的作戰中心。同時,十幾頁的詳細戰報也跟著照片一同出現。
    “這怎麽可能...”首席顧問覺得這戰報也太詭異了,北方軍的所有重火力,全都來自於自己國家的慷慨援助。
    難不成他們自己研發了一款武器?
    就他們那點工業基礎,真的可能嗎?
    他們全國上下,能找出100個高材生嗎?
    日據時代,這個國家的頂級人才都被搜刮一空,而那些不效忠日鬼子的人才都被哢嚓掉了。
    日戰投降後這幾年,即便大學已經開始培養人才,短時間內能培養成這個級別嗎?
    首席顧問不相信,可是白紙黑字有完整的記錄跟口述。
    如果質疑,這相當於質疑整個前線指揮部。
    雖然老大哥軍事顧問團有資格,也有資曆去質疑。
    但是,並沒有公然提出質疑,而是看過這些照片後,提出了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戰報上說,是一位進步學生使用了一款新式的火箭彈。
    既然是新式武器,這武器是何人研發,武器叫什麽名字,有沒有詳細的測試數據?
    如果是你們研發所得,請你們馬上派人拿實物給我們看一下。這件事必須馬上去處理,否則我們會給國內發報,之後給予你們的武器裝備援助就要調整一下。”
    首席顧問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是不相信北方軍有了自我研發能力。他這個時候說這一番話,純粹就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
    假設真的有這樣一款武器,通過這一次的襲擾伏擊,足以看到這武器的性能先進。如此先進的武器,國內必須要掌握,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升性能。如果北方軍不提供,之後的軍事援助可就要好好調整一下了。
    在座的將軍們聽到這話後頓時一驚,他們沒想到老大哥的顧問團會發出威脅。
    不過想想也不難理解,如果這武器真實存在,放眼全球所有國家,似乎這武器至少在火箭彈這一個分類上能笑傲全世界。
    如此先進的武器,就連老大軍都心存敬畏,想要第一時間搞到這武器的所有數據甚至是圖紙。
    “可是...”他們也是剛剛聽說,現在從哪去搞這來路不明的武器出來。
    從天而降的武器,這是哪個腦子有病的人發明出來的?
    這不是擺明了坑老子嗎?
    盯著顧問團的臉色,每一個人覺得這不是開玩笑。
    大家必須要找到這個年輕人,讓他來解釋到底是怎麽回事。如果真的是新式武器,這對國家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這件事匯報給了上層。
    畢竟這事關老大哥之後的軍事援助。
    十幾分鍾後,簽著上層名字的電文發到了漢城前線指揮部。
    此刻,漢城前線指揮部的作室戰雖然很急迫的想找到這位樸一生,可是因為沒有他的照片,一切的尋找都隻能停留在口頭上,並不具備任何的可操作性。
    “還是把找他的任務交給我吧!”帶眼鏡的清瘦男人主動攬過了這個找人的任務。
    做為漢城地區情報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崔允安,他覺得沒有人會比他更適合這個任務。
    “好!務必要快...”作戰室裏的幾個將領異口同聲的說道。
    很快,漢城的情報係統再一次忙碌起來。
    既然這位進步學生說他哥哥在坦克部隊服役,這就是最好的切入點。
    當天晚上8點,崔允安就在坦克縱隊服役名單中找到了44個姓樸的戰士跟幹部。
    在半島樸姓是大姓,人數多也實屬正常。
    之後,根據這44個人進行排查,很快就鎖定了16個有弟弟,而且年齡在18歲到25的人。
    再之後,根據這16個有弟弟且年齡合適的人進行下一步排查。
    當天晚上11點,人們真的找到了一個各方麵都符合的目標人物。
    樸正哲,坦克縱隊的營長,他弟弟就叫樸一生。
    鎖定了目標人物之後,一封封電報開始發出,請求北方總部給予情報支持。
    同時,坦克縱隊所有沒有參加之前那場大戰的人,隻要認識樸正哲的人都被連夜叫起進行問話。
    淩晨3點30分,崔允安看著手上的一堆電文,以及剛剛送過來的坦克縱隊詢問記錄,他終於摸清了想找人物的所有信息。
    樸正哲跟樸一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在日據時代樸正哲六歲那年,他的父親離開了北方老家南下去到了釜山謀生。
    相比農村,大城市掙錢的機會更多。
    然而,掙錢機會提升的同時,花花世界的誘惑也隨之增多。
    樸正哲的父親受不了一個人孤獨在城市打拚的寂寞,很快就跟一個寡婦搭夥過起來日子,甚至第二年就迎來了樸一生的出生。
    這期間,樸正哲的父親一直給家裏寄錢,卻從來沒有打算把妻子從北方接到釜山生活。
    七年前,樸正哲的爺爺病危,樸一生不得不跟隨父親北上盡孝。也正是這一次北歸,家裏人這才知道樸一生母子的存在。
    不過,那一次回鄉祭祖之後,兄弟二人便再也沒有見過麵,甚至樸正哲的父親也跟家裏斷了聯係。
    一直到樸正哲隨著北軍南下攻入漢城,機緣巧合之下兄弟二人再次相逢。
    此時,樸正哲從弟弟口中知曉了父親跟那位寡婦已雙雙病逝的噩耗。
    而自己這個弟弟,幾年前因為一個女同學在釜山得罪了人。為此,他不得不離開高中校園,離鄉背井北上來到了漢城以擦皮鞋為生,而這一幹就是整整六年。
    看看親弟弟卑躬屈膝的幫人擦皮鞋,如今已是營長的樸正哲,最終還是動了惻隱之心。畢竟二人留著相同的血脈,再加上父親已不在人世,樸正哲打算讓弟弟重新接受教育,等畢業之後便進入軍中效力。
    隻不過,樸正哲怎麽也沒想到,北方軍南下勢如破竹的攻勢會在釜山遭受頑強抵抗久久不能拿下。甚至更加沒想到離漢城僅僅28公裏的仁川港會丟失的如此之快。
    如今,占領漢城剛剛兩個多月而已,甚至連弟弟上學的事情還沒有辦妥當,就不得不麵臨著大軍隨時北撤的抉擇。
    隻是,當樸正哲所在的坦克縱隊接到命令要奪回仁川港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這一次可能有去無回,於是去跟弟弟做了最後的告別。
    也正是這次告別,弟弟決定跟哥哥一起共赴戰場。
    兄弟二人之前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更沒有一丁點的兄弟情。如今好不容易在兄弟相認的一個多月中建立了兄弟情,弟弟不希望自己失去父母後再失去哥哥,於是毅然決然的隨著哥哥一共上前線。
    也就是這次兄弟上陣,二人雙雙犧牲在敵人的空中絞殺之下。隻不過,這些信息隨著坦克縱隊的全軍覆沒,再也不可能為第三人知曉。哪怕是掌握龐大情報網的崔允安,也不可能知道如此的細節,也更不可能知道他想要找的人隻是一個巧合的冒牌貨而已。
    此時,時間已經是淩晨4點!
    然而,徹夜忙碌的可不僅僅隻是漢城方麵,美軍艦隊的情報中心也在挑燈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