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死中求活 第五十四章 淮南袁術

字數:7505   加入書籤

A+A-


    “建安二年四月,袁術在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同時此賊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並且在自己的麾下廣置公卿朝臣,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夠了!”劉協沒有聽完就直接一聲怒罵將那傳信之人打斷,然後揉著額頭擺了擺手。
    劉協對於袁術稱帝這件事情當然不意外,他甚至早就知道一定會有這個事情,但是他現在的身份實在是高興不起來啊。
    他唯一的優勢就是皇權!就是他的皇帝身份!
    而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漢室的威望算了大漢現在有個屁的威望,大家不直接廢了他純粹就是因為他還有點用。
    或者說他還非常聽話!
    可是袁術現在和曆史上一樣,搞這麽一出的話,那事情就真的大條了。
    因為迄今為止,本應該發出檄文去圍剿袁術的曹孟德,現在什麽事情都沒做,他沒有身份,也沒有資格再發出檄文。
    而孫策此時也沒有和曆史上一樣,立刻和他劃清界限,隻是默默的整頓兵馬以待後效。
    至於呂布,他都快去和那家夥論親家了!
    “袁術好歹也是四世三公出身,他怎麽他怎麽就這般急迫,朕當真是看錯他了!”
    劉協忍不住罵出聲來,在他劉協眼中,這家夥好歹也是天下世家的表率啊,至於手段如此低級麽!
    就這麽一個家夥,怎麽當年就能夠風頭壓過他兄弟袁紹的,廢物,混賬!
    看著滿臉都是怒火的劉協,趙彥此時也是無奈的站起身來,然後朝著劉協微微躬身。
    “陛下”趙彥先是朝著劉協躬身行禮,然後才朝著劉協繼續說道,“其實這袁術有如此行徑雖然令人吃驚,卻也不是不可預料。
    這些年不少人都看出來了袁術心中的那份兒野望,因此袁紹才如此積極的和其撇清關係。
    畢竟袁家的出身不好!”
    “嗯?”劉協聽到這話之後差點沒將剛送到嘴裏的一口抹茶湯給吐出來,四世三公還不好,那讓他來做自己的這個位置好不好!
    趙彥看著劉協這幅模樣,似乎也有些疑惑為何劉協會如此,不過看著劉備和馬超等人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
    倒也不吝解釋了起來。
    “袁家其實倒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確是真正的清流士大夫,正直清廉為眾人所仰慕。
    也創下了這袁家的根基。
    那時候的司徒公袁安,還有車騎都尉袁裳,蜀郡太守袁京,還有司空袁敞都是不錯的臣子。
    但如今這一脈卻並非是司空公袁敞之後,而是當年的蜀郡太守袁京之後。
    也就是到了第三代,袁紹的祖父,太尉,安國亭侯袁湯以及之後的袁成,袁隗之後,這袁家就慢慢變了味道!”
    趙彥說到這裏的時候也是眼神之中有些落寞和難過,畢竟他所說的這些人,有不少可是他的老朋友了。
    “從當年的袁太尉開始,這袁家就已經變了味道,袁家舍棄了原本的清流士人之路,轉而去攀附外戚和宦官。
    從而徹底開始崛起,當然也成為了我等所不齒之人。
    袁家可謂是真正的牆頭草,各處攀附,風往哪兒吹他往哪兒倒!
    當年的跋扈將軍恐怕爾等都已經不了解了,可以說貴戚權豪自大將軍梁冀以下,皆與之結好,言無不從。
    當年那位跋扈將軍把持朝政二十餘年,一口氣扶持了孝衝,孝質,孝桓三位陛下上位。
    其驕縱霸道之甚聳人聽聞,隻因為孝質陛下為他起了一個跋扈將軍的名字,便將孝質陛下鳩殺!
    那一年太尉李固,司徒胡廣,還有司空趙戒與大鴻臚杜喬等官吏也就是如今那幾家的先人都認為應該扶持一位成年的宗室登基。
    從而直接掌握大漢權柄,以免再次出現問題。
    但是那位跋扈將軍為了能夠繼續獨霸我大漢的朝廷,便堅持扶立了當初還尚未成年的孝桓皇帝繼位。
    在這一次爭鬥之中,梁冀自然是大獲全勝,可是卻也是讓天下震驚。
    這位這裏麵有三件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
    此時眾人已經被趙彥的說辭給吸引了過去,在如今劉協的朝堂之中,可謂是魚龍混雜。
    但同樣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這群人都不是很了解大漢!
    這不是說別的意思,而是他們要麽非常年輕,年輕的過分,要麽就是底蘊太差,差的過分。
    這天下的局勢,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了解的。
    而趙彥,這個活了這麽多年沒混起來的老臣,卻是真真正正了解大漢的人,這也是為什麽劉協明知道他的才華遠不如劉關張等人。
    甚至不如麋竺孫乾和劉琰,更是比不上賈詡,但是仍然讓他獨坐一方,成為大漢尚書令的原因。
    此時,就是趙彥證明了什麽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其一,司徒公胡廣,司空趙戒這都是向著漢室而行,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卻突然倒戈一擊,殺了太尉李固一個措手不及。
    其二,太尉李固,大鴻臚杜喬在這件事情之中被梁冀之人加害!
    其三,本來並沒有任何機會也沒有任何前奏的太仆袁湯,被直接提拔為司空!”
    那一年他趙彥還是個孩子,這不過是聽著家中長輩說的。
    當年梁冀在朝中當眾怒喝質問,自胡廣和趙戒之下,所有人都大呼,惟將軍之名是從。
    隻有太尉公李固和大鴻臚杜喬仍然在堅持,最終被梁冀害死!
    而在最後的時刻,李固還專門在信中怒斥了那臨陣倒戈的胡廣等人。
    “公等曲從,顛而不扶,傾覆大事,後之良史,豈有所私?”
    而這件事情的確是如同李固所說,非但沒有被掩埋,一代代的宮中執筆還有各家之中都將其記錄下來,然後代代相傳,甚至為了保住這件事情的真相,不惜帶入墳塚之中。
    有言,若天有靈,可劈墳而顯!
    胡廣和趙戒兩個人名望深重,的確是天下聞名,甚至胡廣在下葬之時當真是做到了人臣之最。
    但這件事情就是他們抹不去的汙點。
    而袁湯這個梁冀的“鷹犬”自然也就成為了後世之人所鄙夷之輩。
    “諸位可能知道那袁家有一爵位,安國亭侯!
    我大漢有言,非軍功不可封侯,而袁湯應該是數不多的以非軍功封侯者。
    其功勞便是豫議定策!
    所謂豫議定策就是因為他直接參與了梁冀與曹騰設立孝桓皇帝之事!
    他乃是梁冀心腹。
    當然,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或許袁紹和曹操兩個人早年關係極好?
    這件事情老臣也就無所知了。”
    趙彥突然那的玩笑話也是讓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氣氛也是變得輕鬆了幾分。
    不過趙彥在輕笑過後,他的臉色也變得更加的陰沉起來,因為後麵的事情可就是他親眼所見了。
    “袁湯之後,袁家開始將權利過渡到了其後袁隗手中。
    當年其實老夫十分看好袁紹,甚至在在陛下沒有決定回轉長安之前,老臣想過和袁紹聯係,讓他前來迎接陛下。
    其原因並非是老夫和袁家有舊,而是因為袁紹與袁家不同。
    當年他曾經與張孟卓等人為好友,一方麵不受朝廷征辟,另一方麵則是養了不少死士,似乎想要在黨錮之中做些什麽。
    而這件事情他們當初還是一群意氣風發少年郎,做事不密很快就傳了出去。
    中常侍趙忠便和下麵的人談論過幾句,詢問袁家子意欲何為!
    而這件事情也傳入了袁隗的耳中,之後便將袁紹叫到了身邊重罰,並且怒斥他是不是要和曹孟德一樣。
    總想著挖了自家的祖墳!”
    “”劉協聽到這話也是臉皮一抽,不過想想這兩兄弟當年的確是愛好特殊。
    畢竟作為宦官之後的曹操,前半生幹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要屠了整個宦官勢力,一副要把自己祖墳祭獻的意思。
    而袁紹嗯,這麽說到也差不多!
    兩兄弟有點意思。
    而趙彥也說出來了一個更加讓人震驚的真相來。
    “另外當年同樣聲名不小的中黨侍袁赦就是袁家的人,和袁隗論宗族兄弟。”
    好家夥,這一下子眾人可算是真的鎮住了,同時也想明白了和老袁家當年是怎麽做到了四世三公的。
    弘農楊家是因為自家祖上和太史公有點關係,所以不好做罷了,但是這袁家算是讓人找到根兒了。
    那些年黨錮讓朝中就隻剩下了兩個實力,外戚和宦官,清流被直接壓了下去。
    而在這裏麵袁家才是最大的那個坑,一手外戚一手宦官,這倒是玩得不亦樂乎。
    如此,也能夠明白為什麽作為袁家門徒的韓馥竟然對袁紹如此忌憚重重,而作為袁家嫡子的袁術,身邊竟然沒有什麽清流勢力相助。
    手底下一群“豪傑”之輩,以及當年那頭江東猛虎。
    原來根在這裏呢!
    而知道了袁家的根基之後,劉協再看袁術也就能夠明白這家夥的想法了。
    畢竟這大漢四百年的天下,總共也就出現了四個稱得上是勢力的家夥。
    “外戚,宗室,宦官,世家清流”
    當然,現在宦官沒有了,換上了諸侯軍閥!
    但這四百年的時間裏,大家都很明白一件事情。
    就這些年隨意翻一翻史書,那外戚和宗室想要謀權篡位的事情是層出不窮,宦官可用卻生性貪婪,畢竟一群沒有了那啥的東西他再不貪財豈不是人人皆聖?
    那這不是胡鬧麽!
    因此這些年大漢不斷的在弱化外戚和宗室的權利,畢竟他倆是真的能篡!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都將宗室,外戚,軍閥放棄,如今能夠用的,或許隻有清流士族了。
    但罷了,那是日後的事情了。
    畢竟士大夫好歹還能夠互相利用,互相製衡的,這些人的腦子非常清楚,他們也有一個底線,那就是絕大部分的士卒對於皇帝來說。
    他們更加想要綿延萬代,而皇帝很明顯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這就導致了大漢重用清流士人卻又打壓對方,而對方還層出不窮的和大漢效忠。
    這些關係造就了現在大漢糾結無比卻又十分特殊的局麵。
    當然,這些太過於深奧的東西,也不是現在的劉協所能玩得轉的。
    他現在最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情。
    “袁術之事我等要如何”
    “報!”就在劉協要繼續商討袁家之事的時候,再次有侍衛前來稟報,“騎郎將賈詡前來求見!”
    “文和回來了?”劉協聽到賈詡歸來的消息也是大為驚喜,“朕不是才派出人去尋找賈詡麽,為何文和如今就來了?”
    “這”劉協這個問題,哪裏是他一個侍衛能夠說得出來的。
    這一臉尷尬的模樣倒是讓劉協有些無奈。
    “罷了,是朕為難你了,速速去吧,朕這裏自會詢問文和!”
    帶著一臉的喜色,劉協看著賈詡進入之後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問詢了起來。
    “文和如今趕回來,可是有什麽想要說的”
    “回陛下!”賈詡也不客氣,直接就開口說了一句讓大家再次震驚的話語。
    “臣,請陛下禦駕親征,攻伐逆賊袁術!”
    此言一出,無論是剛剛才站回去的趙彥,還是已經準備好請命廝殺的劉備全都大吃一驚,臉色頓時就變了。
    “陛下不可!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陛下乎?”
    “陛下不可聽信此言,壽春距離關中太過遙遠,如果陛下親征,則後路必然斷絕,如此一來陛下危矣!”
    “臣請陛下誅殺此狅悖之賊!”
    一時間群情激奮,賈詡仿佛深處風口浪尖之上,不過劉協卻沒有半點生氣,而是非常淡然的問了一句
    “為何要朕親征?朕不通兵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