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校門在哪兒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元老賊聲音一頓道:“你別以為入學就是死路。”
“他們能玩規則,我們也能。”
“他們既然是學校,是先生。那就不能在學生沒犯錯的情況下,處置學生。”
“隻要他們三個,不犯校規,還能通過考試,就能在學校裏立足。”
“也就能一步步的摸清四十四中學的秘密。”
葉歡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還要考試啊?那不是要我的命嗎?”
葉歡,學習不咋地!
我也沒強到哪兒去!
兩個棒槌入校,還不是死路一條。
元老賊笑道:“那所學校,肯定不是學四書五經,英語數學,他們應該是在教秘術。”
“秘術,對你們來說,還是個事兒嗎?”
“那就好……那就好……”葉歡總算是放心了。
施棋卻在這個時候說道:“可是,我們已經犯了校規了。”
“那個孔爵都說了,我們對老師動刀,要開除學籍了。”
四十四中裏說到開除學籍,那就是把你變成孤魂野鬼。
蕭從夢這才開口道:“我可以給你們一個免死金牌!”
蕭從夢說著話,遞給我們三塊竹牌:“你們拿著這個,就可以在任何一所儒學學府裏,免過三次。哪怕,你弄死了書院夫子,一樣可以免過。”
我拿著竹牌看了半天才說道:“這是什麽東西?”
“這東西叫入學牌,也叫免過牌。”蕭從夢解釋道:“是衍聖公私下和朝廷達成的協議。”
“你不要以為古代沒有特權學生,事實上,古代特權學生比你想象的更多。”
“在古代教育體係所示有教無類,實際上,受到等級製度、宗法倫理與權力分配的影響更大,確確實實的存在著明確的特權學生群體。”
“明朝規定,‘衍聖公’家族的子弟,可直接進入國子監讀書,無需參加‘童生試’;清朝對‘衍聖公’後代更是格外優待,其子弟科舉時可享受‘單獨閱卷、優先錄取’的特權。”
“但是,衍聖公跟皇家之間,還有一個約定,就是他可以擁有三個非家族子弟入國子監的名額。而且,這個名額還可以不受約束。”
“你手裏的竹牌,就是信物。”
蕭從夢道:“四十四中是被控製在夫子廟的鬼神手裏,他們也是儒門子弟,就必須受到一定約束。”
“你們好好利用免過牌,就能在學校裏活下來。”
“不過……”
蕭從夢聲音一頓道:“兵器,你們怕是不能帶了。在那邊,你們要麽是就地取材,要麽就得赤手空拳對敵了。”
我點頭道:“我和葉歡問題不大,施棋怎麽辦?”
蕭從夢道:“施棋跟我走吧!我給她拿點東西,起碼得讓她能自保。”
蕭從夢帶著施棋離開之後,我又跟老賊商量了一番細節,才在第二天早上五點左右趕去了四十四中。
古代書院,私塾,也有晨讀的說法,這個晨讀,沒有固定的時間,都是以日出為準。
夏季,也就是春末至秋初,晨讀是在五點到六點左右;冬季,也就是秋末至春初的時候,會往後延一個小時,也就是六點到七點。
而且,古代教育重視“禮儀先行”,晨讀並非直接上課,而是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學生進入書院之後,先要“晨省”,也就是向師長行禮。
學生需在“開課鍾”(或先生的梆子聲)響起前到達書院,先到“先生書房”行“晨省禮”。躬身說“先生早安”,先生回禮後,學生才能回到自己的座位。這一步既是“尊師禮儀”,也是先生確認學生到齊的環節,通常在“日出前十分鍾”完成。
晨省之後就是“淨手,整書”。古人認為“讀書需敬”,為了避免弄髒書記,學生需用清水淨手,再將課本、筆墨紙硯按“左書右筆”的順序擺放整齊,等待先生宣布晨讀開始。這一環節約耗時五到十分鍾,完成後正式進入晨讀。
元老賊告訴我,你先不要抵觸學校裏的規則,你想玩好規則就得先懂規則。
隻有,你把規則玩懂了,你才能拿著規則玩別人。
玩規則的第一步,就是自己先別犯錯。
所以,我們三個按照老賊的安排,特意早到了一段時間,為的就是找到四十四中鬼校的入口。
四十四中,作為重點高中,自然設立了嚴格到校時間。
高中生的早自習,是在六點半左右,跟古代書院的晨讀的時間差不多吻合。隻不過,學生不需要晨省罷了。
如果,鬼校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出現,肯定不會是在明麵上。
六點多開始,高中學生就已經入校了,鬼學校出現的話,勢必要引起恐慌。四十四中藏著陰陽屏障的秘密也會隨之暴露。
所以,我才斷定,學校裏應該有一個通往鬼校的隱秘入口。
我們找不到那個入口,就得浪費一次竹牌。對我們的行動極為不利。
所以,我才帶人提前趕到了學校。
四十四中雖然已經停課,但是大門卻沒上鎖,保安也沒休假,我們直接從大門進去之後,幾乎用盡了所有術道上的手段,就是無法定位鬼門所在。
葉歡忍不住說道:“這特麽搞什麽鬼?鬼校不會在別的地方吧?”
我皺眉道:“等我再想想,我們肯定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我抬頭看向四十四中的教學樓,天色剛亮,灰白色的樓體在晨霧裏像一座沒睡醒的墳。
“遺漏?”我喃喃道,“咱們把整座校園都翻了一遍,連廁所隔間裏的陰氣都測過,還是找不到入口。難不成,入口根本不是‘固定’的?”
葉歡反問道:“什麽意思?”
施棋解釋道:“元爭的意思是,鬼校的門,隻在‘某種條件’下才會出現。”
我下意識問道:“要是你說的話,引發校門出現的東西是什麽?”
施棋思忖片刻道:“我猜是鍾樓。”
“古代書院敲的不是上課鈴,是‘鍾’。早上鍾一響,學生必須先去向先生請安,才算報到。”
“舊時候,留下來的一些學校裏,還有鍾樓來著。後來都被教育局以‘噪音擾民’為由封了。”
“我們估計得先找到鍾樓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