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字數:6525 加入書籤
A+A-
蕭雲皎在紫宸殿裏看完了崔謹的認罪書。
“看來崔謹是鐵了心要把所有的罪狀都攬在自己身上了。”蕭雲皎語氣淡淡,“他如今身在牢裏,還能消息靈通,這崔家真是手眼通天。柳大人,趙大人,你們這次立功了啊。”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都是冒出了一腦門子汗,“下官不敢居功。”
蕭雲皎道:“該是崔謹的罪過,他一條都跑不了,但是崔家其他人,也別想往外摘。你們必須要查清楚,把衙門大門敞開,任何有冤屈之人的訟狀直接遞給你們倆。”
柳、趙二位大人對視一眼,柳祁梵開了口,“公主的意思下官明白了,隻是隻是崔家枝繁葉茂,產業田地人手遍布東晟,想要瞞住一些事情簡直太容易不過了。下官擔心受害之人被捂住了嘴,無人敢言啊。”
柳祁梵說的是事實,但凡是有點權勢之人,都會把自己犯下的事情蓋住,而最好的手段,就是讓受害之人不敢開口。
蕭雲皎把手中的認罪書往他們眼前一放,“把這認罪書抄錄幾分,張貼出去,本宮不信沒有人敢說話。“
這法子確實有用。
剛打開大理寺的大門,他們便見到了一個人——
“妾身願為人證,狀告夫君何印明受崔謹之意害死了妾身的女兒何蓮!”
何夫人跪在地上,雙手呈上一封信,“這是妾身在家中找到他們往來的書信,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望大人明鑒。”
何夫人一個頭磕在地上,“若是這些證據不足以定他們的罪,妾身願意做主——開棺驗屍!”
有了何夫人身先士卒,深受崔家殘害的受害者們接連而至——
“崔家三房夫人的侄子搶奪了我家的田地,求大人做主!”
“崔家五房三少爺霸占了我的女兒,現在她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求大人做主!”
“崔家六爺把我們家的祖墳平了建馬場,我夫君去討要說法,竟然被他們活活打死,大人為我做主啊!”
……
一日之內,數十人蜂擁而至,終於找到了能夠求助的地方。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在不同的地方見到了一個好看的年輕男子,他不僅安排好了他們的家人,還讓人一字一句地教會了他們如何去講述自己的冤屈。
看著堂上書吏奮筆疾書的記錄著他們說的話,還有大人們越來越篤定的神色,他們激動地想——
還好相信了那個笑容滿麵的男子!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員已經三天沒有回家休息了。
文官累了就隻能在自己麵前的書案上趴一會兒,侍衛們更加疲憊,抓人的抓人,審問的審問,隻能換著班在人少的屋裏隨便找個地方靠著略合合眼。
為了查崔家人的老底,簫洵光不顧朝臣阻攔,直接關閉了城門,三日內不許進出。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崔家這次凶多吉少了。
壽安宮裏的崔太妃砸碎了不知道第幾個杯子。
“怎麽會有如此蠢笨之人!竟然去刺殺簫雲皎?”
“刺殺成功也就罷了,偏偏讓她留住了性命,這下子,整個崔家都得為他們五房陪葬!”
崔太妃一個人在偌大的壽安宮裏氣的不行,崔嬤嬤已經被她推出去頂了罪,她就像少了一隻臂膀一樣。何況她現在是被禁足在宮裏,想保全家人都是有心無力。
這麽想著,崔太妃又氣的砸了一個瓷杯。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心情有所延誤。
都城最大的城門口不知何時搭了個木台子。
京兆尹府的衙役挨家挨戶敲鑼打鼓,每家除卻老弱病殘,都至少出了一人去城門口看三司會審。
太陽慢慢爬到頭頂,刑部尚書趙大人坐在正中間的長條桌後開了口。
“今日,三司當眾宣告崔家眾人犯下的罪行,全城百姓作證,如有誤判、漏判,任何人都可當眾提出!”
趙大人說完,衙役押了一連串穿了囚衣的犯人到台上,足足占了大半個台子。
台下眾人看清了囚犯的麵容後不禁小聲開始議論。
“那不是崔家三房的崔英嗎?我記得他在城裏開了好幾家酒樓,仗著自己家裏許多人做官,整日欺行霸市,把這城裏其他酒樓都擠兌關門了。”
“那個那個,是崔家五房的二爺,他可是少府監的官員啊,怎麽也被抓起來了?”
“看到了嗎?崔家的崔季,好像是他們的孫少爺,上回我可瞧見他調戲人家良家女子,還擄走做了外室呢,就在城外住著。”
……
一時間眾說紛紜,城門口私語不斷。
趙大人一拍驚堂木,人群才漸漸安靜下來。
書吏拿著厚厚一疊折子,清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
“慶安十二年,崔英為霸占行市,授意家丁私下毆打豐源酒樓、悅來酒樓等五家酒樓東家掌櫃一十三人,致三人喪命,四人傷殘,犯東晟律法第三卷四十九條。新暉三年,查崔英名下四間酒樓漏稅合計十萬六千零二十三兩,犯東晟律法第六卷第十一條,按律,今判處崔英查沒名下財產,仗四十,流五千裏。”
“慶安十四年,崔季強搶良家女子為妾,殺害其夫婿,殘害其女子腹中胎兒,人證尚在,口供具備。犯東晟律法第三卷二十七條,按律,今判處崔季仗四十,流三千裏。”
“新暉元年,崔岩以權謀私,盜取宮庫財務,變賣數額達兩萬五千六百四十九兩,犯東晟律法第四卷十四條,按律,今革去崔岩官職,查沒家產,流四千裏。”
……
“新暉三年,崔瑜買通殺手當街刺殺長公主殿下、裕王殿下,犯東晟律法第一卷第九條,大不敬,按律,當夷三族。念崔氏百年大族,長公主不忍牽連無辜,故判處崔瑜所在五房成年男子盡數充軍,女子攜子女流放北境,終身不得回京。判處崔瑜,斬立決!”
書吏每念出一條,就有人從台上帶走一個人當眾黥麵,念到這一條時,台上的崔家人已是哆嗦個不停。
流放千裏看起來不是很殘忍,可一番折騰下來誰知道會不會有命在,這些人都養尊處優慣了,一旦打板子流放出去,幾乎是宣告著他們的死亡。
斬立決一出,兩旁待命的劊子手不容分說拉起了癱在台上的崔瑜。
他已然失魂落魄,猶如一個空皮囊了。
被按在斷頭台上的那一瞬間,崔瑜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
自己不該聽那人的教唆,不但救不了家主保不了崔家,還連累了妻子兒女,自己也丟了姓名。
銀光一閃,崔瑜的腦袋滴溜溜滾落在地,偌大的城門口,竟然鴉雀無聲。
隻有台上或台下的崔家人,陸續受不了暈厥過去。
城門口的判決還在繼續,一個個犯了事的或流放,或杖刑,或抄家,或砍頭。
“新暉三年,崔家家主崔謹,暗害北疆質子,妄圖挑起兩國爭端,犯東晟律法第一卷第一條。按律,革去官職,斬立決。”
不知是何時,看台下傳來一聲響亮的——“殺的好!”
接著就有了更多的受害者痛哭出聲,“惡有惡報!”
“崔家的人仗著自己家裏有個崔相,日日趾高氣昂作威作福,如今才是報應啊!”
這場判決進行了整整兩個時辰。
待厚厚的一本罪狀宣讀完畢,臨時搭成的木頭台子已經變成了血紅色。
崔家這次雖沒有被誅九族,但每一房隻剩下了一些不堪大用之人——凡是犯了律法的,哪怕是一丁點兒,都被挖出來做了判罰。
宮裏的太妃知道消息後暈過去到如今都沒有醒來,崔家內裏也是亂作一團。
每一房都有來抄家的官兵,領回來的屍首還沒有下葬。
崔家徹底垮了。
一個百年世家的垮塌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京城裏三分之一的鋪子關了門,夥計們不知找誰做主隻能呆在家裏。
朝中空缺了十多個職位需要人填補。
查沒的財產農莊也需要人打理。
……
簫雲皎都預料到了。
她這一次是不計代價的去處置崔家,這些她都可以承受。
在崔家產業裏務工的百姓都被召集了起來,讓他們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隨後簫雲皎讓京兆尹府的人挨家挨戶清點店鋪裏空缺的位置造冊。能從夥計裏提拔的就從夥計裏提拔,不能補上空缺的就張貼告示招人。
朝中空缺的職位由下屬逐級暫代,她采納了江逸珩的建議,讓簫洵光頒布召令,一月之內各司重新推舉票選。
繳獲的田莊耕地財產交給了戶部去梳理造冊,又從宮在營地調了兩隊兵讓沈煜舟帶著清點運送到宮庫。
可謂一場軒然大波。
不過,局麵也有比預想中好一些的存在。
嶽家所有的官員都老老實實的,沒有多生事端。
簫洵光從禦書房滿桌的折子裏抬頭看著簫雲皎,“阿姐,你有沒有覺得嶽家太安靜了?”
簫雲皎手中的筆不停,頭也不抬的說,“他們害怕都來不及,怎麽還敢生事?嶽,盧,王,崔四家裏頭,盧家和咱們多少有些親戚在,心也是向著皇家的,王家人聰明,老早就不在朝堂這摻和了,現在崔家倒了,我們卻沒有提到嶽家任何一人,他們若是聰明一點就該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阿姐你真厲害,竟然能查到崔家那麽多事情。”簫洵光眼神亮亮的有些激動,餘光掃到桌子上一堆折子又暗了下來,“就是這些爛攤子太難收拾了。”
“崔氏立根京城百年,這些家業也並非一朝一夕造就下來的,咱們並沒有趕盡殺絕,如果現在崔家有人願意出來接手剩下的產業,安頓佃戶,號召工人,那我們就能稍微喘口氣了。”
聽她這麽說,簫洵光滿臉不可置信,“崔家現在哪裏還有什麽人啊,大房剩了個快八十的老太爺,還有一個能做主的姑奶奶壽安宮養病呢,二房留了兩個不到三歲的小孩兒,三房四方老爺流放出去之後他們夫人都帶著孩子和離回娘家了,五房一門算是沒人了……”
“還有一個人或許可以幫我們。”簫雲皎頭也不抬。
簫洵光追問,“誰啊?”
簫雲皎沾了沾朱砂,在折子上寫下了一個“準”字,“你且再等等,過不了多久,這人就該自己跑來了。”(www.101novel.com)
“看來崔謹是鐵了心要把所有的罪狀都攬在自己身上了。”蕭雲皎語氣淡淡,“他如今身在牢裏,還能消息靈通,這崔家真是手眼通天。柳大人,趙大人,你們這次立功了啊。”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都是冒出了一腦門子汗,“下官不敢居功。”
蕭雲皎道:“該是崔謹的罪過,他一條都跑不了,但是崔家其他人,也別想往外摘。你們必須要查清楚,把衙門大門敞開,任何有冤屈之人的訟狀直接遞給你們倆。”
柳、趙二位大人對視一眼,柳祁梵開了口,“公主的意思下官明白了,隻是隻是崔家枝繁葉茂,產業田地人手遍布東晟,想要瞞住一些事情簡直太容易不過了。下官擔心受害之人被捂住了嘴,無人敢言啊。”
柳祁梵說的是事實,但凡是有點權勢之人,都會把自己犯下的事情蓋住,而最好的手段,就是讓受害之人不敢開口。
蕭雲皎把手中的認罪書往他們眼前一放,“把這認罪書抄錄幾分,張貼出去,本宮不信沒有人敢說話。“
這法子確實有用。
剛打開大理寺的大門,他們便見到了一個人——
“妾身願為人證,狀告夫君何印明受崔謹之意害死了妾身的女兒何蓮!”
何夫人跪在地上,雙手呈上一封信,“這是妾身在家中找到他們往來的書信,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望大人明鑒。”
何夫人一個頭磕在地上,“若是這些證據不足以定他們的罪,妾身願意做主——開棺驗屍!”
有了何夫人身先士卒,深受崔家殘害的受害者們接連而至——
“崔家三房夫人的侄子搶奪了我家的田地,求大人做主!”
“崔家五房三少爺霸占了我的女兒,現在她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求大人做主!”
“崔家六爺把我們家的祖墳平了建馬場,我夫君去討要說法,竟然被他們活活打死,大人為我做主啊!”
……
一日之內,數十人蜂擁而至,終於找到了能夠求助的地方。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在不同的地方見到了一個好看的年輕男子,他不僅安排好了他們的家人,還讓人一字一句地教會了他們如何去講述自己的冤屈。
看著堂上書吏奮筆疾書的記錄著他們說的話,還有大人們越來越篤定的神色,他們激動地想——
還好相信了那個笑容滿麵的男子!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員已經三天沒有回家休息了。
文官累了就隻能在自己麵前的書案上趴一會兒,侍衛們更加疲憊,抓人的抓人,審問的審問,隻能換著班在人少的屋裏隨便找個地方靠著略合合眼。
為了查崔家人的老底,簫洵光不顧朝臣阻攔,直接關閉了城門,三日內不許進出。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崔家這次凶多吉少了。
壽安宮裏的崔太妃砸碎了不知道第幾個杯子。
“怎麽會有如此蠢笨之人!竟然去刺殺簫雲皎?”
“刺殺成功也就罷了,偏偏讓她留住了性命,這下子,整個崔家都得為他們五房陪葬!”
崔太妃一個人在偌大的壽安宮裏氣的不行,崔嬤嬤已經被她推出去頂了罪,她就像少了一隻臂膀一樣。何況她現在是被禁足在宮裏,想保全家人都是有心無力。
這麽想著,崔太妃又氣的砸了一個瓷杯。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心情有所延誤。
都城最大的城門口不知何時搭了個木台子。
京兆尹府的衙役挨家挨戶敲鑼打鼓,每家除卻老弱病殘,都至少出了一人去城門口看三司會審。
太陽慢慢爬到頭頂,刑部尚書趙大人坐在正中間的長條桌後開了口。
“今日,三司當眾宣告崔家眾人犯下的罪行,全城百姓作證,如有誤判、漏判,任何人都可當眾提出!”
趙大人說完,衙役押了一連串穿了囚衣的犯人到台上,足足占了大半個台子。
台下眾人看清了囚犯的麵容後不禁小聲開始議論。
“那不是崔家三房的崔英嗎?我記得他在城裏開了好幾家酒樓,仗著自己家裏許多人做官,整日欺行霸市,把這城裏其他酒樓都擠兌關門了。”
“那個那個,是崔家五房的二爺,他可是少府監的官員啊,怎麽也被抓起來了?”
“看到了嗎?崔家的崔季,好像是他們的孫少爺,上回我可瞧見他調戲人家良家女子,還擄走做了外室呢,就在城外住著。”
……
一時間眾說紛紜,城門口私語不斷。
趙大人一拍驚堂木,人群才漸漸安靜下來。
書吏拿著厚厚一疊折子,清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
“慶安十二年,崔英為霸占行市,授意家丁私下毆打豐源酒樓、悅來酒樓等五家酒樓東家掌櫃一十三人,致三人喪命,四人傷殘,犯東晟律法第三卷四十九條。新暉三年,查崔英名下四間酒樓漏稅合計十萬六千零二十三兩,犯東晟律法第六卷第十一條,按律,今判處崔英查沒名下財產,仗四十,流五千裏。”
“慶安十四年,崔季強搶良家女子為妾,殺害其夫婿,殘害其女子腹中胎兒,人證尚在,口供具備。犯東晟律法第三卷二十七條,按律,今判處崔季仗四十,流三千裏。”
“新暉元年,崔岩以權謀私,盜取宮庫財務,變賣數額達兩萬五千六百四十九兩,犯東晟律法第四卷十四條,按律,今革去崔岩官職,查沒家產,流四千裏。”
……
“新暉三年,崔瑜買通殺手當街刺殺長公主殿下、裕王殿下,犯東晟律法第一卷第九條,大不敬,按律,當夷三族。念崔氏百年大族,長公主不忍牽連無辜,故判處崔瑜所在五房成年男子盡數充軍,女子攜子女流放北境,終身不得回京。判處崔瑜,斬立決!”
書吏每念出一條,就有人從台上帶走一個人當眾黥麵,念到這一條時,台上的崔家人已是哆嗦個不停。
流放千裏看起來不是很殘忍,可一番折騰下來誰知道會不會有命在,這些人都養尊處優慣了,一旦打板子流放出去,幾乎是宣告著他們的死亡。
斬立決一出,兩旁待命的劊子手不容分說拉起了癱在台上的崔瑜。
他已然失魂落魄,猶如一個空皮囊了。
被按在斷頭台上的那一瞬間,崔瑜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
自己不該聽那人的教唆,不但救不了家主保不了崔家,還連累了妻子兒女,自己也丟了姓名。
銀光一閃,崔瑜的腦袋滴溜溜滾落在地,偌大的城門口,竟然鴉雀無聲。
隻有台上或台下的崔家人,陸續受不了暈厥過去。
城門口的判決還在繼續,一個個犯了事的或流放,或杖刑,或抄家,或砍頭。
“新暉三年,崔家家主崔謹,暗害北疆質子,妄圖挑起兩國爭端,犯東晟律法第一卷第一條。按律,革去官職,斬立決。”
不知是何時,看台下傳來一聲響亮的——“殺的好!”
接著就有了更多的受害者痛哭出聲,“惡有惡報!”
“崔家的人仗著自己家裏有個崔相,日日趾高氣昂作威作福,如今才是報應啊!”
這場判決進行了整整兩個時辰。
待厚厚的一本罪狀宣讀完畢,臨時搭成的木頭台子已經變成了血紅色。
崔家這次雖沒有被誅九族,但每一房隻剩下了一些不堪大用之人——凡是犯了律法的,哪怕是一丁點兒,都被挖出來做了判罰。
宮裏的太妃知道消息後暈過去到如今都沒有醒來,崔家內裏也是亂作一團。
每一房都有來抄家的官兵,領回來的屍首還沒有下葬。
崔家徹底垮了。
一個百年世家的垮塌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京城裏三分之一的鋪子關了門,夥計們不知找誰做主隻能呆在家裏。
朝中空缺了十多個職位需要人填補。
查沒的財產農莊也需要人打理。
……
簫雲皎都預料到了。
她這一次是不計代價的去處置崔家,這些她都可以承受。
在崔家產業裏務工的百姓都被召集了起來,讓他們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隨後簫雲皎讓京兆尹府的人挨家挨戶清點店鋪裏空缺的位置造冊。能從夥計裏提拔的就從夥計裏提拔,不能補上空缺的就張貼告示招人。
朝中空缺的職位由下屬逐級暫代,她采納了江逸珩的建議,讓簫洵光頒布召令,一月之內各司重新推舉票選。
繳獲的田莊耕地財產交給了戶部去梳理造冊,又從宮在營地調了兩隊兵讓沈煜舟帶著清點運送到宮庫。
可謂一場軒然大波。
不過,局麵也有比預想中好一些的存在。
嶽家所有的官員都老老實實的,沒有多生事端。
簫洵光從禦書房滿桌的折子裏抬頭看著簫雲皎,“阿姐,你有沒有覺得嶽家太安靜了?”
簫雲皎手中的筆不停,頭也不抬的說,“他們害怕都來不及,怎麽還敢生事?嶽,盧,王,崔四家裏頭,盧家和咱們多少有些親戚在,心也是向著皇家的,王家人聰明,老早就不在朝堂這摻和了,現在崔家倒了,我們卻沒有提到嶽家任何一人,他們若是聰明一點就該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阿姐你真厲害,竟然能查到崔家那麽多事情。”簫洵光眼神亮亮的有些激動,餘光掃到桌子上一堆折子又暗了下來,“就是這些爛攤子太難收拾了。”
“崔氏立根京城百年,這些家業也並非一朝一夕造就下來的,咱們並沒有趕盡殺絕,如果現在崔家有人願意出來接手剩下的產業,安頓佃戶,號召工人,那我們就能稍微喘口氣了。”
聽她這麽說,簫洵光滿臉不可置信,“崔家現在哪裏還有什麽人啊,大房剩了個快八十的老太爺,還有一個能做主的姑奶奶壽安宮養病呢,二房留了兩個不到三歲的小孩兒,三房四方老爺流放出去之後他們夫人都帶著孩子和離回娘家了,五房一門算是沒人了……”
“還有一個人或許可以幫我們。”簫雲皎頭也不抬。
簫洵光追問,“誰啊?”
簫雲皎沾了沾朱砂,在折子上寫下了一個“準”字,“你且再等等,過不了多久,這人就該自己跑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