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朱熹的“天理”

字數:4724   加入書籤

A+A-




    上學路上,賈環任由賈瑱牽著他的手,拽著他向前頭走去。
    也不叫嚷了,就隻是愣愣地抬頭看著賈瑱。
    從出生到現在,從來就沒有什麽人鼓勵過他,父親厭棄他,母親利用他。
    太太更是明麵上訓斥責罰,暗中貶損他,賈母也不疼他,
    兄長賈寶玉和他那親姐姐探春對他更是視若無物,彷佛他壓根就不存在一般。
    隻有賈瑱在乎他,關心他,鼓勵他,甚至還在危難之際還會保護他。
    想到這兒,賈環的眼眶也不由得又紅了些許。
    賈瑱雖然拽著他向前走,但自然也是心裏一直留意著賈環的動靜,見其眼眶又有些泛紅的跡象,連忙道。
    “好了好了,男子漢大丈夫,可不興哭的。”
    “怎麽?不想當大丈夫了?”
    賈環被賈瑱這麽一激,連忙揉了揉眼睛,又嚷起:“誰哭了?我可沒哭!剛剛不過是有沙子吹到眼睛裏了,賈瑱你不要汙蔑我!”
    賈瑱笑嗬嗬的又捏了捏賈環的小臉蛋,頓時逗得賈環就有些不樂意了起來,想要反擊,
    兩人在路上就這麽打鬧著,身後賈環的舅舅趙國基他們這些小廝長隨們則緊緊地跟在他們後麵。
    追逐打鬧的時候,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
    不一會兒,他們就走進了族學學堂裏。
    今日不同以往,他們來的已經有些遲了,整個學堂裏的人此刻都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學堂裏的眾人見賈瑱領著賈環進來後,也沒人帶頭,卻紛紛起立,對著賈瑱便是躬身一拜,高呼道。
    “吾等見過夫子。”
    賈瑱聞言,把書囊托賈環帶到座位上,自己則走上講台,急忙俯身回了一禮,朗聲道。
    “見過諸君。”
    賈環見狀,在向座位上走去的同時,也是一副挺胸抬頭,與有榮焉的驕傲模樣。
    剛行完禮,一個離賈瑱挺近的同窗,就把名冊遞了過來。
    賈瑱也隻好接過,拿著這名冊,就點起卯來。
    一會兒過後,點卯完畢。
    賈瑱皺著眉頭看了在後排坐著的金榮一眼,他今天倒是來了。
    但與他相隔不遠處,天傲那家夥及周邊的幾個位子卻還是空著的。
    思慮了片刻後,賈瑱先掃了眼台下的眾人,隨後又看向金榮,輕聲道。
    “大家先誦讀鞏固一下昨天的內容,還有,金榮,你跟我出來一下。”
    賈瑱說完,就率先出門去了,找了一處比較顯眼的位置等著。
    不一會兒學堂裏就響起了琅琅的讀書聲,而金榮此刻也走到了賈瑱的身前,身形有些畏畏縮縮,他現在對賈瑱還是挺怕的。
    “賈賈瑱,你叫我過來,有什麽事兒嘛?”
    “我沒事兒就不能叫你過來了?”賈瑱反問道。
    “不是我我不是那個意思。”金榮說話都有些結結巴巴的。
    賈瑱見狀對著金榮那屁股就是一腳踹了過去,嘴上笑罵道。
    “能把你那舌頭給捋直了不?以前你說話也不是這樣兒的啊!”
    賈瑱那一腳很輕,隻是讓金榮腳下微微趔趄了一下,很快就又站穩了。
    金榮忙道:“能,能,能!”
    賈瑱一臉狐疑地看著金榮,又問道。
    “你們那天下午到底發生什麽事兒了?怎麽第二天都不來上學了?”
    金榮被踹了一腳後,心裏反倒安定了下來,嘴上說話也不結巴了,忙回道。
    “也沒什麽事兒,就是天傲那家夥帶著我們幾個揍了那賈瑞一頓。”
    “然後你們就不來了?”賈瑱又問。
    “嗯,那賈瑞那家夥後來放狠話是把我們拉了個名單,說是要攆我們出去。”
    “我們當時想著,他爺爺是夫子,與其來了又被他攆回去丟了臉麵,還不如我們自己走,不來呢。”
    聽到這兒,賈瑱沉吟了一會兒後,又問道。
    “那你怎麽今天又回來了?”
    “那個我姑媽去找賈瑞說情去了,所以我”金榮說這話的時候,又變得結巴了起來,神情也有了些許的不自然。
    托關係,走後門,這些事兒畢竟對金榮這個年紀的小孩兒還是有些難以啟齒的。
    “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是你知道了昨天學堂中的事兒呢。”賈瑱也有些恍然。
    想來也是,畢竟現在又不是前世。
    “昨天學堂中發生的事兒我也是今天來了後才知道的。”金榮撓了撓頭道。
    “嗯嗯,行,那你先回去吧。”賈瑱點了點頭,又道。
    正當金榮打算掉頭離開的時候,賈瑱似是突然想到了什麽,突然問道。
    “金榮,你知道天傲他家在哪兒嘛?”
    “嗯,我知道。”金榮點了點頭。
    隨後在賈瑱的要求下,金榮到賈瑱耳旁私語了一番,告知賈瑱天傲的家裏位置後,隨後就跟著賈瑱一道進學堂去了。
    賈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後,香憐又跟他說了些賈瑞交代的事兒。
    今天很早的時候,賈瑞來過一趟,除了留下名冊外,也帶來個好消息,下午的時候夫子就能照常來上課。
    不過上午的課還得讓賈瑱再講講。
    其實,本來夫子上午就想過來,但今早外麵天氣冷,賈瑞還是有些擔心夫子身體,也就又勸說著推遲了一二。
    賈瑱無奈,準備了一會兒,隻好又踏上了講台。
    這一上午賈瑱講的還是《論語》,不過重點開始放在朱子(朱熹)對《論語》原文的注解上。
    科舉一道從蒙元時期就將朱熹的《四書章句》納入考綱,後經前明太祖承繼,直至此時,依然是考試的主要內容。
    天康帝曾評價朱熹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
    與孔子的“仁”、孟子的“義”、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張載的“氣”不同。
    朱熹強調的是一個“理”字,當然這個“理”字並不是朱熹獨創的,他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那句話“存天理,滅人欲”
    在朱熹生活的那個時代裏,老百姓皆崇道信佛,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神仙說了算的,有福報果報,於是乎苦修來世。
    而從小深受北宋五子思想浸潤的朱熹,子不語怪力亂神,自然而然得就提出了“天理論”。
    天理即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是世間存在和運轉的根本,當然了,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朱熹說它是客觀存在著的。
    於是乎教導世人:“人生老病死,這是客觀規律,是天理!哪有什麽來世輪回,還是專注於當下的好。”
    說白了也就是朱熹代表儒家再跟佛道兩教爭奪話語權,顯而易見,最後他成功了。
    還確立統治者所需要的“天理”,即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至於“滅人欲”這點,後世一直爭論不休,大抵是批評的聲音壓倒了支持的聲音。
    其實對此,朱熹是有原話的。
    《朱子語類》中記載:“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大概意思是:吃飯,是天理,而想要吃山珍海味的話,就是人欲;一夫一妻,是天理,而想要妻妾成群的話,就是人欲。
    這個層麵解讀的話,朱熹的人欲其實指的是過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