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子親封漢中王
字數:5211 加入書籤
“舅父,明日還是由您親自前往許都走一趟吧!”
宛城北門內,剛剛與二爺回城的劉禪,隨即便看向了一臉希翼之色的糜竺。
“嗬嗬,阿鬥無須介懷。曹操畢竟乃是主公大敵,他不願上表為主公請封也是意料中事。”
事實上,雖然劉禪先前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在糜竺看來,讓曹操為自家主公這個最大的對手上表請封王爵,怎麽看都太過異想天開了。
所以,在聽到劉禪讓自己親往許都後,會錯意的糜竺卻是趕緊開口寬慰起了他來。
“哈哈哈哈,子仲誤會了!曹操雖未答應上表為大哥請封,但也明確表示屆時不會反對……”
看到糜竺的反應,還沒等劉禪開口,先前一直沉默的二爺卻是忽然開懷大笑了起來。
原來,雖然對於劉禪的‘交易’條件十分滿意,但曹劉雙方畢竟乃是生死大敵,有著天然不可調和的巨大矛盾。因此到最後,曹操最終還是沒有答應上表為劉備請封之事。
隻不過,雖然對於上表為劉備請封之事沒有答應,但同時曹操也明確表示了不會反對與阻撓。
也就是說,劉禪這個讓自家老爹明正言順得到皇帝冊封的事情,依然還是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
“下臣安漢將軍、糜竺,叩見吾皇陛下,並替皇叔父子向陛下問安!”
建安二十三年十一月中旬,就在劉禪‘拿下’曹操之後不久,帶著大批貢物的糜竺以老爹劉備使者的身份,第一次堂而皇之的踏進了許都朝堂之上。
“嗬嗬,糜愛卿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看著寶座之下大禮參拜的糜芳,皇帝劉協也是抑製不住心中的歡喜,趕緊揮手讓一名小黃門上前攙扶。
說起來,自從建安元年被曹操迎到許都之後,二十多年來,整日所見幾乎皆為曹操心腹的劉協,現在突然見到了糜竺這個曹操對手陣營之人,其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糜卿,皇叔近來可還安好?”
隨後,在糜竺起身後,劉協也顧不得朝堂之上的一眾曹操心腹,迫不及待的便詢問起了劉備的情況來。
“回稟陛下,托陛下洪福,皇叔一切安好。如今皇叔父子已徹底平定荊、益、交三州及揚州大部,不日即可重新為陛下掃平大江以南所有州郡!”
聽到皇帝急切的詢問,糜竺趕緊恭敬無比的將自家老板的功績報了出來,為接下來的請封事件作準備。
“好好好,好啊!我大漢終……呃,皇叔終不負朕所期矣!”
再一次聽到劉備即將掃平江南的消息,欣喜不已的劉協差點兒沒把那句‘大漢終於興複有望’給喊了出來。
隻不過,看著滿朝的曹操心腹之麵,想到今後還要在曹操手下混生活,最終他這個皇帝還是隻能收斂了一些,話到嘴邊之時臨時改了口。
事實上,雖然他這個皇帝並沒半分實權,但對於劉備劉禪父子的消息其實倒也並非毫不知情。
隻不過從別處得來的消息,又怎麽及得上親耳從曹操的對手,劉備陣營的人口中聽來提氣?
所以,欣喜之下還沒等糜竺再次開口,劉協卻是已經主動開口提起了封賞之事,倒是免去了糜竺主動為劉備呈上群僚請封奏疏的那一絲尷尬。
“正所謂賞功罰過,皇叔立下如此大功,眾卿以為,朕當如何賞賜啊?”
隻不過,劉協這個皇帝終究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人形圖章,所以即便是有心封賞,此時也隻能先向朝中這些曹操的心腹‘谘詢’。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麵對他這個皇帝的詢問,朝中一眾文武,卻是沒有一人站出來回應,哪怕就是反對之人也沒有一個,就那麽出奇一致的保持著沉默。
“啟稟陛下,皇叔身為漢室宗親,為國出力乃是理所當然之事,並不為賞賜。隻是如今皇叔代陛下所治理的地方益增,皇叔之爵位又太過低下,倒是多有不便……因此臣等以為,當依漢製,為皇叔進位王爵,以便更好的為陛下守牧萬民!”
自己的事還得自己做,眼看不可能指望這些曹操的心腹為自己說話,糜竺趕緊在劉協那尷尬無比的表情中站了出來,拿出那道由諸葛亮、法正、關張等文武聯命所書的奏表遞了上去。
“依漢製,皇叔身為大漢宗室,又為朕掃平半壁江山,此功早就足以進位王爵……”
接過糜竺由小黃門逞上來的奏表後,隻匆匆一覽,根本就沒絲毫猶豫,劉協隨即便迅速的定下了劉備理應進位王爵的基調。
倒不是說他內心就真的對劉備進位王爵之事有多讚同與樂意,隻不過泥人尚有三分土性,更何況還是皇帝。雖然他這個皇帝隻是一個人形圖章,但畢竟還有著皇帝的身份名頭不是?
所以,長久以來被曹操欺負的他,今日又被這些名義上的臣子如此忽視和不給‘麵子’,憤懣之下,便想以為劉備封王之事作為反擊,好好惡心一下這些人。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麵對他這示威般的封王提議,一眾文武卻仍是沒有半分反應,依然還是沉默如故。
“既然諸卿沒有不同意見,那便依漢製,封皇叔劉備為漢中王,劉禪為漢中王世子。另拜漢中王為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以南鄭為都,統漢中、巴、蜀、廣漢、犍為諸郡為國,所署置依漢製故典!”
麵對一眾文武的沉默,劉協把心一橫,賭氣般的幾乎完全照著糜竺所逞的請封奏表,頒下了冊封劉備為漢中王的詔命,反正大不了就是一個群起反對的場麵而已。
“臣糜竺代皇叔叩謝陛下天恩!”
不同於曹操的異姓封王,劉備本就是漢室宗親,進位王爵乃是‘依製’而行,自然不需要玩兒什麽‘三辭三謝’的把戲。
所以,就在劉協話音剛落之際,糜竺便趕緊再次拜倒,替劉備大禮叩謝起來。
“陛下依漢製封王,臣等遵旨!”
就在糜竺替劉備謝恩之時,先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一眾文武,此時總算是開口了。
隻不過,出料劉協意料的是,文武群起反對的場麵沒有出現不說,卻是反而不可思議的出現了眾臣齊聲‘遵旨’的場麵,直接就把賭氣的劉協給整不會了。
要知道,曹劉雙方可是生死大敵。按理來說他要冊封劉備為王,曹操是肯定不會同意的。但現在,這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卻是偏偏出現了,這怎能不讓他懵逼?
但不管如何,如今聖旨已下,在一眾文武都已‘遵旨’的情況下,他也不可能收回成命不是?
至此,如同原劇情一般,在拿下漢中之後沒多久,繼曹操之後,劉備也同樣稱王了。
隻是不同於原劇情中的自立為王,這一次在劉禪的一番操作之下,劉備這個漢中王卻是含金量十足,再無半點兒水分,更沒有半分法理、法統上的依據缺失。
而且比起原本諸葛亮、法正和龐統等人計劃的以密詔為法理依據不同,這堂堂正正的天子親封,卻是讓‘漢中王’的號召力比原劇情中強了不知多少。
而更為關鍵的則是,原本被劉備與諸葛亮等人計劃作為漢中王國都的成都,卻是被劉協賭氣般的改到了南鄭。
要知道,漢中可是大漢真正的龍興之地。劉邦當年可正是以漢中為起點,這才創下了四百年大漢基業的。
所以,如同劉邦曾經的‘漢王’封號一般,一直以來漢中不封王便是漢廷的潛規則。
但現在,在劉協賭氣般的封賜中,不但漢中成了劉備的封地之一,就連南鄭也都成了漢中王的國都,這給世人遐想的空間可就大了去了。
……
“哈哈,如今陛下的冊封詔書已下,阿鬥你與鳳兒、星彩她們的婚事是否也該真正定下來了?”
宛城東門外的淯水邊,剛剛把從許都趕回來就搭乘戰船趕往漢中報喜的糜竺送走,向來不苟言笑的二爺,這一次卻是突然笑眯眯的轉頭向一旁的劉禪望了過來。
“恭喜公子,此乃雙喜臨門也,哈哈哈哈!”
“恭喜君侯覓得佳婿……”
聽到二爺說起劉禪的婚事,一旁的龐統等人也是大笑著向劉禪和二爺道起喜來。
“呃,我說二叔,小侄如今不過剛剛十二,大姐與星彩她們也不過與我年歲相當,俱是尚未成年,現在成婚是不是太早了些?”
特喵的,就算古人早婚,也不用早到這個時候吧?眼下自己這具身體毛都還未長齊呢,這麽早娶兩個媳婦兒回來做什麽,天天帶著玩兒過家家嗎?
“成婚?你小子想得美!某說的是納吉、納征,是訂親!”
看著‘矯情’不已的劉禪,剛剛還笑咪咪的二爺此刻也是不由得一陣無語。
說起來,雖然老爹早已為他跟二爺與三爺定下了親上加親的婚事,但畢竟隻是口頭議定,連納采、問名這等六禮中的‘議婚’事項都還沒正式進行呢。
但現在眼看自家大哥就要正式進位稱王,而劉禪也已同時被皇帝冊封為了漢中王世子,這事兒自然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嘿嘿,我就說嘛。二叔放心,等過段時間曹操堅持不住退兵了,小侄一定讓父親立馬正式著媒人上門提親!”
反應過來不是成婚後,劉禪也是很快明白了二爺的心思,當即便拍著胸脯給了二爺一顆定心丸。
“某有何可擔心的,若非……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