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鶴唳(二)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寇梢被嚇了一跳:“在、在八方客棧,他自稱姓賈。”
    賈?
    是假吧!膽子倒是不小。
    李驥冷哼一聲:“這信你看了沒有。”
    寇梢看到李驥眼底的殺意,心裏發涼,後背冒汗,瘋狂搖頭:“沒有,奴家沒看。”
    李驥冷冷道:“此事不得告訴任何人。”
    寇梢瘋狂點頭。
    李驥叫來親兵,吩咐下去:“去八方客棧,將姓賈的男人帶來。”
    七八個身高力壯殺氣騰騰的親兵領命而去。
    半個時辰後,帶了客棧夥計回來。
    那個倒黴的夥計,都快哭出來了:“將軍,那個賈老爺,四天前就走了。小的真不知道他去了什麽地方。”
    李驥皺緊眉頭。
    前兩日,他收到了平原郡守的書信。平原郡守請他出兵剿匪。沒有朝廷公文,他絕不可能擅自出兵。再者,那夥悍匪老巢藏在深山密林裏,沒人引路,怕是連土匪毛都摸不著。
    他令人送了回信,拒絕出兵。一邊下令全軍做好出兵的準備。
    今日又收到了這麽一封神秘古怪的信。信上什麽都沒寫,隻有一幅地圖。寥寥數筆,墨色勾勒出山脈走向,朱筆標注出了一處位置。
    青龍寨。
    這封信出自誰手?
    信中的地圖是真是假?
    倒黴的夥計被拖走了。
    寇梢用帕子捂住嘴,唯恐多舌被滅口。
    好在李驥沒有殺人的意思,趁著夜色匆匆離開百花樓。李驥一路快馬回了軍營。連夜召來前鋒營精銳,下了軍令。
    按著書信上的地圖,悄悄潛進青龍山,探清青龍寨的具體位置。
    數十個軍中精銳,悍然領了軍令,一刻沒有耽擱,在夜色中策馬出了軍營。踢踏的馬蹄聲踏破暗夜的寧靜。
    鬆石其實並未離開平原郡。
    四天前,他從百花樓出來後,就離開八方客棧。易容改扮換了身份姓名後,住進了另一間客棧。
    李驥進百花樓時,鬆石就躲在暗處。親眼目睹李驥親兵如虎狼一般衝往八方客棧。
    這一樁差事也辦妥了。
    鬆石安寧睡下,第二天清晨,坐馬車出了平原郡,去往淄川郡。
    ……
    北海郡裏的殺匪大案,迅速傳遍青州各郡縣。
    就在百姓們對此事津津樂道之際,另一樁驚天噩耗從京城傳來。
    永興帝駕崩了!
    天子崩,舉國喪,天下縞素。
    押解王通夫婦和黑衣匪徒的囚車,早已出了青州境,還有七八日路程就能到京城了。驚聞噩耗,囚車隻得停下,眾官兵都換上素衣。
    “大公子,接下來該怎麽辦?”一個親兵低聲問道。
    鄭玄風也是一臉躊躇。
    國喪期間,不宜趕路。
    在此停下,就會耽擱一個月的時間。父親反複囑咐,要立刻將王通送到京城刑部。萬一途中出個什麽意外,著實不妙。
    鄭玄風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停下。在官路上一處驛館住下了。
    渾然不知,有一夥匪徒一直暗中隨行。
    這夥匪徒,正是曹貴領的兩百青龍寨土匪。曹貴暗中打聽消息,得知王通被押送京城,一路快馬,終於堪堪追上。
    “二當家,我們什麽時候動手?”
    “不如趁著夜半三更摸進去,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等一等!”曹貴獰笑一聲:“現在他們守衛森嚴。等過個三五日,他們放鬆警惕了,我們再動手!”
    眾悍匪聽聞殺人放火,毫無懼意,一個個眼中閃著殘忍好殺的亢奮。
    ……
    五日後,天子駕崩的噩耗傳遍青州。
    趙家坊掛起了白幡,族人都換上了素服。
    趙元明一身白衣,立在屋簷下,目光看著京城的方向,麵容哀戚,久久不言。
    二十多年前,他還是春風得意的新科狀元郎。龍椅上的永興帝正值盛年,權掌天下,龍威赫赫。
    轉眼間,二十多年的時光匆匆流逝。那個大權獨攬專斷獨行的天子駕鶴西去。
    大晉的天塌了!
    一身素色衣裙的趙夕顏,輕步而來:“爹。”
    趙元明轉過頭,聲音壓得極低:“月牙兒,你說的話,都應驗了。”
    是啊,自她重生那一日至現在,已是大半個月過去。青州離京城路途遙遠,天子駕崩的噩耗隔了數日才傳至青州。
    亂世,至此開始。
    趙夕顏咽下喉間歎息,低聲道:“爹,我忽然想起一樁要事,得立刻去一趟北海王府。”
    趙元明略一點頭,並未追根問底,隻囑咐一聲:“辦完事早些回來。現在是國喪期,不宜在外逗留。”
    趙夕顏點頭應下。
    之前的車夫在半個月前被嚇得病了一場,換了一個年輕膽大的,這個年輕車夫是趙家家生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李二河,駕車穩妥些。”海棠吩咐道。
    李二河精神抖擻地應了,駕起車來果然又快又穩。
    趙夕顏坐在馬車上,透過細密的竹簾往外瞧。
    國喪期間,不得婚喪嫁娶大辦喜宴,酒樓茶館一律關門。街道上來往的行人驟然少了大半,個個穿著白衣,看著格外蕭索。
    ……
    北海王府裏,處處縞素。
    北海王大哭了一場。
    他是皇室嫡脈近支,是永興帝的堂侄。
    父親早逝,年少時他在宮中住了幾年。永興帝對他這個堂侄還算不錯,為他挑了一門好親事,王妃出身勳貴將門。他的藩地北海郡也是富饒之地。
    這些年,他在藩地戰戰兢兢,對喜怒無常龍威赫赫的永興帝不是沒有怨言。人死百惡消,永興帝一駕崩,所有的怨恨都隨風消散,隻餘滿腹悲慟。
    北海王妃抹著眼,哽咽道:“王爺也別太過悲慟,免得傷了身體。接下來還得去京城奔喪送靈。千裏奔波,沒有好身體可熬不住。”
    藩王無詔不得歸京。唯一的例外是天子駕崩,藩王一律要回京城奔喪。
    北海王長歎一聲:“放心吧,我能撐得住。”
    頓了頓,低聲道:“我獨自去京城奔喪,你和莞兒春生就別去了。”
    北海王妃一怔。
    一身素服的徐靖,濃眉一挑:“母妃和四姐別去了,我隨父王一起去京城。”
    北海王深深看兒子一眼:“不,你不能去。”
    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