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策略

字數:5647   加入書籤

A+A-




    隨著趙佗的話音落下,剛剛活絡起來的朝堂氛圍,再次變得壓抑。
    大多數公卿都驚訝的看著趙佗。
    始皇帝同樣如此,他深深吐了口氣,盯著趙佗道:“武功侯說現在不是適合攻打百越的時間。那就告訴朕,何時才適合去攻打百越?”
    始皇帝的聲音很冷,讓人能感知到他的怒氣。
    在秦軍大敗,主將副將皆死的情況下。
    皇帝想要的是趙佗痛快的接下這個擔子,然後立刻率著大軍去南方,給他將百越打下來,一雪恥辱!
    他要的不是趙佗這樣推諉的回答!
    麵對皇帝質問,趙佗依舊神色平靜,開口解釋。
    “臣以為我大軍新敗,馮將軍和屠將軍歿於越地,軍心不穩,士氣衰減,非戰之利。如今當務之急,乃是先安定士卒之心,然後再行攻略之事。對於百越,臣覺得還是當緩緩攻取,不宜急進為好。”
    眼見皇帝臉色不好看,趙佗心裏歎了一聲。
    從始皇帝的語氣就能看得出,這位君王想要的就是速取百越,來洗涮屠睢的敗績。
    他怕是恨不得今天出兵,明天就平越。
    但從軍事統帥的角度來看,這個難度真的太大了。
    現在馮無擇和屠睢戰敗,征越的士卒軍心不穩,哪怕新招兵馬,士氣也高不到哪裏去。
    更別提越地的種種險惡條件了。
    要讓趙佗來決定,他認為就該罷掉征越之事。
    百越之地可以打,但最好用幾十年的時間慢慢啃下來。
    考慮到皇帝想要複仇的情緒,趙佗沒敢這麽說,甚至不敢當場說自己拒絕領軍。
    武安君之死,可還沒過五十年呢。
    趙佗接下了這個擔子,但希望能推遲一下征伐的時間。
    他說道:“臣之所以認為當緩緩攻取。主要原因是百越乃濕熱之地,一到雨季就毒瘴密布,水蠱叢生。我秦軍將士進入越地容易水土不服,並發生疫病。”
    “這一次屠將軍之所以進軍南越失敗,正是軍中遭遇了疫病,士卒乏力,被越人襲擊後遭受敗績。故臣認為進軍百越當先做好準備,一個是要避開雨季。另外還需解決瘴氣疫病,以及水蠱的問題。”
    趙佗將攻打百越會遇到的問題,一個個擺在了皇帝和群臣的麵前。
    新敗之後軍心不穩,士卒水土不服。
    雨季的叢林毒瘴遍地,四處流行的疫病,無處不在的水蠱……
    這種實事求是的分析,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如果放在以前,或許還有人覺得趙佗在誇大百越的惡劣環境。
    現在有了屠睢和馮無擇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前麵,趙佗的話充滿了說服力。
    “兒臣認為,武功侯此言甚是。百越險惡之地,若是貿然進軍,恐有不測,當緩緩圖之才是。”
    太子扶蘇為趙佗站台了。
    緊接著,太尉王賁開口道:“臣也認為武功侯言之有理,疫病流行,乃是軍爭大忌,此事當多加考慮。”
    有太子和王賁開口,李信、辛梧等老將也都出言讚同。
    從他們這些老將的視角來看,百越那地方真的不好打,趙佗說的問題也都存在,他們能理解趙佗的難處。
    聽著眾將附和,帝榻上的始皇帝雖然還感覺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怒氣散了許多。
    看來趙佗這小子還是在想著解決問題的,並非刻意忤逆朕啊。
    始皇帝吐了口氣,問道:“那武功侯可說說你的平越之策。”
    趙佗抿了抿嘴。
    他根本就不想去。
    百越那種熱帶雨林的環境,哪怕到了兩千年後依舊難以處理。
    曆史上從屠睢征越,到任囂、趙佗占據越地,花了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時間,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而對現在的趙佗來說,這幾年恰恰是最重要的時間點。
    一個是他如今正把工學搞得如火如荼,正要在這上麵好好弄一個成績出來。接下來就可以趁勢擴大戰果,弄出更多的學室,好去撬動軍功爵製度。
    一旦南征,起碼好幾年的光陰就搭進去了。
    等他趙佗回來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創建的工學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至於第二個,就是現在已經是秦始皇三十二年了。
    離曆史上的秦始皇駕崩,隻差五年的時間!
    雖然曆史被趙佗改了許多東西,始皇帝現在不吃丹藥了,也降低了工作量,往好的方麵發展。但鬼知道他之前被張良那一椎命中,有沒有砸出什麽毛病。
    皇帝的私事,趙佗不敢打聽,難以確定會不會影響他的壽命。
    趙佗對此很憂慮。
    扶蘇被立為太子,李斯成了他的老丈人,按理說沙丘之變不會再發生了。但這種關鍵的節點上,趙佗不親眼看著,怎麽可能放得下心。
    畢竟自己南征,老婆孩子都要留在鹹陽的,一旦出現什麽變故,就全完了。
    所以他想拖下去啊。
    隻是皇帝明顯不可能等這麽久。
    趙佗深吸口氣,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策略。
    第一就是先派任囂和蒙恬兩人前去南方,代替屠睢和馮無擇的位置接掌軍隊,安撫士卒之心,並嚴守兩地。
    第二就是他想要皇帝召集國內的醫者研究防治疫病的方法。
    關於水蠱寄生蟲,趙佗有方法防治。但這年代的疫病,他還是有些發怵的。
    不把這東西研究一下,他不太敢往叢林鑽,萬一中了招那可就慘了。
    第三,趙佗建議打造適合叢林作戰的裝備。那些幾米長的矛、鈹要大幅度降低裝備率,改裝刀劍類武器,並裝備鐮刀斧頭之類的用具。
    最後關於出兵的時間,趙佗希望定在明年的春耕後。
    這樣一來就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讓他可以準備。
    等到明年這個時間點出兵,不會耽誤今年的秋收和明年的春耕。士卒征召完,抵達南方越地的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秋季。
    到時候讓士卒在當地先適應一兩個月,訓練配合的同時,還可以提高一下對水土不服的抗性。
    然後就剛好是百越的旱季,這個時間出兵,可以將所有傷害降到最小。
    且這一年準備的時間裏,趙佗也可以再想辦法了解越人內部的情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
    趙佗當眾獻上了自己的平越之策,讓王賁、辛勝等將聽得連連點頭。
    安撫軍心,防治疫病,打造適合戰鬥的裝備,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勝率。
    將時間點放到明年春耕後,更可以讓秦國多有一年的糧食儲備,在後勤壓力上也能輕鬆不少。
    “武功侯,真乃穩妥之將啊。”
    眾將稱讚。
    始皇帝則是眉頭微微皺起。
    趙佗說的平越之策切實可行,聽上去也有必要。
    但代價是要等一年啊!
    整整一年的時間!
    始皇帝眯著眼睛。
    當年李信伐楚在冬季戰敗,他可是到了春耕後就讓王翦帶六十萬大軍前去征伐。
    從伐楚敗績到複征,前前後後就幾個月的時間,甚至都還沒翻年。
    現在對一群百越蠻夷,卻要讓他再等上一年。
    讓他這個天下至高無上的皇帝再經受一年的恥辱!
    秦軍南征慘敗,還是敗在蠻夷手上。如果他不馬上打回去,那還有什麽天下至尊的威嚴可言。
    “此事再議。”
    始皇帝沒有當朝決定,也沒有立刻否定,而是疲憊的揮了揮手,準備回去再好好想一下。
    平越策略的大事,自然要想清楚再做決定。
    當然這一場大朝會,並不是什麽事都沒有定下。
    至少主將趙佗,副將任囂和蒙恬都確定了下來。
    趙佗如今身負少府之職,不管他的策略會不會被采納,他都要先將少府的事務安排妥當,不可能馬上南下。
    所以皇帝就先下令,讓任囂和蒙恬兩人立刻啟程前往百越之地,接掌當地的秦軍。等待中央的下一步命令。
    朝會散去。
    趙佗看著始皇帝坐在步輦上離去的背影,眼神有些複雜。
    “陛下,要有耐心啊。”
    ……
    就在這場針對南方征越之敗的大朝會在鹹陽落幕的時候。
    三川郡外,數個滿臉疲憊的秦卒匆匆吃完飯食,跨上當地驛站準備好的快馬,立刻向著鹹陽疾馳而去。
    他們來自南方閩越之地。
    攜帶著最新的軍情消息。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