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胡惟庸的猜測
字數:2856 加入書籤
說這個朱肅可就不困了。莫非,自己這個隻知道逃學加舞刀弄槍、拿石子排戰陣的朱老四,終於到了年齡開了竅,春心勃發了?
他一掀被子坐了起來,一臉壞笑:
朱棣想了一想,終於記起來了曾經和朱肅一起在禦花園見過的徐妙雲。怎麽想都想不起模樣來,倒是記得她是徐達家的女兒。
看朱棣一臉若有所思,朱肅隻當她在回味徐妙雲的相貌。這讓他有一種吃曆史大瓜的感覺:曆史上永樂大帝和徐皇後夫妻情深,徐妙雲又確實生的美麗,如今便已依稀可見未來傾國傾城的模樣,老四肯定是極滿意的!
朱棣又問。
哦?這就在意起未來生了幾個嘛?朱肅臉上笑意更甚,說道:
朱棣點點頭,將這件事牢牢記在心底。
既然爹不準我不婚不娶,那我便堅決不娶徐叔叔的女兒就是。
隻要母係非為原主,到了後世,朱祁鎮那等,該也不會出現了吧?
唔,為了保險起見,隻要是徐姓女子,都該遠遠避之才是。
朱棣內心之中,已經將姓貼上了洪水猛獸的標簽……
朱棣隨手將一塊糕點丟進嘴裏。
朱肅一頭霧水。那小公爺之前見自己,不還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麽?
怎麽,自己丟出去幾道算術題而已,他就被震驚到心服口服所以納頭便拜了?
朱棣一邊毫無顧忌的在床上吃著糕點,一邊在朱肅身邊絮絮叨叨的說著。朱肅故意閉著眼睛不看他,他也不以為意。不過朱肅其實是不嫌他聒噪的。伴著朱棣的絮叨聲,朱肅漸漸覺得困意襲來,昏昏沉沉的睡下了。
……
另一邊,來到謹身殿的老朱,正處理著麵前的諸多奏折。
有內閣相助,如今老朱的政務壓力已然是輕的多了。內閣如今權柄日重,一部分中書省的職權,已經被老朱潛移默化的轉移給了內閣。現在站在下邊的左丞相胡惟庸,麵色就不甚好看。
….
如今的中書省,漸漸竟成了個賦閑的衙門。他這個左丞相如今的權柄,倒是比昔日當屬官時更弱幾分。
老朱道。
想起朱祁鎮就是聽信了太監的讒言弄出的禍事,老朱又突兀的道。
內閣一名書吏忙將皇帝的口諭記錄下
來。老朱這幾日每從乾清宮出來,都要讓內閣草擬新的政令,其內容天南海北,五花八門。弄得內閣諸官日日加班加點,苦不堪言。
與中書省相反,可謂是痛並快樂著。
老朱揮手將內閣和中書省揮退,看起了案牘上堆積起的奏折來。翻了幾本奏折,皆無什麽大事,內閣票擬的處理結果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並沒有什麽好駁回的。
他的思緒便又轉回到上來。若是一地主官無能,最多是禍亂一地,大明何其之大,以盈補虧,自可消弭一地禍患於無形。
可若是出了朱祁鎮那樣的皇帝,立時便是全國性的大患,再好的製度也無法彌補。
畢竟,製度是皇帝用來限製下邊的人的。若是皇帝不遵製度,誰能製之?
祖製嗎?從老五那他已經知道了,他這個開國皇帝訂下的祖製,在後世幾乎成為了一張廢紙。
無人再去實行,成了廢紙,害了大明萬代,就連方才擬下的,亦在老四這一代就被破除了個幹淨。
自己縱然立下千重補足錯漏的製度,便能真正破除大明日後亡國的魔咒嗎?
製度,是限製不住皇帝的!
老朱感覺自己似乎陷入了悖論的循環。他隻能用製度來影響後世,可隻要後世昏君無視之,他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而後世出不出昏君,他也無法掌控。老四的後代有昏君,誰能保障老大的後代就沒有呢?
老朱陷入了沉思。
……
謹身殿外,內閣、中書省兩幫人涇渭分明,左右各成一群的踏著台階往下而去。
一個中書省官員嫌惡的看著左邊的內閣官員們。
胡惟庸低頭輕斥。
那官員聞言趕緊閉了嘴,左右看了看,又張口道:
這句話讓胡惟庸頓時停住了腳步。他隻顧在意與內閣爭權,卻是確實沒在意過,這幾日陛下的突然變化緣由為何。
他細細思量這幾日宮內朝中風聞,哪一件事可能成為陛下驟然變化的誘因。
終於想起,這幾日陛下來謹身殿前,都要先往乾清宮去一遭。
而回來之後,便總是一臉的若有所思。隨後便要擬各種稀奇古怪的條陳……
引火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