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楚王朱楨

字數:2678   加入書籤

A+A-




    朱樉的婚儀如一陣焰火,瞬間的徇爛過後,朱肅的生活便再度恢複了平靜。與朱標開府後便居住在宮外不同,朱樉成婚開府之後,依然需要入宮在大本堂就學。按老朱的話說,朱樉學業未成,連本論語都背不全乎,也好意思說自己上過學?
    隻有朱肅和朱棣知道,老朱這是依然掛念著朱肅說過的事,不把朱樉的臭脾氣捋直溜了,他是不會讓朱樉出宮就府的。
    老朱已將明史聽了個七七八八,自覺大有所悟。早已知道朝堂上諸多大臣的結局,他處理起朝政來愈加得心應手。可越得心應手,便越覺一代之力難以扭轉乾坤。如今大明萬事順遂,每日折子皆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反而越加焦躁不堪。
    整個大明就如同一隻正在默默養傷的猛虎,隻要養好傷勢立刻便能聲震四野。隻是老朱不止嫌這傷好的太慢,他還嫌當一隻猛虎不夠威風。
    他想讓大明當那翱翔九天的巨龍。
    不用給老朱說書,朱肅的宮中生活終於收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閑適。隻是朱樉等人仍舊要在大本堂讀書,就他一人在宮裏整日晃蕩,漸漸也變得無聊起來。有時看著禦花園裏新栽種下的那一叢叢新柳隨風輕晃,朱肅會忍不住問自己:自己真的向往當一個閑王嗎?
    把心頭壓著的那段沉重的曆史,都告訴了老朱,照理來說,改變悲慘未來的責任也應該轉移到老朱身上了。他是皇帝啊,這份能把人壓得喘不過氣的重責大任,他不扛,誰來扛?誰又能扛?
    可為何,自己的心中,依舊有那種時不我待、蠢蠢欲動的鼓動感?
    每逢休沐的時候朱樉幾人已習慣了聚在朱肅這裏。朱肅的腦海裏總有比外頭的話本更有趣一萬倍的故事,就連朱棡也不再問朱肅腦子裏的東西是從哪來了。隻是偶爾會用一種莫名的眼神望著朱肅,朱肅知道,他相信自己有朝一日會自己告訴他。
    可老朱和馬皇後認為上次出事,是因為他守密不嚴驚動了地府鬼神。要他決不能再將此事再向任何人透露半句了,同胞兄弟也不行。
    朱肅隻能承受著朱棡如同道德拷問般的眼神煎熬。
    朱棣一邊讀著一本,一邊問朱樉道。自從聽了朱肅說那,這廝就日日春秋不離手,偶爾還捋一把並不存在的長髯,恨不得連臉也給染紅了。
    隻是那本春秋,翻開的頁碼永遠都隻停留在第一頁。
    朱樉搖頭歎道,頭上兩根雞毛隨之顫動。這廝喜歡的是呂布,就是宮裏等閑找不到那種長長的稚尾,暫時先插兩根短短的雞毛權做代替,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
    朱棡搖著羽扇道,甭懷疑,這貨喬裝的就是諸葛亮。
    朱樉推了朱棡一下,複又重重歎了口氣:
    朱棡朱棣聞言,眼神都犀利了起來。朱肅也是微微皺眉:莫非,史書上說朱樉與王妃不睦,根子竟然是在秦王妃觀音奴的身上?
    正想細問,旁邊卻傳來一道童聲:
    幾人轉頭,卻見是自己的妹妹懷慶公主朱福寧,小女孩提著一盞小小的荷花燈,正仰頭看著他們這幾位哥哥們。
    朱肅當即展顏,將懷慶公主抱在了懷裏。這位開朗外向的幼妹經常纏著他要
    聽故事,朱肅也頗喜歡她。
    朱福寧指了指道路的那一邊。楚王朱楨正站在禦花園的青石路邊遙遙看著這裏,見幾人看過來,畢恭畢敬的對哥哥們做了個揖。
    朱棡冷淡的道。
    老朱的兒子們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朱標,被老朱寄予厚望,是毋庸置疑的繼承人,受到老朱的也最多;第二類是馬皇後的嫡子們,也就是朱樉、朱棡、朱棣、朱肅四人。這四人乃老朱與發妻馬皇後所生,自然備受,雖不如朱標,但在宮中亦是受盡萬千寵愛。
    而第三類則是其他的皇子們。這些皇子大都為其餘妃嬪所生,雖也在大本堂中讀書,也都封做了藩王,但因其母家不壯,通常在宮中行事,皆小心謹慎,對朱肅這些嫡子畢恭畢敬。心高氣傲的朱樉、朱棡、朱棣也大都對其不假辭色。
    其中,楚王朱楨行事最為謹慎,不爭不搶,遇事動輒施禮退讓,又不善言辭,沉默寡言,難易親近,教人看不透其心中所想。故與朱肅幾人也是形同陌路。
    朱福寧扯著朱肅的袖子。
    之前福寧纏著自己說故事,自己當時也不知怎麽想的,隨口便把三國的故事告訴了福寧。後來才知那時還被屋外的朱標給聽了去。沒想到福寧又轉述給了六弟。
    朱樉對福寧道。今日是富樂院辦詩會的日子,說是詩會,其實主要是有許多妓家女子將要亮相,也有許多說書先生會講些新奇的話本兒。幾人本就要喬裝打扮一番,前往熱鬧一番。又哪裏想多帶上這麽一個拖油瓶?
    見福寧臉頰癟了起來,朱肅連忙捏捏她的小臉。抬頭對朱樉道:
    提及朱守謙那個熊孩子,兄弟幾個都笑了,最後朱棡一拍羽扇:
    引火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