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 175 章
字數:5805 加入書籤
陸地出水後, 在之後的日子裏還在持續上升,直到十來天後,腳下的搖晃感才完全消失。
大陸穩住了。
新生的陸地光禿禿的,隻有一些雜草, 別的什麽都沒有。
雜草長得快, 凋謝得也快, 所以新陸地看起來沒什麽生機活力, 哪裏都一樣。
到處都亂糟糟的, 但其實跟廣闊無垠的新陸地相比,這附近的幸存者數量不算多, 邵盛安粗略數過, 也就幾百人。沒有樹木, 沒有溪流,每塊土地都一樣, 沒有優劣之分。
幾百人瓜分這塊新陸地, 想圈多大的地就圈多大的, 很少有爭端。
大家興致昂揚地圈地,為以後的新生活做準備, 邵盛安也帶著家裏人圈地盤, 用之前做水下柵欄的木頭將看中的土地圈起來。在規劃裏,土地要建房子和種植,所以圈的範圍大一些。
“沒有河流, 以後種地有點麻煩, 得去找一找哪裏有水。”邵父說。
“晚一些再去找吧, 現在還不著急。”邵盛安不確定異常天氣就此結束,還得再觀望觀望。
喬青青坐在帳篷裏,帳篷門開著, 笑容恬淡地聽著家裏人忙來忙去。
木頭不夠圍,邵父他們就用鋤頭開始沿著外圍挖小溝,既是做排水溝,也是做記號。
最近的鄰居,距離他們也有五十來米遠,大家各占各的地盤,互不幹擾。喬青青喜歡這樣的生活。
做好排水後,邵盛安父子三個開始頻繁外出,巡邏周邊土地,收集環境信息。他們沒有找到陸地邊界,沒有看到新的大海,但是看到了兩頭鯊魚,還拉了回來。
“頭栽在泥土裏,應該是陸地上升時來不及撤回海裏,生命力非常頑強,這麽久了竟然還沒有死。”邵盛安笑著說,“要殺掉做飼料嗎?”
鯊魚被他們用繩子直接拖回來,這讓喬青青聞到了熟悉的海腥味。
“個頭不大嗎?”個頭大的話,幾千斤的重量,怎麽拖得回來?她沒有聞到血腥味,應該不是將分解的屍體。
“是,這頭個頭不大,也就幾百斤重——”邵盛安用手比劃測量了一下,“長度也就一米五左右,兩頭都差不多重,都一樣傻,倒插蔥一樣被困在地裏。”
喬誦芝忍不住笑了。
的確是比較小的鯊魚體型了。這些日子他們遇到的鯊魚大多體型巨大,幾噸重都是尋常,所以她的空間裏現在最多的物資就是鯊魚肉了,隻要能殺死一隻,拆解出來的肉跟小山一樣非常可觀。
不過那種大鯊魚很難用弩丨箭射殺,他們經常用弩丨箭逼退鯊魚,偶爾遇到體型略小一點的鯊魚,才能成功將其射殺。
喬青青笑著問:“你是不是有想法了?這是不是一雄一雌的一對鯊魚?你想養殖它們?”
“青青果然了解我,沒錯,我打算挖多一個池子給它們住,以後它們繁衍生息,養雞養鴨就不缺優質飼料了。”邵盛安這個想法很大膽,但實施難度並不高,一對處於幼年期的小鯊魚並不難圈養。他們在寬闊的海域生活了幾個月,那時候都能應付得了鯊魚,沒道理現在在陸地上了,還對付不了一對圈養在池子裏的鯊魚。
“那就這麽辦吧,空間裏的水箱裏儲存的海水還有很多,暫時足夠給它們用了。”
邵盛安很高興得到妻子的支持,應聲就辦了。
秋天即將進入尾聲,這片新生陸地很有秋天蕭瑟的特征,到處都光禿一片,除了朝生暮死的野草野花,沒有樹木灌叢生長。
被放養的雞鴨撒著歡地在還沒有開發的種植區裏奔跑,聽喬誦芝說,這幾天全都胖了一些。
“它們自己找地裏的東西吃,什麽都吃,我還看見它們吃石頭,盛安說不用管它們。”喬誦芝坐在喬青青身邊縫衣服,順道跟喬青青話家常。
“應該可以下蛋了吧?”
“是啊!都養了好幾個月了,是到了下蛋的時候了,我會多注意的。”
邵母的腰好了一點點,勉強能短時間坐起來。她靠在枕頭在補襪子,天氣越來越冷,不能再這麽光著腳丫了,會寒氣入體的。
“我還覺得像做夢,現在都一個月沒有事情了吧?好安靜啊。”
“是像做夢,這樣的好日子我都不敢想啊。”
喬青青摸出針,照例給自己紮幾針。見她開始下針了,喬誦芝和邵母一下子噤聲,半個字都不敢說了,就怕影響她發揮。
“你們別緊張,我手穩著呢。”喬青青還能笑著說話。
喬誦芝忙說:“你就專心做這一件事,做完再說話。”
好吧,喬青青就不跟他們說笑了。
兩天紮一回,喬青青心態挺平穩的,這幾天她的身心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和的狀態中。這是重生以來第一次,她的靈魂好像也在重返大陸的那一天得到徹底安撫。一直如同附骨之疽纏繞在自己靈魂上的緊迫感危機感,在那一天徹底消失。
她直覺天災已經結束了。
不過直覺是直覺,她仍留著一份戒心,以防有突發天災。她也沒跟家裏人說自己的猜測,要是全家都放鬆警惕,有朝一日天災殺個回馬槍,那全家都得玩完。
對她來說,目前最大的煩惱就是眼睛的問題了。
她希望能夠快一些恢複視力,家裏在開荒建設,她想要幫上忙。
也許是期盼轉化為力量,也許是針灸的效果日積月累,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在初春的一天早上,喬青青睜開眼睛時猝不及防就看見了近在咫尺的邵盛安。
邵盛安的臉滄桑了一些,早年間的書卷氣斯文樣全不見了,整個人透出一股利刃鋒利的味道。她看得眼睛不敢眨,就怕眨眼後又看不見了。可人怎麽能不眨眼呢?眨眼後喬青青仍看得見,她竟然有一種想要流淚的衝動。
喬青青看得見了,家裏人高興極了!
邵父要領她看家裏新開墾的地,邵盛飛要領她看池子裏養的鯊魚,喬誦芝要帶她看養的肥壯的雞鴨,邵母也把她這些日子臥床養腰織的毛衣給她看。
喬青青像快樂的小鳥,在新家裏到處轉。
最吸引她的,除了那個鯊魚池子,就是帳篷和遮陽棚後麵的瞭望台了。這個簡易的瞭望台是邵盛飛父子三人做的,高有五米,雖然連兩層樓高都沒有,但在這一片一馬平川的土地上就很夠用了。
“爬上來後再用望遠鏡,能夠將周邊看得清清楚楚,還能做箭塔用,我打算在南邊的田地也再做一個。”
遮陽棚和帳篷的位置,以後是要建一座坐北朝南的房子的。自家住的位置肯定要武裝到位,田地那邊則是生產重地,當然也要做好防禦。
“我打算在外圍挖一圈護城河,可以將西邊的鯊魚池連起來,讓鯊魚也能進護城河裏活動,然後在東邊弄一座吊橋,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把橋吊起來,這是第一重防禦,然後再加高護城河內圈的圍欄,你不是說空間裏存了不少酸雨麽?我再在圍欄上弄一些陷阱,隻要有人偷偷爬圍欄,觸動開關會就會將頭頂裝著酸雨的袋子刺破,酸雨會淋下來……”
“裝酸雨的袋子家裏有,之前酸雨結束後,研究所弄出來的防酸雨材料剛量產就沒有用武之地,爸媽他們去市場擺攤的時候,我托他們換了一些回來。”
空間裏的酸雨就是用這些材料包塑料桶內壁,才儲存得起來的。
“好!你把東西拿出來我來分裝。青青,我真高興你的眼睛好了,你看,這片新生的土地多好看啊,現在是冬天,等到明天春天肯定四處綠野複蘇,一定會很好看的,我希望你也能夠看到。”邵盛安說。
喬青青眼中映著這廣闊無垠的土地,有欣喜與生機從眼中淌出來,她希望能夠四處奔跑,風送來遠處的氣息,包裹她的全身,好像她也飛遍這片土地了。
大陸新生,她也得到了新生了。
重複光明的喬青青洋溢著熱烈的情緒,開始加入新家園的建設中。
這個冬天沒那麽冷,最低溫度還有10°,對體質增強了的幸存者來說是小意思。活到現在的人,特別是年紀在十六歲以上的幸存者,都經曆過且還記得當年那場極寒低溫,跟那段時間零下七八十攝氏度的氣溫相比,這10°的氣溫甚至稱得上暖和呢。
陸地表麵沒有什麽可以收獲的東西,喬青青見過一株草從生到死隻經曆了不到一分鍾,也見過一棵樹一天長成,一天凋零。
邵盛安說:“到處都是這樣,所以地上很蕭條,得在它們衰敗之前采集,不然的話什麽都得不到。”
家裏種植的冬季蔬菜也一樣,長得很快,老敗得也很快。邵父一天到晚都在地裏守著,在蔬菜長成的那一刻立刻采摘。
不止蔬菜,連稻穀種子小麥種子,似乎都不受種植規律製約,隻要種下去能活,就能在幾天內長成、凋零。
喬青青還看不見的時候,聽家裏人這麽描述時,就很想親眼看看。現在親眼看見了,更覺得奇妙。
她不知道會不會恢複正常,但她清楚地明白,他們一家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將空間裏儲存的種子快速“變現”。
全家協力,家裏整個冬天囤積了大量糧食、蔬菜和瓜果。
空間裏儲存的種子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在消耗,但快速走完生長周期的蔬菜裏,能留種的比如蘿卜、菠菜、辣椒、茄子、冬瓜等等都被他們留下種子。新的種子繼續播種生長結果衰落,留下的種子竟然質量更好。喬青青深知這是個好機會,每天都投身田園中。
春風拂過大地的那一天,喬青青看見數不清的綠意席卷大地,在一天之內,草叢鋪地,野花成片,灌叢長成,森林林立。
太陽東升西落,循環往複,但世界仍是一片翠綠,它們在春日裏沐風生長,之後四季輪轉,自然重歸。
秋天裏,喬青青拍下金黃色的稻田,然後放下相機戴上帽子抓起鐮刀。
“我也來幫忙了!”
數十公裏外,一隻威風凜凜的大母雞昂首挺胸地站在一處高地上,它抖抖翅膀,衝著底下一處茂密的草地俯衝而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