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賈詡的計策

字數:7118   加入書籤

A+A-




    哈哈哈哈哈啊哈哈
    來到曹家的前廳,曹操還沒進門,就聽到一陣陣歡快的哄笑聲、吵鬧聲,不用看就知道屋裏很熱鬧。
    進了屋裏,全家老少爺們兒、娘們兒、小孩兒們都在,在閑諞在歡笑,令曹操感到驚訝的是,坐在人群中間的不是曹太公,也不是二弟曹彬,但曹太公和曹彬都在。
    坐在人群中間的卻是六弟媳婦甘玉娘。
    曹操微微皺眉,曹家一家人都在,太公也在,卻讓一個外姓女人坐中間,這個家裏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爹!”
    “大伯!”
    “老爺!”
    “大伯!”
    曹操出現時,周圍的人出聲打招呼,曹家老五曹德起身,將弟位讓給他。
    曹操擺擺手,表示不想坐。
    “大家在聊什麽,這麽高興”
    曹操淡淡地問道。
    “爹,小嬸懷寶寶了。”
    在甘玉娘身邊的曹節脆聲說道。
    “哈哈,玉娘懷孕了,這可是咱家的大囍事。”
    “可不是麽,小六和玉娘成婚兩年了,還沒動靜,現在總算不用擔心了。”
    “等玉娘生了,我們家就更熱鬧了。”
    丁夫人和幾個嫂子熱鬧地議論道。
    “六弟妹懷上了”
    曹操看著甘玉娘,又看向旁邊的曹子玉。
    以前大家天天催促曹小六生孩子,曹小六總推辭說不著急不著急。
    前陣子他剛說沒有孩子就不能帶兵打仗,這還沒兩個月就懷上了效率這麽高
    “真的假的有沒有叫禦醫檢查過”
    “阿瞞!你別總疑神疑鬼,剛禦醫號過脈還能有假”
    曹太公嗬斥道。
    曹操臉黑,問一下都不行嗎
    “算了算了,吃飯吃飯!”
    丁夫人笑嗬嗬地打圓場。
    眾人起身去吃席。
    “大哥,走,吃席去。”
    曹信笑道。
    “哼,就算弟妹懷孕你也要去淮南,那邊需要你坐鎮。”
    “我知道,我又沒說不去,大哥你整天胡思亂想不累嗎”
    曹信哈哈一笑,攬著玉娘走了。
    “混賬!”
    ——
    過完正月,許都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曹信帶著琅琊軍啟程向南,從許都到陳國、汝南,再到淮南郡。
    正值初春,冰河解凍,萬物複蘇,又是一個生機勃發的季節。
    從淮河北岸到淮河南岸,一路上能看到許多在農田裏忙碌的身影,大家忙著春耕春種,也祈禱著今歲風調雨順,少點戰亂,多些收成。
    “將軍快看,有鷹在抓兔子。”
    馮絹娘穿著白狐皮裘趴在車窗上,指著遠處一處荒原上,一隻黑鷹抓著一隻小白兔,漸漸飛向遠方。
    曹信看了一眼,那是探馬營的黑鷹,負責偵查,有時也會被放出去捕獵,鍛煉黑鷹的能力。
    “小心點,外麵還有些冷。”
    曹信拉著她的小手暖了暖,“絹娘想不想家”
    “想!”
    馮絹娘點點頭,眨著水汪汪的眼睛說道,“妾身也想玉姐姐,想麗姐姐,將軍我們什麽時候回許都”
    “我問的是淮南馮家。”
    “不想!將軍府才是妾身的家,府裏有將軍,有玉姐姐麗姐姐,還能打葉子牌,什麽都有,家裏太好玩了。”
    “哈哈,過幾個月天暖了,我們一起回許都。”
    “好呀將軍!”
    馮絹娘開心地鑽進他的懷裏,扭扭捏捏地撒起嬌來。
    車隊在路上走了五天,從蘄陽過淮河來到壽春縣境內。
    轟隆隆
    剛過壽春界碑不久,遠處傳來一陣陣響亮的馬蹄聲。
    曹信坐在烏騅馬上,望著遠處一隊騎兵快速衝過來,約有兩三百騎,穿著黑色皮甲,隊伍中高舉著‘夏侯’的旗幟。
    “將軍,是夏侯將軍帶人前來迎接將軍。”
    裴元紹拍馬過來說道。
    “跑這麽老遠來迎接我也太客氣了。”
    曹信大笑幾聲,帶著長史賈詡、賬下參軍廖化、統領裴元紹拍馬上前。
    “子玉,你可總算來了。”
    戴著黑眼罩的夏侯惇騎著一匹黃驃馬,背著一口大刀衝過來。
    “元讓,什麽事這麽著急”
    曹信上前問道。
    “子玉,事太多了,一團亂遭,瞧瞧,我頭發快急白了。”
    夏侯感歎道。
    在拿下壽春後,袁術那夥人不死心,時時想著搞反攻,重新收回淮南郡和廬江郡。
    當初曹操和曹信在,袁術那夥人不敢動。
    等到他們率軍離開,袁術就派遣手下將領率兵進入淮南,四處搞破壞。
    一會兒合肥,一會打居巢,一會兒打成德,也有淮南的土匪趁機渾水摸魚攻掠縣城,廬江太守橋蕤還趁機收回三處廬江郡原有的縣城。
    夏侯惇和於禁帶著手下軍隊四處滅火,連續兩三個月,打了幾十仗,雖然幾乎都贏了,但一萬多人馬,被硬生生消耗掉三千多,隻剩下六千五百人,降將陳蘭的兵馬也傷亡近兩千。
    死傷這麽多人,夏侯惇和陳蘭也僅僅是維持住淮南郡表麵上的安穩,無力從根本上解決袁術軍和土匪。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民心。
    “操特娘的,也不知袁術給了那些人什麽好處,淮南郡的大戶人家,寧願支持袁術那個草包,也不支持我們,招兵沒有,要糧草也沒有,卻經常偷偷送糧草給袁術軍,簡直是一群逆賊。
    有次老子一生氣,把那些大戶抓起來殺了抄了,誰知道那群人竟敢造反,跟壽春城外的袁術軍裏應外合想偷城,那一次要不是於禁救援及時,壽春怕是要丟在我手裏。”
    夏侯惇揮著拳頭罵道。
    也正是那一次增援,於禁率軍離開廬江,原由曹軍控製的廬江八縣,被橋蕤趁機偷走三個,損失不比丟掉壽春城差。
    “元讓,你在壽春抄了多少大戶”
    “也沒有多少,隻有一百二十來戶,本來我準備多抄一些,最好全抄了,可楊弘那個老頭子不讓。
    子玉,我懷疑楊弘與袁術有勾結,還有那個陳蘭,常常出工不出力,那些降臣降將沒一個靠得住,子玉,你去壽春後最好小心一些,別叫那些人鑽了空子。”
    夏侯惇麵色凝重地說道。
    曹信點點頭,又問了些細節問題。
    根據夏侯惇的描述,壽春這邊的情況就像是一處四處著火的屋子,需要一場瓢潑大雨才能滅掉這場火,而他手裏僅有幾瓢水。
    在曹信領著琅琊軍抵達壽春的第二天,夏侯惇率領五千兵馬返回許都。
    接下來曹丞相準備打呂布,但宛城和淮南兩次大敗,導致曹軍兵力嚴重不足。
    年初曹操在豫州兗州征兵兩萬,隻有兩萬新兵肯定打不贏呂布。
    為此曹操不得不從南陽李通處抽調兩千精兵,又抽調夏侯惇回許都,算上原來的殘軍,勉強湊夠三萬兵馬。
    有這三萬兵馬和劉備的盟軍,曹操能不能像原來那樣打贏呂布,曹信不太清楚。
    此時他更在意的是,怎麽平息淮南境內的動亂,盡量別耽擱淮南郡春耕。
    “文和先生,淮南的情況你也了解,可有妙策解決眼前的麻煩。”
    壽春城頭上,曹信望著繁華的街市問道。
    壽春本是揚州治所,下轄兩萬多戶,在袁術定都之後,壽春人口達到三萬戶以上,壽春縣下轄有人口十多萬,雖經曆多次戰亂,人口也維持在十萬以上。
    人口太多太密集,管理起來也相當麻煩,暴亂、動蕩、細作橫行、敵視曹軍的人秘密勾結,這裏的情況比南陽複雜太多。
    “將軍,屬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將軍參考。”
    賈詡搖著黑羽扇,緩緩說道。
    “文和先生請講!”
    “上策,將軍隻需坐鎮壽春,防禦袁軍,打壓親近袁術的勢力,同時拉攏淮南世族,募兵練軍,將手上兵馬擴充到兩萬以上,不到一年,將軍定能穩穩掌控淮南。”
    賈詡緩緩說道。
    曹信摸了摸下巴的胡茬,“需要一年時間太久了,有沒有快一些的,本將軍是武將,喜歡快刀斬亂麻。”
    “有,中策棄城!”
    賈詡用羽扇指著壽春城說道,“壽春是袁術的根基,將軍隻需摧毀城池,將城中百姓遷出壽春,打散安插在其它各縣,袁術在其它各縣影響力不大,此一舉釜底抽薪,必能斷掉袁術在淮南的根基。”
    曹信微微搖頭,“壽春是個大城,燒掉太浪費,此外移民搬遷是個大麻煩,若是百姓不願搬遷又如何處置”
    賈詡眯著狹長的眸子笑道,“但凡不配合之人,必是袁術的細作,如何處置,全憑將軍一言而決。”
    “哈哈,太麻煩也太血腥,有沒有那種快一些,代價相對小一些的主意”
    曹信問道。
    賈詡嘴角顫了顫,連帶著酒窩更深邃了一些,他輕歎了口氣,“下策,將計就計,引蛇出洞,但難度較高,危險性較大。”
    “難度高”
    曹信眼睛一亮,“文和先生,請細細道來。”
    “將軍,在夏侯將軍撤離淮南後,我軍在淮南和廬江兩地隻剩下一萬兵馬,控製力大大降低。
    袁術軍若想奪取壽春,必會趁著我軍在壽春立足未聞,發動新一輪襲擊。
    將軍隻需將計就計,必能擊垮袁術在淮南的軍隊,也將袁術在壽春的根基連根拔起。”
    “如何將計就計”
    “將軍,若袁術軍來襲城,將軍隻需如此如此。”
    賈詡用扇子遮著嘴巴悄悄地說道。
    曹信聽著連連點頭,比起上策中策,他覺得這個下策才是真正的上策。
    “文和先生,此計比上策中策更好,文和先生為何當作下策來用”
    “將軍,上策七分人算三分天算,中策五分人算五分天算,下策三分人算七分天算,下策若能成功,多靠運氣,實為下策。”
    賈詡緩緩地說道。
    曹信點點頭。
    人算應該指的是人力,天算指的是運氣,靠人力能實施成功的計策更穩妥,靠運氣實施的計策則相反。
    還有一點,賈詡此人惜命,不喜歡冒險,才將上策當下策。
    曹信微微一笑,“文和先生,等袁軍來襲,城中必然大亂,文和先生不如先去合肥縣城暫避,那裏相對安穩一些。”
    “多謝將軍好意,屬下覺得還是在將軍身邊更安全。”
    賈詡拱手說道。
    “哈哈,你倒是看的很準!”
    曹信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