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琉球島的治理方案(求追讀)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方進有些納悶,問道:“殿下,你不是說了那塊地以後就是靖海侯的一畝三分地了,臣不好出意見吧?”
坦誠地講,他對於吳禎一人獨攬琉球縣的軍政大權並不是百分百讚成,可似乎眼下並沒有更好的辦法。
琉球島孤懸海外,是一處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想要高效率地治理這種地方,設流官肯定不合適。
兩相比較,讓靖海侯獨治琉球島反而變成了上策,畢竟這地方一旦成為了自家地盤,哪怕不是永久性的,也會格外上心。
朱標聽後則回道:“老方,孤也考慮過如果想讓那些勳貴繼續保持對外擴張的積極性,不給點好處是不行的,琉球島是孤聽取你建議後的一種嚐試。”
“但是這琉球島終究已經是大明的土地,雖然全權交給了靖海侯管理,可這明麵上的規矩還是要立的!”
方進聽後也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太子殿下既然如此信任自己,他完全可以將前世自己在網絡上誇誇其談的鍵政經驗拿出了試試,想想就有點小激動。
“殿下,臣需要紙筆墨!”方進笑嘻嘻地回道。
他前世隻是國家安全人員,終究沒有擔任過可以文職官員。
朱標淡淡點頭,依言讓下人將紙筆墨端了上來,他也好奇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鍵盤俠會有什麽高見。
“殿下,站在臣的角度,首先得讓靖海侯明白,朝廷將這麽一塊寶島賞給了他,要承擔何種責任?”方進認真說道。
“責任?首要任務便是啊剿倭,這琉球群島是倭國前往我大明的重要中轉站,也不知道藏匿了多少倭寇?”朱標說道。
“這就對了!”方進搓了搓手掌,“靖海侯治理琉球島後,朝廷必須看到倭亂肉眼可見地降低!”
朱標也是深以為然地回道:“的確,我們的計劃是以琉球島和舟山島為重點,打擊倭寇的棲息之地!”
“若是效果不明顯,倭亂依舊頻發的話,那很抱歉,隻能讓去其他勳貴去替代靖海侯的位置了。”
“而且據臣所知,琉球島的土壤是適合種甘蔗、蔬菜這些農作物,但糧食的話還需朝廷這邊提供。”方進繼續說道。
“老方,按你這麽說將來每年還得花不少錢養著?”
“殿下,之前琉球的海防幾乎等於無,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海防力量,還要防備倭人,的確需要朝廷方麵出錢。不過琉球那邊有天然的優良港口,可以收取來往海船的停泊費用!”
“價格嘛,可以定高點,而且我們還可以區分對待!”
“如何區分?”朱標問道。
“凡是大明的海商,隻要在官府登記過可以適當便宜一些,如果沒登記的和那些海外藩國的船隻,隻要在港口停泊,就按貨物的價值收取一定比例的停泊費!”
朱標也明白,一座繁華的中轉港口是可以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個年代的海貿巨利,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選擇下海。
“老方,靖海侯獨攬大權的情況下,這油水可以太大了。”朱標也耐人尋味地說了一句。
比如一艘船裏的貨物明明價值十餘萬銀子,船商可以通過賄賂的方式降低估價,錢自然進了管理者的口袋。
“這一點,臣也明白。不過臣也想確認一點,這琉球島算不算靖海侯的封地?”方進又強調了一遍。
朱標盯著海圖,深深地呼了一口氣。
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不給點好處的確不能讓人家賣力幹活。
如果朝廷把好處都拿走了,又怎麽驅使那些勳貴有足夠動力繼續向外擴張。
“可以看做是靖海侯的封地,畢竟孤答應過,他們可以世襲兩代。這樣吧,朝廷這邊隻負責那些水師的軍餉,地方治理由靖海侯自己負責,招多少治安的衙役捕快由他自己定,港口船舶停靠的費用朝廷和靖海侯各一半。”
“琉球縣內的所有稅賦,由他全權處理,朝廷不拿分毫!”
朱標給了一個極為優厚的條件,足以讓大明的其他勳貴眼紅。
方進也明白,太子殿下的目標是想調動那些勳貴的積極性。
讓那些人滿腦子想著都是向外擴張,便沒有精力去欺男霸女了。
“殿下,想必以如今海貿巨利,即使港口一半的收入,足夠維持駐軍在琉球的大明水師所需軍餉!”方進笑道。
大明駐紮在琉球的水師大概有2000人。
或許前幾年得有所投入,但等到琉球的港口繁華起來,駐軍的開支和港口收入應該能達到收支平穩。
讓一個帝國有繼續擴張的,其實並不需要盈利,收支平衡或者小額度虧損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土地的增加是實打實的。
相比較之下,漠北那些地方卻是荒涼許多,又無法產糧,還得時刻防備北元的侵襲,軍餉的投入如同無底洞一般。
原時空的洪武朝或者永樂朝,都屬於王朝鼎盛時期,還能勉強維持,可隨時時間推移,後續帝王登基後,便無力維持下去,版圖不斷縮水,重蹈前朝的覆轍。
後世的滿清,是通過滿蒙聯姻控製了這些地方,不過也屬於高度自治地區。
“殿下,那琉球島設縣不太合適了,畢竟有別於大明的其他縣城!”方進想到這一點,有些不太確定。
他本想提議,讓吳禎成為琉球總督。
可一想又不合適,總督這個詞是管轄一省之地,琉球島可沒這麽大,而且最喜歡用這種模式的是滿清,以及歐洲那些國家的殖民地。
琉球卻是封地模式,而如今大明的官職裏也沒這“總督”兩字。
朱標摸著下巴沉吟了一會兒,他那位好四弟朱棣的身影從腦子裏閃過。
“琉球為我大明第一個宣慰司,靖海侯吳禎為第一任宣慰使,此官職可以世襲兩代!”他很快給出了決定。
琉球宣慰司,宣慰使!
方進瞬間懂了,這是在對標前世永樂朝時期的舊港宣慰司,而當時的宣慰使是施進卿,的確是一種可以世襲的官職。
這的確是大明對外擴張之中一種獨有的行政模式。
“殿下英明!”他果斷拍了一個馬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