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查驗無事犯欺君
字數:9019 加入書籤
好在後世的趙榛有練過書法,更是練過趙佶所創的瘦金體。
有著瘦金體的加持,趙榛倒也不擔心趙佶的注意力會被別的事情分散。
畢竟,大藝術家通常都是專注的。
果然,隨著趙榛的毛筆在宣紙上勾勒出一道道圖線。
趙佶的兩眼放起光來。
而高俅的呼吸,也越發急促。
很快,一副完善的球場和基礎分隊的圖樣,就被趙榛畫了下來,放在了趙佶和高俅二人麵前。
唐宋時期的蹴鞠方法,大致有著三種。
單球門,雙球門,無球門。
單球門就是兩隊球員以特定的方式,將球踢入一個名為風流眼的一尺區域,規定時間內,得分多的一方獲勝。
雙球門則是更類似於後世的體育競技,在球場兩端設立球門,兩隊人搶攻對麵球門。
而無球門,則是放棄球門,追求踢球的花哨性。
這三種裏邊,雙球門的玩法競技性對抗性更強,而另外兩種則更偏向於觀賞性。
到了北宋,雙球門和單球門的玩法逐漸被摒棄,無球門的白打逐漸興起。
而高俅,就是無球門蹴鞠的高手。
在趙榛筆筆畫畫結束之後,高俅心裏鬆了一口氣。
這不就是雙球門的玩法嘛!
大宋早就有了!
都玩膩了!
大宋文武百官有幾個人願意看著一群肌肉男大頭兵在球場上追著一個皮球跑來跑去的?
更別提這種蹴鞠還經常導致流血事件,一點都不文雅,甚至可以說有傷斯文!
高俅放心了,就以趙榛所拿出來的這張圖紙,高俅就不覺得趙榛能夠影響他在趙佶心目中的地位。
“官家,老臣覺得信王殿下這副圖紙,看起來有那麽一點似曾相識,似乎是自唐傳下來的雙球門之蹴鞠法吧!”
高俅一放心,說話的語氣,也陰陽怪氣了起來。
可趙佶也是個老玩家了啊!他哪能看不出來趙榛畫的就是雙球門的玩法?
雖然說這場地看著比起大宋現有的蹴鞠場要大不少,區域劃分也很明確。
可是甭管咋說,這還不就是老掉牙的套路?
總不能說老樹開新芽吧?
趙佶眼中閃過了一抹失望,不僅僅是對趙榛的,也是對高俅這個老臣的。
對趙榛,趙佶的失望其實並不算多,畢竟他一開始就不覺得趙榛真的能夠創新蹴鞠之法。
對高俅,那就是純純的覺得高俅太不會做事做人了,明明自己都表現得那麽明顯了,這高俅咋還非要給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去?
從來都隻有他陰陽怪氣別人的趙佶,此時終於體會到了被人陰陽怪氣的感受。
按著桌板的手微微使勁,趙佶做勢要站起身來掀桌子,好略過這一局。
可趙榛哪會給趙佶掀桌子的機會?
“父皇!還請聽孩兒細細說來這其中規則。”
“孩兒自然知道這雙門之法,自古有之,可是推陳出新才能夠跟得上時局的變動。”
“大宋的繁華,遠邁前唐,這雙門之法,才算得上是可以將蹴鞠的技法,蹴鞠的精神,蹴鞠的熱情全部展現出來的地方。”
聽著趙榛的話,準備起身的趙佶緩緩坐下,看著趙榛雙目,趙佶低聲道“既然如此,那麽榛兒你就將你的想法和規則,告知爹爹吧。”
趙佶也放棄了勸自己兒子的心思。
畢竟高俅不打算放過趙榛。
趙榛那一份偏執,反而讓趙佶覺得趙榛不愧是自己的孩子。
都是有追求有抱負的人。
更何況作為蹴鞠愛好者,趙佶也確實很想知道趙榛改良之後的雙門法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雖然心中對趙榛的這番舉動有了個不知進退的評價,可是一想趙榛的年紀,趙佶心裏的失望也煙消雲散了。
剛還在怪高俅不知進退要和小孩置氣,趙佶自詡大度,又怎會跟自己親兒子杠上?
眼見趙榛沒繼續說話,趙佶拍了拍趙榛的肩膀道“榛兒,你這一手瘦金體,寫的頗有爹爹的神韻,不用擔心說錯了話,爹爹早就說過了,童言無忌。”
趙佶這話一出,高俅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本身剛才陰陽怪氣了一句趙佶,現在的高俅就萬分後悔。
趙佶這又提到了趙榛的瘦金體,毫無疑問的是在告訴趙榛放手去做。
高俅臉都氣綠,瞥了一眼趙榛心裏暗恨有個好爹就是好!
可高俅卻忘了,他的兒子們在外地為官,不也都是仗著他這個爹的身份,橫行無忌麽。
趙榛看著高俅和趙佶,眉飛色舞的將後世已經趨於完善的現代足球規則和技法,講述了出來。
更是提出了聯賽,州賽等等的規劃。
兩旁的宮娥和內侍聽了隻是覺得不明覺厲,可是在趙佶和高俅兩個懂球的人聽來,這簡直就是一種終極進化!
蹴鞠,還能這麽玩的?
當趙榛將規則徹底說完之後,趙榛重重的一拍桌麵上的圖紙,朗聲道“我一直覺得,大宋蹴鞠缺少一種東西,大家蹴鞠,似乎都是為了玩而玩。”
“可是我覺得,這樣不對。”
“蹴鞠作為一種可以加強人體素質,能夠讓人拚搏向上的運動,它怎能少了他的精神內核?!”
“我覺得,蹴鞠的精神,就該是拚搏向上,就該是永不言棄!”
“就該是,堅持到最後一刻,也不放棄努力!”
“也同樣該是團隊合作,信任自己的隊友,一同取得最高的榮譽!”
“大宋有名動天下的戲子花魁,那為何不能有名動天下的蹴鞠大師?”
說完這一切,眼見著高俅和趙佶兩個老球迷的眼中泛起了迷糊,趙榛乘勝追擊道
“爹爹!兒臣請爹爹一道口諭!召汴梁各大家族,舉辦第一屆新式蹴鞠聯盟,兒臣願將楊太傅輸給兒臣的那塊地拿出來作為頭名的懸賞!”
“按照兒臣的新規,操練三月,然而開始正式比試!”
為了帶動大宋的全民運動心理,準備讓大宋百姓隨時訓練起來,更為了讓大宋變得知道什麽叫做團結就是力量。
更別提這足球隊的訓練方式該如何製定,還不是趙榛說了算?
這玩意,趙榛摻雜點練兵的法子進去,又有什麽問題?
為了在大宋的軍隊麵前露臉刷熟練度。
趙榛可算是豁出去了。
畢竟遼人在檀淵之盟後就一直視大宋為菜雞,大宋的文武也覺得自己是菜雞。
集體擺爛之下,此時大宋除了邊軍勉強能有幾分戰力之外,汴梁的百萬禁軍,基本都成了廢物。
必須想法子,讓他們動起來。
而趙榛這一番話說得的確透徹。
更是說出了新式蹴鞠改製之後,對於大宋的好處有多少。
讓反應了過來的趙佶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是創新,這是推陳出新!
雙門法,居然還能這麽玩?
在規則的限製之下,也不至於演變出全武行這種流血事件,更是可以極大的調動圍觀者們的熱情!
更能夠讓那些地方上的驕兵悍將和禁軍裏的刺頭都有一個發泄的地方,可以讓他們將平日裏隻能打架鬥毆發泄的精力,用在競技之上,用在給他們這些顯貴送上最精彩的比賽之上!
這他娘的一舉多得啊!
趙佶看向趙榛的眼神,都變得溫柔了起來,不僅僅溫柔,甚至都像是泛起了漣漪一般。
看著趙佶的眼神變化。
高俅知道,自己必須阻止一下這對父子才行了。
畢竟,如果雙門法真的在這對父子的推動之下,大行於世的話。
他最擅長的“白打”,還有什麽生存空間?
白打不行了,代表的可就是他高俅不行了,他高俅不行了,離失寵還遠嗎?!
高俅陰惻惻道“可是信王殿下,您想沒想過,滿朝文武達官顯貴,他們能否接受得了他們的手下人,隻是踢了幾場蹴鞠,就有了名動天下的能耐?”
“信王殿下,您又有沒有想過,若是蹴鞠場真如同殿下所說的,弄得那般巨大,那麽隊士們跑著跑著汗濕了衣裳就會影響他們的發揮,脫掉了上裳,又是袒胸露腹,有傷風化呢?”
聽著高俅的話,趙佶也點了點頭道“沒錯,榛兒,雙門法被棄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太過俗氣,不雅。”
“而且名動天下的蹴鞠大師,高殿帥不就是麽?”
“大宋也不需要通過萬民選拔,來提拔一個蹴鞠大師出來吧?”
“雖然這新式蹴鞠法,的確有他可以稱道的地方,但是依爹爹看,還是徐徐圖之更好。”
高俅一聽趙佶的話,當機立斷道“信王殿下,官家說的沒錯,在這新式蹴鞠正式推行之前,朝廷還必須要準備準備才行。”
“畢竟信王殿下年幼,製定的規則可能不夠詳盡,還是需要老臣這樣的老成持重之人來製定,方才可以讓天下人信服!”
作為一個操弄權術的高手,高俅很清楚這新式蹴鞠之法入了趙佶的眼,那麽必然會大行於世。
所以高俅拋出一番不雅,低俗的言論,讓趙佶這個有著潔癖,還好麵子的皇帝陷入了遲疑。
高俅所為的,就是從趙榛的手中,奪過這新式蹴鞠的推廣權力。
甚至說白了,他高俅都不用全盤奪過,他高俅隻需要成為製定規則者的一員,這新式蹴鞠推行到天下之後。
天下人也隻會感激他這個“蹴鞠之王”。
而不會感激那個隻有七歲的小王爺!
這,就是高俅的盤算。
聽著高俅這一番話,趙榛雙眼微微眯起,眼眸中泛起殺意。
老家夥,你這是想來摘桃子?
我看你是在想屁吃!
低俗?不雅?這都是虛的!
長長吸了一口氣,趙榛瞥了一眼高俅,砸吧砸吧嘴道“父皇,您覺得,就以高殿帥這種身子骨拉出去蹴鞠,不說對抗性最強的雙門法,就說單門法,高殿帥又能進的了幾球?”
“無門法花哨,但是對於引發人向上之心,奮鬥之心無利。”
“所以不管高殿帥踢得多好,一人智短,蹴鞠終究許多年都沒有進步。”
“更何況,專長於白打的高殿帥,又能對新式蹴鞠的規則有著幾分了解?”
“兒臣以為,推行新式蹴鞠的法子,越早越好,規則不夠詳盡,我們可以在每一輪的比賽過後查漏補缺進行修改。”
“有不足,才有進步的餘地,兒臣最不喜歡的就是所謂完美,因為完美無缺的事務,就代表著它沒有了上升的空間。”
“讓一個根本不了解規則的人,來參與製定規則,製定所謂的完美規則。”
“這不是說笑話麽?如果高殿帥真能搞出新花樣,大宋蹴鞠技術至於這麽多年沒提升?”
“至於高殿帥的所謂蹴鞠之王?”
“父皇您仔細想想,固然高殿帥這個蹴鞠大師人人羨慕,可是又有幾人能如同他一般,是父皇老臣?”
“百姓當中自古多奇人異士,可為何這麽多年下來,除了高殿帥之外,再沒有一個能到父皇跟前的?”
“以兒臣所見,高殿帥連跟我一個孩子都要鬥氣,恐怕百姓當中蹴鞠技巧好的,早就被他弄死了也不一定。”
“畢竟,高殿帥可是敢當街縱馬殺人的!”
繞了一圈,趙榛又把話題繞回了高俅縱馬殺人的事情之上。
故事重提,讓趙佶狹長的鳳目中閃過了一抹不耐。
先不提高俅的用意趙佶早已看透。
就說趙榛那一番話的後半段,就夠讓已經不爽高俅的趙佶對他更加不爽。
畢竟趙佶這個皇帝這麽多年來,不是看著高俅踢球,就是看著高俅帶來的人踢球,都已經膩歪了。
被趙榛稍稍一挑撥,趙佶就覺得確有其事。
因為高俅,是真能幹出來殺了比他技巧好之人的事來的!
如今高俅又想奪走自己兒子的新式蹴鞠法?
趙佶不樂意了。
兩眼一瞪,趙佶看著高俅說道“高殿帥無需多言!”
“榛兒!今兒爹爹就發旨意下去,讓汴梁各大家族準備備戰!”
“那彩頭,也不需要你掏!爹爹富有天下,出個彩頭還是沒問題的!”
“爹爹覺得榛兒說得對,有缺點,才有上升的空間,就如同爹爹的字畫一般。”
“爹爹每每修改,經常徹夜不眠,也就是想著讓爹爹的畫作,能夠更加優秀。”
自賣自誇之後,趙佶摸了摸下頜的胡子,看著趙榛道“榛兒果然是個好孩子,真懂事!”
高俅還想說些什麽,一個尖細的聲音就打斷了高俅的動作。
“啟稟官家,高公子帶到!”
陳美率先走入殿中,朝著趙佶一拱手道“官家,老奴查驗過了,那高衙內,不會從口中噴糞。”
“高殿帥,犯了欺君之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