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徽宗多子有秘法,七歲兒生財有道

字數:5491   加入書籤

A+A-




                      “改道!去信王府!今日這酒,朕是喝不成了!”

    看著外邊的燈火通明,趙佶長歎一聲,對幾個駕車的內侍呼喚了一句。

    聽趙佶這一番話,趙榛心裏多少算是鬆了口氣。

    雖然說趙榛被高俅的死訊這麽快就傳到趙佶耳中這事弄得有點感慨趙佶的情報能力。

    可是趙佶的反應,還是正中了他的想法。

    果然。

    趙佶並沒有把懷疑放到他的身上。

    今兒趙榛那麽趕場子,上午送別高俅,晚上立馬就宴請蔡京和梁師成。

    更是設下了局,讓趙佶來給他解圍。

    為的就是讓趙佶知道,自己忙得很,沒時間去殺高俅。

    如今事情已經算是做成了鐵案。

    趙榛很清楚,伴隨著趙佶的話。

    他總算是將自己身上的疑點,全部撇除了。

    更讓趙榛開心的,就是趙佶在聽到高俅死訊之後的第一反應。

    想都沒想的,趙佶就將趙榛從高俅之死的案子裏摘出去。

    順帶著,還懷疑上了其他的人。

    覺得汴梁當中的其他人想要嫁禍趙榛。

    怒上加怒。

    “爹爹覺得,誰的嫌疑最大?”

    看著趙佶,趙榛猛然問道。

    趙佶心中懷疑的對象是什麽人,這一點對趙榛而言挺重要,知道了這人是誰,趙榛就可以考慮在這人的身上動點手腳,讓自己漁翁得利一波。

    畢竟到了徽宗朝,整個汴梁,整個大宋官場的蛋糕幾乎都已經分潤完畢了。

    各種能夠撈錢的產業鏈,甭管大小錢,幾乎都已經有了主。

    趙佶一怒,汴梁必然是人頭滾滾。

    刑不上士大夫?

    這對於北宋的皇帝而言,幾乎就是一條隻要想就能隨手撕破的協議。

    人頭滾滾代表的就是各種產業鏈出現漏洞,趙榛既然打算給自己累積資本,又怎可能錯過這大好機會?

    趙佶捏了捏自己的指節,搖了搖頭道“爹爹如今還不知道究竟是什麽人,但是皇城司不一定可靠,爹爹會多番對比考證,給榛兒你一個公道,也給高俅一個公道。”

    “畢竟若是外邊傳言起來了,說是榛兒你殺的高俅,那麽榛兒你日後在百官當中的名聲,將會變得極差。”

    “雖說你身為皇家之人,不需要顧忌他人的看法,可是文官們嘛,可是掌握著書寫青史權利的。”

    “流芳後世和遺臭萬年,榛兒你還是知道該怎麽選的,不是嘛?”

    說到這裏,趙佶笑了笑,麵容中的暴怒漸漸散去。

    性子跳脫的人就是這樣,很容易就被轉移了注意力,前一刻還在為了高俅之死火冒三丈的趙佶,此時突然畫風一變,開始調戲起了趙榛來。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趙榛挑了挑眉道“爹爹,孩兒不需要什麽流芳百世,孩兒隻求,問心無愧。”

    “書生文人掌中筆,寫的了春秋筆法,寫不了萬古大義。”

    “孩兒不爭那百世,孩兒,爭那萬世!”

    “孩兒,爭那不朽!”

    趙佶雙眼微微一眯。

    不朽?何人才能不朽?

    史書清白,趙榛都不想要,他的野心,遠比趙佶所想的更大。

    看著趙榛臉上的正色,趙佶歎了口氣,將手放在了趙榛的肩膀上,喃喃自語道“若榛兒你是爹爹,當初會做什麽樣的決定。”

    “十八郎,十八郎,若你不是十八郎,而是爹爹的獨子,那又該是如何?”

    趙佶登基至今,已經有了十八年。

    一登基的時候,趙佶雖然被這猝不及防砸到臉上的帝位打了個猝不及防,可是為了做出一番事,讓那些看不上他,覺得他不可為君的人服氣。

    趙佶一開始那幾年還是按捺住了輕佻浪蕩的性子,想著做一番事業的。

    熙寧變法雖然失敗,可是趙佶起初幾年,卻說的是紹述神宗改革。

    隻是蔡京等人畫虎不成反類犬,在私心和能力的多重作用下,讓趙佶的用意成了空談。

    而伴隨著章惇等老人的先後離世,以及趙佶多次改革的失敗,飽受打擊的趙佶最終也選擇了放棄。

    興許,他真的不適合為君也不一定?

    從此之後,趙佶一頭鑽進了深宮,修道法,喜書畫,徹底在藝術大師的道路上一去不複返了。

    任由蔡京等人無惡不作,賣官鬻爵。

    隻要不動搖他的統治,趙佶寧願待在宮中。

    畢竟比起隻會讓趙佶頭疼的朝堂政務,美人美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這些能讓他覺得快樂的東西他不香嗎?

    此時看著趙榛,看著自己最為寵愛的十八子,趙佶隱約當中,看到了當初意氣風發的端王影子。

    聽著老帥哥的感歎,趙榛全身打了一個機靈。

    他和趙佶不同,趙榛對趙佶的了解,僅限於史書上留下的記載以及原主出生後記事時的記憶。

    趙佶曾經有多意氣風發,趙榛完全不知道。

    聽著趙佶將自己代入到了他的身上,趙榛隻覺得渾身難受。

    畢竟,趙佶可是華夏上下五千年裏數得上的昏君。

    不過趙佶口中提到了十八郎這件事兒。

    倒確實引起了趙榛的好奇心。

    趙佶作為道家愛好者,更是自封了教主道君皇帝,日後自封了道君太上皇帝的人。

    他怎麽就沒跟趙宋的幾位前輩皇帝一樣,子嗣難存?

    畢竟趙佶前後三十八個兒子,四十二個女兒的數量,在趙宋的皇帝裏邊,可以說是獨一檔的。

    神宗趙頊,十四個兒子。

    英宗趙曙,四個兒子。

    仁宗趙禎,膝下無子。

    真宗趙恒,六個兒子。

    趙佶光生兒子這一項,就給他的祖輩們全部超越了。

    偏偏趙佶還是個信奉方士,信奉道家仙丹修煉的人。

    按理來說,這個時代的那些丹藥,很容易引起重金屬超標,帶來一抓一大把問題的才是。

    趙佶偏偏不僅僅沒有這些問題,還老當益壯。

    哪怕是後來被抓去了金國,還能一口氣生了十四個兒女。

    若不是精神折磨來的太洶湧,沒準趙佶還能多活好幾年!

    這是什麽情況?

    還是說,趙佶有著什麽不足為外人道的秘方偏方?

    想到這,趙榛兩眼亮了起來。

    能不能趁著現在趙佶在感慨的時候,給這個法子套弄出來,自己包裝一番民間販賣?

    他娘的!

    隻要一個食物吃了能壯陽,在華夏就能成為人人喜歡的搶手貨。

    就跟後世燒烤攤上對於很多人而言必不可少的老三樣生蠔韭菜大腰子一樣。

    趙佶的不僅僅能壯陽,還能包子嗣!

    這對於看重子嗣傳承的華夏人們而言,更可以說得上是神藥啊!

    完全能夠賣到脫銷!

    這能賺到多大一筆資本?

    趙榛都不忍心去想了!

    可沒等趙榛開口,趙佶雙眼閃過一抹堅毅。

    “罷了!爹爹這就召回童貫,準備聯金抗遼!”

    這話一出,趙榛雙目一挑。

    好家夥,大事件要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