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聊魏征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長孫皇後也是無奈歎氣:“這恪兒看來是真的不想再京城帶著,你看他從長安城東到城西,又從城西到城南,繞了半個長安,就是不進城。

    寧願在外麵安營紮寨都不回來,二郎究竟怎麽嚇著他了?”

    聽到這個李世民的臉更黑了:“我怎麽嚇他了,不就是讓他讀書麽!這混賬小子現在是能躲就躲,一天書都不想讀!

    還跟我說他要當道士,當玄都觀的觀主!哪有皇子去當觀主的道理!”

    長孫皇後也無奈的搖頭:“今天他要這片地方建工坊是不是真的?要不我去跟我哥說說,畢竟恪兒對我和我哥都有恩。”

    李世民沉思一下:“恪兒應該不會騙人,最近他雖然跳脫了些,但是做事還沒有出過差錯,並且往往能給人不一樣的思路。

    就像這馬掌,我已經找人試製,效果非常不錯,有這一物,每年能給大唐節約戰馬至少十萬,當厚賞。

    這樣吧,你跟輔機說說把地給恪兒,朕也不虧待他從皇莊中劃一塊地置換給他。”

    長孫皇後點頭:“二郎放心就是。”

    第二天一早李恪起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昨晚李恪閑的沒事就在辦公室整理了一下自己掌握的煉鋼知識。

    順便整理一下畜力機床的設計思路。

    鋼鐵是工業的前提是爹,機床就是工業之母了,隻有爹媽都有了,孩子才能出生。

    在沒有蒸汽機之前,機床主要是水力和畜力兩種,當然也有少部分的風力和人力的,不過並不是主流。

    有了機床才能生產更精密的零件,有了更精密的零件才能生產更精密的機床。

    經過幾次機床迭代之後,才能用鋼鐵製造密封良好的氣缸,蒸汽機的熱效率才能高,才有商業使用價值。

    李承乾正在那裏練武,李恪打著哈欠:“吃飯沒有?你練這幹嘛不累麽?”

    李承乾解釋道:“我的目標就是能像父皇那樣文武雙全,你要不要一起練?”

    李恪問道:“練了能長生麽?”

    李承乾搖頭:“人怎麽可能長生久視,那不過是方士妖道騙人的把戲而已。”

    李恪又問道:“那能練成高深內功,能讓人飛來飛去麽?”

    李承乾疑惑:“雖然我不知道你說的內功是什麽,但是飛來飛去那肯定是不行的,那不就成神仙了。”

    李恪擺手:“那有啥用,浪費時間。”

    李承乾認真說到:“指揮打仗,戰場廝殺,怎麽會沒用呢?再說還可以強身健體……”

    李恪嗬嗬一笑:“你可是大唐太子,未來的大唐皇帝,大唐打仗要是打到你都要親自上戰場拚殺了,那還不如毀滅算了!

    身為三軍主帥,上戰場親自廝殺不應該被看做一種驕傲,相反這是一種悲哀,證明你的國家,你的手下都是廢物!”

    李承乾一下子被說的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想了一會說到:“可是……可是父皇當年不就是戰場上拚殺過來的麽?”

    李恪問道:“那最近吐穀渾戰事,父皇咋不扛著陌刀親自去了?草原上最近有馬匪出沒,父皇怎麽不騎著馬去剿滅馬匪去?

    東市有兩個人打架,武功太厲害,一般衙役勸不了,要不要父皇親自去勸說?”

    李承乾尷尬的笑笑:“那自然是不用的,可是……”

    李恪無奈:“哪有那麽多可是哦,父皇那個時候是創業階段,手裏兵少將寡,自然要親自出手。

    按在大唐國土數萬裏,帶甲能戰之兵百萬,還需要親自去拚殺?那這百萬人都是吃幹飯的麽?

    父皇當年那麽努力,就是為了將來的你不用那麽拚命,你現在要學的是為帥之道而不是為將之道,甚至你這都不叫為將之道,你這就是個武夫之道。”

    李承乾苦笑:“我發現三弟這張嘴是真厲害,我是說不過你,不過早上活動活動感覺身體也輕鬆點!”

    李恪用小安子打來的水洗把臉:“行吧,行吧,你也是成年人了,都娶媳婦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都形成了,我犯不著跟你抬杠!

    一會吃完飯咱們繼續往前,爭取今天到鍾南山下,明天好上山!”

    李承乾自己鍛煉了一會,飯也準備好了,吃完飯路上李承乾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父皇讓我來跟你親近跟你學習,可是你這兩天也沒有教我什麽東西啊?”

    李恪笑笑:“我就跟你說了,我就是遊山玩水,順便搞點作坊掙點小錢,哪有什麽可學的,你要是跟我一起放鬆一下心情不錯,但是要學我……你怕是要被那些言官噴死!”

    說到這個李承乾想起一事:“聽說你把魏征給氣的暈過去了,還給他出了兩道題,現在整個長安都在瘋傳,說著兩題無解,你又答案麽?”

    李恪攤攤手:“哪有啥答案,不過是取舍還有站的角度不同的不同選擇而已!”

    李承乾一副非常想聽的模樣:“哦?怎麽選擇?”

    李恪解釋道:“這兩題,講仁義,那肯定要猶豫,無論怎做都是違背了仁義的宗旨,但是從取舍的角度,舍小保全大,舍少保全多這是最理智的選擇。

    這樣的問題對於父皇來說,幾乎是天天會遇到,但是你見過父皇猶豫麽?”

    李承乾不理解:“天天遇到?”

    李恪點頭:“是啊,就像渭水河水位暴漲,必須要鑿開一邊的堤壩保全另一半,要不然就會潰壩說有的地方都要受淹。

    渭水南岸是長安的百萬人口還有附近的居民數十萬,北岸是十幾萬的百姓,兩邊選一個,父皇怎麽選?”

    李承乾一下子就明白了:“那隻能挖開北岸了!”

    李恪又問道:“例如一個地方大旱饑荒,糧庫裏的糧食不足,離下一季糧食收獲或者調運需要一個月。

    要麽平均分下去所有人都隻能在十天之後餓死。要麽給三分之一的人吃,讓他們活下來,該怎麽選?”

    李承乾沉默了一會:“這些問題難道魏征他不知道麽?”

    李恪冷笑一聲:“他當然知道,但是他更在乎自己的名聲,他更怕他說出來之後被天下人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