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我必成功
字數:4984 加入書籤
十月的天,便是陽光燦爛,也無法給人以溫暖。
可當有人喊出那句“可敢隨我一起反”之後。
百姓們充斥著憤怒與絕望的腦袋突然像是被塞進了一團火。
燃燒掉了理智,也燒掉了懦弱。
不知誰跟著喊了第二聲:
“敢!敢反!為何不敢!反不反都是死,老子死也要死的有骨氣。”
年輕人聲音嘶啞的怒吼,悍不畏死的一句一句重複:
“有人敢反嗎?”
“有人敢反嗎?”
“還有人敢反嗎?”
漸漸的,站起來的人越來越多,重複這句話的人也越來越多。
對峙的場景就變了樣。
百姓們都站在了護持他們的將士身後。
對麵隻剩下寥寥不多的人。
他們手中握著自己的武器,卻早已不複先前的囂張與勢在必得。
“爾等若是造反,便是亂民,我等剿殺你們也是大功一件。”
為首的將領說完,咬牙威脅道:
“你們可要想好了!”
可結果卻跟他預想的不一樣。
隻見那個最先喊飯的兵丁走到人前大聲對著站在將士們身後的百姓道:
“我相信我們邊城的百姓,今日這糧食若是用在我們北域的將士身上,他們便是勒緊褲腰帶也會給我們湊出來。”
他的這番話,隻說的那些方才還扯著脖子喊的百姓們直接落下淚來。
“是,我們願意給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吃,卻獨獨不願意給西梁豬吃。”
這話像是打開了什麽開關,邊城的百姓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邊城百姓的祖輩不知有多少死在了西梁豬的手上,讓我們將活命的糧食給他們,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
“反就反了,這些年,在邊城我們也沒過過什麽好日子,幾個將軍不想著打仗賺軍功,成日隻想著如何當這邊城一霸,這北域,早晚得毀在你們這些蛀蟲的手裏。”
等這些人說完,四將軍手底下的那些人已經麵無血色。
“反了,反了,西梁豬怎配我北域百姓用他們的血肉去供養,兒郎們,你們若是還記得自己是邊城的子孫後代,就不該折腰!”
……、
……
柳夭夭手肘在窗欞上,耳畔,是百姓們幾可破天的怒吼。
身後,唐錦貞在甲胄外披了一件血紅的披風:“夭夭”
他喊了一聲,目光幽深道:
“此去,我必然成功。”
柳夭夭轉身仰頭。
少年郎在後世該是上學的年紀。
可是現下,他的肩膀上卻扛著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與未來。
雖然麵容尚且稚嫩,可那雙眼已經裝了太多東西。
柳夭夭邁步上前給他重新係了一下披風:
“我相信你。”
她期許的世界,如今都扛在少年郎的身上。
她雖然可以憑借著她的金手指拉拔出許許多多的“唐錦貞”,但終究都不是他。
也隻有真正的唐錦貞才能夠這樣毫不懷疑她的決定。
不會因為她的年紀,性別,出身,而看低她。
而是會任由她施展自己的抱負,完完全全的信任她,依賴她。
他們知道彼此最難以啟齒的往事,如今更是有著一樣的目標。
唐錦貞低頭隻能看見小姑娘黑黝黝的發頂和她撲閃的睫羽以及秀挺的鼻梁。
啞著嗓子開口:
“白嬤嬤北下接我母親南遷了。”
柳夭夭的手一頓。
對於唐錦貞的生母,她隻知道出身高,卻命不好。
明明已經淪落風塵,卻以戴罪之身與當今皇帝有了唐錦貞。
往深了算,那是害的她母親孤身一人的罪魁禍首。
可偏偏,她就是為這樣的人生下了孩子。
更讓這個孩子背負她一門的仇恨和被人唾棄的出身生活在吃人的皇宮裏。
柳夭夭斂了斂眸:
“我知道了,你且去吧。”
柳夭夭退後兩步,仰頭朝著少年郎扯開一抹笑:
“我就在這兒看著你得勝歸來!”
少年郎騎著一匹皮毛火紅的馬兒甩著猩紅的披風帶著不知何時出現在樓下的黑甲軍遠去了。
柳夭夭伏在圍欄上,黑發披散,目光幽深。
樓下,劉永勝正好講到“烏雞國除妖”。
“卻說唐僧一行到了寶林寺……”
……
那廂,南門城門口。
百姓叫囂的聲音終於驚動了大營裏的四位將軍。
幾番與西梁交鋒屢屢受挫。
本就各有想法的他們在得知這件事之後本就難看的臉色更黑了。
“他們這是抗旨!聚眾造反,他們有多少腦袋夠砍?”
李姓將軍頂著一張緊繃的方臉將手邊的桌子拍的“劈啪”作響。
蕭將軍似笑非笑:
“李將軍說的簡單。”
“如今可是拿百姓們的口糧做人情,邊城雖然遭災不嚴重,但百姓們依舊日子艱難。”
李姓將軍猛地扭頭看他:
“那照你這意思,是陛下有錯?這群刁民所為反而是情理之中了?”
蕭將軍依舊是那張眉眼彎彎的和氣樣子:
“哎呦,瞧瞧李將軍這話說的。”
他連連擺手,一副大家說話要心平氣和的樣子:
“在下隻是想說,這邊城百姓可不多,大家還是收斂著點好。”
李姓將軍雖然不服氣的哼了一聲,但到底沒再跟他對著來。
一旁的何將軍看了一眼不發一言的劉將軍,眸光閃爍。
……
……
唐錦貞帶人趕到時,地上已經噴灑了點點血跡。
本就裹挾著殺氣的他看見地上的血渾身都散發著冷氣。
直到目光觸及人群沒看見戰損的人,眸光這才緩和。
“邊城王到。”
吉祥飽含內裏的一聲喊傳遍了大營裏外。
營帳裏端坐的四位將軍突的僵直了身體,麵麵相覷後,前後出了大帳。
而城外混亂一片的百姓們卻因為這一嗓子安靜了下來。
短短幾月時間,邊城王三個字已經不再是一句貶低的稱呼。
他讓流民修渠吃飽飯。
他出錢鋪路讓百姓享受便利。
那一車車的糧食,百姓們憨足的表情都不是騙人的。
就連戰亂起,商人要加糧價也是他打壓下去的。
為了穩定民心,更是調來了數不清的糧食。
大家夥不會深究那些有的沒的,他們隻知道。
是邊城王給了他們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現在,他們也願意給他一點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