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未來道路

字數:5758   加入書籤

A+A-


    又究竟為什麽讓自己穿越?
    這兩個問題在夏啟心裏縈繞了好久。
    可惜,即便是道德天尊,也沒法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解釋。
    …………
    此戰結束後,仙跡成員根據“靈寶天尊”的指示,被分派了各自的任務,或負責打掃戰場撿拾死去的神話成員的物品,或去“神話”藏經殿打包他們的傳承,或打開韓廣親自封存的隱秘之地,回收裏麵的九重天權柄。
    而夏啟則從羲那裏拿到了他所修煉的《五德神功》真意傳承物品。
    據羲所言,這是他前世作為真正的太陽神君時,有幸觀得妖聖傳承下來的《鳳凰浴火訣》後,結合自己的《太陽神功》所開創的一門功法,試圖逆轉五太五德,複返“無極”。
    所謂五德,皆是因為自身所行所為得天地大道對應之報而來。
    對天地有功,得天地庇護,是為功德。
    予眾生教化,開啟眾生無盡智慧,是為道德。
    帶領眾生前行開辟秩序,澤被蒼生,是為聖德。
    先人遺德,後人承付,生機相隨,是為陰德。
    行善積德,福有攸歸,氣運綿長,是為福德。
    世間萬物皆是相生相克,互相影響,大道法理和天地規律亦是如此。
    而對大道法理和天地運轉規律施加何種影響,自然就有相應之報,所行所為越貼近某種大道法理或天地運作規律,得到的‘回報’就越大,可以反補自身。
    等到完全貼近後,‘自身’就等同於這種大道法理或運作規律,能徹底融入天地,執掌天地部分權柄,成就另類法身,道門的功德法體、福德道體,佛門的“報身”等,皆是此類。
    隻不過常人力量弱小,所行所為能影響的程度有限,這種‘回報’就顯得極其微弱,難以察覺。
    至於先天五太則是效法元始天尊,以無極混沌包容後天五德的另一條道路,暫且不表。
    羲直言祂當時並沒有獲得“無極印”傳承,所以這門功法尚未推衍完善,隻到了五德圓滿的階段,勉強能轉化為相應五太,卻邁不出最後一步,因此功法品階僅為天仙神功,距離成為絕世還需要繼續完善發祥才行。
    ……………
    夏啟從他手中獲得這門功法的傳承物品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感悟,而是讓衝和帶著自己和羲倆人來到了這片宮殿群落最中心的那座金鑾殿前。
    此處便是這一層的天帝行宮所在,也是韓廣最開始獲得上古隱秘的地方。
    夏啟看著行宮內台階最上方那把仿佛天地至尊位置的金色寶座,眸光一閃,幽幽開口道:
    “天尊,晚輩心有所感,需要在這裏閉關一會兒,麻煩前輩替我關一下門。”
    “好。”
    衝和答應下來,揮了揮袖袍,行宮大門隨即合攏,隻留夏啟一人待在這座萬古皆靜,幽深莫名的金鑾殿內。
    …………
    四下無人後,夏啟緩緩上前,最終坐上了這把天帝寶座。
    他端坐其上,精神外放與其交匯,隻覺得豪情頓生,自身視角仿佛化身天帝,俯瞰三界,橫壓一世,威震六道,一舉一動都能讓萬仙來朝,神佛低頭。
    但當夏啟在斷開這種精神聯係後,這種感覺也隨之一並消失了。
    這就是手握九重天權柄的感覺……
    夏啟心中有所明悟。
    於是夏啟又接連嚐試了幾次,雖然每次這種掌控一切的感覺依舊能出現在他的心象世界中,帶給他莫大的好處,但漸漸地夏啟反而有了一種索然無味的空虛之感。
    “看來,這個位置確實不適合我。”
    夏啟自言自語了一句,說罷,他露出笑容,神色輕鬆,如釋重負。
    隨後他不再做此嚐試,轉而開始汲取“五德神功”真意傳承物品中的內容,同時回想自己獲得的“五太五德拳”內的種種內容,腦海中思維火花閃耀。
    …………
    其實夏啟自穿越到如今,這段時間裏除了花三分時間用在了修煉上,兩分時間用在構思自身內天地的構造,剩下的五分時間都是在設想他傳說以後的道路。
    畢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目光短淺者,必有遠憂。
    在修煉這件事上,他可謂一路順風順水,如今既修有玄功,且身懷仙資,加入仙跡覆滅神話後更加不缺乏絕世神功作參考,傳說基本有望。
    所以他更多的時候還是在想,自己到了傳說後該走那條大道?為此自己現在該做些什麽準備?
    而他的第一次嚐試,是在初來長樂的時候,那段時間他深居簡出,於是便博覽這個世界的諸子百家,道經佛卷,最後意外悟得了“元心印”,也是他至今為止唯一掌握的法身招式。
    ——至於其他五印,由於他隻是單純感悟,並未消耗其內的真意傳承,所以尚未獲得具體的行氣路線,況且夏啟不缺外景招式,深知貪多嚼不爛,也就沒急於一時。
    在悟得“元心印”後,他一度想深耕此道,走以心證道的路子,再結合因果類的功法修成原著裏的“無上心魔”。
    可在長樂學宮裏麵接觸到的那些袖手空談心性的講師讓他多有不喜,也明白了自己雖然在此道上有那麽點天賦,但本性並非熱衷此道。
    後來他有想過組建勢力一統人道,並提前人道統天,集眾生之力來修煉,助自己踏上彼岸的路子,這是昔年人皇成功的道路,也是對他這個穿越者來說最穩妥的晉升辦法。
    但後來這條道路也被他否決了,他有自知之明,本性告訴他自己不是做統治者的料子,強行走下去,隻會愈發違背本性,甚至走火入魔。
    他向往逍遙自在的生活,最多也就是在“人道統天”上貢獻自己一份力,助此事成功,真要讓自己去統治這諸天萬界的一切有情眾生,實在太勉強自己了。
    如今夏啟坐在天帝的寶座上並多次嚐試了天帝的視角後,更加明確了這個想法。
    這時他又回想起金角童子當時對他說的那番話來:
    “修行之路始易後難,縱使開局一帆風順,若心意未定,性浮氣躁,一味求快隻會落入下乘,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這姑且也算是自己修煉路上的第一道難關了吧……
    夏啟回想自己的心意,正所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真相其實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是創造一個有教無類的世界?還是一個天下大同的社會?
    不,這些都僅僅隻是虛浮於心靈表麵上的想法。
    種種想法在夏啟心中劃過,最後心底有一個答案不由自主的浮現:
    他想要的,應該是個眾生福禍自召,善惡有報的世界!
    而不是如今這個雖說是有漫天仙神佛陀,凡人卻依舊和穿越前活在末法世界裏的自己一樣!
    夏啟心裏清楚,有些事情,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沒人會做,而那些古老者們都是忙著爭道果,根本不在乎這些對祂們而言不過是夢幻泡影的事。
    對於道果之爭夏啟其實也不甚理解,哪怕是道德天尊那一日在兜率宮中點給他的那一指都沒能解答他對這個問題的疑惑。
    就連他在輪回世界中直麵金皇時,祂在看出自己的疑惑後也隻給了自己一個“你不會懂的”的答案。
    他不是先天生靈,他隻是個穿書的凡人,他當然不懂!
    甚至就連“穿書”這件事,他在穿越前都是對此嗤之以鼻的,自他高中以後就從一個玄學愛好者轉變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了,因為讀的書越多,他就越明白神話的虛假,和它們背後曆史的厚重。
    可即便是如此,他還是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一部小說裏,這也是他發現自己穿越的是小說裏的世界後心情那麽激動的原因,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既然穿越已成既定事實,那自己需要考慮的就不再是自己短短幾十年的生命,而是重拾自己的本心,跟著本心去走,去踐行自己的目標!
    如今夏啟在看完了元始天尊和太陽神君的五德之道後,再結合道德天尊傳給他的見識,他確認了隻要走這條道路,最後一路修煉成活的“五德”化身,的確能讓五德大道顯化世間。
    到那時,即使凡人的回報再微弱,也會得到自己的大道響應,而這條道路也有成為彼岸的潛力!
    他年我若為彼岸,則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如今實現這個目標的機會就在夏啟眼前,他必須考慮這是否值得搭上自己的性命。
    自己一世命,即芸芸眾生萬世命!
    究竟是當個碌碌之輩,還是賭上自己的性命去證道彼岸?
    想到此處,夏啟不再猶豫,若是自己能成功,那也不枉穿越這個世界一遭了!
    大丈夫行事,當棄僥幸之念,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
    這天底下,像他這般能直接看到成功可能性的修煉者又有幾個?
    幹了!
    至於失敗,唯死而矣!
    想通此節後,夏啟頓覺渾身輕鬆,靈台清明,他悠悠起身,毫不留戀的離開了這把寶座。
    …………
    “吱呀……”
    衝和似有所感,轉頭望去,便望見夏啟憑借離地焰火旗推開了殿門,從內走了出來。
    “閉關結束了?”
    “是的,也算略有所得。”夏啟語氣灑然。
    “有所得就好。”衝和眼神中透著淡淡的讚賞。
    “雖然老道不清楚小友所求為何,但我輩修行人士,所作所為不過無愧於心,盡力而為便好。”
    “哈哈,的確,晚輩也隻想問心無愧。”
    聞言,一老一少相視而笑,誠摯坦然。